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朱軍 ‖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2021-01-07 澎湃新聞
【方志四川•散文】朱軍 ‖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2020-12-1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朱 軍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朱 軍

一頂草帽,一把鐵鍬,腳上再配一雙的涼拖鞋,這就是我時常看見楊叔時的打扮。他不是在池塘邊查看魚蝦的情況,就是在去池塘的路上。

很難想像這樣一身打扮的人是一位老人。人稱「老楊」「楊哥」,而我則要親切的稱呼一聲楊叔。楊叔是都江堰人,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前後花了4年時間對小龍蝦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進行了細緻研究,最後在都江堰蒲津社區開始了他的大規模養殖。

圖片來源:每日都江堰

楊叔追求的是生態養殖,給小龍蝦餵食的是發酵的玉米和從外地空運回來的水草,加之源源不斷的岷江活水流淌,所以,從池塘裡垂釣上來的小龍蝦個頭很大、肚腹乾淨,活潑好動。除了蝦和蟹、池塘裡還有野生的泥鰍和黃鱔。在他住宿的地方一片空地上,楊叔還養了很多土雞,也不賣,留著自己家裡人吃原生態的雞肉和雞蛋,過著優哉遊哉的田園生活。

蒲津村,位於都江堰市安龍鎮北部,與大觀鎮和石羊鎮為鄰,毗鄰S106線。整個村子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多年前,因為肆意開展獼猴桃承包種植,導致土地流轉等一些遺留問題,造成大量土地閒置和浪費,社區大部分壯勞力外出務工,留下一些老弱病人在家。

近年來,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政策,將這一大片閒置土地通過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結合當地地理優勢,發展生態養殖業。社區兩委多次召開動員會議,修繕道路改善出行方式,彩繪外牆改變農戶軟環境,擺放綠植增添生活情趣,以前的「髒亂差」變成了今天的「淨美好」,生活環境和出行條件都得到了極大改變。

在舉辦和宣傳都江堰市蝦蟹美食節等活動的同時,還推出釣蝦、品蝦等活動,讓參加活動的遊客樂在其中,耍在其中。其中垂釣也是最受歡迎,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樂在其中,常常會聽見傳來的笑聲。

圖片來源:每日都江堰

楊叔的蝦蟹養殖場最直接的受益者還有附近村民。通過鄉村振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政策的優勢,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壯年都回到了家,修葺房屋改善了居住條件,因地制宜修起了農家樂。在大蝦出來的旺季,當地很多農家樂都推出了蒜蓉大蝦、麻辣大蝦、滷大蝦等各色各樣的蝦系列美食,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蝦的絕對新鮮。

在充滿泥土氣息的鄉下樹林間,擺上一張桌子,沏上茶,看養殖場內各位釣友各顯神通,聽樹林間蟲鳴鳥唱。偶爾涼風吹過,帶來一絲涼意。午飯時間,桌子是香噴噴的飯菜,蝦是旁邊養殖場的,菜是農戶自己種的。一家人過著這樣安逸的周末,豈不美哉。

難怪有人說:楊叔的養殖場不但魚蝦蟹在蹦跳,還跳出了這麼多農家樂。

這一跳,跳出了舊的觀念和思想;

