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債300萬收購國企,如今營收5567億元,身價1350億

2020-12-23 木子財通

都說巾幗不讓鬚眉,古有武則天稱帝,穆桂英掛帥,今有董明珠、彭蕾等商界女性。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不輸董明珠的實業女王,她就是恆力集團範紅衛。《2020胡潤中國女企業家》榜單中,範紅衛以675億元的身價成為女首富。

國內大多頂尖富豪都來自於房地產和網際網路企業,而範紅衛的財富則是來自於實體,其掌管的恆力集團是浙江第一製造集團。但誰也沒想到這個年營收超5000億元的世界500強,最初也僅僅是個連年虧損的小國企。

範紅衛生於1967年,18歲之際便參加工作,在供銷社當會計。此後她結識了小她四歲的陳建華。彼時的陳建華不過是個工地的苦力,哪裡比得上吃公家飯的範紅衛。但範紅衛覺得這個男人,踏實上進,不顧家人反對嫁了。

事實證明範紅衛眼光不錯,陳建華肯吃苦,做起了倒賣絲綢的生意。範紅衛很有商業頭腦,陳建華踏實肯幹,兩人的第一桶金就賺了100來萬。這在80年代無疑是筆巨款,但對於範紅衛而言,這僅僅是個開始。

丈夫陳建華在外做生意,範紅衛則出謀劃策,原始資本不斷增加。直到90年代初,範紅衛聽說當地一家國企快要倒閉了,夫妻二人拿出全部身家,舉債300萬將其收購。

1994年,夫妻二人將這家國企改制成吳江市化纖織造廠。短短兩年時間,原本常年虧損的企業扭虧為盈,營收超1000萬。1997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諸多工廠紛紛倒閉。

藉此機會,範紅衛大規模採購生產設備,逐步擴大生產規模。此後,全球經濟復甦,織造廠接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夫妻二人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隨著國外供應商壟斷化纖原材料,不斷抬高價格。織造廠找不到替代品,屢屢陷入停產窘境。範紅衛不惜斥資22億從日本、德國引進設備,自主生產原材料。打破壟斷的織造廠發展越發迅猛,2003年,夫妻二人創辦恆力集團。

自此,恆力集團開啟多元化發展道路,並逐漸成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之一。2012年,恆力集團營收超1000億元。範紅衛夫婦也帶領恆力集團開啟新一輪的產業布局,除卻紡織、酒店、等領域,開始涉及石油化工、機械等產業。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恆力集團以805.8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567億元)排名第107位。作為營收超碧桂園、恆大等房企的實體企業,恆力集團無疑是中國民營經濟的中堅力量。範紅衛夫婦的身價也因此水漲船高,《2020胡潤百富榜》兩人身價高達1350億元。

