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瑞安的小說,筆觸是詩意的,就算殘酷,也是血淋淋散發著腥味的美麗。用文學手法寫武俠,讓人嘆為觀止。
最早看溫瑞安的書,是朋友推薦的《血河車》,情節豐富,內容緊湊,當時以為是好的。後來看《神州奇俠》系列,也是驚豔。再後來……有人說溫瑞安的書只有這兩套是好的,那是他沒有領會溫瑞安的精髓。溫瑞安的書,越到後期筆法越細緻,有時甚至因太著重描寫而顯煩瑣,可是,只要仔細體味,反而更有所得。雖然讀起來很累。
每一想起溫氏武俠,第一印象一定是一位白衣的少年,頎長、瘦削、一雙深深的眼眸,寂天寞地的感覺。他的人物總是孤獨的,哪怕神州結義的蕭秋水,最後也仍是孓然一身。孫青霞的傲氣、戚少商的壓抑、甚至無情的憂鬱,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寂寞。寂寞是一種很奇怪的感情,越是無法捉摸越是與你糾纏不清,因為有些事,眾人皆醉我獨醒,甚至是所有人都醒著卻以為只有自己一個是醒著……因為無人可說無人可聽,所以無可奈何不甘不願的寂寞。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蘇夢枕一定是寂寞的,白愁飛呢?那個想飛之心永遠不死的白愁飛呢?哪怕飛上雲霄,也不過是在高處寂寞而已。
人生於世本來就是孤獨的,生是你一個人,死也是你一個人,沒有什麼是可以被分擔的,那些再親近的人,那些再願意為你付出的人,除了讓你擔負的東西更沉重以外,什麼都不能做。這也是寂寞。就好象滄海桑田,桑田為滄海化為滄海、滄海卻成了桑田;也好象一座墳裡的兩堆白骨,就算最後化為千萬粉粒混在一起,冥冥中仍會知道,這一顆是我,這一顆是你,那一顆一顆,仍是自己的寂寞。
這種寂寞,如劍光秋水,是愛情解決不了的。
不過武俠小說必定少不了愛情。也就少不了女人。
很喜歡溫瑞安筆下的女子。金庸筆下的女子性格各異、身份各異,仔細體味,包括紅花會的文四娘都不像真正的江湖女子。金庸太偏愛她們,她們常常能獨立決定自己的命運,而無須太多的掙扎苦惱。趙敏、李沅芷可以毫不猶豫的背叛自己的父母國家,就算周芷若、小昭的不得已,也只是為了解決張無忌的分配問題。古龍筆下的女子太單調,不是天真的不可思議,就是可怕的不可思議。梁羽生之流更不用說,比如那個呂四娘,建議她去變性,活脫脫一個道學先生,哪有絲毫女兒嬌態?!就看著厲勝男像個樣子,居然最後金世遺還被那個呂四娘二號感召。嘿!無語言!溫瑞安的小說則不同,他筆下的每一個女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她的背景,她以往的生活方式,未來的選擇,複雜的情感。趙師容對蕭秋水迷迷濛蒙的情意,在臨死前對李沉舟的依戀;霍銀仙究竟愛還是不愛周白宇;莫大娘最終還是放棄了戚少商……她們都是江湖女子,她們的選擇透著深深淺淺的無奈,卻細膩如詩。女人本就是細膩的,她們心裡想的什麼,可能連她們自己都不清楚,連大大咧咧如溫柔也不例外。
溫瑞安筆下的女子,我最欣賞兩個,一個是唐晚詞,一個是雷純。
唐晚詞的名字好,人也形容的好,像一卷晚唐時的詞,慵倦的,濃豔的,甚至有些籠煙罩霧的。那是個比細膩更細膩的女人,在她抬手撫過髮鬢時,感覺到了無情的眼光,而他和她聰明的選擇了珍藏這眼光。她活在無情的記憶中,無情活在她詞卷的字裡行間。到最後,我仍是不明白,她愛雷卷多一些,還是已變了很久?她選擇了陪伴雷卷,這是個更需要她的男人,可是,在那回眸一顧的萬種風情間,是否還有遺憾?沒有人知道。
