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2020-12-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nbsp&nbsp&nbsp&nbsp

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18:4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8月8日凌晨3:20左右,在公園內青草坡的22號紅外相機再次拍到大熊貓,這隻熊貓似乎對相機很感興趣,不時湊近嗅聞相機。據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兩次拍攝到的大熊貓個體健康,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nbsp&nbsp&nbsp&nbsp大熊貓國家公園在5個重要的大熊貓遺傳基因交流走廊帶上建設有生態廊道,分別為黃土梁、土地嶺、泥巴山、拖烏山以及108國道秦嶺大熊貓生態廊道。多年來,通過實施大熊貓主食竹、棲息地植被修復等生態修復工程,廊道監測、人工撫育和管護等手段,為大熊貓提供食物保障,有力地改善大熊貓棲息和遷移環境。

&nbsp&nbsp&nbsp&nbsp

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nbsp&nbsp&nbsp&nbsp據悉,這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位於四川阿壩茂縣境內,是大熊貓虎牙和九頂山兩大種群的結合部,也是岷山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南北往來的唯一通道。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後,於2018年在土地嶺建設了野外監測系統,總投資約480萬元,對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棲息地實進24小時不間斷無障礙監控。通過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系統功能,對大熊貓棲息地中動物的遷移、活動、繁衍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同時也可以對進出監測區域內的人、車進行監測,起到預防偷獵,保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目的。(完)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國家公園 國寶的家
    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以單一物種為核心在其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的國家公園。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國家公園範圍內棲息有約1631隻野生大熊貓。2017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啟動。體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成立了以國家林草局、川陝甘三省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大熊貓國家公園三省管理局和管理分局。
  • 四川八月林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新華社成都5月9日電(記者張超群)記者9日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區八月林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發現大熊貓影像的巡護員萬境紅告訴記者,4月8日,他和其他兩名巡護員在海拔1800米的區域發現了新鮮的大熊貓糞便,隨後他們在保護區範圍內多次開展野外調查。  「當時特別期待紅外相機能夠捕捉到野生大熊貓的畫面。我們檢查了野外多臺紅外相機後,終於在一臺相機裡發現拍攝到一隻大熊貓。」萬境紅說。
  • 德陽首次拍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這是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也是德陽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視頻中,只見大熊貓屁股肥碩身材健壯,在竹林中悠然「散步」,行至半途又停下腳步左右觀察,或「欣賞」林間美景,或「品嘗」竹子美味,其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這是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也是德陽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說明該區域大熊貓生存狀態良好,保護區內的植被和生態環境都得到明顯改善。」
  • 四川都江堰龍池保護站首次在野外拍到母子大熊貓影像
    4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都江堰龍溪-虹口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池保護站獲悉,4月10日,保護站工作人員對龍池片區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採集,通過整理發現,保護區首次在同一時間段拍攝到大熊貓吃喝拉撒等豐富的所有生活行為影像資料。
  • 陝西再次拍攝到秦嶺大熊貓母子「天倫之樂」影像
    4月27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再次發現秦嶺大熊貓母子活動的照片和視頻。畫面中秦嶺大熊貓媽媽和1歲多的秦嶺大熊貓幼崽嬉戲、打滾,好一番「天倫之樂」景象,讓每個看到的人都欣喜不已。
  • 四川平武福壽保護地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
    1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平武縣委宣傳部獲悉,近日,平武縣高村鄉福壽保護地工作人員在收集最新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有相機點位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這是福壽保護地首次拍到大熊貓的身影。據了解,福壽保護地緊鄰平武縣高村鄉老河溝自然保護區和青川縣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 陝西再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嬉戲
    日前,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再次發現秦嶺大熊貓母子活動的照片和視頻。畫面中秦嶺大熊貓媽媽和1歲多的秦嶺大熊貓幼崽嬉戲、打滾,好一番「天倫之樂」景象,讓每個看到的人都欣喜不已。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 拍攝的三段影像中,熊貓媽媽在一顆樹下時而愜意地撓痒痒,時而愉快地蹭蹭嗅味樹。它猛地想起什麼,貼著大樹打望一眼娃,繼續自顧自地抱頭揉耳玩耍。
  • 走進書中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看看國寶和它的夥伴們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肖姍姍大熊貓,譽滿天下的中國國寶,世人皆知。那大熊貓國家公園又長什麼樣?來天府書展,「看」大熊貓國家公園。10月17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分享會暨《大相嶺飛羽》《世界本來的樣子:唐家河鳥獸物語》圖書首發式」在文軒BOOKS九方店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結合大熊貓國家公園宣傳片,深入淺出地為現場讀者講解了公園的概念和範圍,以及公園對全球生態文明和自然保護的重要意義。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向可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路永斌分別代表雙方籤約。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布首批自然教育基地
    中國網7月27日訊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布了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體驗小區。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是指大熊貓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範圍內,具有一定面積的自然場地,具有明確的運營管理機構,配套有開展自然教育活動的設施及人員,且能夠提供多種形式自然教育課程的場所。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生態廊道將各孤立的棲息地連通起來後,野生動物種群就能通過這些廊道相互「串門」溝通,進而交配繁衍。美國櫻桃溪生態廊道櫻桃溪生態廊道是美國丹佛市阿拉珀霍縣內一條著名的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自然生態廊道。它發源於丹佛西南山區,流經櫻桃溪州立公園,經市中心後匯入河流,全長約33 英裡(52.8公裡)。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自立門戶」
    這是2020年2月19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白色大熊貓。新華社發(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新華社成都1月15日電(記者餘裡)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
  • 綠色發展要聞|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成立3個綜合執法局
    大熊貓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日前掛牌成立3個綜合執法局。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全球唯一圈養的棕色大熊貓——七仔。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陝西秦嶺大熊貓為345隻(不含幼體)。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同是大自然的一員,是大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野生動物,大家一起組成了美麗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地球家園的生態系統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用影像記錄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變遷,佳能積極推動野生動物研究與保護
    《奇野第三極》導演顧瑩、世界自然基金會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項目主任黃文彬出席並發表演講,同時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保基金會、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代表以及在場眾多行業用戶、專業人士圍繞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和拍攝故事等進行分享,共同探討、呼籲野生動物的關注及長期保護。
  • 這隻大熊貓全球唯一!
    前天(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
    還記得四川臥龍那隻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嗎?據新華社報導,昨天,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這隻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線相機在2020年2月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非常珍貴。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沒有黑眼圈
    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視頻影像。視頻拍攝於2020年2月,熊貓毛髮呈金白色,專家推測這隻熊貓已經3歲左右。專家表示,「白化」通常是動物個體基因突變所致,這隻白色大熊貓能健康成長到3歲左右,說明已基本適應生存環境,生存狀態良好。
  • 愛熊貓創造社: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長大了!
    2021年0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