這一跳,跳出了鄉村振興致富路。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朱 軍(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都江堰市作家協會會員)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散文】朱軍 ‖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散文】張喜洋 ‖ 池塘一夜秋風冷 吹散芰荷紅玉影...
    原創 張喜洋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羅玉蓮老師(張喜洋 供圖)回想起初識玉蓮老師時,那年我剛17歲,她擔任楊家中學高八四級一班班主任。在學習強國、方志四川等網絡平臺及《讀者》《巴蜀史志》《廣州日報》《珠江時報》《佛山日報》《打工族》《參花》《江門文藝》《佛山文藝》《黃金時代》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隨筆、評論等作品約百餘萬字。散文《坐歌堂》獲2004年度佛山市群眾文藝「百花獎」三等獎,入選全國八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教輔書。目前已出版散文集《坐歌堂》(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 【方志四川•散文】何春梅 ‖ 長江畔 橙花潔白橙子香
    【方志四川•散文】何春梅 ‖ 長江畔 橙花潔白橙子香 2020-05-25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鄒永忠 ‖ 貴旺
    【方志四川•散文】鄒永忠 ‖ 貴旺 2021-01-08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董勇 ‖ 岷山的春天
    【方志四川•散文】董勇 ‖ 岷山的春天 2020-06-10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蔣德斌 ‖ 雨中曲
    【方志四川•散文】蔣德斌 ‖ 雨中曲 2020-05-2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2021-01-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梁志友 ‖荷緣
    桑梓裡 幾年前的一次偶然,家住上堤村的陳老闆(隨大夥的稱呼)和幾個鄉親結束了顛沛流離的人生旅途,隨著湧動的春運大潮回到牽腸掛肚的桑梓,原本計劃和家中父母妻兒度過新春佳節後,再度遠走他鄉,繼續追逐致富的夢。
  • 【方志四川•脫貧奔康】祝雪梅 ‖ 一朵玫瑰花 致富千萬家...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脫貧攻堅」特刊一朵玫瑰花 致富千萬家——「玫瑰姐姐」陳望慧的脫貧花路祝雪梅 夾金山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這裡海拔較高、氣候嚴寒,雪山腳下便是四川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
  • 【方志四川•散文】程馳 ‖ 郡土嘉美
    原創 程 馳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樂山大佛鎮三江 (圖片來源:四川文旅廳)夜色逐漸瀰漫,久別重逢的淚花兒,在霓虹裡閃爍,迷醉漂泊的靈魂,終於回到故裡。樂山市月耳塘殘荷(程馳 供圖)海棠路的紅花謝了,黃花又開了,日子在落葉裡飄飛,鐫刻在心靈的竹簡上,從前的苦樂年華,磨鍊了無數青年學子的心。
  • 【方志四川•散文】梧桐花語夢 ‖ 百牛渡江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嘉陵江上「百牛渡江」奇觀百牛渡江文/梧桐花語夢嘉陵江上獨特壯觀的生態奇觀——百牛渡江(圖片來源:蓬安門戶網)百牛渡江,四川蓬安境內嘉陵江上一道罕見的生態奇觀。村民王天國號召大家集資集中修建牛棚,養牛一百多頭,以期共同致富。王天國付出全部心血研究養牛秘笈,他的牛每年生一頭小牛,還長了「牛寶」(價值100克黃金的牛黃)。正當大家欣喜萬分時,一百多頭牛卻在7月的一個清晨全部不見了。嘉陵江蓬安段風光(圖片來源:蓬安門戶網)村民們心急如焚,家家男女老少傾巢而出,四處尋找。大半天過去,還是不見牛的蹤影。
  • 【方志四川•散文】戴耕泓 ‖ 染坊記憶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染坊記憶戴耕泓 參觀成都蒲江縣明月村的鄉村旅遊,一些手工作坊吸引了我。當植物染布坊出現在我眼前時,已經遠去的記憶被拉了回來。媽媽排行老大,每天放學後就在店裡記帳,染坊的整套工藝對媽媽來說是耳熟能詳: 第一步,準備好充足的染料。隔一段時間,城外種藍草的農民就拉來一車做好的靛,用蔑籃挑到染坊內直徑3米的料池裡。 第二步,調色。調配藍色的深淺。藍靛可以染出粉蘭、天藍、海藍、毛藍、深藍等多種藍色和青色。顏色的深淺是技術活,外公憑經驗控制染料與水的比例。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劉長宇 ‖ 脫貧從裡走到外 攻堅緻富穩步邁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影像】央視10套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小鄰水亦出山頂上西南,流一百五十裡入鄰水。」 《鄰水縣誌》記載:「鄰水縣以此名。」 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始置鄰水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朝主政者改鄰水縣為潾水縣。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改潾水縣為鄰水縣。從此,「鄰水」二字沿用至今。
  • 【方志四川•散文】甘元俊 ‖ 巖上巖下
    【方志四川•散文】甘元俊 ‖ 巖上巖下 2020-09-18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楊奎昌 ‖ 綻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綻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楊奎昌3月20日,汽車尋覓著淡淡的花香,沿著國道212線,向著我心儀已久的梨鄉——蒼溪,快速行駛。回望來時的路,所有的細節一一呈現,一生中路過的麥田與荒原,浮華與童話,滄海與萌芽,都在記憶的長河中風乾成一道道美麗的轍。置身於鋪天蓋地的梨花中,我原本飄浮的思緒竟如此淡定從容,心頭那些酸酸甜甜的往事恰似揮之不去的雨絲風片,胸中那些跳躍的情愫和喧譁的語言便在嫵媚地舞蹈,那些寒念如鐵的花蕾在心的某個暗角,瞬間怒放成花紅柳綠的春天。
  • 【方志四川•教師節特輯】趙立策 ‖ 坎坷教師路
    原創 趙立策 方志四川點擊上面藍字「方志四川」添加關注!坎坷教師路 趙立策在一場百年未遇的大暴雨中,我的高考終於結束了。嘉陵江的洪水早已翻過河堤,衝進了縣城河街。
  • 【方志四川•母親節特輯】林克強 ‖ 獻給母親節的歌(組詩)
    原創 林克強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 【方志四川•七夕特輯】黃學清 ‖ 傻妻抗洪搶險記(紀實散文)
    原創 黃學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七夕,一曲《牽手》,願有情人一牽手,到白頭!傻妻抗洪搶險記(紀實散文)黃學清從小生活在古城南溪長江邊的我,對江水的習性瞭然於心,春明景和時,江水像母親溫暖的手撫摸我臉;夏陽酷暑時,江水如猛獸的利爪撕扯我心。與江為鄰,博大胸襟;以江為友,天長地久。就是大江兒女與生俱來的情懷。
  • 【方志四川•探秘】甘元俊 ‖ 「豐禾百藥」失傳記
    【方志四川•探秘】甘元俊 ‖ 「豐禾百藥」失傳記 2020-12-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錢俊樺 ‖...
    以前,走讀式駐村比較普遍,一來到綿埡村,有些群眾就「以貌取人」,認為是個只會拿筆不能幹活路的文書生,肯定也是會住在縣城,扎不下根。面對群眾質疑,封濤從到村第一天起,就雷厲風行,背起鋪蓋,吃住在村。「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封濤拿出軍人特有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翻山越嶺走村入戶,挨個到建檔立卡的119戶貧困家庭了解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