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課堂】 槓一高畫質無損調圖——傳統接片的局限性與矩陣式接片

2021-02-24 西海岸影像

傳統接片的目的比較單純,即為了擴大取景範圍,其實,接片尤其是矩陣式接片,除此一項作用外,還有更多的目的和作用。

1.增加像素數量

我們知道,在相同觀看尺寸上,像素越多,看到的畫質越高,這是由於單位觀看尺寸的像素增加造成的。比如有兩張照片,長邊分別是3000萬像素和1000萬像素,使用噴墨印表機列印10英寸照片,若不更改照片像素數,則列印出來的結果,前者的解析度為300,後者只有100。每英寸300點比每英寸100點,看上去畫面要精細的多。可見,數字拼接可以彌補數位相機像素上的不足,利用千萬像素級數位相機輕鬆拍出高達幾千萬甚至上億像素的照片。

圖1是4×4矩陣拍攝的由16張3056×4592即1400萬像素的照片拼合而成,終圖像素為7016×9652的6700萬。


▲圖2  2×2矩陣接片

2.實現構圖預想

矩陣式接片一反常規接片橫幅長條的樣子,將其還原回多種可預期的構圖比例。135全畫幅相機或各種截幅相機,畫面長寬比多為2∶3,矩陣式接片在增加像素訴求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其他各種長寬比例構圖,按照構圖預期拍攝,得到充足像素的構圖。圖2和圖3分別是16∶9和17∶6的預期。而圖1則是用豎幅構圖拍攝,後期拼合成近3∶2比例的畫幅。


▲圖3  2×3矩陣接片

3.隱藏噪點影響

因為像素增加,觀看面積內的成像點增多,使得點的直徑相對變小,因而「隱藏」了噪點,使畫面看起來乾淨了許多。圖4是4×X不規則分度的26張接片拼合的例子,拍攝時間是5月中旬的下午7點鐘,光線非常暗,我使用一隻Konica Hexanon 85mm f1.8老鏡頭轉接在Sony NEX-5小微單上,光圈放到最大,ISO1600,M檔手持拍攝。對於這款小微單來說,感光度在800以內還是不錯的,到了1600,畫面明顯質量下降,但是由於拼合後的畫面達到了1.4億像素,所以在正常的觀看尺寸下,畫質顯得非常細緻。


▲圖4  4×X 矩陣接片

4.以鏡頭中心成像

眾所周知,鏡頭的成像質量越靠近中心解析度越高,也靠近邊緣解析度越低。而接片尤其是矩陣式接片,個片邊緣的部分由於重疊拼合,所以終圖的畫面中會有多個鏡頭中心存在,由這些高解析度覆蓋較大的畫面面積,再加上拼合後畫面邊緣的裁剪——去除低解析度成像面積,形成的畫面質量顯然要高於單張照片的質量。

5.縮短對焦距離

當正常機位和拍攝物之間有障礙需要避開時,當機位無法後移時,我們只能以較短的對焦距離來完成拍攝,而取景範圍,則只能以接片的形式解決。圖5的拍攝現場屬於對焦距離受限,身後是一條溝,而前景的巖石距離機位只有1.5米左右,21mm的廣角鏡頭,也只有通過上下拼接的方式才能獲得這個取景範圍。


▲圖5  2×1 矩陣接片

6.改變取景範圍

擴大取景範圍似乎是接片最直觀的作用,但是,我使用接片時,是以上文中的5個作用為訴求,並以構圖為基準框景的,也就是說,最後的框景,或許是遠景,或許是中景,也或許是近景甚至是特寫,即用意並不在「全景圖」。所以,改變取景範圍,有時是擴大,已解決鏡頭焦距的局限,而有時又是縮小。圖6使用的是70-200mm焦距鏡頭,以105焦段拍攝。當時隔著池塘,雖然手頭有12-24mm廣變焦鏡頭,但是取景範圍太大。所以用矩陣接片的方式,用長焦鏡頭獲得預期的取景範圍。


▲圖6  2×3 矩陣接片

7.防止鏡頭畸變

當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難以避免由鏡頭形成的畸變。使用中焦甚或長焦鏡頭拍攝,可以避免這種變形。

