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套路編輯部
來源: 運營研究社(ID:U_quan)
今年4 月,我媽突然拉我進了一個據說是「搶京東打折券」的群,說是朋友拉她進群的,這是「京東官方」的優惠群,裡面的東西都是正品:
當時我覺得就是中年人最愛的貪小便宜的群,就沒認真看,也沒有進群。
結果,最近居然已經開始有好幾個親戚拉我進類似的群,並且要求我幫他們拉人做任務了。
帶著一絲好奇,我接受了某個親戚的進群邀請,結果意外發現,這又是一個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的割韭菜平臺……
01
「劉強東扶持的」社交電商項目,
到底是個啥?
芬香給自己的官方定位相當高大上,說自己是「京東社交電商產業生態鏈上的重要一環」,還要「打造微信社群類電商的行業標準」:
不過,光聽官方吹沒用,為了摸清楚他們的商業模式,我決定深入體驗一下。
於是,我在微信公眾號裡搜到了一個芬香導師,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芬香隊友」。
這位導師極其熱情, 50 多秒的長語音一條接一條:
他告訴我,芬香的操作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成為「超級會員」,就可以直接在平臺複製優惠券連結,然後分發到自己建的群裡;只要有人通過這個連結購買,我就能拿到佣金。
而且,還可以申請群機器人在群裡自動發連結,可以在小程序申請後免費用,但是需要在 5 天內拉夠 100 人,否則群機器人就會自動關閉。
講真,芬香的套路並不新,其實就是一個京東的優惠券和返利小程序,本質和淘寶客是一樣的,這種套路我們已經扒過很多次了,想看的同學可以點擊 這裡查看。
這種套路不僅沒有新意,還很容易複製:
只要在京東聯盟(京東官方導流聯盟)申請個 API 接口,再基於這個接口開發小程序,做一個多級分銷的功能,就可以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芬香。
那麼,為什麼芬香還能在今年突然火起來呢?這當然是要歸功於它的大肆砸錢營銷,以及「傳銷式發育」了……
02
「傳銷式發育的」芬香社交電商
近幾年,國家嚴打傳銷,芬香的同行雲集、花生日記都被罰過:
為了防止被打成「傳銷」,芬香在這方面格外謹慎,反覆強調自己「不收人頭費」,而且商品都是京東商家直接發貨,不是傳銷。
不過,芬香不是傳銷,不意味著參與的人就不是韭菜。
從它擴張的種種騷操作來看,芬香的發育之路,完全稱得上是「傳銷式發育」。
1)暗中鼓勵拉人頭
在和我溝通的過程中,導師反覆強調告訴我,芬香不收「人頭費」,不是傳銷,叫我不要擔心。
前一秒還在強調自己不是傳銷,而是「社交電商」,不靠拉人頭賺錢。
下一秒卻又告訴我一定要努力「升級」,成為導師甚至合伙人,佣金可以直接提高 80% ,還可以從下線的佣金裡抽成。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升級呢?導師又告訴我,最快的升級方式,就是發展下線:
害,所以靠拉人頭晉級、拿更多抽成,不屬於「靠拉人頭賺錢」對嘛?
了解之後,我把芬香現有的的「晉升體系」整理了個大概,實際上會更加複雜:
可以看到,從超級會員成為導師之後,不僅自己的佣金直接翻倍,還能對手下的會員和導師進行高額分成。
成為合伙人後,抽傭下級導師的比例更是達到了 70% 之多。
在利益驅動之下,代理們會喪心病狂地給自己發展下線。
從第一級升到第二級是很容易的,只需要拉一個 50 人以上的群,或者找到一個導師,直接讓導師幫你開通,就可以開始參與分銷了:
而從第二級升到第三級,也就是從「超級會員」成為「導師」,才是割韭菜的重頭戲。
按照導師的說法,想晉級需要非常努力,不僅要「組織好自己的團隊」,還需要「活躍值」達標才行。
組織好團隊很好理解,就是下線人數達標;但是,這活躍值又是什麼東西呢?
