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約翰·柯裡爾畫中的高貴

2021-03-01 海派視覺

柯裡爾油畫《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是英國考文垂博物館著名的油畫,是城市名片。

故事背景:據說大約在1040年,統治考文垂城市的麥西亞伯爵利奧夫裡克(Leofric the Dane)決定向人民徵收重稅,支持軍隊出戰,令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伯爵善良美麗的妻子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眼見民生疾苦,決定懇求伯爵減收徵稅,減輕人民的負擔。

伯爵勃然大怒,認為戈黛娃夫人為了這班愛哭哭啼啼的賤民苦苦衷求,實在丟臉。戈黛娃夫人卻回答說伯爵定會發現這些人民是多麼可敬。他們決定打賭——戈黛娃夫人要赤裸身軀騎馬走過城中大街,僅以長發遮掩身體,假如人民全部留在屋內,不偷望Godiva夫人的話,伯爵便會宣布減稅。

翌日早上,戈黛娃夫人騎上馬走向城中,考文垂市所有百姓都誠實地躲避在屋內,令大恩人不至蒙羞。事後,伯爵信守諾言,宣布全城減稅。據說有一名裁縫師Tom違反了命令,在窗子上鑿了一個小洞偷窺,接著他的雙眼便瞎掉了,這個人後來成了英語偷窺狂(Peeping Tom)一詞的由來。這就是著名的考文垂傳說。

其中最出名的繪畫就是這張約翰·柯裡爾畫的。約翰·柯裡爾(1850年1月27日—1934年4月11日)是英國著名藝術家、作家,曾獲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當時最出名的肖像畫家之一。

他的兩次婚姻都是託馬斯·亨利·赫胥黎的女兒。他從1875年開始在慕尼黑藝術學院學習繪畫。

他是英國皇家藝術協會的會員,祖上從商人發家,到他這一代,哥哥當上了議會議長,弟弟也成為皇家藝術會員,算是新興貴族吧。約翰·柯裡爾的丈人是著名的博物學家赫胥黎。

約翰·柯裡爾的繪畫風格上承拉斐爾前派,擅長肖像繪畫,也熱衷於畫一些中古傳說,比如這個《戈黛娃夫人》。

《睡美人》  私人收藏

《睡美人》是法國作家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1697年出版,後經如《格林童話》等多次改編傳播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之一。公主躺在宮殿臥室裡睡著了,一同睡著的還有兩個侍女趴在床邊。公主面稍偏向窗戶一側,望出去便是王子需要穿越的森林。

著日不落帝國的興盛,各地的對中世紀以及之前的歷史的發掘,人體美的表現極大激發了英國畫家們的熱情。《戈黛娃夫人》是中世紀中一個直接觸及裸體但不色情的故事,可以認為是部分貴族好善的美德與教會清規戒律的保守的一次碰撞。故事以及由這個故事延伸的藝術作品的都可以算是人文主義在現實社會中的具體表現。

不過,戈黛娃夫人這個人的確在11世紀初期存在,一些古老文件都有相關記載,如儲藏許可證、碎石許可證、和末日審判書,儘管對她名字的拼法有許多不同。在伊利(Ely)的歷代志(12世紀晚期寫成)中記載她原是一名寡婦,在1040年嫁給利奧夫裡克,並在那幾年裡曾資助一間位於林肯郡(Lincolnshire)的修道院。在1043年她說服丈夫建造並資助一間在考文垂的本篤會修道院。在一張由她兄弟向本篤會修道院頒布的許可證上也發現她所留下的記號「di Ego Godiva Comitissa diuistud desideravi」。

她也是其他許多地區修道院的女施主。末日審判書也記載她是少數幾個在諾曼人徵服英格蘭後仍能保有土地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也是唯一一個被記載的女性地主。她大約在幾年後去世,被埋在一個大修道院的入口處。戈黛娃夫人的傳說故事在1678年5月31日開始被考文垂列為紀念節日,直到1826年停止。在1848年至1887年間又再度復甦,直到現在都是考文垂市的紀念節日之一。

Godiva是一個巧克力品牌,起源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由巧克力大師Joseph Draps 一手創辦,並以傳說中尊貴的Godiva 夫人命名,至今已有超過90年的歷史。自1968年起,Godiva更成為比利時皇室御用的巧克力品牌,被稱之為最貴氣的巧克力,巧克力裡的勞斯萊斯。

