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由廣電智能終端產業聯盟主辦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廣電寬帶融合發展論壇」在重慶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廣電智能終端產業聯盟輪值會長、東方有線總經理劉總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技術工作委員會會長杜百川就三網融合環境下的廣電寬帶發展做了高瞻遠矚的報告。
筆者在會議現場注意到,杜百川會長所作的報告,信息量很大,廣泛涉及從信息通信行業到廣電行業、從國外(主要是歐美)到國內、從技術到市場,既有對國內整個三網融合的思考、也有對於廣電行業發展方向的思考。
有鑑於此,筆者根據自己平時的有限積累,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把杜百川會長剛才所作報告的主要思想、關鍵細節呈現/表達出來。另外,下文的報導並非按照杜百川會長的演講順序,而是基於筆者自己的理解,按照一定的思路進行。
一開始,杜百川會長就向大家介紹了Accenture所歸納的2014-2016年技術趨勢。
筆者從杜百川會長的報告中特別注意到,其中有一項趨勢為「液態人力」。至於何為「液態人力」?筆者認為可以顧名思義,自古以來就有「上善若水」、「至柔莫過水」之說,給人力賦予「液態」特性,或應是在各種新興技術層出不窮的當下及未來的一種必然。
而至於何為「液態人力」,指的是運營商要不斷對其員工進行各種各樣的培訓(杜百川會長所說的是「重塑性」),要具有像液體一樣的對新技術發展的適應性。這需要理念上的改進。
所以,筆者認為,杜百川會長在演講的一開始,就引用「液態人力」,具有很大的深意,對於廣電技術工作者有很大相關方面的期望。
3通過援引歐美的情況來給國內有線電視網絡行業「打氣」
接著,杜百川會長介紹了很多歐美信息通信行業、電視行業的最新情況,筆者認為,這是杜會長在給國內有線電視網絡行業「打氣」。比如,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杜會長提到:雖然美國有線電視用戶在減小,但收入是不斷增加的(而美國的OTT則沒有想像的那麼盈利);在美國,其實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在看有線電視,並不像輿論所說的那樣;在歐洲,有線電視網絡的收入與CAPEX之比是相對健康的(相比於移動通信行業)。另外,杜會長還援引國外的相關研究成果,指出有線接入平臺實際具有很大的生命力!
廣電媒體雲,三個重點,一是廣電,二是廣電媒體,三是雲——這就註定這個廣電媒體雲不是一般的雲(註:這是筆者自己的理解)。
那麼,何為廣電媒體雲?杜百川會長指出,目前的廣電雲,既有電視臺與網際網路雲合作、電視臺與通信雲合作,還有有線與網際網路雲合作、有線與通信雲合作。應把電視臺、有線、監測等的資源整合成廣電媒體雲。
而既然是雲,就必然涉及數據中心。杜百川會長就此著重指出,有線電視正在向雲架構轉換,國網正在全國部署多個雲計算中心,這將有效提高用戶體驗。另外,杜百川會長還順帶介紹了這段時間很火的微軟海底數據中心(環境良好、基於通用硬體的虛擬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更長的設備更新換代周期)。筆者認為,杜百川會長這種積極跟蹤新技術進展的精神很值得學習,很好地體現了「液態人力」理念的重要性!關於這一點,筆者可能在本文的後面還會重點提及和感嘆一下。
另外,既然是雲,就必將涉及到管。當然,這個管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網絡,而是內容分發網絡。就此,杜百川會長寬帶的質量不單是寬帶的速度,還得看相關業務的質量。必須要對常用寬帶業務進行加速服務,如網頁加速、視頻加速、遊戲加速等。
5廣電媒體雲,另一關鍵在於要用廣電自己的網,還要解決一些關鍵問題
