-
什麼是傳染病的「乙類管理、甲類防控」?
法律知識問答重點圍繞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內容,為當前防控疫情提供了法律參考,著力推動依法防疫,將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穿疫情防控工作全過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當前防控工作有關法律知識問答:2、什麼是傳染病的「乙類管理、甲類防控」?
-
按甲類傳染病防控 措施有哪些?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國家衛健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 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依法採取病人隔離治療等系列防控措施 昨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 採取甲類防控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2020年第1號經國務院批准,現公告如下: 一、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二、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
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意味著啥?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田曉航、屈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納入乙類傳染病,為什麼要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記者21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採取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等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有利於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據了解,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發現的病原,傳播力和毒力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而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傳染病。因此,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是出於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考慮。
-
《傳染病防治法》解讀來了!速看
》 以下是專家解讀「十連問」 1.新型肺炎屬於乙類傳染病,為什麼要用甲類傳染病的管控措施?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第四條、第四十二條,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傳染病按病原危害程度、致死率等來判定,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屬於乙類傳染病,但由於致病率等原因,國家採取甲類傳染病的管控措施。
-
2020社區考點:疫情背後的傳染病常識
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染病類型,這種疾病到底是怎樣的傳染途徑呢?除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有哪些一直威脅著我們的傳染病疾病呢?對於傳染病的了解與學習是我們作為考試中的常識知識進行積累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進一步的進行學習吧。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一是甲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1例,死亡1人,其中鼠疫報告發病5例,死亡1人;霍亂報告發病16例,無死亡。報告發病率、死亡率分別為0.0015/10萬、0.0001/10萬,報告發病數較2018年減少7例,報告死亡數增加1例。
-
歐陽本祺: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客觀要件的教義學分析
這種引證模式與我國1989年《傳染病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的範圍是相符的,但是與現行《傳染病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的範圍不完全相符。1989年《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第2款規定甲類傳染病僅限於鼠疫和霍亂兩類,但該條第5款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者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因此,按照1989年《傳染病防治法》,甲類傳染病包括法律規定的鼠疫和霍亂,以及國務院可能規定的其他傳染病。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 死亡25285人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一是甲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1例,死亡1人,其中鼠疫報告發病5例,死亡1人;霍亂報告發病16例,無死亡。報告發病率、死亡率分別為0.0015/10萬、0.0001/10萬,報告發病數較2018年減少7例,報告死亡數增加1例。
-
浙江公布最新傳染病疫情
> 來源:浙江省衛生健康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2020年10月(2020年10月1日0時至10月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9729例,死亡39人。
-
江西發布最新傳染病疫情!這些病要當心…
江西發布最新傳染病疫情!>2020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3738例,死亡24人。其中愛滋病死亡21人,肺結核死亡3人。
-
電影中的災難世界-《傳染病》
簡單來說感染是某個個體受到病原體侵入的過程,其中包含了傳染,其所指的範圍要比傳染廣泛,所以人們把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可以在動物與動物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疾病,叫做傳染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我國的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共計39種。其中甲類只有2種,為鼠疫和霍亂。
-
如何認定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一、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保護的法益 我國刑法第330條第1款共列舉了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四種行為方式,其中有三種是對於特定義務主體的規定。
-
內蒙古公布最新傳染病疫情
內蒙古公布最新傳染病疫情 2020-11-16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甲類傳染病之一,曾致1.7億人死亡,會爆發嗎?
01 聽起來就很可怕的鼠疫,究竟有多恐怖? 說起鼠疫,這個古老的傳染病,曾經出現過三次世界範圍內大流行,造成的死亡總人數接近1.7億人。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數約1億人,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即中世紀的「黑死病」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
-
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7年
3月6日,順義公安分局以廖某君等人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依法開展立案偵查。從警方通報來看,廖某君等人是在入境後才被確診。他們隱瞞症狀時並非確診或疑似病人。那麼,非確診或疑似病人隱瞞病情為何也會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
-
傳染病疫情信息公開的障礙及克服
直到2020年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將新冠肺炎確定為乙類傳染病,並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才算正式啟動,相應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公開也才納入防控措施。實際上,完全可以說,這次新冠肺炎防控中暴露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疫情信息披露的失敗,反映出傳染病疫情信息公開的功能障礙。 疫情信息公開障礙暴露出治理的技術、體制和價值層面的問題。
-
【科普知識】防控輸入性傳染病,我們應該了解什麼?
【科普知識】防控輸入性傳染病,我們應該了解什麼? 鼠疫是鼠疫桿菌引發的致死性極高的甲類傳染病,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至6天,個別病例可達8至9天。2鼠疫的傳染源有哪些? (1)鼠疫染疫動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動物都可以作為人間鼠疫的傳染源,最主要的傳染源是嚙齒類動物如鼠類、旱獺等。 (2)鼠疫患者。
-
你應該知道的歷史上幾次傳染病大流行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與傳染病持續鬥爭。除了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曾經肆虐的SARS也讓國人記憶猶新。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次傳染病大流行讓世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那些與疾病鬥爭的「逆行者」永遠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