於是,我跑去問了芬香的官方客服,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由 50 天內本人和下線的推廣收益產生,1 元 = 1 分
也就是說,想從超級會員晉升為導師,享受高額佣金和抽傭,你需要有:
3500 的收益,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想完成的話,基本也需要拉人來幫你一起。
好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喊出,芬香這套晉升機制的目的是什麼?
2)套路重重的優惠券
除了暗搓搓用傳銷那一套利誘代理拉人頭,芬香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優惠券上,也有一些「暗箱操作」。
代理們平時群發的優惠券,很多都是「假」的,有的假在價格,有的假在宣傳……
① 熱衷雜牌,先抬價、再降價
之前雙十一的時候,不是有很多商家被爆出了「先提高原價,再打折」的套路嘛?
在芬香,不用等到雙十一,每天都能這樣被坑。
以我媽當時心動的那套雜牌化妝品為例,芬香表示這個商品的原價是 1089 元,現在打 3 折只要 289:
當你點進去的時候,你會驚喜地發現價格又降了,只要 100+ !這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哇撿到便宜了:
沒錯,這是京東,不是拼XX
但是,如果你願意去某寶上查一下價格,就會發現它只賣 69 元,比芬香領券後的還便宜 53 元,直接打了個五折:
還有這套在代理群裡推的很火熱的護膚品,據說原價也 1000+,芬香券後價「不足三百,優惠好大」。
結果我一查,某寶直接買才69 ……往芬香上一放,價格直接就翻了 4 倍不止:
也就是說,這種產品本身是「兩層皮」,本來是廉價產品,卻被包上了高價的「皮」,給自己留足打折的空間以後還有得賺。
為什麼代理們都喜歡推這種類型的產品呢?當然是為了高額的佣金。
翻看芬香的商品列表,不難發現,原價和券後價差距越大,佣金就越高:
優惠券 400 元,佣金 49.27 元;
優惠券 260 元,佣金 37.7 元;
優惠券 50 元,佣金 11.24 元;
優惠券 11 元,佣金只有可憐的 0.83 元……
我算了一下,這類高額優惠券的佣金收益,發現是真的「暴利」:
如果按照「導師收益比超級會員高 80%,合伙人收益比導師高 80% 」來計算,那麼上圖中佣金最高的一單,導師能賺到將近 90 元,合伙人可以賺到近 180 元,收益甚至超過了商品的原價……
怪不得大家這麼賣力,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② 宣稱「獨家」,實則是平臺劵
芬香上的很多優惠券,其實都是平臺派發的,當然,這本身沒什麼問題,畢竟這個平臺的模式就是這樣。
有問題的是,在宣傳的時候,為了吹噓自家平臺,提高轉化,代理們往往會把這些券說成「芬香獨家」。
比如,下面這個在芬香找到的 iPhone 11 立減 900 元的優惠券,看著很誘人對不對?
其實,這個優惠直接在京東搜索也能看到,屬於平臺原有的優惠:
還有下面的小棕瓶,領到的也是店鋪自帶的優惠券:
我看了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往往是一些知名品牌,不需要京東客來做引流。
芬香代理拿不到相關折扣,為了自抬身價,就宣稱這些優惠券都是「芬香獨家」的,還有說是「京東給合作方的優惠」的:
沒有獨家優惠券,不是你的問題;但是沒券還騙人有所謂「獨家券」,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3)強行捆綁京東,碰瓷國家政策
在宣傳時,芬香官方非常熱衷於和京東捆綁,用它來給自己做背書。
比如,公開表示「核心團隊都來自京東」:
創始人CEO鄧正平是前京東移動電商創始人總經理;
技術合伙人是原京東產品技術總監;
運營合伙人是原京東商務運營總監……
在導師發給我的「培訓資料」裡,大言不慚地說芬香也是「京東平臺」:
京東有三個平臺:京東商城、京喜、芬香
甚至,芬香的優惠群都直接叫「京東百億補貼發放群」:
事實上呢?從股權來看,京東和芬香頂多算是「遠房親戚」,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
在企查查上搜索芬香,可以看到,它隸屬北京芬香科技有限公司:
它最大的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並非京東,都是其創始人鄧正平,受益股份為 61.9195 % ,京東也沒直接參股。
唯一能和京東扯上關係的,就只有下圖的這家股份僅佔 8.7% 的公司,它的股東名冊中有劉強東、章澤天:
而且,今年8 月,劉強東和章澤天還都退出了這家公司的投資人:
可以說,自從他們退出股東後,芬香和京東算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就這,還有代理到處宣傳芬香是「京東芬香」「劉強東入股的公司」。
東哥:不是,沒有,別瞎說。
啥,你問京東為啥不反抗?
