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總是長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1-01-10 精選保險超市

2020年是多事之年,步入7月長江水災讓很多人想到了1998年的大洪水,甚至有不明真相的人在吐槽怎麼20年過了,長江還在發洪水……

一、百年一遇

「百年一遇」算是被專家們用爛了的四個字,以至於有人說:98年到現在也才22年,這個就又來「百年一遇」了?

天地良心!百年一遇指的是概率,並不是說一百年一次。就和我們買彩票,某個數出現概率是「百期一遇」,我們不能說這個數字就只會每間隔100期才能出一次。

「百年一遇」的洪水,則還會有氣候變化,環境變化等多種外界因素幹預!

長江黃河都是母親河,兩條河的災難卻不一樣:

黃河主要是泥沙沉積中原地區後,導致的潰壩和決口風險,極少數時候有洪水風險。

而長江百分百時間都是洪水災難。

二、西伯利亞

要理解為啥總是長江發大水,就得從地球說起……

1、千裡之外的西伯利亞

學過初中地理,或者經常看天氣預報的朋友們,對「西伯利亞」這個地方不陌生。

先看下面的地球圖

圖片上半部分紅圈範圍就是在老毛子地盤的「西伯利亞地區」。

圖片中間的紅點是北京。

圖片下方的線就是長江。

地理上的西伯利亞地區,面積在1300萬平方公裡,要知道中國才960萬平方公裡。

然而,這1300多萬平方公裡的西伯利亞總人口才3800多萬,和中國黑龍江省人口差不多,黑龍江總人口數量在我國30多個省份中才排第16位。

西伯利亞平均下來一平方公裡不到3個人,如果減去各城市的人,估摸著每10平方公裡的狗熊比人還多……

西伯利亞地大物博,為什麼人這麼少?原因緯度太高,太冷!西伯利亞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常年凍土,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70度。

西伯利亞這個天然冰箱,別的不多,就是免費冷氣多,所以我們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最多的就是「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

2、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

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給中國的影響有好有壞。

先說好:

第一個北方的夏天涼爽,就是西伯利亞冷超級空調影響的。

第二個從東海、黃海、日本海這幾個地方的水汽無阻擋的進入我國華東、華北、東北、內蒙等地區,遇到了南下的西伯利亞風,所以就形成北方大地雨水。

第三個這股西伯利亞風跨過北方的山,跨過了秦淮線(秦嶺淮河,中國南北分界線),這時候已經跋涉了至少三四千公裡了,地球的引力讓他們慢慢更加靠近地球。過了秦淮線就到了長江流域,高冷的西伯利亞風遇到了一陣熾熱的風,這陣風來自南海、東海要知道南海可是在熱帶,它的風就時候精神小夥倍兒棒!

高冷西伯利亞風遇到了熾熱南海風,就是大冬天的乾柴和烈火,「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說到這兒大家也就明白了,每年7月份,我國最熱時間,熾熱小夥兒火旺,會吸引更多的高冷西伯利亞風,所以長江一線的雨就特別大。

當然雨水多,不代表就會發生洪水,後面單獨說長江部分,大家會知道洪水和長江也是乾柴和烈火……

再說說高冷西伯利亞風的壞:

那就是中國北方每到冬天就賊冷,零下幾十度的冷氣奔襲2000多公裡到中國後,溫度終於能讓人生存,但是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是乾燥的,純粹1300萬平方公裡散發的冷氣,根本沒有絲絲水份。

所以每年北方的雨,就靠海洋帶些水汽,然後碰到高冷的西伯利亞風,變成北方稀有的降雨。

這裡可以做一個假設,把外蒙古大草原變成了一塊超級大溼地,增加水蒸氣的話,我國北方會變得山清水秀……

三、長江

青藏高原,面積不大250萬平方公裡,約佔中國四分之一國土面積,平均海拔4000多米。長江源頭就在青藏高原上,遵循著天地法則:水往低處流!一路順著地勢流過11個省市自治區,6387公裡之後在上海注入了東海。

青藏高原在我國西部,上海在東部,也就是說,我國地形是西高東低,具體見下圖3D中國地圖:

東西走向這是老天爺造就的,非人力能夠改變!

