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辣條也要上市?一年營收50個億!背後老闆創業20年身價過億

2020-11-21 上遊新聞

中國基金報消息,繼「包子股」之後,資本市場上或將迎來第一隻「辣條」股!

據路透社旗下IFR報導,以生產辣條而聞名全國的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目前公司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

對於衛龍即將上市的消息,網友們大多表達了支持,有網友甚至表示「敢上市敢買」,由此可見衛龍的味道籠絡了一大批「吃貨」的胃;但也有網友表達了疑惑:饅頭、豆腐、滷味、辣條……這年頭什麼都能上市?

5毛一包的辣條

一年賣了50億

賣辣條真的這麼賺錢嗎?

吃著辣條長大的90後,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曾經學校門口小賣部5毛、1塊一包的辣條,如今一年能賣50億。

據了解,衛龍是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休閒食品品牌,起初以生產辣條為主,如今旗下擁有近百個產品組合,包括魔芋、親嘴豆皮大麵筋等產品,在市場均擁有過萬的銷量。

據其2019年財報,2019年衛龍整體營收49.09億元,比2018年收入35億元同比增幅約43%。具體來看,終端直售收入25.5億元,流通渠道18億元,電商渠道收入5.59億元。

2020年,衛龍的營收目標為72億元,在2019年基礎上增長近47%;而根據其2018年的計劃,2021年衛龍的銷售目標是100億。

值得注意的還有,今年上半年,在不少企業受到疫情「黑天鵝」衝擊,不得不以裁員、降薪手段勉強支撐生產經營時,衛龍卻逆流而上漲薪、招工了。

疫情期間,衛龍食品曾發布漲薪公告,稱返崗後給員工平均漲薪30%,滿勤的普通員工工資可以在5千元以上。與此同時,為促進當地生產需求,衛龍還在河南漯河地區工廠發布招工啟事,計劃招工1000人

除此之外,今年3月3日,衛龍還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向武漢捐贈30萬億和各種辣條、魔芋爽,發放給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創始人堪稱男版「老乾媽」

創業20年身價過億

相較於自家多種多樣的辣條產品和「衛龍」這一耳熟能詳的品牌,衛龍的創始人可謂是極其低調。

衛龍的創始人劉衛平出生於1978年的湖南平江農村,該縣因為資源匱乏、交通不便,流傳了1000多年的宮廷貢品醬幹成為當地人養家餬口的必備手藝。劉衛平也自小就和母親學了一手做醬幹的好手藝。

高中畢業之後,劉衛平原本四處打工求生。但直到199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使得醬幹原料大豆價格上漲,醬幹作坊的老師傅用麵筋替代豆乾,做出了味道與醬幹相仿,價格卻便宜很多的替代品後,劉衛平便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於是1999年,劉衛平毅然來到600公裡之外的河南腹地漯河,開出自己的第一家辣條小作坊,這也是衛龍的前身。

創立初期,劉衛平將從老家帶來的人造肉、豆皮,加上母親醬幹手藝的真傳,製成「微甜、微辣、清爽、回味足」的產品,在市場上反響不錯。隨後,劉衛平受牛筋面啟發,在牛筋面裡加了點焦糖和辣椒麵,做出了有點像鱔魚的「鱔魚條」,並將其改進成為了今天的衛龍辣條。

2002年前後,經改進設備,衛龍辣條的生產量猛增;2003年,劉衛平註冊了「衛龍Weilong」商標,開始以這個品牌為核心生產辣條等休閒食品;2005年,衛龍小麵筋、大麵筋相繼面世,成為了一代人美好的回憶……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如今的衛龍每天生產辣條約三四千萬包,佔全國辣條行業的10%。靠著低端食品的高端化線路,把一包五毛錢的辣條賣出了十幾倍的價格和幾十億的銷量,僅旗下的魔芋產品,年銷售就達到了8306萬,同比增長170.03%。

