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頭盔咋挑選?記住這四點絕對不翻車

2020-12-23 大眾網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周昱麗)為規範消費者騎車行為,保障人民交通安全,公安部今年四月在全國部署開展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政策導向讓電動車頭盔需求急速上升,市場供應不足,再加上部分商家以次充好、魚目混珠,導致整個頭盔市場出現短期混亂情況。目前消費者普遍缺乏電動車頭盔的質量安全意識。為避免大家盲目跟風、上當受騙,10月30日,山西省消費者協會就購買電動車頭盔相關事項進行提示。

  看頭盔的安全標識

  要購買帶有合格證、3C標識、相關執行標準和具備EPS泡沫的正規產品。

  看頭盔的材質和強度

  不同材質的頭盔起到的保護作用不同。頭盔外殼材質一般採用的是塑料、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緩衝層主要採用發泡苯乙烯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外來的衝擊力,所以緩衝層的厚度、材質的優劣決定了頭盔的緩衝能力。內襯層一般由柔軟的絨布製成,好的內襯不僅有幫助頭部和盔體密合的作用,還有吸震的功能。帽帶的作用在於將頭盔牢固地固定於頭部,其結合的方式有:卡樟式、環扣式、貼布。護顎是全盔式頭盔的一部分,即在鼻部以下有一個保護嘴唇、下顎的部分,在受到衝擊時,能給予臉部更好的防護。全盔式頭盔一般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護鏡能對眼部和臉部起到保護作用,其材質有塑料及強化玻璃片等,其中強化玻璃片的防刮性能比較優異。如果材質容易破碎,受到撞擊時護鏡會劃傷面部。在選購頭盔時,可以把頭盔翻過來拿在手中,在頭盔的前、後和兩側分別用力向內按壓,如果頭盔容易變形或發軟,說明起不到保護作用。

  購買前試戴

  檢查戴上感覺是否舒服,大小尺寸是否合適。過緊會使頭部有壓迫感,甚至出現頭暈而影響駕駛安全;太松,頭盔會晃動、脫落,稍微受到碰撞,頭盔就會飛到遠處。頭部和內襯恰好接觸而面頰到下頰貼得又比較緊比較好。消費者應試戴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頭盔。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消費者要儘量選擇證照齊全、經營狀況正常、信譽度好的商家進行購買,不要貪圖便宜購買劣質塑料頭盔或者以工地安全帽替代。塑料頭盔並無保護功能而建築工地的安全帽主要保護頭的頂部,僅針對高空墜落物所引起的損害,而對頭部的上面、正面、側面都無保護功能。使用這種頭盔,萬一發生事故衝擊、碾壓後會產生碎片造成二次傷害,得不償失。如果使用過程中發生過碰撞或出現了細微的裂紋,應該及時更換,不要再繼續使用。

