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在他的名作《嶽陽樓記》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超然脫俗的人生心態成為很多人的人生信條。
在古代社會中,儒家思想是士大夫面對世界的核心思想,他們用儒家的禮教、道德觀、人生觀來修身養性,以此來達到治國、平天下之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之優和個人之得而喜 ,也不因外物之劣和個人之失而悲。這是一種中庸的平和心態,是一種脫俗的思想境界,歷來被讀書人所認同。
其實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也許經歷過很多風雨、年齡很大的人可能有類似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但對年輕人來說有這種心態也未必見得全是好事。
但這句話帶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卻值得我們銘記: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採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韻律
仄仄仄平平仄平
拋磚引玉聯
不喜不悲安若素
允文允武穩如山
我是文淵閣守閣人,希望對聯能給你帶來一些文字上的樂趣,在日益浮躁的社會裡,也許讀書已經成為一種難得的習慣,但小小的對聯或許能夠堅持下去,想出一副好的對聯,是不是也有種高興喜悅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