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播間帶貨風頭正勁,毛錦陽也置辦設備自己出鏡當起了主播。
今年的疫情促進了電商的發展,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快遞單的消耗量明顯增加了。
把孩子哄睡之後,毛錦陽繼續刷起了朋友圈。
毛錦陽的直播開始不久,就有來自廣東、黑龍江、安徽等地的顧客下單購買。
兩個手機是微商的標配,朋友圈就是微商的生意圈。
「雙12」當天,毛錦陽的家門口一直被快遞盒堵得嚴嚴實實。
毛錦陽配貨的時候,老爸和老公一個貼快遞單一個拍攝新產品樣片,她的微商生意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文/圖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鍾啟鋼
12月12日,是繼「雙11」之後又一個網絡平臺促銷的熱點。這一天,經營微信朋友圈生意的「微商」毛錦陽又幹了一個通宵。這陣子,每天發送100多個快遞的節奏已經達到她體力的極限,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來自朋友圈的訂單。作為微信的早期用戶,在毛錦陽的記憶裡,自打2012年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之後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社交軟體了,微信飛速壯大的用戶群體讓很多人看到了裡面的商機所在。2013年,和老公一起經營汽車裝飾配件生意的她果斷轉行做起了韓國化妝品的「微商」。
作為一個典型的「微商」,毛錦陽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7時30分出門,分別送兩個孩子去學校,回到家用兩個手機在微信群裡回答客戶諮詢和接單。午飯後,開始從倉庫提貨、出快遞單、封裝包裹,一直到下午5時左右交給快遞發貨。之後,接孩子放學、吃晚飯、哄孩子睡下,繼續諮詢和接單。黑暗中,她的手機屏幕經常要亮到午夜時分……毛錦陽做的化妝品涉及兩個品牌的十幾個不同型號,每個包裹雖然不大,但從下單到出貨的過程卻一點都馬虎不得。剛開始做的時候,每天機械重複的動作讓她叫苦不迭:「光哈腰就得千八百次的,感覺腰都要斷了,每天90米長的膠帶至少用掉倆,晚上吃飯拿筷子手都是抖的。」
儘管辛苦,但不斷增加的客戶讓她暗自慶幸選對了方向。「現在的人都喜歡用手機購物,我的好多客戶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用手機解決,所以說現在做微商已經不是潮流,而是常態了。」
毛錦陽的微信生意經不僅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影響了周圍的好多親友的創業和消費觀念,如今她的朋友圈已經成為了一個小小的經濟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