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折點應用的思考|頭孢他啶|阿維巴坦|cza|caz|...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 | 張利軍

單位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CZA)是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治療碳青黴烯類藥物耐藥的腸桿菌目細菌所引起感染的新型β內醯胺合劑。該藥於2019年在我國上市後目前針對臨床中CRE的治療引起了廣泛關注,與之相伴的是臨床對CZA藥敏結果的需求。

由於該藥新近上市,目前國內市場並沒有任何商品化的檢測試劑可供選擇。今年10月,《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發表了《多黏菌素類與替加環素及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藥敏方法和報告專家共識》,給CZA的檢測報告提供了權威的流程[1]。

臨床醫生更傾向於獲得一個針對CZA明確的藥敏試驗結果,雖然目前紙片法或者Etest法並沒有獲得國家藥監部門批准,但基於M100等權威標準已經列出了明確的MIC與KB法折點判斷標準,在實驗室通過自身的性能驗證後,仍有部分同行選擇這兩種方法作為CZA藥敏檢測的一項輔助手段。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CZA的折點標準可能會給臨床實踐帶來一些困惑。

M100中腸桿菌目細菌的頭孢他啶(CAZ)與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及哌拉西林(PIP)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的折點如下[2]:

對比EUCAST在腸桿菌目細菌中這兩對藥物的折點標準[3],見下表

備註:

[1]CAZ的標準劑量是1gq8h,高劑量是2gq8h或1gq4h,即標準劑量每天3g,高劑量每天6g。

[2]CZA只有一個給藥方案,與CLSI所列一致,即2.5gq8h(2gCAZ+0.5g AVI)給藥時長超過2h。即頭孢他啶每天的劑量是6g。

[3]PIP的標準劑量是4gq8h,高劑量是4gq6h,即標準劑量是每天12g,高劑量是每天16g。

[4]TZP的標準劑量是4.5gq8h(4gPIP+0.5g他唑巴坦),高劑量是4.5gq6h(4gPIP+0.5g他唑巴坦),即標準劑量是哌拉西林每天劑量是12g,高劑量是每天16g。

[5]MIC折點中16μg/ml為ATU區,KB折點中17-19mm處於ATU。

與酶抑制劑聯合後,合劑的折點標準或與單藥相同(如CLSIM100及EUCAST中的PIP與TZP)或者比單藥更寬鬆(如EUCAST中的CAZ與CZA),這符合一般的邏輯判斷。

但CLSIM100中CZA雖然在MIC折點標準中較CAZ更寬鬆(前者≤8 μg/mL即判為敏感後者則需≤4 μg/mL才認定敏感),但在對應的KB折點標準中,CZA的敏感標準則更苛刻,部分菌株CAZ抑菌圈在18-20mm可判為中介但在CZA中已屬耐藥。

雖然M100在備註中寫到抑菌圈直徑為20mm的菌株需用MIC試驗確認,以避免報告假耐藥,但同時CLSI也認為抑菌圈直徑在21-22mm時也可能錯報告為假敏感,這個抑菌圈直徑對單藥CAZ來說已經是敏感範圍了。

此外,M100在列出CAZ與CZA折點的時候特別備註了用藥方案,即前者每天3g的給藥劑量,而後者單獨CAZ的劑量每天已經達到6g,並且鑑於頭孢他啶屬於時間依賴性的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如果按CZA給藥方案中的「給藥時長超過2小時」來輸注的話,PK/PD達標概率應會更高。

綜上所述,僅用CLSI M100 30th版的折點標準來解釋的話,CAZ和CZA就會陷入彼此矛盾的情況。不過我們也需要了解,M100雖然每年初均有版本更新,但並不會年年對其中的所有藥物折點進行更新,並且CLSI考察藥物折點的時候也並不會將與之密切相關的藥物納入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考慮,而是僅僅考察目標藥物MIC與抑菌圈直徑的相關性。這也可能是將CZA與CAZ的折點對比後就出現難以解釋的原因之一。

