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周終於又見面啦「」又來聽高雅音樂了「」陶冶一下情操「「今晚註定無眠」.4月18日晚,在網友們的期待下,國家大劇院(ID:1851854452)「春天在線」線上系列音樂會第二場「命運的迴響」在快手平臺如約而至。
第二場音樂會延續了首場的火熱,總播放量達2438萬,點讚1221萬。「直播 互動 杜比劇場音效」的頂配觀賞體驗,搭配最高可達「藍光8M」的播放清晰度,網友們被宛如劇院現場的頂級視聽效果所震撼。錯過音樂會的網友可以關注國家大劇院的快手號,進入「直播回放」頁面隨時聆聽大師們的演奏。
據了解,「春天在線」系列音樂會由國家大劇院搭載快手短視頻平臺,藉助快手直播技術優勢將經典藝術推向大眾。旨在通過線上音樂會的形式,豐富疫情期間大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化修養。該系列音樂會共四場,從4月11日開始,每周六晚七點通過快手線上直播,以美好音樂的力量,重啟人們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上周播出的首場音樂會以「遲來的春天」為主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們現場演奏貝多芬青年時期的兩部作品,更有主持人白巖松為老鐵現場講解音樂背後的故事。相關數據顯示,90分鐘的音樂會播放總量突破2020萬、點讚數超302萬,快手「線上劇院」首次營業就獲不俗成績。
本場音樂會則選擇了兩位浪漫主義作曲家的作品,並搭配打擊樂二重奏,通過大師滌蕩起伏的人生以及激情昂揚的曲調,在鏗鏘的節奏中詮釋了「命運的迴響」這一主題。「心情跟著這節奏澎湃了一晚上」「熱淚盈眶,藝術的魅力勝過一切」「在家就能享受好音樂,真誠感謝」.不少老鐵們表示隔屏聽也很興奮和感動。
五位頂尖樂手互動答疑 老鐵探秘國家大劇院排練廳
「上周直播迎來了3000多萬名老鐵在線觀看,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各位老鐵今天有什麼想看或想聽的,都可以繼續通過留言和評論告訴我們!」七點整,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第二小提琴副首席樊悅準時現身國家大劇院彩排廳走廊,以樂團人的視角為老鐵還原正式演出前半小時彩排廳的畫面。
「大家所看到的椅子是柏林愛樂樂團的同款,看似普通卻價值不菲。平常這裡都是人聲鼎沸,不同藝術家、不同劇目都會在這裡排練,今天稍微有些冷清了。」據樊悅介紹,自1月22日完成最後一場演出後,國家大劇院一直沒有恢復正式演出,而此次快手的線上音樂會,終於再次讓音樂響徹劇院。
越過走廊,走進排練廳,即將登臺表演的五位藝術家正在認真做上臺前準備。「上次直播中有老鐵留言希望能在互動時間看到更多的音樂家,這次我特意邀請到五位,夠不夠意思?「「太好了,我要一次看個夠!」「我有好多問題想問!」.
在老鐵的期待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鋼琴伴奏隋博睿率先登場,首先為大家介紹本場音樂會的「新成員」:「本系列音樂會今晚將第一次出現鋼琴的聲音,這臺三角鋼琴長5英尺,重500到600公斤,包括88個琴鍵和兩百多根琴弦,結構複雜,有1萬多個零件。「隨後,隋博睿又親自為老鐵示範了踏板的功能,「這是延音踏板,你們聽,當我抬起手時,聲音還在延續。」
親自示範的還有負責弦樂的兩位音樂家。有網友提問:「小提琴和中提琴在音色上有什麼區別呢?」據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代理樂團助理首席馬魏家介紹,因為共鳴箱更大,中提琴音比小提琴低了五度,因此小提琴音色清亮悠揚,中提琴則沉穩憂鬱。管弦樂團中提琴副首席郝學嘉說,雖然中提琴不被大眾熟知,但它卻是一個樂團不可或缺的,它是內聲部的支撐,是連接大小提琴的橋梁。
走過小提琴和中提琴區域的過道,便到了打擊樂區。」經常有人問,你一個搞搖滾的為什麼出現在古典音樂廳?在大家印象中,打擊樂就等於架子鼓。「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打擊樂首席劉恆對此誤解在線「洗白」:「其實打擊樂器成百上千,任何一種能敲出聲音的,都算打擊樂。」
對於打擊樂手來說,樂器種類很多,擺放也很有講究,「這是一個體力活,」管弦樂團打擊樂代理副首席蘇姝說:「打擊樂手不是在搬樂器,就是在搬樂器的路上。」
在互動結束前的提問環節,樊悅解答了老鐵關於「什麼是室內樂」的問題。她介紹道,室內樂指在較小的場所裡演奏的音樂,本來是宮廷貴族邀請音樂家到房間演奏,後來演變成區別於大型管弦樂的表演形式。「今晚的表演就是室內樂,大家待會兒可以通過觀賞演出,有更深的體會。」