不僅如此,衛龍辣條也「火」到了國外,成為繼老乾媽之後的又一中國調味「奢侈品」。

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出售的衛龍辣條單價高達14美元,約合人民幣90元左右;而在英國電商平臺,單價還略高些。

由於讓衛龍辣條一躍成為與老乾媽齊名的「民族之光」,衛龍創始人劉衛平也有了男版「老乾媽」的稱呼。創業21年,按照如今衛龍的年營收計算,劉衛平的身價早已過億。

甩掉「垃圾食品」帽子

辣條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神秘的東方美食,儘管辣條的味道讓眾多消費者念念不忘,吃了還想吃,但其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卻一直被詬病。

自2005年央視相繼曝光辣條生產的地下黑作坊起,關於「辣條的原料是衛生紙,用的是地溝油、屍油」的說法就絡繹不絕。隨著全國的一波整治風暴下,辣條廠商大量倒閉,剩下能盈利的企業不過10%左右。

但就在整個行業陷入危機的時刻,衛龍卻反其道而行之地開始了逆勢擴張。

2006年,衛龍駐馬店生產基地投入使用,隨後衛龍進一步加大對工廠生產線的升級和改造,並建立了辣條標準和質檢體系,不僅大幅提升了產能,更將衛龍品牌迅速在河南打響。

2010年,在行業繼續走低,在全國眾多辣條廠商縮減成本、以求自保的狀況下,衛龍再次鋌而走險走上了另外一條「多品類重品牌」的自救道路,在豐富調味品品類的同時,更將辣條擴展到豆製品類、魔芋製品類、素食類、肉製品類五大類幾十種產品。

2014年,為了徹底洗清消費者對辣條以及衛龍「垃圾食品」的誤解,衛龍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全自動化的無菌生產車間,並特別邀請了專業團隊以及網紅進入車間實地考察。隨著照片在微博上走紅,衛龍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被徹底改變。

再加上衛龍將原來的包裝優化為鋁箔、鋁膜包裝,產品品質瞬間「高大上」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承認了衛龍乾淨、衛生、安全的食品質量。

隨著辣條形象的好轉和電商平臺的火熱,2015年起,衛龍在電商平臺鋪開銷售渠道,先後入駐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以及海外亞馬遜等平臺。並通過各式營銷手段,在網絡上製造出辣條「玩出高端、玩出時尚」的品牌形象,以建立全方面,多層次,精準化的衛龍線上銷售商圈。

目前,據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預測,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其中,僅辣條品類年產值將近600億元。

行業人士預測,由於辣條的平均毛利率接近50%,引得知名休閒食品品牌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企業爭相布局,未來辣條市場的競爭或越來越激烈。