但無奈的是,前面我們說了,每年南下北上的空氣會在長江一線碰撞,降下大量的雨水。這裡的問題就是:長江上中下遊一起下雨……

如下手工示意圖:

若長江是南北走向,最多只有一個段下雨。遺憾的是,長江是橫著東西走向不說,長江水系還異常發達,在遇到上中下遊一起下雨,長江排水到東海又不可能無限加寬長江……

長江上遊到三峽段

長江上遊到三峽段雖然地勢高排水快,加上只排上遊自身產生的水量,所以洪水期勉強還能夠應付;但是別忘了這一段的水系是非常發達的,且河道狹窄,形成了「水壓高但是水管太小」的,只會導致支流有水排不出的尷尬境地,所以長江上遊的洪水一般都發生在支流。98年洪水川渝地區長江支流洪澇災害就是因為此,而今年洪水不亞於98年洪水規模,川渝支流受災卻小了很多,這是三峽大壩的功勞。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最大的好處是給長江上遊到三峽段增加了庫容量,加上98年後,全國各地有河的地方都在進行河道疏浚,現在終於看到了成果,支流的水可以順利的排入長江,由三峽大壩庫容兜著。只是少部分地方因為地形原因,在這種規模的洪水中被迫遭遇洪澇。

三峽大壩中下遊段

三峽大壩的存在,不僅僅是阻擋了洪水,更加重要是,三峽之後的中下遊平原地區的洪水留出了寶貴的排洪時間!

要知道出了長江三峽,地形驟然平緩,如果沒有三峽大壩,那麼洪水水流速度來了個急剎車:前面的洪水慢吞吞的走,後面的洪水一浪拍一浪。

洪水急剎車,倒黴的就是荊州:一是長江在荊州拐彎兒,這洪水拐彎可不是小事;二是洪水出了三峽,在進入荊州之前居然還匯入了一條400多公裡的清江,用雪上加霜可以形容荊州的遭遇。

長江從湖北荊州開始一直到江蘇省會南京,這一段地形平坦,兩岸幾乎沒有很高的河沿,更加無奈的是這一段如同我們肚子裡面的腸道-彎彎繞繞。

見下圖:

地勢平坦,水流慢,彎彎繞繞還多,所以慢慢的在這一段路上,因為水流不暢,最後形成了好幾個湖,「洞庭湖、洪湖、鄱陽湖、巢湖都在這一截」。

若不是這幾個湖充當洪水臨時庫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將是一片澤國,因為這一段長江又匯入了了幾條大支流,為首的就是武漢那邊兒的漢江!

說到這兒,大家差不多應該理解了為何長江發洪水,總是這一段上新聞:

地形平坦導致河道彎曲;河道彎曲導致水流速度慢排水效率低;上遊來勢洶洶的洪水,加上本江段支流洪水匯入;最終讓長江上遊、中遊的洪水都堆積在這兒,長江縱然有排水之心,然而無快速排水之力。

最後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20餘年國家對長江流域治理的成績:

1、植樹造林讓長江中上遊有了更龐大的雨水留存能力,變現的讓很多一級、二級、三級支流減少了水量。

2、持續20年的河道整治,疏浚;不論中間是否有多少人因為貪腐下課,但是河道整治不給洪水肆意泛濫的機會!