8.壓縮透視關係

當使用廣角鏡頭拍片時,空間透視感在縱深被拉長,誇大了近大遠小的效果。而用中、長焦鏡頭拍接片,不僅可以拍到短焦鏡頭達不到的物體,杜絕「拉伸」效果,而且還可以利用中、長焦鏡頭的「壓縮」效果,使遠近景物的距離縮短,畫面元素更集中,有利於表現群體關係。圖7使用的是600mm焦段鏡頭拍攝的2公裡外的景象,2×2矩陣接片,明顯看到山巒之間的壓縮關係。


▲圖7  2×2 矩陣接片

相關焦點

  • 攝影技巧:怎麼後期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移軸鏡頭的原理和無縫接片》
    需要糾正的變形越多,我們需要留的東西越多,畫質損失也越大。  和裁剪一樣,如果你不需要高像素或特別高的畫質,那麼這是一個好辦法。但專業建築攝影師,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專業風光攝影師或發燒友,一般不會用這個辦法,除非迫不得已。
  • 三種構圖+接片技法,圖片庫攝影實戰案例
    接片的,富士X100T,5張豎構圖接片。那如何接片呢,我通過一個案例說一下:飛俠在冰島拍攝的一個接片,豎構圖拍了8張RAW格式。注意,在拍攝的時候,儘可能保持雲臺轉動時候的水平,每張圖片最少疊加三分之一。
  • 【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攝影」全景接片教程入門篇
    不過如今科技這麼發達,Lightroom & Photoshop都能提供接片的功能,甚至連手機也都基本支持了全景(Pano)的功能菜單。儘量保持每一次轉動的角度一致,相鄰照片之間至少有1/3的部分重疊部分,這樣才能保證後期軟體能識別並正確地拼接。一般來說,保證33%左右的重合度就足以得到正確的全景照片,但是個別拍攝題材(比如銀河拱橋接片)則可能需要50%或以上的重合度。
  • 雲漫:使用移軸鏡頭,如何進行無縫接片
    需要糾正的變形越多,我們需要留的東西越多,畫質損失也越大。  和裁剪一樣,如果你不需要高像素或特別高的畫質,那麼這是一個好辦法。但專業建築攝影師,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專業風光攝影師或發燒友,一般也不會用這個辦法,除非迫不得已。利用移軸鏡頭解決透視變形的話題講完了。 下面我們講利用移軸鏡頭來拼圖。
  • 千行攝影技巧: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JP楊聊聊嚴謹接片
    之前分享過接片的內容,裡面有比較詳細PTGUI這個接片神器。可以先看看接片的一些分享但是那篇文章介紹的接片是不太嚴謹的接片,因為那個沒有找鏡頭節點。拍室外大場景接片可能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拍室內小空間或者拍全景VR就基本不可能實現。前期越嚴謹,後期處理接片才能更簡單,出來才是完美的接片,否則會到處錯位而導致接片失敗。
  • 接片技巧合集(20200523)
    本合集是對本站的一些關於接片知識類文章進行歸納整理,便於從未接觸過接片的朋友更快地掌握接片的相關要點或技術。
  • 攝影全景接片,手把手輕鬆搞定!
    在昨天的文章中,說了我的這張作品是三張接片的。大家都非常感興趣,那我今天就和大家來做一個分享。6級的極光,如何表現極光的大場景和震撼呢?我想到了接片。但極光接片是不容易的。因為極光是飄動的,每張之間極光的形態都會有一定的差異。
  • 全景照片的前期拍攝準備和LR後期全景接片
    首先介紹一下接片,我們平時在涉及到風光攝影的拍攝時,為了使照片有更強的視覺表現力,會使用大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去拍攝,但有時候為了畫質的更高表現或者當你的器材當中沒有大畫幅或者全/中畫幅時,就需要你經過前期的構思去拍攝幾張或者幾組同一水平面不同視角的照片,再通過後期的全景接片來實現風光作品更大畫幅的呈現。
  • 【後期速成】換一個思路接片
    攝影朋友為了拍攝到九龍壁的全景,有的使用廣角鏡頭,有的從側面拍攝,儘可能的拍全,還有的人用接片技術,多張合成。變形嚴重是無法避免的。這幅九龍壁是用平行移動機位拍攝多幅然後用PS合成的。平行移動接片除了相機的設置參數、平行移動拍攝位置外,後期基本用手工完成,要分清圖片的排列順序,要學會靈活應用圖層和蒙版。
