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高衙內是高俅的「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

2021-02-13 柳緒紛飛

高衙內,是《水滸傳》第一惡少。他倚仗殿帥府太尉高俅的權勢,橫行東京街頭,專門調戲良家婦女。

高衙內於水滸原著第7回出場,當時他在嶽廟內對林衝娘子一見鍾情,公開圍堵加調戲,林衝趕來,「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拳頭先自軟了。

在這段話中,對於高衙內和高俅的關係,水滸用了一個詞來表述——「螟蛉之子」。那麼,什麼叫「螟蛉之子」?高衙內和高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特殊關係呢?

01.什麼是「螟蛉之子」

「螟蛉之子」一詞,不僅出現在《水滸傳》中,還多次出現於其他文學作品中。

在另一本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封就是劉備的「螟蛉之子」。在《三國演義》第76回中,關羽被困麥城,向劉封、孟達求救。孟達對劉封說:「關公以將軍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勸漢中王(劉備)遠置將軍於上庸山城之地。」被關羽瞧不起的「螟蛉之子」劉封,最終並沒有發兵救援關羽,導致了關羽的被擒斬首。

在《說嶽全傳》中,嶽飛也是傳奇人物周侗的「螟蛉之子」。在《說嶽》第4回中,周侗就曾這樣介紹嶽飛:「這個嶽飛,乃是小弟螟蛉之子。」周侗十分器重「螟蛉之子」嶽飛,將自己的一身本領,甚至救國救民的情懷,都悉心傳授給了嶽飛。

從上述幾段文字中,我們大致可以得知,「螟蛉之子」就是收養的義子、乾兒子的意思。

「螟蛉之子」,出自《詩經·小雅·小苑》中的詩句:「螟蛉有子,蜾蠃負之。」遠古時代的人們認為,蜾蠃這種小蜂,只有雄性,沒有雌性,無法生育後代,只好把螟蛉的幼仔偷偷帶回巢穴,把它當成自己的後代進行撫養。而螟蛉的幼仔也會慢慢變成蜾蠃的模樣。

後人根據《詩經》中的這個典故,便把收養的義子、乾兒子稱為「螟蛉之子」。

既然有「螟蛉之子」,那麼自然也有「螟蛉之女」的說法。在《水滸傳》中,扈三娘一家被李逵滅門,宋江的父親宋太公便認扈三娘為乾女兒。扈三娘就是宋太公的「螟蛉之女」。

02.「螟蛉之子」的訛誤

關於螟蛉和蜾蠃的關係,《詩經》中早就有了定論,孔子在重新編訂《詩經》時也認同這種說法,後人也多予以採用。漢人楊雄在《法言·學行》中就寫道:「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搜神記》中也有這兩種生物的記載:「土蜂,名曰蜾蠃,……其為物雄而無雌,不交,不產;常取桑蟲或阜螽子育之,則皆化成己子。」但是,問題來了,螟蛉的幼蟲,為什麼會變成蜾蠃的模樣呢?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著有《本草經集注》的著名道學家、文學家、博物學家、醫學家陶弘景,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他認為古人所說的「螟蛉之子」現象明顯有悖於自然規律,便決定去蜾蠃巢穴一探究竟。他在山中尋找到了一處蜂巢,經過長期的仔細觀察,發現蜾蠃不僅有雌雄之分,而且產有幼仔。蜾蠃將螟蛉幼蟲帶回巢穴,根本不是領養義子,而是殘忍地將其作為自己幼仔的早期食物。

陶弘景雖然最終解開了螟蛉和蜾蠃的關係之謎,但「螟蛉之子」仍然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被沿用至今。

03.高俅和高衙內的真實關係

最後,我們把話題再次回到高俅和高衙內的身上。關於此二人內的真實關係,水滸原著中是這樣說的:「過房這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為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

惡棍高俅因為飛黃騰達不就,沒有娶妻生子,在東京勢孤力薄,無人幫助,因此才將與自己同輩的高衙內收養為「螟蛉之子」。《水滸傳》之所以將這種有違倫理的事安插在高俅頭上,就是為了凸顯高俅父子胡作非為的性格特點。

當然,也有讀者認為,高俅收養高雅內,是有孌童之好的嫌疑。此種說法在《水滸傳》中找不到絲毫證據,正所謂仁者見仁,小編也就不多加評論了。

浙裡新生送行記丨在娃去軍訓的日子裡

浙江大學校歌最新MV丨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皇帝」在軍訓,「太監」忙「上朝」

送學隨筆:浙大印象丨 浙裡軍訓側記

《當那一天來臨》《浙大校歌》丨11連合唱團

爆燃:2019浙裡軍訓總結大會(視頻)