3、長江幹流、一級支流的各級水電站建設,一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水電,讓我們不再擔心停電之憂;一方面就是防洪功能顯著,如果沒有其它水電站的庫容,僅靠三峽大壩形成的庫容的話,三峽大壩庫容也承受不了這種程度的洪水流量。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為治理長江,為長江防洪做出貢獻的人,都是英雄!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今年的洪水到底怎麼樣?截至目前,長江中下遊的洪水小於1998年
    很多市民不免和1998年等年份的大洪水進行比較,那麼,到目前為止今年的洪水,和98年洪水相比到底是個啥情況?今天上午,長江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相關專家介紹,整體看,2020年長江中下遊洪水中下遊幹流水位均低於1998年,但因7月上旬鄱陽湖降雨集中,鄱陽湖洪水與幹流高水遭遇(或頂託),致使鄱陽湖湖區及尾閭水位超過了1998年。
  • 蕪湖百年遭遇這麼多次大洪水!這些珍貴老照片你可能沒見過…...
    重翻蕪湖百年抗洪歷史,我們希望以史為鑑,提醒大家防災減災,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光緒二十七年7月,長江洪水泛濫,蕪湖城鄉可望之地均被淹,僅存一個圩堤。圖為聚集在蕪湖醫院(現弋磯山醫院)門前的難民。▲1954年,長江流域梅雨期多次持續性暴雨,形成全流域性特大洪水。這一年的水位12.87米為蕪湖歷史最高。圖為1954年,藕香居水漫屋簷(現步行街華億一帶)。
  • 重慶的洪水今年為何特別大?
    「前後疊加、底水較高,是新一輪洪水最顯著的特徵。」長江委水文上遊局證實,從上一輪洪水退至警戒線下至新一輪洪水超警,僅間隔約13個小時。由於此前的長江4號洪水、嘉陵江1號洪水剛於8月14日通過重慶主城中心城區,重慶長江、嘉陵江河道底水較高,再加上新一輪過境洪水間隔時間太短,給重慶防汛抗洪工作帶來嚴峻壓力。防汛專家認為,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洪水「疊加」現象,學名「複式洪峰」,即上一波大洪水沒退,又來了一波大洪水。
  • 今年洪水有點大,武漢已到警戒水位,三峽大壩有何防洪作用
    2008年三峽大壩正式調蓄洪水,到2018年一共削減5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累計47次。 ●1998年,長江發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宜昌最大洪峰流量63600立方米每秒。
  • 洪水丨50年一遇的災難,他們該怎麼挺住?
    而現在的武漢市區內,長江水位已與堤壩齊高,洪水與車道僅一街之隔。深夜,老郭在倉庫的值班室,一個人刷著微博,讀著新聞。「7月7日,安徽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經濟開發區內上百家企業被淹。98年的洪水帶走了他1998年的6月中,那是老郭來到這家倉儲企業的第二年,連續幾日的暴雨,使得長江流量增加,當時是倉庫負責人的彭立剛寢食難安,每天中午叫上身為助理的老郭借酒澆愁。經過3年下崗,老郭好不容易找到這份倉庫看管的工作,他很珍惜,對領導彭立剛有求必應。陪酒,更不在話下。
  • 千年一遇的1963年大洪水
    千年一遇的1963年大洪水讀老友李俊傑文章,寫他1963年在天津當兵,河北遭遇了大洪水,部隊烙餅救助災區。
  • 長江沂河沭河發生編號洪水 水利部會商部署暴雨洪水防範工作
    長江沂河沭河發生編號洪水 水利部會商部署暴雨洪水防範工作 2020-08-14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廣安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組圖)
    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廣安城區被浸泡在洪水中(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7月19日凌晨,當地百姓在轉移。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7月19日凌晨,武警廣安支隊的官兵在被淹區域開展救援。新華社記者 李橋橋 攝  7月19日凌晨,武警廣安支隊的官兵在被淹區域開展救援。
  • 四川廣安遭遇特大洪水襲擊 亞洲第一寬瀑更壯觀(圖)
    四川廣安遭遇特大洪水襲擊 亞洲第一寬瀑更壯觀(圖) 2014-09-14 16:49: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記者昨天下午在龍湟閣見到了一邊拍照一邊指揮抗洪的賈雲,他告訴記者:「洪水衝走了20多艘皮划艇,兩顆幾百年的大樹,瀑布下遊我們修好的石板路,景區的部分電纜線也有被損壞,我們正在搶修,還有舞檯燈光和音響都遭損壞,雖然損失近千萬元,但是,我們景區整體運行平穩。」
  • 每隔22年總有大洪水?2020年會繼續驗證這個規律嗎?
    每一次特大洪水都會涉及數省,造成巨大人員和經濟損失。1931年洪水其受災總人口計五千多萬,有40多萬人死亡。1954年洪水受災人口1888萬人,死亡3.3萬人。據中央氣象臺公布的資料,2020年6月1日-7月7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46.9毫米已經超過1998年的331.9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 【長江委: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區洪水調整為洪水...