此方面,筆者在會議現場印象最深的是,杜百川會長引用了某一篇文章的標題「網絡關乎雲的生死」、還介紹了Verizon在經過調查之後得出的結論:網絡是雲成功的關鍵。接著,杜會長說:「我們多年努力建立了全國網,在雲的建設上用別人的網,似乎說不通」。
筆者認為,上面一段的文字雖然很少,但意思很豐富,很值得業界人士進一步仔細揣摩、體會。
杜百川會長還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關鍵問題,比如如何整合廣電網絡資源以適應兩級分布式架構下的網絡整合。
對此,杜百川會長提出:在家中首先實現家庭網關的視音頻聯網,並通過通過有線/無線/移動寬帶連接網際網路,並以家庭網關(廣電媒體雲之業務埠)來管理網際網路流量,並全局性地管理網絡。
7筆者後記:個人感觸很多
筆者注意到,杜百川會長在其演講中還適時穿插介紹了數據中心、雲、網際網路覆蓋網、接入網、家庭網絡/網關等的一些最新技術進展,並介紹了國外一些諮詢機構對於某些新技術的市場調研結果。
由於筆者平時也在跟蹤相關技術及其市場的最新發展,所以在會議現場學習杜百川會長的演講報告時很有感觸。筆者認為,業界可從中得到這樣一個重要啟示——行業應該把「液態人力」充分重視起來,因為現在的競爭,生存、獲勝的關鍵在於要把技術人才用最新的技術「武裝」起來。最後以筆者在3年前看到Comcast CEO說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Comcast is not a cable company, but a tech company.」!寫到這裡,筆者又聯想起最近國際、國內不斷有通信運營商提出最終要發展成為一個軟體公司(目前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AT&T),這就有「異曲同工」之妙——筆者認為,通信企業要最終能成為一個軟體公司,是需要很大的技術能力儲備的。那麼,寫到這裡就再多寫幾句——既然通信企業都提出要成為軟體公司的宏偉目標,那廣電企業就更該奮起直追、充分重視「液態人力」。實現軟體公司的那些技術,顯然並不是只有通信企業才能用的(否則,後果將會很嚴重。歷史上已有一些深刻的教訓)!而相反地,廣電的(寬帶)網絡相對來說沒有通信企業的網絡那麼多且大的歷史包袱,在迅速、率先規模部署這些技術方面是有著一定優勢的!這些都是筆者的個人臨時感觸,時間有限,不能再寫下去了,趕緊收住。忽然想起來,再寫一句,以顯得更為嚴謹:筆者的意思不是說也要提出成為軟體公司的目標(畢竟過於宏偉),而是積極利用相關最新技術提高業務編排及運營效率,提高網絡流量及流向的實時、智能、動態、全局的可管可控可信能力,等。
重慶廣電集團黨委書記劉光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居琰、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岱良、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重慶有線總經理李曉楓、重慶有線副總經理郭銳、四川有線副總經理羅軼、東方明珠文廣互動副總裁曹雅莉、東方有線總經理劉總、歌華有線總經理盧東濤、陝西廣電總經理王立強、山東廣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保聚、湖北廣電副總經理王飛、北方廣電總經理曾邵武、江蘇有線董事長顧漢德、湖南有線總經理王志林、寧夏廣電總經理李吉勇、四川廣電董事長王春良、河北廣電黨委書記閆繼紅、吉視傳媒總經理張群、福建廣電副總工龍輝、廣西廣電黨委書記曹兵、中國有線副總經理張歐、天威視訊總工曹利齊、青海廣電副總經理武國慶、龍江網絡副總經理王天利、雲南廣電總經理王國棟。另外,廣東廣電、浙江華數、甘肅廣電、山西廣電、安徽廣電、新疆廣電、貴州廣電、江西廣電也有相關負責人出席大會。
••••••••••••••••••••••
◆2016亞太OTT生態大會◆
▼
我是OTT牌照商
跨界•勾搭
來VIP私密聊天室找我
鎖定•5月26-27日
深圳•中海凱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