  • 為什麼成龍歸屬A咖但是接不到A咖應該接的片
    可以看看成龍從好萊塢爆紅到現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接到了幾部A咖大製作片成龍大製作電影基本都是國內製作投資的,很難和好萊塢扯上關係,就拿成龍這些年來「最好萊塢」的電影《英倫對決》,也是合拍片,電影製作宣發成本不過4000萬美金
  • 近攝接圈拍微距的優勢和方法 微距攝影
    對於希望利用微距附件實現更高放大倍率的攝影發燒友和專業攝影師,微距附件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選擇。近攝接圈那麼,這四種微距附件該如何選擇呢?先說近攝鏡,其實相當於在鏡頭前面增加了一層玻璃或者塑料,對畫質的影響比較明顯。高端近攝鏡雖然好一些,但價格太貴,所以近攝鏡基本可以排除。
  • 優秀的畫質表現——Nikon D850 野生動物攝影實戰測評(一)
    高畫質+大畫幅. 2. 對焦「快」,追焦「粘」,在低光環境下的對焦能力,和優良的高感性能 3.安裝手柄後,連拍速度達到9副/秒,能夠翻屏對焦,4k高清/高清慢鏡頭拍攝視頻 我的測評會分別對D850的這三個方面進行討論:高畫質+大畫幅在三個功能中,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是高畫質+大畫幅。
  • 牆面裝飾板散熱器片咋樣?結構材質原理是啥和傳統暖氣片一樣嗎?
    (傳統暖氣片和牆面裝飾板散熱器片結構對比圖)不同的是,傳統暖氣片較厚,離開牆面一定距離安裝,突出牆面較大,每片散熱片之間有一定的縫隙,上下裝飾罩是每支散熱片上下各一隻,是單只分開的牆面裝飾板散熱器片的主管水道壁厚3.1mm,散熱片水道壁厚2.5mm,是一般鋼製板式散熱器的2倍壁厚;散熱管與主管連接用伸縮式銅活接採用HPB58-3精銅製造,活接內密封卡圈採用紫銅材質,與活接本體材質相同,膨脹係數一樣,避免因為熱脹冷縮膨脹係數不同而出現滲漏水;伸縮式銅活接與散熱片和主管之間的螺紋連接處採用高質量可拆卸厭氧膠進行密封。
  • 7000萬像素大片,無人機攝影輕鬆拍!
    無人機攝影,以其獨特的「上帝視角」,深得攝影師的喜愛。目前來看,儘管可攜式無人機的攝影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但市面上主流的便攜無人機還是有些不足,比如像素不夠高、寬容度不夠大、高ISO畫質不夠好等。如何解決這些不足,把無人機的攝影功能發揮到極致呢?飛俠會深入的和大家聊聊。
  • 星空攝影的拍攝技巧(收藏級)
    不過由於定焦鏡頭例如24mm f/1.4的視角不夠廣,需要多張接片完成,且接片操作繁瑣,不過優點是拍攝的星空像素更大,畫質更好,特別是邊緣畫質更好,更適合大幅輸出。個人而言,為了追求更優異的畫質,我大部分選擇的是適馬的14mm f/1.8 art和適馬20mm f/1.4 art以及適馬14-24mm f/2.8 art。
  • 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來分享一些我的攝影心得
    濾網粗了(ISO高了)接水就快,但是過濾不仔細可能導致噪點多,畫面不純淨;濾網細了(ISO低了)則反之。這個解釋是錯的而且很牽強,初學階段暫時如此理解吧。· 光圈,就是杯口的大小。如果我想接滿一杯水,杯子的容積不變,杯口越大就接的越快。普通手機都是定焦定光圈鏡頭,iPhone8的光圈是f/1.8,等效光圈是f/12.6(敲黑板,可以不懂但是要記住)。
  • 畫質變差了多少? | 攝影早自習第1070天
    - 語音轉文字 -早安,我是葉 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06……不對1070天。一位叫做「旅遊攝影」的同學在攝影早自習的微信群裡問我說「一張20多MB的RAW格式的照片,在修完圖以後導出的時候,它的文件大小就變成了2MB左右,小了十倍」,他問我「這樣的話影不影響畫質?應該怎麼樣設置導出才不影響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