《參戰老兵之歌》丨《祭戰友》丨《醉戰友》

《南疆魂》丨《軍旗升起的地方》

《榮軍之歌》丨《一封天堂的來信》

《我在南疆等你》丨《那些站成排的靈魂》

《美麗的寧波》丨《紙飛機》丨《好春光》

雀鳴楊柳岸,風吹稻花香。吾心念茲處,幽幽古道旁。
柳緒紛飛,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水滸故事裡的那個高衙內,下場如何?
    這高衙內有姓無名,施耐庵只說他是「高太尉螟蛉之子」,因為「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兒,無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高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為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 。將堂兄弟認作乾兒子,亂了人倫,自然是小說家言,故意噁心高太尉的。歷史上的高俅其實有三個親生兒子,都沾老爹的光當了官,但似乎談不上臭名昭著,因為史料中找不到他們作惡的故事,如果真的劣跡斑斑,應該是難逃史筆的。
  • 水滸|論高衙內的百思不得姐
    此少年正是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書中說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兒,借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為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高太尉愛惜他。因此,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京師人怕他權勢,誰敢與他爭口?便叫他做「花花太歲」。在水滸中,高衙內只有個「花花太歲」的名號,與林娘子一起連個名字都沒有出現。 只三次遇見!
  • 其實,高俅是靠文採起家的丨《水滸傳》裡的小秘密
    在書中第七回,陸謙為了讓高衙內得手林娘子,計賺林衝去樊樓吃酒,當時他們兩個上到樊樓內,佔了閣兒,喚酒保吩咐,叫取兩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案酒。過往讀到這一段時,筆者只關注劇情主線,往往忽視樊樓的環境。其實這才是施耐庵的妙筆之處,結合虞雲國《水滸尋宋》,我們才能知道為什麼陸謙會在樊樓宴請林衝。在《水滸尋宋》中,虞雲國拿出了不少篇幅來介紹「樊樓」。
  • 蛙眼看水滸|林衝老婆被男人調戲,可他為何卻要選擇休妻?
    《水滸》108將中,大多數英雄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被逼得最「苦」的,說林衝排第二,沒有人能排第一。這一說法,不是我提出來的,是《水滸》研究名家馬幼垣先生在《水滸人物之最》中說的,書中有一篇寫的是「最苦命的好漢――林衝」,論證了林衝所受之苦是其他好漢所望塵莫及的,文章結尾寫道:「點出林衝格外受苦是一回事,要解釋編寫《水滸》者為何挑出林衝來承受這些無窮盡之苦,則恐怕不易辦到。」
  • 水滸中,林衝娘子自殺事件疑點重重,高衙內也因此人間蒸發!
    色迷心竅的高衙內惦記上了有夫之婦林衝娘子,這是東京城公開的秘密。兩次調戲沒有得逞後,高衙內為此害上了相思病。為了拔掉林衝這根眼中釘,高俅不擇手段設計陷害林衝,並成功將他流配千裡之外。這樣一來,林衝貌美如花的妻子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林衝不在的日子裡,林衝娘子如何保全自己的清白之軀?她的死為何又疑點重重?林衝離開東京時,嶽父張教頭對林娘子的事宜早有安排。
  • 閒話高俅
    文:白頭翁高俅那廝知名度不低。《水滸》戲裡高俅是一張大白臉,比《三國》戲中曹操的還白,自《水滸》之後,高俅不是好鳥已成定論。
  • 林衝妻子的下場或是嫁給高衙內/第三隻眼看水滸
    整部書中也就她是水滸中惟一閃現女性正面形象的人 ,更殘酷的是作者並沒讓這個讓人敬仰的女性有一個好的下場,讓林娘子在孤獨無助中自縊身亡,不管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他們都缺失一顆同情女性的心,作者為什麼不給林娘子一個出路呢?   林衝和林娘子是一對很幸福的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幾乎沒有的感情上的靈與肉的結合。
  • 從林衝性格處境和文學藝術角度,看「林衝為何不打高衙內」
    等林衝趕到,發現妻子被人調戲,他本想下手打人,但認出是高俅之子高衙內時,他便沒有下手。這是高衙內第一次調戲林娘子,還有第二次。陸謙背叛林衝,設計把林衝騙出家,又讓人把林娘子騙到自己家,而高衙內早已在那裡等候。
  • 高俅最後死了嗎?三版水滸的不同結局:活祭、毒酒灌死、發配滄州
    在這三版續水滸中,奸臣高俅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結局,仔細看來,卻都又大快人心。他說完不久,張叔夜又將高俅劣跡一一道來,於是天子決定將六賊剩下的四賊處死,高俅發配滄州。(蔡京、童貫在之前已伏誅)注釋:《蕩寇志》中陳東話語不同之處是:「……王黼、童貫結怨於遼金,敗祖宗之盟,失中國之信:惟此六賊,罪惡貫盈。今蔡京、童貫既已伏誅,而梁師成等四人猶在,願陛下明昭睿斷,速正典刑。」
  • 林衝生活在愛情的溫暖和回憶中 第三隻眼看水滸
