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一博又添新代言,是一知名薯片品牌,縱觀王一博近期的代言,網友紛紛吐槽:王一博的代言是不是有點太多了,作為一個事業上升期的男愛豆,不是一個個好好經營自己的作品,拿出幾個代表作嗎,不免讓人懷疑王一博的公司是不是想讓弟弟一直割韭菜。
首先咱們要搞清楚,產品的代言人往往是負責品牌推廣和創新的。王一博的形象在內娛基本上是代表著年輕,運動,活力,熱愛等等這些標籤,而這些,都符合代言人所需要的形象。
再加上王一博本身還具有強大的流量,其代言的產品大多都是銷量翻倍,成為業內的銷量第一。王一博這種幫企業增加銷量和推廣品牌的能力,自然得到各位金主爸爸的喜愛,所以代言自然而然就更多了。
小編大概數了數:王一博的代言產品涉獵:早上喝的牛奶,中午點的外賣,晚上喝的啤酒,看劇時吃的零食,洗頭髮的,洗澡的,刷牙的,洗衣服的,保養皮膚的,穿的衣服和鞋子,玩的樂高和滑板,用的手機,開的車,如果沒駕照還可叫滴滴,王一博代言的產品其實挺接地氣的,大多數粉絲群眾都可以用,正好減去了粉絲們的選擇的煩惱。
其次,王一博最為群眾詬病的,是覺得王一博現在的代言上不了臺面,都是在割粉絲韭菜。但其實,王一博目前代言的多,是圍繞生活的國民品牌。而他代言的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產品的路人盤比較大。
也就是說,這些產品的消費者中,王一博的粉絲佔的比重不是很大,甚至於路人的消費才可能是中堅力量。這就造成了一旦王一博代言以後,他就無形地在大眾的生活中,極大提高了王一博自身的曝光率和國民度。
可能會有人覺得,沒必要把王一博提升國民度的必要性,而國民認知度,也決定了愛豆潛在的圈粉能力,愛豆的國民認知度越高,商業成績亮眼時,這位愛豆就容易擁有大批路人粉,容易獲得廣泛的好口碑,這是都是王一博的粉絲難以安利到達的高度。對明星來說,短期可以靠人氣,長期就得靠口碑了。人氣容易跌落,口碑不容易消失。
粉絲們表示:王一博事業的發展短期可能要靠人氣,即死忠粉,但是長期事業,還是要看口碑,也就是大部分路人對王一博的評價和印象。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目前大部分路人對王一博的認知還停留在《陳情令》的藍湛,季向空那個時候。
大眾如果沒有深入了解過,是很少會有人轉粉的。然而王一博未來應該主要還是演戲為主。在國民品牌代言和待播作品的雙重加持下,國民度進一步得到提升,商業價值也將具備可持續性,這對王一博的發展絕對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