約翰·柯裡爾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世界名畫《馬背上的戈黛兒夫人》賞析及柯裡爾油畫欣賞
    《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是英國考文垂博物館館藏名畫,是考文垂城市名片。很多人只看到了畫面上這個赤裸的女人,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故事背景:據說大約在1040年,統治考文垂城市的麥西亞伯爵利奧夫裡克為了支持英國軍隊出徵,下令向百姓徵收重稅,百姓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 閱讀欣賞:《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
    這幅油畫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畫中女子雖是赤裸,但毫無色情意味。時至今日,這幅名畫仍被考文垂市博物館珍藏,這幅油畫和葛黛瓦夫人,已經成為考文垂市的「名片」。很多人只看到了這個赤裸的女人,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
  • 《馬背上的Godiva夫人》——傳頌千年的故事
    葛黛瓦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稱她為葛黛瓦夫人。但故事的轉折就在於此,葛黛瓦夫人竟然真的同意了,並且還宣告了全城。伯爵想上前制止,卻不敢開口,只好也騎著馬,跟在她後面。整個繞城騎行中,只有一名裁縫師Tom違反了市民的約定,在窗子上鑿了一個小洞,企圖偷窺葛黛瓦夫人。據說,很快他的雙眼便瞎掉了,這個人後來成了英語偷窺狂者(Peeping Tom)一詞的由來。
  • ——歐洲油畫作品《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裡的感人故事
    這幅油畫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畫中女子雖是赤裸,但毫無色情意味。《馬背上的戈黛瓦夫人》是1898年英國畫家柯裡爾創作的一幅油畫。中文名馬背上的戈黛瓦夫人作者柯裡爾創作年代1898年畫作類型油畫現收藏地英國考文垂博物館《馬背上的戈黛瓦夫人》由英國畫家柯裡爾作於1898年,現藏於英國考文垂博物館,是這個城市的名片。
  • 《戈黛瓦夫人》作者筆下的女性,楚楚動人!
    馬背上的Godiva夫人  John Maler Collier  約翰·馬勒·柯裡爾  英國畫家, (1850-1934)  他的妻子瑪麗安·赫胥黎畫的柯裡爾, 1882  約翰·馬勒·柯裡爾(John Maler Collier,1850年1月27日-1934年4月11日),英國著名藝術家
  • 你只看到馬背上的裸女,卻不知道她背後的故事
    第一張照片是世界名畫Godiva夫人,今年是我第二次分享這幅名畫。這個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叫做考文垂(英國)的地方,一個公爵的太太叫做Godiva,整幅畫會看到是這位裸女騎在馬背上。因為Godiva夫人希望能夠提醒他的公爵丈夫說,請不要給這些民眾的稅這麼重。
  • 小白龍,一匹低調而高貴的馬
    他是《西遊記》裡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角色,也是西天取經隊伍中最高貴的角色。他就是白龍馬。
  •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2020-09-21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高貴被嘲笑的時候,陰暗也就不遠了!
    調查稱這是一場商業炒作,炒作題材來自於一幅世界名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只是炒作者有所不知的是,這幅世界名畫背後有一個與香豔無關的動人來歷。名畫《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話說1040年,英國考文垂市的利奧夫裡克伯爵迎娶了葛黛瓦為妻。葛黛瓦夫人貌美如花,氣質端莊典雅,人們都對她十分傾慕,可她卻整日悶悶不樂。
  • 在馬背上,聽懂西北偏北的風
    若是在馬背上,則必是那逐草蒼莽,酒醉人狂,兩腳一蹬便是半個江湖,踏在皚皚白雪中,定給它激個三尺雪浪。莫問長槍依在,莫等閒拔出刺個一點寒芒,槍出如龍;休說廉頗老矣,八百聯營要的便是那火石電光。上馬!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 騎在馬背上爆火的除了丁真,還有新疆「馬背上的女副縣長」賀嬌龍
    騎在馬背上爆火的除了丁真,還有新疆的那位「馬背上的女副縣長」賀嬌龍。視頻中,雪地萬馬奔騰的宏大場面過後,女縣長賀嬌龍開始給自己的家鄉打call。今天,賀縣長發文了,她很感謝通過短視頻平臺讓昭蘇縣進入到大家的眼裡,拍短視頻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增長人氣助力當地的農業和旅遊業。事實上,這次丁真和賀縣長爆火的背後所呈現的是人們對美和自然的嚮往 。
  • 單位領導辦公室掛一個猴子蹲在馬背上,什麼意思
    單位領導辦公室掛一個猴子蹲在馬背上,什麼意思文/成長新視點序言:領導辦公室掛一幅畫,畫上一匹馬,馬上騎著一隻猴,正解有兩個,分別是猴年馬月和馬上封侯,兩種心態,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十八歲進京趕考時,在半路上遇到一戶姓馬的人家,猴年一路勞累身感疲憊,就在此人家借宿一晚上。沒想到這馬家有一位美若天仙般的女兒,名叫馬月。跟英俊瀟灑的猴年是一見鍾情,因此猴年就找藉口在馬月家裡多住了幾日。還和漂亮的馬月姑娘私定終身,偷吃了人間禁果。等到猴年要動身告別的時,兩人淚流滿面,依依不捨的相擁在一起,猴年發誓考取功名就回來娶馬月為妻,拜堂成親。
  • 中國古代馬畫中的符號與訴說
    原標題:中國古代馬畫中的符號與訴說 在金朝壁畫中,斜向馬槽和製造透視效果的傾向仍然與宋朝繪畫技法有關,這和尼爾森-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中所藏的任仁發畫作不同,從任仁發畫中堆疊的人馬與正面馬槽看來,他似乎對透視沒有興趣,但這種平面堆疊的人馬卻創造了一種留白與平衡的美感。任仁發對馬本身的描繪也同樣反映了技法隨時代推移的改變。   除了《九馬圖》,任仁發還畫過描繪同樣場景、主題的畫,但畫中只有七匹馬。
  • 【高階德語】《馬背上的青春》在線觀看
    今天德語君為大家推薦一部德國成長電影《馬背上的青春》(《Von Mädchen und Pfe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