    2020-07-14 13:14:47來源:FX168 【長江委: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區洪水調整為洪水橙色預警】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020年7月14日12時起將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區洪水紅色預警調整為洪水橙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以下江段、洞庭湖區、鄱陽湖區、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發布金沙江石鼓江段洪水黃色預警。
  • 吉林口前遇千年一遇洪水 死亡人數尚無法估計
    據水利部門測算,其中溫德河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洪水,口前水文站為1600年一遇洪水。  火車被衝走,汽車如風吹落葉般翻滾,主街路積水最深達4米深,縣城內兩條河流溢出河道,平房區一片汪洋,居民躲在樓頂等待救援。整個縣城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全部癱瘓。房屋倒塌無數,死亡人數目前尚無法統計。「我活了80來歲了,從未見過這麼大的水。」昨日,永吉縣縣城一位王老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形成!古鎮被江水淹沒,救援畫面曝光
    江蘇省水利廳今晨發布太湖洪水紅色預警,此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7日10時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
  • 長江第5號洪水形成,多地區發布預警
    長江第5號洪水形成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發生超警洪水,涪江發生超保洪水。幹流寸灘站8月17日14時流量漲至504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受此影響,水利部長江委11日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根據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1日12時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湖區、大通以下江段、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
  • 長江江蘇段發布洪水橙色預警 超過98年洪水最大流量
    人民網南京7月11日電 (記者朱殿平)7月11日13時,江蘇省水利廳升級長江江蘇段洪水橙色預警,提醒沿江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加強防汛抗洪工作,公眾做好避災避險。據介紹,目前長江大通來量持續增加,7月11日10時已超80000立方米每秒,後期仍將繼續增漲,超過1998年洪水最大流量。且長江大流量、高水位將持續較長時間,防汛形勢嚴峻。記者了解到,至7月11號下午13時25分,南京下關站水位已漲至9.92米,離歷史最高值10.22米僅剩0.3米,長江南京段或將突破歷史最高水位。
  • 今年的洪水靜悄悄
    其次,相比往年最嚴重的長江中下遊來說,這一次洪水首先出現在了四川和湖廣一帶,這也許意味著真正的災難還未到來,目前的洪水很有可能還只是序曲。但是,就目前的綜合破壞力來看,今年的洪水已經超過了過去的幾年。據桂林水文中心的報告,6月7日至8日,桂林16條河流22站次出現了超警洪水。其中,多個河流站次報告,這次的洪水為20年一遇。
  • 這些水利工程是怎樣調蓄洪水的?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今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經歷了超長待機的「梅雨季」,且受大氣環流影響,南方其他不少地區也都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強降雨天氣,這使得這些地區的江河湖泊水位快速上漲,防汛壓力也隨之增大。
  • 1998 - 2020:中國與洪水終極一戰
    2020年,洪水再度來襲! 進入6月以來,中國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全國已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其中江西、安徽受災尤為嚴重。多個氣象站記錄的降水量,突破1998年紀錄。2020年這場洪水和98年那場洪水,顯得無比相似。同樣的軍民合作,捨命守堤,同樣的百姓舍小家為大家,艱苦流離。 而據水利專家分析,今年的洪水相比98年洪水,雖說形勢嚴峻,但總體來說情況稍好。這主要因為有三峽大壩控制下遊流量,減輕了下遊防洪的壓力。否則,長江的洪峰正好又遭遇鄱陽湖地區的洪水,汛情就會比現在緊張得多。
  •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江西汛情接下來會怎樣
    1長江第2號洪水來襲17日10時,長江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7日傍晚,三峽大壩開啟洩洪深孔洩洪。長江重慶段迎入汛以來最大洪水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重慶段迎入汛以來最大洪水。據水文部門預報,新一輪洪峰將於18日通過重慶主城水域,預計長江寸灘站水位將在18日11時達到19.88米,為今年入汛以來最高水位。為保障航運安全,重慶海事局對長江幹線觀音灘等急流江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