羅曼蒂克激蕩「命運的迴響」,技術優勢打造「線上劇院」
「本次演出將獻上浪漫主義作曲家馬勒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並將在大師俱樂部進行。我們希望通過嶄新的曲風和場地,為老鐵帶來不同的音樂體驗。」在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的介紹後,劇院定場鐘聲響起,演出拉開帷幕。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們首先合作演奏了馬勒的《A小調鋼琴四重奏》,該樂曲是馬勒高中時代的作品,悽美悲傷,充滿複雜且極具張力的情緒。因被用為驚悚電影《禁閉島》的插曲,而被大眾熟知。在鋼琴的襯託下,三件弦樂磁性的嗓音纏綿縈繞,此起彼伏,樂聲熾情複雜,充滿人性的張力。
接下來的曲目是俄國作曲大師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該作品共四個樂章,其中第二個樂章《如歌的行板》最為出名,被託爾斯泰評價為「接觸到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在演奏家們表演下,如泣如訴的美好旋律激起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嚮往,也激蕩著樂迷的心靈深處。
最後登場的是管弦樂團打擊樂首席劉恆的原創作品打擊樂二重奏《面對面》,該曲目創新性地讓兩名樂手共同演奏一組樂器,通過鏗鏘有力的鼓聲和富於變化的節奏,表現了旗鼓相當的對手從相遇相識爭吵相鬥到惺惺相惜的過程。
音樂家們合作呈現的精彩音樂會獲得了快手老鐵的高度讚譽,「不愧是最高音樂殿堂的演出「「送了5000個贊,手都痛了「「仔細聽,音樂裡都是有感情的」,同時,老鐵們也表達出對杜比音效及高清畫質的欣喜,「老鐵們,戴上耳機和現場沒有任何差別」「快手這畫質沒得說」.
據了解,為了保障直播效果,快手直播小分隊和國家大劇院人員從策劃到拍攝籌備了一周時間,不斷完善拍攝劇本,多次排練,從收聲設備到拍攝角度,力求做好每個細節,把最好的效果呈現給網友。快手技術團隊為線上音樂會提供了成熟的技術支持方案,為保證線上音樂會的音質效果,團隊中來自杜比的高級工程師設計了高保真音質的端到端系統,以媲美杜比的處理效果最大程度上復原音樂會的體驗。
位於國家大劇院排練廳現場的直播小分隊根據現場的鋼琴、小提琴、中提琴、打擊鼓等樂器的特性,有針對性地進行調試收音,保障每種樂器的聲音完美被收錄;在視覺表現上,直播小分隊採用雙機位切播,為觀眾提供音樂會全景展示和樂器演奏特寫畫面,多角度帶領觀眾「走進」現場。
為了保障直播信號穩定傳輸給觀眾,現場分別傳輸給快手總部3路信號。一路信號使用大劇院有線傳輸;另外兩路使用聯通、移動、電信信號聚合方案傳輸。直播清晰度對用戶的體驗至關重要。通過提升視頻的碼率、解析度,能夠確保視頻清晰度顯著提升,但是快手用戶的規模大,網絡差異性大,單一的視頻質量(碼率、解析度)或固定的檔位下發策略難以適應不同的網絡需求。
因此,快手技術團隊設計了一套基於流式的直播多碼率技術,在不增加額外直播延遲的前提下,依據用戶的實時網絡變化情況,自適應為用戶選擇最佳的視頻質量,為用戶提供更清晰、更流暢的觀看體驗。此外,快手還將該基於流式的直播多碼率技術制定為業界標準,稱為FAS(FLV Adaptive Streaming),並發布了FAS1.0草案,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豐富的直播經驗以及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以及服務保障機制,使得快手能夠從推流側軟體到伺服器以及CDN全鏈路都可以做到多路備份,任何環節單點出問題都不會影響直播的正常進行。技術的助力得以讓老鐵們感受身臨其境般的視聽盛宴,順滑的體驗也更讓人意猶未盡。
音樂會的最後,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為大家預告了下周六晚的精彩看點,「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音樂家還將帶來布魯赫、勃拉姆斯的經典室內樂作品,北京奧運會主題《我和你》也將以交響樂版本和大家見面。「在此之外,5月2日,呂嘉也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以巴伯《弦樂柔板》、莫扎特《降E大調嬉遊曲》和《G大調小夜曲》,與大家一同相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