原標題:吃貨們又立功!網紅辣條也要上市?一年營收50個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在《非你莫屬》走紅的江西求職者李晨十年四次創業,現身價過億。
    李晨的出現打破了求職節目老闆強勢求職者落勢的局面。讓很多網友紛紛叫好,直呼精彩好看。那麼江西青年李晨為什麼在《非你莫屬》舞臺上如此強勢、霸道、豪橫呢?李晨又是如何在30歲不到,四次創業,跟隨三家公司成功主板上市,獲得上億的身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李晨十年的創業經歷,了解李晨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心酸的創業故事。從江西農村到北上廣深的商業中心。
  • 一年收割20億智商稅?起底小罐茶大師背後的「大師」:你可能被他賺了5次錢!
    近日,網上流傳的這樣一個問題把年銷20億的小罐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有人給小罐茶算了一筆帳:每一罐都是八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年銷售20億,一個大師一年炒茶2.5億,每天要炒鮮茶1466斤……網友驚呼自己又繳了一次智商稅。圍觀了網友們的留言,你會不會突然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 年銷12億包!1元錢的小魚乾被他賣上市,營收近10億!
    每個品牌背後,都有一段動人心弦地故事。他曾是個窮小子,但懷揣夢想的他走了出去,300元起家,保持著一顆不甘貧窮的進取之心,用30年的時間不斷突圍自己;憑藉汪涵、鄧倫的代言,如今這種1元錢一包的「勁仔小魚」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休閒時光中離不開的一種零食,2019年銷量逾12億包,堪稱傳統風味休閒食品奇蹟。沒錯,正是超市收銀臺邊貨架上那1塊錢一包的魚仔,竟然一年可以賣出12億包,而且還成功上市了!
  • 《非你莫屬》爆紅的江西李晨四次創業,三家上市,五億身價
    李晨的出現打破了求職節目老闆強勢求職者落勢的局面。讓很多網友紛紛叫好,直呼精彩好看。那麼江西青年李晨為什麼在《非你莫屬》舞臺上如此強勢,霸道,豪橫呢?李晨又是如何在30歲不到,四次創業,跟隨三家公司成功主板上市,獲得5億的身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李晨十年的創業經歷,了解李晨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心酸的創業故事。
  • 深圳第二大民企:年入帳6000億,公司卻不上市,老闆身價1000億元
    而上面的這幾家企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實際上,在深圳還有一家低調的民營企業,它一年的營業額超過了6000億元,年營收規模在深圳的眾多大型民企中僅次於華為公司,是深圳當之無愧的第二大民企,只不過由於其產品沒有面向終端消費者,才很少被大眾所熟知。
  • 「一朵棉花」,二次創業,連續4年賠錢關店,如今半年賺41億!
    第一年,李建全一口氣開了20多家店,虧了3000多萬;第二年又接著開了17家店,接近4000多萬。第三年,我們還繼續開,再30家店……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這四年,李建全大概開了八九十家店,關了20多家店,累計虧損近兩個億。
  • 中國「糧油一哥」即將上市,一年營收1707億,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
    當然,很多人可能還以為金龍魚是國產品牌,但其實它是由外資控股,一直在中國發展,1988年進入到現在已經有32年,當然金龍魚本身的名字就非常的接地氣。被認為是中國品牌也無可厚非,畢竟它也是地地道道從中國發展起來的。
  • 豪美新材深交所上市:年利潤1.67億 董衛峰家族身價超20億
    雷帝網 雷建平 5月19日報導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988,簡稱:「豪美新材」)昨日深交所上市,發行新股5821萬股,發行價10.94元,募集資金6.37億元。年利潤1.67億豪美新材主要從事鋁合金型材和系統門窗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公司位於廣東省清遠市。豪美新材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23.63億元、26.82億元、29.6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3億元、9434萬元、1.67億元。
  • ...到宜賓麗彩、正美、美濃、虹之彩 那些年入20億+ 還沒上市的...
    中榮印刷的數據沒扒到,倒有了一點意外的收穫:在百強榜上有19家企業2019年的營收超過20億。其中,居然絕大多數都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從合興、裕同、紫江、美盈森、東風,到恩捷、吉宏、永新、昇興、鴻興等。沒有上市的只有頂正包材、秉信包裝、雅圖仕、宜賓麗彩、浙江美濃等少數幾家。
  • 煙包印刷大佬澳科控股控制權近10億港元易主。及上市這些...