  最後,山西省消費者協會呼籲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對市場銷售的頭盔質量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儘快健全安全頭盔的各項相關標準,以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小牛電動車頭盔大挑戰!砸不壞摔不爛的頭盔來了
    原標題:小牛電動車頭盔大挑戰!砸不壞摔不爛的頭盔來了近日,有兩位挑戰者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牛電動車頭盔大挑戰,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視頻中,兩位男子買來了一款小牛電動車的頭盔,並且在小牛公司門口進行了現場的質量測驗。
  • 如何挑選到安全又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頭盔?
    在深圳市龍華區某路口,一名身穿藍上衣的男子和一名身穿粉色長裙的女子,前後騎電動車通過路口。此時一輛小客車沒有剎住車,先後將二人撞倒。男子佩戴了頭盔受輕傷,而女子未佩戴頭盔,頭部受到重創,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近年來在交通事故中,電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數佔到了30%,其中80%左右為顱腦損傷致死。
  • 「工地安全帽」也能保護頭,為什麼不能替代「電動車頭盔」用?
    繼口罩漲價斷貨熱潮過後,又掀起一陣「頭盔」漲價熱潮。當初口罩缺貨漲價盛行的時候,有人發難財,賣「假口罩」,這次頭盔也不例外。因電動車新規,頭盔一天一個價,正因如此,同樣也有黑商家賣「假頭盔」。然後我就拒收然後給賣家打電話,結果對方關係,這才知道被騙了,沒辦法之下我就報警處理了,真是什麼人都有……當別人是傻子,沒戴過頭盔,還沒見過頭盔嗎?太過分了!」不過幸運的是,在龐先生報警後,經過多方交涉,終於在18日的中午,龐先生收到了賣家退回的3萬元「頭盔」預定貨款。
  • 騎共享電動車,頭盔怎麼解決?
    可是,現在這個騎共享電動車也要戴頭盔的政策一出來,就讓我們有些尷尬了:是不是隨時隨地外出時,都要像個時時準備接受任務的戰鬥機飛行員一樣,手上都要拎一個頭盔時刻『待命』呢?」對於這樣的規定,市民王曉峰站在街頭,也有話要說。「共享電動車之所以廣受歡迎,最關鍵的,還是它服務的便捷性。不管走到哪裡,只要不開私家車,掃碼取車走人,多方便?
  • 「頭盔系在防丟繩上」部分共享電動車頭盔上線,有人戴嗎?
    這幾天,昆明不少市民發現,部分美團電動車上已經配備了頭盔。記者在昆明街頭看到,部分美團共享電動車的車籃裡,配備了一隻頭盔。據了解,從今年6月份開始,為了響應一盔一帶行動,美團騎行已經在國內多個城市為共享電動車配套頭盔,做到一車一盔。
  • 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
    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以水銀溫度計為例,如果不小心將其摔碎,我們該怎么正確處置?如何挑選體溫計?看好這四點!》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電動車要求戴頭盔,加裝個尾箱放頭盔行不行?交警的回應來了
    隨著近些年電動車的數量越來越多,相關部門開啟了對電動車規範化管理的工作,從2019年的新國標開始,電動車每隔段時間就會出臺新規,而今年影響最大的電動車管理規定,非騎電動車佩戴頭盔莫屬,今年6月,公安部推行了「一盔一帶」安全活動,要求電動車需要佩戴頭盔。
  • 剛習慣戴頭盔,又一電動車新規降臨,還讓不讓人騎車了
    電動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騎電動車接送上班的孩子或者去菜市場買菜都很方便。比起開汽車,省去了很多後顧之憂,電動車的普及導致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有的人騎電動車經常闖紅燈逆行。雖然現在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了,但素質卻下降了。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5問5答 這樣買頭盔才不踩坑
    頭盔賣斷貨了,有人動起了壞心思。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
  • 電動車安裝置物箱,交警查到直接罰款,車主:頭盔放哪?
    電動車是我們日常出行的最重要的一種交通工具,深受上班族的喜愛,不過新國標電動車指標出臺之後,眾多老百姓都紛紛表示不滿,不光速度,電池受到了限制,就連出門的時候都要求佩戴頭盔。有的人就表示戴著頭盔特別不方便,一點都不習慣,在夏天的時候戴頭盔天氣太熱,出汗還不好擦,在冬天的時候戴頭盔,就沒有辦法戴棉帽子,頭還非常冷,不過也有的人表示戴頭盔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有的人就說了騎著電動車戴頭盔,習慣習慣也就好了,但是當我們騎著電動車出門辦事兒的時候,到了目的地我們該把頭盔放在哪裡呢?