為啥要反抗啊,弄來弄去還不是全給京東自己導流了嘛……到時候萬一出了事,直接把鍋甩給芬香,白嫖一波流量它不香嘛?
除了京東,京東的大股東騰訊也沒逃過他們代理的魔爪,大家可以看一看群裡的泛濫的小馬哥表情包感受下:
在代理的口中,芬香和京東一會兒是「戰略合作關係」:
過一會兒,京東和芬香還有微信,又成了同一家公司的產品:
不過,捆綁京東、騰訊,還不是最騷的操作。芬香的代理們,狠起來連國家都敢碰瓷。
國家指導發展社交電商,都成了他們的成績,一天能發十幾條……
這操作,真的不怕被查水錶嘛……實在是秀,不服都不行。
4)宣傳超高收益,進行洗腦
眾所周知,各種割韭菜的組織都是靠大肆宣傳超高收益,來吸引人加入,芬香也不例外。
臥底的時候,我剛好有幸參與了某個大代理組織的雙十一動員大會。會議一開始,她就給大家先放了一連串的猛料:
X導師:年入千萬,團隊成員普遍月入十萬
還放出了一大堆去年雙十一的高額佣金圖片,表示「淘寶客市場基本已經飽和了,京東還幾乎是空白」「只要努力,收益翻 3 - 5 倍很正常」:
一套慷慨激昂的演講結束後,群裡一片沸騰、鬥志滿滿,屏幕被「感恩」和 1 元紅包佔領。
做動員演講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給成員洗腦,告訴他們「一夜暴富」不是夢。
不過,經常看我們文章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這種瘋狂宣傳一夜暴富、努力就能成功的東西,一般都是割底層韭菜,養頭部代理的。
底層代理出功出力,還很難賺到錢。
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趁此機會割一大波韭菜。
據這位合伙人自稱,群內代理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她的下線:
也就是說,僅這一個群就有 200 多個下線,光我知道的這種群她就有 4 個,那就是 1000 + 的韭菜……
根據芬香的抽成規則,她可以獲得直屬下線導師推廣佣金的 70% ,下線超級會員佣金的 25%-30%。
這麼多韭菜,不在雙十一集中割他們一波,更待何時呢?
大部分人從早到晚每天抱著手機,瘋狂轟炸自己的所有親朋好友,辛辛苦苦一個月,都是在給別人做嫁衣,不僅收益還沒有隨便打個工賺得多,還要被平臺扣所謂的「稅」:
與之相對的,是賺得盆滿缽滿的頭部的代理們,他們甚至有錢到能買得起百度的競價排名(一般是公司才會購買的)。
你去百度搜索一下「芬香」,第一頁的結果基本都是代理們的競價排名,點進去就是一個粗製濫造的拉人頭網頁:
雖然絕大部分的底層代理都做了韭菜,但由於平臺的洗腦和自己判斷力的缺失,他們不僅渾然不覺,還活躍在各路平臺,幫芬香控評……
今天我們這篇文章的留言,應該也很難避免被給芬香代理給刷屏了。
03
結語
芬香真的是個一無是處的平臺嗎?未必,但它確實沒有自己說的那麼有前景。
畢竟,現在各大平臺都在爭著搶著搞百億補貼,補貼內容基本能把衣食住行給包個圓,隨便哪家的優惠拿出來都能吊打芬香。
所以,這個平臺本身還是一個利用信息差割韭菜的存在。像是我媽這種「小鎮中老年」,真的很容易因為信任身邊人的推薦,從而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