當今社會,網際網路、房地產盛行,但恆力集團並未追隨潮流追逐資本,而是加快實體布局。這也是其身價快速增長的原因。投機終將迎來泡沫,實幹才能走得長遠。

相關焦點

  • 中國女首富誕生,曾300萬收購破產企業,如今一年營收5000億!
    導讀:中國女首富誕生,曾300萬收購破產企業,如今一年營收5000億!一說起中國的富豪,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想起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公司的馬化騰以及恆大集團的許家印等人,他們都曾登上過中國首富的寶座,不過這些富豪都是男性;實際上,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女性成為了卓越的行業領袖,並成為了身價過億的超級富豪,像江蘇恆力集團的創始人範紅衛就是其中的一個!
  • 又一女富豪「崛起」,丈夫是蘇州首富,她如今身價675億
    在2020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企500強中,恆力集團以5567.3億元營收,成為我國第四大民營企業,而它的前身則是一家快要破產的紡織廠,陳建華就是靠著「收廢品」起家,一步步將它發展壯大。後來在範紅衛的建議下,陳建華也明白過來,與其做投機的商人,不如自己實實在在做一番事業,那時正好有一個機會擺在他們面前,1994年一家國企的化纖廠瀕臨倒閉,兩人拿出了全部積蓄300多萬元將廠給買了下來,這也是恆力集團的前身,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兩人才正式開啟財富之路。
  • 國內又一女富豪誕生,一天入帳15億,掌管江蘇第一大製造集團
    事實上,中國也有很多身價不菲的女富豪,比如碧桂園的楊惠妍,身價超過2000億,龍湖地產的吳亞軍,身價超過1100億。 在這些女富豪當中,有不少是直接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可見這些年房地產行業的造富能力太強了。當然,國內也有從事實體製造行業的女富豪,比如範紅衛,身價達到675億元,掌管著江蘇第一大製造集團。 國內又一女富豪誕生!
  • B站收購ACTOYS:後者年收入近億元,貓鈴鐺去年賣出150萬隻
    ACTOYS從媒體轉型衍生品設計與製造,員工超300,包括工廠超200人,如今進入B站體系與渠道融合。8月18日,ACTOYS(濟南億福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標誌著B站完成了對其全資收購。
  • 繼承丈夫55億遺產,現如今身家百億
    早年間,張榮華與其丈夫張祥青靠磨豆腐、賣早點謀生計,後來做起收購廢舊鋼材的生意,賺得人生第一桶金300萬元,並用這筆錢辦了一個小燒結廠。在接管集團3年之後,榮程鋼鐵集團營收就已經達到了660億,成為天津民營企業營收的第一位,並且進入了中國500強,位列第73位。
  • 小米、華為背後,中國晶片巨頭年賺超4億,老闆身價躋身全球第三
    但實際上,在2019年,還有一家名為「韋爾股份」的企業,成功以1238億元的市值晉升為A股第二家市值破千億的半導體公司。而且這家中國芯巨頭,還在2019年交上「年賺超4億」的成績單。據4月9日消息,韋爾股份發布其2019年財報。
  • 焦點分析 | 年營收首破300億,但疫情下的安踏開心不起來
    如之前所料,在半年報營收突破150億元後,安踏營收歷史上首次突破300億,達339.27億,同比增長40.8%,超出彭博一致預期。其中FILA品牌繼續貢獻強勁增長,實現營收147.70億元,同比增長73.9%,毛利率達到驚人的70.4%。 不過,良好的業績表現,並不能讓安踏開心。
  • 他曾是中國首富,身價高達1600億,如今財富縮水1500億成老賴
    李河君是漢能集團董事主席,2015年李河君以1600億的身家登上了中國的首富,此時李河君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大亨,不過登上中國首富僅僅數月後,李河君的身價暴跌近千億,而他的漢能集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的漢能一蹶不振。
  • ...好未來欲以2億人民幣估值收購DaDa英語;書鏈完成超1億元戰略融資
    好未來欲以2億人民幣估值收購DaDa英語好未來在2020財年Q4和全年業績的財報中表示,好未來近日達成了一項協議,將為一家1v1在線英語教育品牌注入1040萬美元的現金,以換取該企業的股權。據其他媒體報導,該一對一教育服務商為DaDa英語,實際上是在談收購事宜,收購估值在 2 億人民幣左右。
  • 債牆高築,高管減持,新乳業發行7.18億元可轉債繼續收購寰美乳業
    12月17日,新乳業公開發行7.18億元可轉債在網上路演,同時也意味著新乳業開始了對於寰美乳業的進一步收購。此舉或許能推進新乳業全國化進程,然而舉債收購背後的償債壓力同樣不可小覷。鍾情併購,償債壓力陡升2006年7月5日,新乳業前身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 愛奇藝:四季度營收75億元 會員數量達1.07億