    結婚三年「未曾面紅耳赤,半點相爭」,可見二人不僅僅是婚姻關係,而是有愛情的一對夫妻,二人都把對方看做自己的另一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二人的生活理想,用現在的話就是一生相伴不分離,東京汴梁的生活時代是林衝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自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高強;地位雖然不算高,衣食無憂;何況還有一位如花似玉舉案齊眉的夫人終日相伴,特別是林娘子美好的心靈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林衝,《水滸傳》中儘管對林娘子著墨不多
  •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在筆者看來,梁山好漢即使死於朝廷鷹犬之手,也比受招安後親自當朝廷鷹犬強——宋江打得田虎王慶方臘,陳希真怎麼就打不得宋江?至少《蕩寇志》有一點比《水滸傳》強:在《水滸傳》中,高衙內逍遙法外,眾好漢對高俅卑躬屈膝,而《蕩寇志》有兩段寫得真是很不錯: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太尉高俅,最後連高俅的首級也被林衝摔碎了。
  • 梁山寶藏爭奪戰:武松與宋江之子同歸於盡,西門慶之子接管了梁山
    ,西門慶之子成了魯智深的徒弟和梁山之主,他不但接管了梁山,還帶著李逵的兒子李大本事等人走上了抗金戰場。為了當讀者諸君看得更清楚,咱們把西門慶之子的師父、花和尚魯智深也一起請出來,大家看的就更清楚了——不管喜歡什麼電影的,可能都對此公比較熟悉。
  • 高衙內如果真糟蹋了林娘子,林衝會怎麼辦?
    》劇照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80萬禁軍教頭林衝之所以被發配充軍,表面上的原因是中了陸謙的陰謀帶刀闖入白虎堂,而真正的原因是高衙內屢次調戲林娘子未得逞。可林衝沒有想到的是,即使自己一再忍讓,換來的依然是被充軍,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幻想有一天高俅會放他一馬,讓他重新回來工作,所以,在充軍之際休妻等於就是告訴高衙內你從此可以名正言順的追求我的妻子了,因為她從此與我無關了。那麼,如果高衙內在兩次調戲林娘子過程中真的逞糟蹋了林娘子,那林衝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會不會如同在草料場一樣,大開殺戒呢?
  • 水滸系列最強龍套,死於捉姦,在兩位五虎猛將夾攻下堅持四十回合
    四大名著中,如果要說藝術成就,作者水準這些,巔峰之作當然是《紅樓夢》。但是《紅樓夢》主要寫的是兒女私情,不夠大氣,因此,在讀者數量上,反倒未必及得上《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為啥?當然是因為三國和水滸更熱鬧,更接地氣,更方便和人討論。
  • 3本水滸背景歷史小說,《贅婿》領銜,另兩本主角是王倫和高衙內
    從面世以來,就有眾多改編和續本,如《水滸新傳》《水滸後傳》《水滸外傳》等續本,流傳也是頗廣。自進入網絡時代以來,水滸背景的歷史小說層出不窮。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四部精品水滸背景的歷史小說,給予水滸人物不同命運,本本精品。
  • 漫談「螟蛉之子」的悲劇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三國志·劉封傳》:  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  史書上說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這一方面說明劉封是一員猛將,但是言辭之間,其實也在暗示他其實只是一介武人。  劉封從荊州開始就跟隨劉備,並且參與了奪取益州,漢中之戰等劉備集團幾次重要的軍事行動,表現出色,官至副軍中郎將。
  • 少不讀水滸,揭秘水滸傳真相(一)
    歷來的水滸電視劇,都免不了多多少少的美白這些好漢,將他們的劣跡抹去,增加他們的俠客精神。導致只看過水滸電視劇,而沒看過水滸原著的人對這些好漢十分的崇拜,十分的喜歡!在電視劇的影響下,人們一說起林衝,武松,楊志,李逵,三阮等人,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崇拜!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最不濟,也是好人。就算是看過水滸傳原著的人,也往往會被書中的描繪所迷惑,看不清真正的好漢面目。
  • 高俅父子被殺前,林衝為何將二人披紅插花、木塞銜口?
    這種看法也反映在後來出現的《水滸》續書當中。在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梁山好漢都是正面形象,而在俞萬春的《蕩寇志》中,梁山好漢又都是反面形象。不過,這些續書中有一點倒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為禍國殃民的奸臣的痛恨。例如在《水滸後傳》中,高俅、蔡京等人在登雲山被撲天雕李應和病尉遲孫立等梁山好漢所殺。而在《蕩寇志》中,高俅也難逃一死,最被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所殺,首級被帶到梁山交給了林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