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愛情公寓》的網友,一定還記得「陸展博」一角。
這個傻乎乎的可愛程式設計師幾乎貫穿整個系列,也讓演員金世佳剛出道,便獲得不小的存在感。
本以為外形高大帥氣的他會以此為契機,得到更好發展。
沒想到,這兩年來他的口碑爭議越來越大,甚至影響到大眾對他的觀感。
比如,他近日接受採訪談及對「流量」的看法,也引發了爭議。
面對流量至上的現象,他直言: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客觀來說,金世佳的話一點也沒錯。
「流量至上」帶來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被很多人討論過,這個觀點也被大家認可。
但從主觀層面來看,金世佳所說卻惹了眾怒。
大眾的第一個質疑是:你有資格這麼說嗎?
不少網友認為,這話倘若出自實力、作品俱佳的藝人之口,尚且能讓人心服口服。
但金世佳作為「流量」的同行,似乎沒強大到肆意評價別人的地步。
的確,金世佳出道11年,不能說沒實力。
但總差那麼一點點。
這「一點點」指的就是他參演這麼多作品,能被記住的,似乎只有「陸展博」。
事實上,金世佳運氣一直不錯。
他與「金牌編劇」於正合作過,只不過劇撲了。
他與第一次做導演的蔡康永合作過,只不過電影撲了。
他還接拍了穩操基本盤的《河神2》,沒想到續集也能崩盤。
就算是參演《二十不惑》、《摩天大樓》等熱劇,金世佳也沒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這就導致部分網友對他批評「流量」感到不適。
甚至還有人扒出他此前的尷尬言論,質疑他的「遺世獨立」有一點做作。
另外,金世佳的觀點有一個前提:「流量」啥都不會。
可是,「流量」們真那麼差嗎?
他似乎導致了因果,以為「流量」們生來就有熱度的。
然而,「流量」都曾有過寂寂無名期。
他們只不過抓住了機會、展現了個人魅力,這才吸引粉絲、擁有好數據。
就像90後小花楊紫,她的數據應該屬於「頂流」了。
難道她這樣的「國民級演員」也是純粹靠人氣上位的?
其實,楊紫還有過無戲可拍的曾經,可比金世佳慘多了。
但楊紫很堅韌,不放過任何一次演出機會。
她努力磨練實力,創作出《戰長沙》這類口碑劇。
歷經多年累積,直到出演了「錦覓」和「佟年」,楊紫才終於獲得流量。
如今看來,她應該算是在熱度、實力、商業價值方面平衡得最好的藝人了吧。
「流量」可助她擁有更多機會、獲得更好的角色;
「演技」可助她在娛樂圈更健康發展,直到成為不可替代的女演員。
這簡直是「事業粉」的天堂。
因此,金世佳隱含的「流量有罪論」似乎也站不住腳。
相比起來,同樣是面對「流量」的競爭,張新成的回應更容易讓人接受。
他沒有貶低「流量」,認可「存在即合理」。
他也沒有自怨自艾,清晰明白演藝行業的特殊性,不存在誰替代誰的危機感。
這樣的回答更成熟和理智,顯然也不那麼容易得罪人。
所以,不少網友誇他通透、情商高。
當然,咱們也不能因為金世佳所言存在漏洞便徹底否認他的意思。
畢竟部分實力較差的偶像佔據熒幕,導致好演員難出頭,這也是事實。
只不過,這也恰巧證明:實力派沒必要與「流量」涇渭分明。
既然暫時做不成無法替代的業界TOP,那麼像楊紫這樣流量、實力一把抓不是很好嗎?
總的來說,還是希望金世佳對「流量」多一些積極的想法」。
要麼默默演戲,用作品說話;要麼接受規則,用實力站上巔峰。
別再「世人皆醉我獨醒」了,認清自己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