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為廣州麗柏廣場拍了一些商業片,用了接片方式表現。這次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嚴謹接片的內容。
之前分享過接片的內容,裡面有比較詳細PTGUI這個接片神器。可以先看看接片的一些分享
但是那篇文章介紹的接片是不太嚴謹的接片,因為那個沒有找鏡頭節點。拍室外大場景接片可能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拍室內小空間或者拍全景VR就基本不可能實現。前期越嚴謹,後期處理接片才能更簡單,出來才是完美的接片,否則會到處錯位而導致接片失敗。
點原文連結就能看到這張圖片生成的全景圖了。
那麼什麼是鏡頭節點呢?
百度百科上解釋節點是鏡頭的光學中心…… 什麼是光學中心,真有點晦澀,算了,拿幾個圖來說話。
(圖1)這是沒有找鏡頭節點作為旋轉中心的錯誤結果。如果用這個拍的ABC圖片接片,軟體就分不清怎麼接了,就會出現問題。
(圖2)這是找了鏡頭節點作為旋轉中心拍攝的正確結果。
這才是嚴謹的接片的拍攝方式。這個組合是拍全景VR的配置。
這是德國路華士完整一套的全景雲臺(我只有一個底部的軌道)。淘寶看了一下(搜「全景雲臺」),要4K+。之後查了一下國產有幾百也有一兩千的,但是我自己沒用過不知道怎麼樣。
————————
回到正題。
第一步建議不管有沒有全景雲臺,都先把三腳架找好水平,這就需要三腳架上有水平泡泡了(沒有就看看能否DIY)。看我之前的接片內容,就知道找好腳架的水平可以接帶仰俯的接片。
當然,有阿卡D4這樣的專業齒輪雲臺,而且帶全景旋轉底座,拍接片真的非常方便,可以三軸單獨微調,之後利用全景旋轉底座旋轉就可以了。(如果不搞這麼專業,我也推薦帶全景旋轉底座的球檯)
不管是橫構圖還是豎構圖,都需要把鏡頭圓心跟腳架或者全景旋轉底座的軸心對齊。
之後就是打開實時取景並打開參考線,每拍一個角度,我都是會找大概的位置重疊,儘量多的重疊,這樣才能保證後期接片成功。(這就是不嚴謹接片的步驟)
————————
雖然我拿了一個阿卡的全景雲臺支架試用,但是...——!
廠家忘記把配套的配件給我,所以我就沒法拍合體照,也沒法試用。
所以我只能拿路華士的軌道手持示意一下了。通過這圖片,其實拍接片沒有太複雜的操作,只要找到節點和對齊圓心就好了。
如果想拍全景VR,最簡單的方案就是用8mm魚眼,保證水平旋轉360度拍6張,之後用ptgui接片出來1:2比例的片子就可以了,通過專門軟體讀取圖片就可以看到VR全景了,非常好玩,最近VR好像很火哦。
————————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找節點呢?
那麼我就說說我的方法。其實就是通過圖1和2的原理去找。
因為我要拍照說明,所以現場用一張凳子放著鏡頭蓋,在實際情況下,我是直接手持鏡頭蓋來找節點。只要把鏡頭蓋垂直鏡頭,而且擺在鏡頭中心。非常簡單方便的找到節點。
打開實時取景,看到的畫面就是這樣。
之後旋轉相機,讓鏡頭蓋在畫面兩側看看,沒有找到節點時候的鏡頭蓋,就會出現側面了。試想一下,如果拍接片,物體在不同的片子有不同的形態,一下沒有側面,一下又有側面,接片軟體就搞不清楚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側邊,這樣接片肯定會有問題。
保持鏡頭蓋在畫面側邊,之後前後移動相機(有扭鎖機關會非常方便和精準,沒有就只能扭松全景底座,之後前後移動接板,這樣就不方便和不精準),通過看實時取景上的鏡頭蓋變化。
當鏡頭蓋不出現側邊(實時取景放大看),在轉到另一邊看一下。如果都沒有側邊了,那麼這個位置就是鏡頭節點了。一定要記住刻度,下次直接安裝到這個位置就可以了,就不用每次都這樣調試。
這樣接片基本就沒有什麼大問題,最多也是很少的局部會有點點斷層,PS簡單一修就好。
如果有8mm魚眼鏡頭,就按照這樣找到節點之後旋轉拍6張就可以360全景VR了。如果沒有8mm,就按照前面講的,旋轉+仰俯拍攝,片與片之間要留充足的重疊。
——————————
下面說說我拍建築接片
我在之前的建築欣賞之廣州麗柏廣場設計師品牌店內容有簡單說了一下,這裡就詳細說說。
找好節點,先拍一次,我一般都會用M檔包圍曝光拍攝,一次拍三張不同曝光的片子。
之後向下移軸,可以看到畫面的底部增加了很多內容,但是透視沒有任何變形。也是一次三張包圍曝光。
之後再向上移軸,一樣,畫面上部增加了很多內容,透視也是沒有變形。
拍完一組之後,就旋轉拍下一組。
————————
到此拍攝結束了。
之後就在PS ACR修片,可以看我之前分享的內容 JP楊聊聊HDR
裡面有詳細的介紹HDR合成
HDR生成的DNG不知為何不讓直接合併全景,提示超出尺寸,但是旋轉90度之後就可以接。合併全景圖還是生成DNG文件。到此ACR就接不了剛才生成的局部接片DNG了。
想在ACR直接把已經接片的部分再次接片就不能。必須導出jpg之後ptgui。
這時候我就會ACR簡單處理一下DNG文件色調和反差,之後導出JPG文件。(ACR拿JPG文件也一樣接不了片)
還得是PTGUI接片神器。1打開剛才的jpg,2對齊圖片,就這麼簡單
到這一步,只要選擇你覺得符合你要求的映射模式就可以了。之後點3就導出JPG或者TIF文件。
之後再回到PS打開剛才合成接片文件再做一些調整就可以了。
——————————
那麼再說說中畫幅技術相機的移軸,它是機身移軸,不是像佳能那樣是鏡頭移軸。
它是通過機身上的這兩機關上下和左右移軸。所以它移軸會更多,如果是鏡頭移軸,只能移軸接片要麼橫向要麼豎向三張,就算把這6張拼合一起,也只是一個十字的內容。而機身移軸,我可以拍上中下、左中右一共9張,之後可以接出一個完整移軸接片。
這是我當時拿到這個機器試機拍的,就是測試移軸量。故意留出三張,這樣才能看得出移軸範圍。雖然後背只是2200萬像素,但是經過這樣移軸接片,出來的片子像素就是八千萬了。
機身移軸除了這個比鏡頭移軸有優勢之外,鏡頭移軸會導致散點透視導致有些時候接片會有瑕疵。
金寶的微單軌其實是最簡單的入門技術相機,可以相對少的投資而感受到技術相機的魅力。
————————
下一集會介紹一些720全景的拍攝和後期生成。
其實720全景很簡單,大家看看我前幾天發一個古徽州的720全景
古徽州720全景
————————
感謝大家閱讀
作者簡介
楊建平,《攝影旅遊》雜誌籤約攝影師
特長:風光、建築攝影,汽車及活動攝影,手機攝影,延時攝影。
新浪微博:jp楊的微博
微信:jeep19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