  • 把安全帽當電動車頭盔合適嗎?怎樣才是頭盔正確佩戴方式?杭州交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首席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樓罡最近這段時間,說到電動自行車,總離不開安全頭盔的話題。從4月17日以來,杭州拉開了為期兩年的道路交通安全暨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的序幕,重點整治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逆行等一系列交通違法行為。
  • 頭盔沒扣好 電動車司機遇車禍頭受傷
    眾所周知,騎車時正確規範佩戴頭盔可很好保護頭部,可有人卻不以為然,頭盔扣帶不系好就騎行上路,結果就悲劇了。近日,東莞樟木頭就有一電動車司機頭盔扣帶沒系好就騎行上路,結果路口遭遇事故時頭盔飛脫,造成頭部受傷。
  • 徐州「共享電動車」自帶頭盔 與車把之間裝有防盜繩
    近日多地倡導騎電動車戴安全頭盔,那麼如果騎的是共享電動車怎麼辦呢?提前準備頭盔實在不方便。據國內媒體報導,日前,江蘇省徐州市部分共享電動車自行配備了安全頭盔。其中,哈囉助力車首批4000個頭盔已裝配完畢,後續9000輛車的頭盔安裝正在進行中。為了防盜,安全頭盔和車把之間設有防盜伸縮繩,可自由伸縮拉長。為了不影響騎車安全,伸縮繩安裝在左把手,右把手是控制車速,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對騎行者產生影響。
  • 江蘇擬立法規定騎電動車應佩戴頭盔並設置罰則
    南京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院長助理王衛傑認為,新國標實施一年來,我省涉及電動車的交通事故依然較多,且亡人事故致死原因佔比最高的是顱腦損傷。同時,過渡期內大存量舊國標電動自行車仍然具有較高事故風險,可預見的是,騎行者違法行為多發和電動自行車騎行環境不佳短期內將難以改善,不戴頭盔致死率也就難以降低。
  • 轟隆一聲,電動車猛撞貨車,頭盔「陣亡」,主人無恙
    揚子晚報網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冬梅 周明寶 記者 陳詠)5日,高郵一男子騎電動車以較快速度追尾撞上停在路邊的一輛貨車,騎手佩戴了安全頭盔,頭盔以支離破碎的代價讓主人毫髮未損。事故現場5日12時19分許,高郵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漢留中隊接報,204縣道與333省道交界處,貨車與電動車發生碰撞。民警到達現場,發現一輛藍色貨車停在路上,一輛電動自行車停在貨車左側。民警看到,電動自行車車簍被撞損壞,一隻支離破碎的安全頭盔躺在地上,旁邊站著一位毫髮未損的騎手。
  • 一老一小|三個人擠在一輛電動車上,把安全帽當安全頭盔,知道這有多...
    一老一小|三個人擠在一輛電動車上,把安全帽當安全頭盔,知道這有多危險嗎?,車後載貨位置中還坐有兩人,存在不按規定載人的危險行為,民警隨即將其攔停,經詢問,駕駛員稱他們是附近工地的工人,想去不遠的另一工地幹活,為了圖方便,三個人就擠在了一輛電動車上,老人說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但沒想到交警能巡邏到工地附近,所以抱著僥倖心理才做出如此危險的事情。
  • 電動車配頭盔,有臺灣機車那味兒了
    應該是電動車吧?」「有什麼差別嗎?戴安全帽和不戴安全帽的區別?」「屁嘞!電動車是用電的沒有摩託車的動力大、速度快,可能就不太需要帶安全帽。」真的不需要安全帽嗎?電動車最高速度限制25公裡每小時,摩託車的速度是最快也不要超過60。看似不高的時速就低估了電動車帶來的危害,不需要考證也就沒有嚴格的行事規則。
  • 徐州共享電動車自帶頭盔:可自由伸縮拉長防盜繩
    【徐州共享電動車自帶頭盔】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已為徐州投入使用的共享電單車配備了安全頭盔。安全頭盔和車把之間設有防盜伸縮繩,可自由伸縮拉長。為了不影響騎車安全,伸縮繩安裝在左把手,右把手是控制車速,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對騎行者產生影響。
  • 山西一大貨車碾壓電動車,只有戴頭盔的活下來了
    現在電動車變多了,和小轎車相比較電動車開起來輕鬆、靈活,和自行車比較更加便攜,所以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電動車穿梭的身影,但是電動車也非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就是因為開起來太「靈活」,以至於很多車主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穿梭在車流之間非常危險,現在規定了電動車主必須戴頭盔的交通規則,仍然有些車主覺得太麻煩懶得去帶
  • @摩託車、電動車車主 購買保險可獲贈頭盔
    9月25日,交警支隊與中國人保財險陽泉分公司開展了「買保險送頭盔,爭做文明騎行者」安全守護行動,進一步提升摩託車、電動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駛人員安全防護水平,引導交通參與者養成佩戴頭盔、系好安全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