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對聯‖上聯:不喜不悲安若素,請對下聯

2021-01-09 進士第

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在他的名作《嶽陽樓記》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超然脫俗的人生心態成為很多人的人生信條。

在古代社會中,儒家思想是士大夫面對世界的核心思想,他們用儒家的禮教、道德觀、人生觀來修身養性,以此來達到治國、平天下之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之優和個人之得而喜 ,也不因外物之劣和個人之失而悲。這是一種中庸的平和心態,是一種脫俗的思想境界,歷來被讀書人所認同。

其實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也許經歷過很多風雨、年齡很大的人可能有類似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但對年輕人來說有這種心態也未必見得全是好事。

但這句話帶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卻值得我們銘記: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採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韻律

仄仄仄平平仄平

拋磚引玉聯

不喜不悲安若素

允文允武穩如山

我是文淵閣守閣人,希望對聯能給你帶來一些文字上的樂趣,在日益浮躁的社會裡,也許讀書已經成為一種難得的習慣,但小小的對聯或許能夠堅持下去,想出一副好的對聯,是不是也有種高興喜悅之情呢?

相關焦點

  • 趣味對聯!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才女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文化起源於五代十國,到現在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仍然有許多地方會用到對聯文化,比如新年來臨之際,新婚之日等,人們家中都會貼上相應的對聯,以表達不同的意境!對聯俗稱對對子,是我們傳統文化之一,在歷史上,文人騷客往往喜歡通過對對聯的方式,來考量對方是否真的很強,正因如此,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以及才華橫溢的才子,他們在對對子方面的才能不得不讓人佩服。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
  • 原創對聯。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
    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下聯:???對聯小知識:對聯,俗稱對子,由兩句對偶句組成,它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是中文語言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作為一種學問,有很多講究,下面,我就簡要的和朋友們介紹一下。
  • 趣味對聯!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對的堪稱經典
    說起這個做對聯,他有好多種形式,它分為輓聯,喜聯等,對聯的格式,長短都不一樣,我們通常見到的都是過年時候貼的春聯,那個是七字聯,其實還有四字聯,五字聯,多字聯等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副非常有趣味的對聯,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你們猜下聯是什麼?
  • 經典對聯:上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下聯實在對不出!
    古代有名的對聯不少,比如說河北秦皇島山海關的一個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根據字的讀音不同,對聯就有不同的意思。整體來說這個對聯妙趣無窮,反反覆覆,重重疊疊,耐人尋味。除此之外也有寫對聯非常有意思。
  • 最有意思的對聯,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他對的下聯堪稱絕妙
    最有意思的對聯,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他對的下聯堪稱絕妙。對聯,大家都很熟悉。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貼對聯,對聯也交對對子。對聯其實是中華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士的喜愛,而且也成了很多人日常娛樂消遣的一種文化方式。
  • 人強命不強,求上聯,對聯皇帝朱元璋,皇帝乾隆的絕聯至今無下聯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上聯出自劉伯溫,下聯出自朱元璋,這是一副豪氣萬丈的對聯,融遠大的理想與志向於其中,一張貼出來就能起到鼓舞人心增強鬥志的作用,把愛好應用到事業上,可見朱元璋的高明。
  •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很不舒服
    但大部只能選擇火葬的方式,而火葬場門前的一副對聯道盡人生真諦,上聯是「早來晚來都得來」,說的就是人早晚都會有一死,都需要到這裡來進行火化。對聯一般都由上下兩聯和橫批組成,據說這火葬場的下聯就讓人很不舒服。
  • 經典對聯!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是什麼你知道嗎?
    說起對聯,很多都特別有意思,而且都有一定的故事背景,今天嶽涵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你比如唐玄宗時期,寵臣楊國忠曾經用對聯譏諷過李白,他給的上聯是:「兩猿伐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我們知道李白的才華那是兜也兜不住的,很快就說出了下聯,他說:「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如何出蹄!」再比如大文學家蘇軾,他曾經出對聯去嘲諷僧人佛印,給出的上聯是:「狗啃河上骨」,這裡的「上」就是和尚的「尚」。僧人佛印給出的下聯是:「水流東坡詩。」這個「詩」就是暗指屍體的「屍」。
