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詫異的是,網上討論最多的不是哪個表演更精彩,而是晚會假唱這件事。
重點是還有一些微博大V公開支持假唱,讓很多網友接連跟風。很多網友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需稍加引導,就會讓很多人思想保持一致。
其實就是去年爆紅歌曲《達拉崩吧》,只是為貼合春節氣氛,重現填詞演唱。這首作品最大的魅力在於通過不同音色的變化來表現不同角色。去年《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周深的演唱算是非常高質量的版本。對於聲樂演唱從不擔心黃齡,因為在很多節目中都聽過她的清唱。雖然她很努力想讓表演更加真實,可演唱的表情和聲音的情緒很多次無法對應。比如歌曲後半段美聲哼鳴,兩個八度的音域她的表情和開口完全一樣。其實不需要多解釋,只要大家看了視頻都不會認為這是真唱。
既然黃齡都假唱了,那其他歌手和演員自然也是如此。
金莎、鬱可唯、弦子和李菲兒的表演也讓人很無語。
在演唱《家鄉美》「這地方的名字叫湖南」時,弦子明顯慢了一拍。
此處是四人同時進,而她話筒抬起來晚了,看起來就很尷尬。
在演唱《桃花笑》時同樣出現了類似問題。
「聽鄉音未改樂逍遙」時,後面已不需要演唱,她卻拿起了話筒,還倒吸一口氣,沒想到後面竟然是間奏。她的尷尬和不自如完全寫在臉上,最後只能有微笑化解。作為歌手,對自己演唱的歌曲伴奏都不太了解,這難道不可笑嗎?相比弦子和李菲兒,金莎和鬱可唯的表演看上去就比較真實。
雖然都是自己演唱,但現場的聲音卻是錄音室提前錄製的版本。每一個舞臺對於歌手來說都非常珍貴,特別對新生歌手更是如此。他們需要在舞臺上不斷成長,如果假唱,觀眾根本看不到他們真正實力。很多人表示這是衛視強行要求的,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從晚會製作與錄製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現場都會面臨一種選擇。如果要保證真實感,就可能出現很多無法預測的表演事故。一旦出現演唱失誤,對於歌手、整場晚會,甚至衛視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觀眾會對歌手的表演感到失望,謾罵、脫粉等現象必然少不了。出於這種壓力,很多衛視就會選擇另一種模式,就是保證演唱的穩定性。這樣的表演雖然避免了現場失誤,但很容易讓觀眾發現破綻。比如昨晚湖南衛視的春晚,簡直就是明目張胆的對口型。如果非要在兩種晚會錄製形式選其一,當然更傾向保證晚會的真實性。
微博上關於#假唱和跑調哪個更難接受#的話題引起巨大討論。觀眾想要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現場,能反應歌手當下的水準與狀態。一旦假唱泛濫,觀眾都會沉浸在一片虛假的音樂環境中。
想要避免除了各大衛視及歌手的努力之外,觀眾也需要對車禍現場保持一定的寬容態度。讓歌手及衛視不再因為跑調而被罵的體無完膚,這樣在真唱的路上才能有更寬闊的發展空間。
唱的不好可以理解,但假唱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