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用什麼方法找底,其實很好解答:用重鉛找底。
在調漂的過程中就可以順便找底,所以也是大家都認可的方法。
如果是已經將漂調好了,那就將鉛加到下鉤上,如果沒有調漂,就加在鉛墜上。
釣位水深找底
我們拿到一個新的線組,第一步會根據魚情選擇一個合適的浮漂,然後就開始調漂作釣了。
但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先用重鉛物理找底,找到一個相對的水深,為後面調漂作釣作參考。
將漂座位置的太空豆,向竿尖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然後拋竿入水,等待浮漂出水,如果看不到浮漂,表示還沒到底,繼續向竿尖方向移動浮漂,增加深度,直到浮漂露出水面,漂目控制在2目左右。
驗底
以當前位置為中心,再將鉛墜拋向水中,等待浮漂露出水面,然後向後拖動魚竿10公分距離,再觀察浮漂。
如果浮漂漂目沒有太大變化,表示水底地形適合作釣。
如果漂目升高太多,表示水底坡度很大,作釣時候要將地形因數考慮進去。
再向左右方向偏移拋竿,如果漂目變化不大,表示底下適合作釣,如果變化很大:
左右拋竿黑漂,表示兩邊比中間要深,不適合做窩放棄,如果兩邊比中間淺,鍋底型(鍋底範圍足夠大更適合)適合作釣。如果釣位不合適儘量跟換位置,不要耽誤釣魚時間,決定要果斷。
我們找到底後,漂座竿尖方向第一顆太空豆做為記號,正式作釣之前都不要動。
開始調漂
通過第一次找底得知,鉛墜睡底是2目,也就是說目前這個深度,搓餌雙鉤睡底時是平水漂目,拉餌單鉤觸底是3目到4目之間,記住這些關係開始調漂,目前我們還沒上子線,以拉餌為例。
將浮漂的太空豆向鉛墜方向,移動大概一子線距離,因為還沒上子線,所以理論上,浮漂調出漂目後,會懸浮水中。
拋竿入水觀察漂目,如果黑漂通過剪鉛調整,如果漂目很高通過增加鉛調整,直到看到我們需要的調目出現即可。
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子線鉤的重量,一般多調出1目即可,如果鉤子太大,或浮漂太小根據實際情況變通。
驗漂
根據調整的目數,在靜水的情況下,比如我常用的一隻吃鉛1.3几上下的浮漂,春季我一般會調整出7目,根據餌料狀態,適當選擇調目。
然後拋竿入水,等待浮漂穩定,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需要向後拖動魚竿,直到看見浮漂完全黑漂入水,這時浮漂又會馬上再上浮出水。
這時候需要觀察,上浮最先回到幾目停頓,如果是回到6目然後慢慢再上升到7目,表示調校沒問題。如果最先回到5目再上升到7目。表示,目前的調目還沒調校到這隻漂的極限浮力,還可以再剪鉛,這樣調靈做作釣時候更加合適。也就是說浮漂的調目,是需要結合漂的特點考慮的。
帶餌驗漂
先前我們完成了浮漂調校,找底,驗底,其實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底下是否(掛底)還不知道,這個沒太好的辦法驗證,當前我們默認是不掛底的情況。
將子線綁上,控制好鉤距,將漂座上方的太空豆,留竿尖方向的一顆不移動,作為記號,另一顆向鉛墜方向移動30公分,用於拉大團餌料驗漂,最後拉餌拋竿入水等待浮漂漂目出現。
我們用釣3目為例,拉相對大餌團入水,出現平水,或半目為標準
黑漂表示,浮漂和當前餌料不匹配,需要剪鉛直到,調校達標為止。
如果浮漂漂目過高,表示餌料太輕,這種情況一般表示浮漂過大,加鉛或者換一隻浮漂,調校達標為止。
我們再次拉餌,一般大小餌團,出現2目或差一點點2目
如果漂目在小於1目,這時候可以判斷需要剪掉鉛,再次拉餌驗證,達標為止。
如果高於2目太多,適當在加點鉛。
這個時候就完成了我們調2目作釣的目的。
帶餌驗底,釣鈍釣靈可判斷
這個步驟也很重要,我們將浮漂向竿尖方向移動,推到做記號的太空豆,預留出一個鉤距即可。但釣場環境複雜,還需要驗證一下地形問題。
我們以拉大餌團為例,拋投後向後拖動魚竿一點點距離,漂目出現半目最好。
拋投後等待一會,或稍微向後拖動魚竿再等待一小會,如果鉤上有點點水草或雜物
表示拉餌需要調2目,釣2目
反之拉餌可以調2目釣3目,
搓餌可以調2目釣2目
這些過程有的需要微調浮漂的深度距離
一般情況下調與釣的浮漂目數關係,是說的帶餌驗漂的目數。
這樣調校線組,始終都是繃直狀態,傳導性是最強的。無論你調整浮漂深度,無非就是漂目變化,不至於減少傳導性。
接下來我們就不用再剪鉛和加鉛了,以下所有的調整隻需要改變太空豆的位置調整深度即可
在競技場或黑坑或野釣的老窩點,底下都有很厚的一層窩料,有時候天氣反常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說魚兒需要釣離底10公分,其實試想下,如果沒有驗漂,你的餌料很可能被埋入水底窩料中,魚很難分辨,味型的作用也很難體現。
如果再加上天氣問題,水底窩料變質,魚排斥這種味型,那是不是就產生了離底10公分的情況。
但一般情況下還是因為餌團埋入窩料中魚發現不了,魚口出的不好。
那剛才為什麼帶餌驗漂的時候要以釣3目為例呢?
一般情況我們還是要下鉤輕接底,並且還需要不要完全繃直,魚特別警覺的時候,特別需要這樣。
魚剛吃餌的時候,浮漂不要有明顯重量附著在餌團的動作上,讓他吃進去拖動的時候再反應到浮漂上,魚口和中魚率就高很多了。
但生口魚。或魚搶食的時候我們就不需要這樣了,要不就會經常雙尾。
如果魚一吃餌漂目就反應並且魚兒拖動是就帶有重量,那滑口魚,會反覆吃餌吐餌,光有動作不上魚,也很難釣了。
所以釣鈍釣靈,這些都需要自己判斷,比如釣蚯蚓口很好時,那就給我們發出了釣鈍的信號。
拉餌一般大小餌團調2釣3,
或拉大餌團釣2目,都可以。
實際野外水域環境複雜,如何作釣,只要你了解這個調校找底的方法,記住最基礎的線組傳導性原則,以後無論什麼走水,或更複雜的情況,你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
釣魚就是一個師傅一個法,但萬變不離期中。魚吃餌拉鉤,釣魚人看漂拉魚。魚往下拉吃餌黑漂,人往上拉起魚。
以上分析都是在很理想的環境情況下,主要為了說明白方法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