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脫口秀演員池子跟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解約從去年就開始了,本來這種事是藝人和經紀公司之間經常會發生的事兒,吃瓜群眾也是見怪不怪了,但是這瓜最近曝出的新問題,讓很多普通吃瓜群眾心頭一緊。
池子在其微博上發布的律師函中有這樣一段話,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你也沒有我的身份證,你也沒有我的銀行卡,你也沒有司法機關的調查令,笑果文化竟然能從中心銀行拿到我近兩年的流水,嗨列印出來,你為什麼不乾脆把餘額全取出來呢?
之後我們打電話給中信銀行,中信銀行說「這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
也就是說,銀行為了滿足「大客戶」——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要求,就可以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供第三者池子(王越池)的銀行流水,甚至還列印給對方。
也就是說,只要是銀行的「大客戶」,他們就可以讓銀行提供任何他們想要的人的流水信息!
細思極恐有沒有?還設置什麼密碼?還要身份證,還害怕驗證碼洩露,還害怕被電信詐騙……
拉倒吧,大客戶一句話,你那點錢,你的個人信息,你的流水往來,什麼都不是!
此事被曝光後,當時銀行迅速做了道歉,並且做出了以下決定:對此事相關的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在道歉信中,該銀行說了這樣的話:
保護客戶信息安全是我行秉持的服務宗旨,也是銀行的生命線。在客戶信息 保護方面,中信銀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是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銀行個別機構在制度上執行不到位。
銀行還表示,將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加大培訓,強抓制度執行,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原本一個簡單的解約糾紛,無意間發展成為事關很多人的嚴肅事件,其影響遠超出了一般的藝人解約糾紛,對普通人來講,以下問題讓人不安:
涉事的中信銀行相關支行因為這件事失去了客戶和潛在客戶的信任只是影響的一部分,很多人會不自覺的產生另外一個疑問:這種事情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銀行對大客戶是不是存在更多額外的小客戶不得而知的服務?會不會因為想滿足大客戶的需求而損害小客戶的利益?
既然為了大客戶可以提供王先生的個人信息和銀行流水,那會不會因為其他大客戶而對外提供張先生李先生朱女士王女士的個人信息和銀行流水,甚至其他東西呢?
進一步,我的錢還安全嗎?會不會被某些員工悄悄的拿出去炒股做投資,而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呢?
在這件事中,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想查自己前員工、正在與自己解約並且解約過程並不愉快的員工的銀行流水信息,他們順利的拿到了,那麼如果兩個公司正在做某項競爭財務往來非常敏感的時候呢?
如果此次銀行流水洩露造成池子的某些損失的話,銀行需不需要進行賠償呢?
如果某個員工被收買,向某大客戶提供了他們要求的競爭對手的敏感財務信息呢?
最近看《獵狐》,銀行在經濟犯罪中往往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大客戶可以隨意提要求的話,那一名普普通通的銀行職員,可能就會影響相當大的資本市場……
池子的解約糾紛,牽扯出了銀行讓人震驚的損害客戶利益的操作,而這麼操作的理由又讓人更加不安:滿足大客戶的要求!
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解決方式,只有:道歉,處分相關操作人員,撤職支行行長!
輕描淡寫之下,讓很多人感到甚是不安,銀行總有大客戶,大客戶之外,還能有更大的客戶,如果銀行僅憑大小來區分應該怎麼提供服務,那麼誰能是安全的呢?
銀行的道歉,說辭非常中規中矩,可是這背後,對於「小客戶」,他們究竟有多少發自內心的尊重呢?
就像網友們說的那樣:
「我是大客戶 ,可以把其他人的餘額提出來給我嗎?」
「大客戶在哪裡報名啊我也想報一個!」
「什麼樣的大客戶可以查別人的信息?我定個小目標!」
「我是大客戶,我想看馬雲的流水帳單,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