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工業5G產業網際網路試驗場無人駕駛車在大理進行環洱海道路測試。
在科研人員的操作下,無人駕駛測試車在洱海生態廊道一邊緩緩前行,一邊收集路面數據,測試後,將進行相應的數據回傳和分析,為下一步提升車輛技術能力提供數據支持。
本次測試活動是工業5G在籌建初期舉行的第一次聯合測試演示活動,召集了包括中科院計算所、中科晶上、吉林大學、中科院計算所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中科智車和大理城市大數據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的參與。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博士 張大霖
主要還是測試它上路以後,對整個從車到雲端的5G網絡連接,以及現場一些道路的功能性的測試。比如說直線、加速、轉彎,然後沿線行駛、遇到行人的緊急停車、避障等等這些功能。
中科院計算所作為中科院計算機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是計算產業的奠基者與領跑者。面向未來汽車智能化發展有著長期的戰略思考和深入的布局,在汽車智能化技術研發取得一定成果,建立了從核心控制晶片、整車電子系統、車聯網通信設備到雲端數據平臺等面向未來無人車全產業鏈的國產替代方案。
作為本次測試的主角「智能網聯無人車」,是由中科院計算所下屬產業化公司中科晶上研發的一款新能源智能網聯車輛,搭載自主研發的一體化集成儀表單元、智能駕駛域控制單元和智能網聯通信單元等。
該無人車具備自主行車大腦,同時依託工業5G網絡,可實現特定場景下的智能無人駕駛。在測試中,該款無人車通過搭載工業5G實現車輛的通信與控制,通過雲端智能平臺識別行人、車道方向和沿車道行車控制,同時能夠識別前方車輛控制自車車速,在本次活動中,該無人車圓滿通過各項功能測試。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博士 張大霖
我們覺得中科院提供的這種智能網聯技術,工業5G技術一定會為大理提供向外輸出這樣一個中國製造的名片。
中國科學院工業5G產業網際網路試驗場(籌)是在大理建成的全國首個基於工業5G的產業網際網路試驗場,將聚集產業鏈上眾多重要單位,面向智能交通、智慧旅遊、智慧環保和智能農業等領域,為工業5G技術和產品提供自主可控、豐富安全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測試場景,構建基於工業5G的新一代產業網際網路公共研發實驗平臺,建成針對工業5G無人設備的專業試驗場地,推動未來工業5G應用與測試標準制定,成立工業5G互聯互通入網認證機構,打造中國科學院「工業5G數字城市」樣板。
記者:塗春豔 王利鎖
編輯:李玲
責編:郭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