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哪裡嗎?

2021-01-10 月夜航船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流經陝西許多地市,留下了不少波瀾壯闊的美景。要感受母親河的博大、深厚,壺口瀑布是必須走一趟的。因為這裡不僅有著壯美的風光,還留下了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黃河大合唱》,以及一段讓令人記憶猶新的紅色歷史。

壺口瀑布

那是1938年的深秋,一群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抗戰聚集在了陝西宜川的壺口附近。他們要從這裡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給戰士們唱歌演出。走到黃河邊,忽聽雷聲滾地而來。臨近初冬,晴日下哪裡來的雷聲?趕牲口的老鄉指向東方,說這響聲來自山那邊的壺口。壺口瀑布奔騰咆哮、怒濤洶湧的壯景,以及河上船夫拼著性命與風浪搏鬥發出的高亢、悠長的號子聲深深的印在一個年輕人的腦海裡,他的名字叫做光未然。

《黃河大合唱》歷史照片 冼星海指揮

1939年年初,延安的窯洞裡,26歲的光未然正在朗誦他渡過黃河時有感而發剛創作的《黃河頌》長篇詩歌。當他念完最後一句「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窯洞裡一片安靜。頃刻,掌聲響徹整個窯洞。掌聲中,一名34歲的作曲家激動地站起來,一把將詞稿抓在手裡:「我有把握把它譜好!我一定及時為你們趕出來!」這名激動不已的作曲家,名叫洗星海。

當光未然遇見黃河壺口,當洗星海遇見光未然,於是,一曲名為《黃河大合唱》的巔峰之作唱響延安,又很快唱響全中國。後來,周恩來在聽過《黃河大合唱》之後,也激動地為之親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成了幾乎所有中國人關於那段歷史的記憶聲響。今天我們到了壺口瀑布,依然能感覺到《黃河大合唱》中「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的熱血沸騰。

《黃河大合唱》油畫(局部)