    財報顯示,2019財年愛奇藝總營收達到290億元人民幣(約合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為75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同比增長7%,截至第四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7億,訂閱會員規模同比增長22%。其中,第四季度運營虧損25億元人民幣(約合3.632億美元),全年運營虧損93億元人民幣(約合13億美元)。
  • 深圳第二大民企:年入帳6000億,公司卻不上市,老闆身價1000億元
    而上面的這幾家企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實際上,在深圳還有一家低調的民營企業,它一年的營業額超過了6000億元,年營收規模在深圳的眾多大型民企中僅次於華為公司,是深圳當之無愧的第二大民企,只不過由於其產品沒有面向終端消費者,才很少被大眾所熟知。
  • 臺灣"六都"最新舉債曝光 高雄最可憐公債2477億人均負債8.9萬
    華夏經緯網10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當局主導前瞻計劃,大肆舉債開支票,卻有許多縣市財政早已透支。臺財政部門公布最新六都負債表,高雄再度蟬聯舉債王,公債高達2477億元(新臺幣,下同),平均每個高雄人負債8.9萬,而柯文哲執掌的臺北市則成為「還債王」。
  • 小天鵝創立61年,如今被美的品牌收購,兩者互相成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電已經從最初的單一黑白電視變成如今的智能產品,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都成為家庭必備,智能馬桶,掃地機器人也逐漸進入千家萬戶。大家已經從簡單的生存變成了享受生活。而家電行業的競爭自然也是十分激烈,格力,海爾,美的等等很多品牌,都努力的想要維持住自身的地位。
  • 特發上半年營收21.41億元 收購東志推動增長
    Iccsz訊(編輯:Aiur)根據深交所昨晚消息,深圳市特發信息股份有司(下稱特發信息)公布2016年上半年報告,報告期內特發信息營收21.41億元,同比增長87.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46.9萬元,同比增長106.18%。
  • 康華投資舉債9億接盤 被指為嘉隆系借殼鋪路
    這個36歲的神秘男人,因豪擲10億接盤合金投資(000633.SZ)而被市場關注。1月14日,合金投資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遼寧機械集團(以下簡稱遼機集團)擬以10億元價格,轉讓公司25.967%的股權1億股,接盤者為張英雷控制的秦皇島康華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康華投資)。張英雷何許人也?康華投資又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合金投資以後將走向何方?
  • 「粉紅經濟第一股」藍城兄弟收購翻咔 營收仍倚重直播
    11月25日,藍城兄弟宣布,已與男性垂直社交平臺「翻咔」(Finka)達成最終協議,將以現金方式耗資2.4億元收購其100%股權,該交易預計12月中旬執行完成。如今,Blued涵蓋包括社交、視頻直播、健康相關和家庭計劃在內的四大主要服務。近年來,在定位上,Blued開始從LGBTQ群體的基礎社交平臺轉變為直播互動應用和健康教育平臺,主打做生態型的商業服務模式,不斷擴大服務邊界。天眼查顯示,2018年2月,Blued完成第7輪融資,融資金額近10億元。
  • 一年營收50個億!背後老闆創業20年身價過億
    吃著辣條長大的90後,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曾經學校門口小賣部5毛、1塊一包的辣條,如今一年能賣50億。據了解,衛龍是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休閒食品品牌,起初以生產辣條為主,如今旗下擁有近百個產品組合,包括魔芋、親嘴豆皮大麵筋等產品,在市場均擁有過萬的銷量。
  • 國內藥企崛起一匹黑馬:收購拜耳工廠,靠「代加工」市值超1200億
    不過在最近幾年,國內又崛起一個黑馬,從寂寂無名到如今市值已經達到1230億元,正是因為它換了一種模式。藥明生物是藥明康德成立的一個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行業內全球第4名。它的模式是CDMO。在最近,藥明生物與拜耳達成協議,將收購拜耳在德國的一家生物製劑工廠的運營工作、購買相關設備,這也是藥明生物在歐洲的首個生物製劑。實際上,之前已經通過自己建立或投資的方式將公司擴展到愛爾蘭、新加坡等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藥明生物已經成為國內醫藥行業的大黑馬,全球CDMO行業第4名。
  • 百度36億美元收購歡聚國內直播業務 歡聚集團Q3淨收入63億元
    舉報   DoNews 11月17日消息(記者 丁凡)今日,百度宣布與歡聚集團籤署最終約束性協議,全資收購歡聚集團國內直播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