具體到臨床實踐,筆者認為如果能獲得EUCAST標準中所列的CAZ與CZA的紙片藥物規格(10μg V.S. 10/4μg),使用歐洲紙片法折點報告兩者的藥敏結果是否更加準確?當然,這也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臨床數據基礎上。M100中所列的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的折點標準,尤其是紙片法折點標準,是否應在限於CRE或者CRPAE且CAZ耐藥時再檢測為宜?但這個思路與折點制訂的初衷相悖,折點確定的時候並沒有限定僅用於CRE這樣的多重耐藥菌才可使用該折點,但如果能在臨床實踐中限制對CZA的檢測報告,既能保護這款新型抗菌藥物避免濫用,也避免出現CAZ單藥中介而CZA耐藥的情況。

CZA的MIC試驗目前在絕大多數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都不能常規開展,建議按照共識[1]的推薦,結合mCIM等碳青黴烯酶的表型試驗來協助判斷,可能會提高CZA紙片法藥敏試驗的準確性,並且嚴格掌握藥敏試驗指徵,避免對CAZ敏感的非多重耐藥菌常規進行CZA藥敏試驗,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可靠的實驗室證據。

【參考文獻】

[1]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20,43(10):964-972。

[2]CLSIM100 30th ed, 2020.

END

說明:本文為原創投稿,不代表檢驗醫學新媒體觀點。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

相關焦點

  • 「頭孢就酒,說走就走」 ,究竟是什麼原理?
    「吃完頭孢不能喝酒」 「吃完頭孢不能喝酒」,這個常識大部分人都知道,甚至可以了解到很多的真實案例,或許還會有少部分人說——我也吃完頭孢喝酒,我就沒有出事,這種「倖存者偏差」的機率實在是太小,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輕易嘗試
  • 頭孢配酒,一吃就走?需要忌酒的藥物,還有這些
    第一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唑林(先鋒ⅴ號)、頭孢拉啶(先鋒ⅵ號)、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苄(先鋒ⅳ號)、頭孢克洛等,痢特靈、氯黴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頭孢類+酒=毒藥在吃過頭孢類的藥物,或是打了頭孢類的消炎針之後,再喝酒,就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除頭孢外,這4種藥也不能沾酒,你還在犯嗎
    「頭孢就酒,說走就走」的說法絕非是危言聳聽。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要吃了藥,不管是紅酒啤酒還是白酒,在停藥的一到兩天內都是不適宜喝酒的。酒中的乙醇不但會加速藥物體內代謝,降低療效,而且長期飲酒引起肝功能損壞,更會誘發藥品的不良反應,嚴重可致死。為了自身的健康安危,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些藥,吃了可千萬別再喝酒了。
  • 【酒與健康】「頭孢配酒,說走就走」!「雙硫侖樣反應」你必須知道 !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即使你是醫生!此前,一條博文引發網友熱議~
  • 除了頭孢 服這7類藥飲酒也致死
    被120送到醫院搶救了一個晚上,終於從死神懷裡把他拉了回來。說起此事,這個同事便後怕不已,自此以後徹底戒酒了。 嚴格意義上講,只要是吃了藥,就不再適宜飲酒了。不管是紅酒啤酒還是白酒,只要吃了藥,在停藥的一到兩天內也是不適宜喝酒的。
  •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哪些藥物禁止配酒?我們幫你整理好了
    ,說走就走」,甚至不少人以此作為擋酒的理由~  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頭孢之外,還有幾類藥物配酒,也能把你「帶走」!  服用這7類藥要嚴格禁酒  「頭孢配酒會致命」是因為產生了雙硫侖樣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雙硫侖是一種戒酒藥,服用後喝酒,身體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各種不適,使你厭惡酒而達到戒酒的目的。  其實,包括「頭孢」在內的7類藥物與酒共同服用,也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所以服藥期間要嚴格禁酒。