  • 趣味對聯!上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雖然在現代對聯的使用頻率不是很高,但是有些地方使用對聯,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時一群在到餐館去吃飯,老闆為了吸引顧客,想了一點方法。就是通過對聯來吸引可客戶。怎麼吸引呢?他在店門口擺了一副對聯,這一副對聯沒有下聯,只有上聯。只要來吃飯的人能夠回答出這個下聯,就可以在店裡吃飯免單。不過回答出來並不是指回答對,而是要回答的巧和秒。
  • 上聯:「不論粗細長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聯很經典,橫批太有趣
    在明朝洪武年間,在江西廬陵就發現了一尊鐵鑄的十字架,上面刻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鐵十字架上有一副精美的對聯,上聯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下聯是「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到了唐宋年間,對聯文化快速興起,比如唐代詩仙李白,北宋的大文豪蘇軾、佛印,都擅長對對聯,至今有關他們的對聯趣事有很多。比如馮夢龍的《三言二拍》就記載了很多有關對聯的小故事。
  • 上聯「莫言秋雨不冰心」,網友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上聯「莫言秋雨不冰心」,網友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對聯是中國漢字獨有的魅力,你要是用其他語言文字來寫對聯,肯定沒有漢字這般妙趣橫生。對聯以頑強的生命力,向人們訴說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聯是一項極其燒腦的文字遊戲。
  • 師爺為公共廁所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更是一絕
    而對聯也是我國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學藝術,它主要是將古詩詞與書法相結合,有的時候還會融入一些雕刻藝術,比如可以把對聯雕刻在木頭或者石頭上,如果將對聯貼在牆上,就是中國人民最熟悉不過的春聯。不過相比於詩詞的對仗工整,對聯的語言更為朗朗上口和精妙入神,大多數的對聯不一定辭藻華麗、富有文採,但卻蘊含著人們的生活氣息。
  • 對對聯,上聯: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請接下聯?
    紅事是指男女結婚,結婚是多以紅色裝飾,比如新年的衣服、床上用品、婚禮用品、鞭炮等都為紅色,門上的對聯顏色,所以叫紅事,紅事是喜事。白色是指高壽的人病逝,喪事多以白色裝飾,比如孝子的衣服、幔帳,門上的對聯顏色,所以叫白事,白事是喜事,所以有紅白喜事之說。
  •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現代人會用簡訊表達思念之情,而古人則會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現代人用遊戲來消磨時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來充實自己;現代人可以通過網上交友軟體來尋找心儀的對象,而古人可以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尋得如意郎君。
  • 每日一聯,上聯:東奔西走討東西,下聯誰有敬請惠賜!
    今天還是先上一則對聯趣事:從前,有個姓李的財主,他魚肉百姓,無惡不作,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現在話歸正題:今天給廣大對聯愛好者朋友們帶來的上聯是:東奔西走討東西;這個上聯用了兩個東、兩個西。但是兩個東的意思不一樣,兩個西的意思也不一樣。前一個東、西均是指的是方位,是兩個方位名詞。
  • 太守一上聯:「放舟夜半攬新月」,好友出一下聯,成經典對聯
    但有一個卻是人們很少提起的,那就是對聯。對聯是什麼呢?他是區別與詩詞獨立存在的,但與其他兩種也有些奇妙的聯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聯的存在是值得我們珍惜的。從五代的帝王開始,對聯逐漸由高不可攀,漸漸成了民間都一直在流行的文化。雖然如今的我們已經缺少了發展對聯的文化氛圍,但對聯與古代卻是異常的相互貼合。
  • 寡婦徵婚上聯「上心下心都忐忑」,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比如人生在世追名逐利,為了利益的多少彼此身不由己,困頓一時,而如何淡化名利就成為了道教修為的終點,有副對聯寫道「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下聯是「晨鐘暮鼓,驚醒無限痴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女子在繡房之中寫了一副上聯,管家把對聯懸掛在高堂之上,眾人抬頭觀瞧,只見上聯是「上心下心都忐忑」。
  • 千古絕對:上聯「紙上畫龍龍不動」, 下聯實在是經典!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古代的文人雅士沒事的時候總愛在一起寫對聯。也就是古代文青最喜愛的消遣方式了。其中對聯分為很多種,有些對聯的上下兩聯都是自己寫的。也有些對聯是一個人出上聯讓別人想下聯。這種對聯往往非常有意思。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這副上聯可謂是即景生情,十分貼合她現在的處境。
  • 以聯會友第69期,上聯:天暮蟬鳴鬧夏夜;下聯請君續對!
    能來談詩論文的絕非小白,因此對聯知識減免,先上一則對聯故事,以供詩友們欣賞:    白居易初來酒店,見門上貼著一副對聯:  杯中酒不滿;  店裡客常新。  白居易立向掌柜道:掌柜,來半斤透瓶香嘗嘗。掌柜搖手道:客官,本店規矩,只賣一兩,多了不賣,因一兩便醉。  白居易道:「管它利害,我今日一醉方休。」  掌柜原執意不賣,但禁不住白居易苦苦相求,只好打了二兩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