雷純是個江湖女人。聰明絕頂、冷靜、狠。是我對她的評價。一個不會武功的女子,依靠聰明才智存活於江湖,支撐起雷門。她是正邪難分的,對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她是灰色的,因為她背靠奸相。對金風細雨樓和王小石,她是黑色的,因為她是敵人。對江湖,她是神話,神話沒有黑白。對雷門,對溫柔,她是白色的,她是英雄。這才是真正的江湖人,江湖在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黑白之分的。
我欣賞她,尤其在暗巷遇襲時,她擋在溫柔之前甘受□□,無論她的動機是什麼,這是一種超越她女子身份的勇敢,也是她對自己的狠。我想,這也許是她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將她自己從雷大小姐化為雷純的轉折。前者只是一個遊玩江湖的局外人,後者已是一個真正的江湖人。那次遇襲替她作了選擇,將她推到了幕前,推到雷門的第一位上。
我欣賞雷純,甚至有些怕她,有一集上,發現無情似乎對她生出一些莫名的情愫,嗯,挺替他擔心。
溫瑞安筆下的男主角我最喜歡的,一個孫青霞,一個無情。其實是很有些相似的。同樣的驕傲,同樣的聰明絕頂,同樣的難以親近。卻又是很不相同的。記得溫瑞安曾用四季來比喻四大名捕。鐵手是春天,追命是秋天,冷血是夏天,無情是冬天。也不知我記得對不對,也曾見他比喻無情為秋夜的一輪缺月,因為不圓滿,因為不圓滿而仍清輝萬丈,所以更令人無法抗拒。我一向是喜歡冬天的,特別我所在的城市處於盆地中,一年四季的差別其實不是很大,雨幾乎都是那麼多。冬天的時候並不冷,只是很涼,那種涼到骨子裡的感覺。這麼說吧,冬天下過一場雨後,走在街上,地面是剛剛被雨洗淨、被風吹乾的,道旁的梧桐光禿著的枝幹像伸開了五指的手指向天空,天空也是泛著漂洗過的白。
你走在街上,一切都是乾淨明快的,所有繁瑣的事物都被雨打風吹盡了。站在一個陡陡的坡頂,旁邊是緩緩滑下的車輛,坡底是平坦的廣場,積水未乾,遠處就是你身處的城市。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長江緩緩流過,溫柔得像一聲嘆息。在這樣的冬天街頭漫步,我就會想起無情。卻不知是無情這個人,還是無情這個名。
溫瑞安是個很出色的作家,這點大概我是在說廢話。不過說話說到這裡,也確實沒什麼不廢話的話說了。最後,講講我最感動的一個溫氏場景。趙師容與李沉舟的死。
事前人人都是知道李沉舟要死的,像他和柳隨風那樣的人,既做了反派,而且做得比主角還要讓人敬仰,死亡是最好的保護形象的結局。可柳隨風的死仍讓我有點措手不及。柳五公子居然這樣就死了!?而後,大雪紛飛時,輪到了李沉舟。李沉舟是人雄,他還不完全夠格被稱為「梟雄」,後者是絕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去死的。而李沉舟,是為了趙師容而死的。蕭秋水與那場大雪就是見證,可又證明了什麼呢?證明了他們的愛情?隱隱覺得,還有別的什麼。當年創權力幫的眾人,李沉舟和柳隨風是「唯二」創幫後還活著的,再加上一個趙師容。現在,柳隨風為己而死,趙師容也死了。李沉舟在抱著趙師容屍體的那一刻,一定有一種天地悠悠我獨一人的愴然。大家都死了,只餘下我一個孤零零在這世上;大家都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大家都死了,我還活著幹什麼?還記得李沉舟眼神中的寂寞嗎?那一刻,那寂寞徹底侵噬了他的心,所以,他選擇了死亡。
*原文發布於2005年9月23日晉江論壇
- 終 -
閒話江湖事 同吟英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