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2020-12-24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

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

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中藥香囊中的藥物以芳香化濁類中藥為主,粉碎後可散發濃鬱的氣味,在佩戴者周邊空氣中形成較高濃度的芬芳化濁環境。這些芳香類物質通過吸入對呼吸道黏膜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或者隨著氧氣的交換進入體內,提高呼吸道局部或者全身的免疫效力,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秦鑑提醒市民,做好香囊後可以置於衣兜裡隨身帶著或放置枕邊。在使用香囊時,還要注意防水、防潮,孕婦、皮膚過敏者禁用。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會過敏,但也有特殊情況,若直接接觸皮膚而出現紅疹、瘙癢等現象,應取下香囊,局部皮膚用清水衝洗,必要時及時就醫,別拖著哦。

香囊一年四季均可佩戴,香囊的香氣一般能維持半個月或一個月,氣味減弱各種功效也會降低,此時應該及時更換藥粉。連結:香囊製作攻略

第一步:找到漂亮的香囊袋袋

第二步:配置「秘方」

中藥材以1:1的比例打碎研磨成粉配方:甘松、山奈、白芷、蒼朮、藿香、丁香、艾葉

第三布:裝袋精緻點可以用紗布袋裝藥材,再放入香囊袋,空隙用適量的棉花填充。一個漂亮又實用的香囊就製作好了。

來源|羊城派

責編|吳彤

審籤|謝哲

實習生|周仰衡

相關焦點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著佩香囊的傳統習俗。作為古代服飾上的「點綴」,包裹著香料、草藥的香囊不僅有著美觀、裝飾的作用,還被賦予了驅邪、避害的含義。而在我國南方地區,端午節前後的天氣悶熱潮溼,香囊則有了更加實用的意義。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王益  2020-06-22 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
  • 端午香囊製作教程,讓這個端午節有專屬你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有吃艾糕,包粽子,佩香囊,掛菖蒲,大蒜水洗澡的習俗。兒時的端午,是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僅是奶奶包的手工粽子,還有奶奶曬艾草,做香包的氣息。氣味,是帶著回憶的鑰匙。我國古俗佩戴香囊荷包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這裡所說的「衿纓」指的是編結的香囊。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沐浴蘭湯、懸掛香囊、燻蒸艾草、酒飲雄黃……這些都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端午習俗,而佩戴香囊則是人們最為熟知的習俗之一。
  • 製作端午香囊 體驗民俗文化
    金山網訊(趙蓉)近日,寶塔路街道車站社區聯合鎮江市京口區同行社會公益發展中心開展端午民俗主題活動,教授空巢家庭以及失獨家庭的老人們製作端午艾葉香囊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端午在即,你佩戴中藥香囊了嗎?
    端午香囊。宗依苑  端午佳節在即。眼下,市中醫院舉辦的「迎端午、送香囊、品花茶、祝安康」中醫文化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四川涼山德昌 特別的端午香囊受追捧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柯辰6月25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正值端午節之際,四川涼山德昌縣中醫院推出了一款特製端午香囊。「肉桂、防風扶正氣,菖蒲、艾葉能闢濁。」「有十味中藥的芳香闢濁香囊,能清香、驅蟲、避瘟、防病。」「增強免疫防感香囊,包含藿香、白芷、蒼朮等十一味中藥,能提高體質,增強免疫力,防治四季感冒。」6月24日上午,涼山州德昌縣中醫醫院推出的端午香囊剛剛擺出來,就受到了群眾的追捧。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06-22 15:10:01   來源:網絡
  • 合肥火車站社區:迎端午 學民俗 送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6月23日上午,合肥市瑤海區長淮街道火車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一片歡聲笑語,來自社區和社彩中心的志願者們圍坐一起,學習製作端午香囊,傳承民俗文化。活動伊始,首先由志願者向大家簡要介紹端午香囊的縫製方法,居民們穿針引線忙活開了,很多居民還是第一次親手製作香囊,大家仔細研究香囊製作步驟,從穿針引線到填充香料再到釘扣收尾,一招一式認認真真地學、仔仔細細地做,把最美好最真切的祝福縫進香包。在歡快的討論聲中,很快色彩豔麗、玲瓏美觀的香囊已縫合完畢,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平安香囊」「祝福香囊」誕生了。
  • 端午戴香囊,一整年順遂平安
    香囊,又名「香袋」,一個具有濃厚東方特色的物件。端午節佩香囊,是自古以來的端午習俗。裝入香草,取其芬芳,佩戴於身,寄願接下來的一年都平安順遂。它也是一種唯美浪漫的文化傳承。香囊千姿百態的造型和圖案,寄託著纏綿的情思,是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意味著有歸屬,隨身攜帶以訴衷情。
  • 西安特殊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 體驗端午節習俗
    圖為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組織孤獨症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記者24日從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了解到,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讓孩子們體驗端午節習俗,鍛鍊動手能力。「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 ...巧手做香囊」開封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開展端午節手工製作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平新)端午佳節,艾草飄香,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6月23日下午,開封市順河區宋門街道黨工委、宋門街道工會聯合開展了以「濃情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為主題的手工製作活動。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圖說:朵雲軒直播教你做香囊 官方圖作為百年藝術品牌朵雲軒旗下新近成立的子公司,主辦方上海朵雲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將致力美育的傳播推廣和藝術體驗的創新。以「藝術的生活和生活的藝術」為系列主題,用鮮活有趣的藝術創想,帶動年輕人的文化認同。
  • 端午時佩戴的香囊,並不僅僅是為了香,還有更多用途,皇宮最流行
    五絲系香囊,福壽且安康。」盛夏之際,來臨,氣溫驟升,邪毒肆意。從戰國時期開始,農曆五月就逐漸演變成為毒月、惡月。古人重視端午節,為了趨吉避兇,他們形成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佩香囊」等習俗。香,一直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沐浴蘭湯、佩戴香囊、懸插艾草……古人對傳統節氣習俗的秉持遠超今日。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 國內香囊行業的首個企業標準制定完成,賦予小而美的古老香囊當代...
    佩戴、懸掛香囊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習俗。端午節將至,香囊銷售又迎來了一波高峰。小而美的香囊承載著上千年的文化積澱與對美好生活的不變嚮往,靜態地向人們展示它的生動與活潑。 就在 「2020年首屆上海非遺購物節」前夕,我國香囊行業的首個企業標準制定在上海完成。
  • 「我們的節日·端午」巧手做香囊 安康端午節
    端午節來臨之際,包粽子、掛香囊、掛艾草等傳統民俗構成了街市一道靚麗的民俗風景。圖為在農貿市場市民紛紛購買艾草。■記者 劉建新攝東方聖城網訊(記者 唐修嶽 通訊員 孫聰) 沐浴蘭湯、懸掛香囊、燻蒸艾草、酒飲雄黃……這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端午習俗,而佩戴香囊是人們最為熟知的習俗之一。
  • 我們的節日之巧手做香囊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又是一年端午到來時。6月24日,「端午識本草,巧手做香囊」武博端午節活動走進常州市鐘樓外國語學校布穀鳥中隊,三十餘名師生參與其中。明習俗「端午節要划龍舟,是不是人們在給龍過節日呢?」「我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會送我香包,這一定是個送香包的節日吧!」面對孩子們的種種疑惑,老師們可謂是做足了準備,藉助形象生動的課件,通過介紹端午節裡賽龍舟、喝雄黃酒、吃粽子、掛艾草等習俗,向孩子們揭開了端午傳統習俗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