    從2014年開始,澳科控股的營收連續三年下滑,到2016年降至25.51億港元,比2015年減少21.85%。2016年,正是煙包印刷行業受煙標改版及菸草行業去庫存,近年來處境最為艱難的一年影響。 2017-2019年,澳科控股的營收在25億港元上下小幅浮動。
  • 一年收割20億智商稅!小罐茶可把炒茶的大師「累壞了」…背後的男人更讓人驚奇!
    1997年,他用50萬將「背背佳」做成行業翹楚,第二年狂銷4.5億;2003年,他靠「好記星」掀起一場國人英語學習革命,銷量超10億臺,逐步吃下數十億的學習機市場;2009年,他用「E人E本」撬動商務人群完成網際網路化躍遷,累積銷售16億,後被清華同方14億收購,淨賺7億;2015年,他靠「8848」手機攻佔高端機市場,僅僅2年,最低9999元起步的8848手機,圈錢20億;2016年,他攜「小罐茶」席捲央視,次年營收3億,預計全年營收將達
  • 靠賣水1年狂賺49億,大自然「印鈔機」要上市了!農夫山泉背後隱形...
    如今,「有點甜」的農夫山泉要把自己「搬」上市。創業邦獲悉,7月31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核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赴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國內包裝飲用水前五名參與者合共佔56.2%的市場份額,市場相對集中。
  • 15位港姐變商界女強人,身價過億令人羨慕!
    15位港姐變商界女強人,身價過億令人羨慕!
  • 用5年做到中國首富,又在7年186億身價清零,如今以25億身家回歸
    不過在中國首富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只用了5年的時間,就以186億的身價,坐到了中國首富的寶座之上。不過他用了7年的時間,又讓自己一無所有。他就是中國的光伏教父施正榮。不過時隔6年之後,昔日的王者又歸來,以25億元的財富,再次回歸2009年胡潤百富榜。
  • 「辣條一哥」要上市?闖蕩河南20年,這位高中生是如何逆襲的
    高達50%的毛利率已超過休閒食品龍頭企業良品鋪子。高額利潤吸引來多方玩家,良品鋪子、三隻松鼠、鹽津鋪子等品牌也都在辣條這個賽道發力,甚至連八桿子打不著的金絲猴奶糖都饞得抓耳撓腮,奮力殺進市場紅海。對衛龍來說,借著多年靈活營銷完成的網紅食品人設,或許唯有通過上市,才能鞏固「辣條之王」的地位,同時具備足夠餘力橫向擴張,通過多元化經營鞏固自身地位。
  • 此人借錢2.7萬元創業,三十年後身價30億,一年買古董就花了3個億
    很多的創業成功者,都是靠借錢創業起家,比如大家熟知的任正非,借了2.1萬創辦了華為;李嘉誠,向親戚借了4萬多港元創辦長江塑膠廠,才成為大家都熟知的中國富豪…… 當然,說起借錢創業的企業家,當然還少不了宛秋生,一個靠借錢創業,三十年後身價30億的成功創業者。
  • 又一個服裝巨頭倒下,千億市值僅剩20億,老闆早套現幾百億娶女星
    思捷2019年的上半年營收57.63億,虧損高達3.31億。目前思捷的主要市場是在德國,其中德國市場營收佔比5成以上,中國營收的佔比不足1成。不過思捷倒下的背後,老闆邢李原早就賺得是盆滿缽滿了。邢李原在十幾年,就在思捷市值最高的時候瘋狂套現了數百億,如今思捷早就跟邢李原沒有關係了。邢李原早就在家裡過著舒服的日子,手握數百億資金,同時還有漂亮的妻子林青霞陪伴。 說到思捷、邢李原,就不得不提到林青霞。1992年林青霞拍完了徐克的《東方不敗》,之後就宣布息影了。
  • 用3000萬創造200億,老闆身價瘋漲百億
    可謂是勢頭正猛,再到3000萬粉絲和200億的銷量,也意味著又一「暴利'巨頭誕生。其實三隻松鼠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它的創始人章燎原,成立6年,年銷70億,主要是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依託,利用b2c平臺實行線上銷售商業模式縮短了商家與客戶的距離,確保讓客戶享受到新鮮,完美的食品,開創了中國零食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線上銷售的先河。
  • 中國女首富誕生,曾300萬收購破產企業,如今一年營收5000億!
    導讀:中國女首富誕生,曾300萬收購破產企業,如今一年營收5000億!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些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國內也誕生了很多的巨頭企業,同時還造就了一大批的億萬富豪;像房地產領域、網際網路領域和金融領域都有不少人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超級富豪,而他們的生活無疑也是讓人羨慕的!
  • 33歲創始人身價超400億!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玩塑料小人的女人絕不認輸」!2009年,22歲的王寧從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畢業,經過一年的歷練,王寧有了創業開連鎖零售店的想法,可賣些什麼呢?有一次香港旅遊時,王寧注意到一家名叫LOG-ON的潮流零售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