如今的壺口瀑布還肩負著紅色教育的功能,畢竟,這裡留下的歷史如此鮮活,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黃河大合唱》:自強不息的民族讚歌
    1939年,由詩人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經他譜曲,成了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新華社發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成就這首不朽讚歌的是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
  • 曾激勵一代人保家衛國奮不顧身的十大革命歌曲,你知道幾首?
    曾激勵一代人保家衛國奮不顧身的十大革命歌曲,你知道幾首?一、《義勇軍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革命歌曲,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中國國歌,並於2004年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該歌曲曾獲「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等獎項。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再回首《奔跑吧》黃河大合唱
    再看《奔跑吧》第一季第五期,跑男團與嘉賓賈玲、景甜一起現身延安,不僅上演了驚險的橫渡黃河一幕,更有令人震撼的《黃河大合唱》。在音樂家李雲迪的伴奏下,跑男團跟80位西安合唱團的成員們在黃河邊為全國觀眾獻唱了振奮人心的紅色歌曲《保衛黃河》。
  • 八十年後再聽黃河咆哮,這依然是時代最強音!
    她揮舞著拳頭擲地有聲地吶喊:「《黃河大合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它是世界上的一個偉大作品什麼叫文化自信?這就是文化自信!1927年,郭淑珍出生在天津一個貧寒家庭。「《黃河怨》所要表達的,並非一個人的哀怨,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咆哮』」。帶著這種情緒,郭淑珍走上舞臺,整首曲目唱下來,評委被她唱哭了。
  • 這8首耳熟能詳的歌,我聽出了濃濃的戰友情!
    軍歌不同於流行歌曲一曲罷了,曲終人散終將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裡軍歌的背後交織著炮火、鮮血、故事、回憶奏響了一段軍旅路奏響出一支主力軍奏響起一部革命史對這首歌「戰歌如雷 ,馬達怒吼 ,英雄的空降兵飛向敵後……」當這首歌奏響的時候,你腦海裡閃爍的是什麼?是第一次跳傘時的忐忑、激動、不安?還是在飛機裡戰友們手掌聚在一起時加油的?還是躍出飛機門瞬間的義無反顧?
  • 你從未見過的黃河全貌,一瀉千裡,氣勢磅礴!(感恩母親河)
    黃河,世界第六大長河,中華母親河。只知道你養育了我,卻不知道你原來這麼美,你的美是這樣的百變!黃河,母親河,你一路歡歌,一路養育著你的兒女們。醉心於黃河邊的那一曲曲田園牧歌,有著一種深深的踏實感。黃河石林景區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這是是亙古曠世的獨特地貌奇觀,是籠罩在濃鬱夢幻色彩中超越時空的造物傑作,浸透著濃厚的原始古韻。
  • 80年後《黃河大合唱》再次響徹延安
    在《黃河大合唱》誕生 80 周年之際,他們齊聚延安,在這片誕生民族經典的熱土上再度將其完整演繹。光未然參與《黃河大合唱》首演時的經典朗誦80年後再次迴響,震撼眾人。92歲老人郭淑珍63年如一日演唱《黃河怨》,如今唱起這首難度頗高的曲子依然情感飽滿。
  • 一曲《黃河大合唱》盪氣迴腸,電影《音樂家》揭秘冼星海生命中的...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義偉 北京報導「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如果說中華民族有一個抵禦外侮、強壯自身的強大的民族魂,那麼毫無疑問,誕生於硝煙瀰漫的抗日戰場上的《黃河大合唱》,就是這個民族魂中最激越的音符。
  • 中國交響樂團《黃河》交響合唱音樂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傾...
    12月6日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禮堂歌聲嘹亮、氣氛熱烈,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與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的中國交響樂團《黃河》交響合唱音樂會在這裡傾情奏響。在譚利華先生的激情指揮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相繼奏響。音樂會分序曲、鋼琴協奏曲《黃河》和《黃河大合唱》,演出融合朗誦、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形式,抒發了中華兒女對黃河的熾熱情感,詮釋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 這是中華民族的「咆哮」!八十年後再聽,這首歌依然令人慷慨激昂!
    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裡!」她揮舞著拳頭擲地有聲地吶喊:「《黃河大合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它是世界上的一個偉大作品什麼叫文化自信?這就是文化自信!」這首歌如泣如訴,情緒跌宕起伏,需要歌者真正把握其中情感才能將其娓娓道來。而在天津淪陷區度過童年的郭淑珍,親身見證民族的水深火熱。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她才用一生堅持唱好這首民族經典。1927年,郭淑珍出生在天津一個貧寒家庭。
  •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談起民族交響樂你會想起什麼?
  • 十二首描寫黃河的古詩詞,怒卷高浪,咆哮萬裡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記錄了炎黃子孫曾經的苦難,承載著華夏兒女的期望,也鐫刻著世世代代不屈不撓的精神。從小讀著讚美黃河的文章,唱著歌頌黃河的歌曲,一首我的中國心,曾使我們熱血沸騰,豪情滿懷。黃河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扭著她柔軟的腰肢,踏著輕盈的舞步,從西部遙遠的白雲間,從黛青色的大山中風擺楊柳般逶迤而來,路過高山草甸,在翠綠色的青草中緩緩流淌。我們愛黃河,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古人也熱情地謳歌過黃河。
  • 大話魔獸-小吼小吼,你真的是地獄咆哮嗎?
    顯然,自稱法神的米爾豪斯逗(嗶)風暴肯定不知道什麼是噹噹噹噹... 繼續:般若波羅蜜(你妹你妹你妹!速度讓我回去!不然讓法爺biu你!) 咦,這不是誰家那個小誰嘛!我記得好像仲夏節見過你啊! 「勇士,來協助我打開黑暗之門,我就教你唱小曲兒如何啊?」星界法師仍然笑眯眯地回答我...
  • 為什麼《黃河大合唱》能傳唱80多年?
    讀+:《黃河大合唱》誕生於1939年,當時的演出轟動延安,今天這種場景還會再現嗎?黃平:我是50後,《黃河大合唱》從小聽過,但沒有過多關注,因為雖然家中長輩是詞作者,但他很少講自己過去的功績。我第一次走近《黃河大合唱》是1999年,那時是上海解放50周年,也是《黃河大合唱》誕生60周年,上海專門有一場《黃河大合唱》演唱會,光未然夫婦受邀前往。我人在上海,於是陪了老人家一個星期。這也是我第一次把光未然和《黃河大合唱》聯繫在一起。在此之前,我只單純把他看作我的親人。光未然去世7年後的2009年,上海組織全黃河流域共同歌唱《黃河大合唱》。
  • 遇見《黃河》|翻騰咆哮的苦難,孕育未來的升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輝 攝影 王鑫「 一隻漂泊在河上近萬年的老船」,下面流淌著咆哮流淌的黃河。如河流的原始一般,完全不藉助高科技,讓舞者用肢體語言,去描繪奔騰咆哮的黃河、去擁抱高空懸蕩的瀑布,竭盡全力與黃河展開搏鬥……越是原始的,越是充滿力量的,越是能直抵人心的。正如張繼鋼導演起初所期待的那樣,「我想讓每個人都能走近黃河。」黃河,曾經是滿目荒涼的,流淌是奔騰不息的,河水並不清澈,是渾濁的。
  •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原來在這裡,全境免費,你知道是哪裡嗎?
    最近朋友圈被一條新聞刷屏,那就是我們國家的「黃石公園」,即將設立,這也是我國首個國家公園,大家都知道黃石公園,是美國最著名的國家公園,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是很多到美國旅遊的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