  • 除了頭孢,服這7類藥物飲酒也致死@所有人
    1)不少頭孢類藥物會引發雙硫侖樣反應,用藥期間就別喝酒了。3)遵循說明書和醫囑,最好整個用藥期間都遠離酒精。第一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唑林(先鋒ⅴ號)、頭孢拉啶(先鋒ⅵ號)、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苄(先鋒ⅳ號)、頭孢克洛等)、痢特靈、氯黴素
  • 飲酒的禁忌,不只有頭孢
    第一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唑林(先鋒ⅴ號)、頭孢拉啶(先鋒ⅵ號)、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苄(先鋒ⅳ號)、頭孢克洛等),還有痢特靈、氯黴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抗生素類
  • 中寶藥業全球首創1.1類新藥硫酸舒欣啶III期臨床試驗啟動
    中寶藥業董事長張冠亞表示:「眾所周知,心律失常領域全球接近三十年來未有既安全又有效的創新藥物上市,硫酸舒欣啶臨床試驗承載了眾多臨床專家和患者的期待,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見證這個過程。」硫酸舒欣啶硫酸舒欣啶是以天然產物常山鹼乙作為結構先導進行全合成的化合物,是一種多離子通道阻滯劑,抑制心肌細胞鈉、鉀和鈣通道,發揮複合型多離子通道阻滯作用,達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對實驗性心律失常模型藥效顯著,且這種機制可使臨床應用更為安全,為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新藥。
  • 七種藥遇頭孢,繞開走
    他因上呼吸道感染來院就診,醫生詢問病情後,給患者開了抗菌藥物頭孢克洛膠囊,讓他回家後口服,並囑咐患者服藥期間及服藥後至少1周內不要喝酒。患者因為聽說過頭孢類藥物有許多服用禁忌,故又來用藥諮詢門診詢問藥師,除酒精外,吃頭孢時還該注意什麼?頭孢菌素類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療效高、毒性低和過敏反應較少等優點,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廣泛用於各類感染性疾病。
  •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喝了酒多久能吃頭孢?中秋飲酒別大意
    相信很多愛喝酒的人,一定聽說這些傳言「服用頭孢後喝酒必死無疑」、「酒精加抗生素等於自殺」、「頭孢配酒,說走就走」,在這些傳言裡,頭孢配酒,酒會分分鐘就會變成人生告別會。頭孢配酒真的那麼可怕嗎?廣東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戴世學醫生告訴我們,雙硫侖反應可以說是頭孢配酒最嚴重的反應之一,雙硫侖是一種化學物質,西方的一些國家最早把雙硫侖應用於戒酒的治療,雙硫侖也因此被叫做「戒酒素」。
  • 常見的三大抗生素: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它們的區別在哪?
    根據我國國家衛計委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在手術組的用藥合理性評價裡面,仍然存在將近50%的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情況,抗菌藥物的使用量依然是臨床用藥之首。
  • 使用頭孢時,這4個注意事項要心中有數,別不當回事!
    頭孢類的藥物對很多細菌都有著較強的敏感性,並且療效也很好,毒副作用少,並且有多重劑型;並且在臨床上的應用範圍也比較廣泛,但頭孢是屬於抗生素類藥物,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若沒有確定的適應症,那麼是絕對不能夠胡亂用的,還請嚴格控制好劑量,並且不要隨意和其他藥物進行同用,不然很容易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使用頭孢時,這4個注意事項要心中有數,別不當回事!
  • 兩大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要認清,用對是寶,用錯是害藥
    除了阿莫西林,被稱為世界兩大抗生素的還有——頭孢,但這兩者之間有著很大區別。阿莫西林和頭孢其實大有區別在臨床治療當中,頭孢為常見抗生素類型藥物之一,世界上第一個頭孢菌素在20世紀60年代問世,目前上市品種已達60餘種。而阿莫西林和頭孢兩者之間的區別可以看做是青黴素和頭孢類抗生素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