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見微評論
從開年來,就有不少微商品牌深陷訴訟泥潭,很多註冊公司被爆出產品造假、虛假宣傳、涉嫌傳銷等問題。
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從失聯到被捕,不僅預示著一個品牌的衰落,對微商行業也是個巨大打擊。
根據企業查查數據顯示,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生產、銷售,旗下品牌歐束的創始人為宋維樵。
在2019年11月到12月期間,總共牽扯5起司法案件,均為合同糾紛案件。
無獨有偶,微商品牌「傳奇今生」近期也拿了歐束的劇本,上演了同樣的劇情。從目前的情勢來看,這款自稱無毒無害甚至可食用的唇膏品牌的命運,看似也不是很樂觀。涉及到的問題也無外乎是產品的質量、結構模式和虛假宣傳。
01
規範化迫在眉睫
人人都說疫情期間人們全都活成了微商的樣子,可那些在微商界摸爬滾打許久的品牌,卻頻繁暴雷,因為各種負面消息出圈。
微商發展潛力巨大,從出現至今,成就了大量微商從業者。但與此同時,亂象叢生的行業也讓這個行業存在的弊端被無限放大。
就像近期品牌頻繁出事,老闆失聯,這些問題或許被無限的放大,從而影響整個群體形象。令人焦急的事,整個微商行業的發展,並不僅僅是初期的問題。
微商巨大的發展潛力成就了一批微商從業者。但同時,它所存在的弊端也讓它不被主流所認可。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初期,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或被無限的放大,從而影響整個群體形象。但微商發展局限不僅是某個時間段的問題,更多的是在整個發展路線上頻繁出現問題,引發大眾反感,導致社會對微商的認可度不斷降低。
透支信任導致社會評價降低是一方面,而部分微商不規範和不自律也是導致這個行業走得格外艱辛的重要原因。
對於微商企業以及微商從業者來說,違法和違規的雷區和紅線是絕對不能碰的。想要行業穩定發展,一定要做好三點。
第一,提高產品質量、杜絕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會觸犯《廣告法》和《消費者保護法》,很多微商品牌在賣貨過程中會讓很多代理手中積壓大量貨物。
在微商鼎盛時期,行業進入一個誤區,開始頻繁踩雷,管理出現諸多問題。
以一大批微商操盤手為例,他們具備良好的包裝能力,懂得保持代理粘性和促使品牌發展,但卻出現大量虛假宣傳的問題。
出現了保健品可以起死回生、救人等宣傳管制問題,很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朋友圈素材,也是在那時的行業黑料。
不僅如此喜提航母、豪車,一年買房等誇大收入的行為,也提供了另一條病態發展的路。甚至很多4s店鋪甚至會掛牌嘲諷微商「歡迎微商拍照,一張200」。
如今的微商,想要壯大品牌發展,再靠諸如當時坑蒙拐騙等行為肯定行不通,保持真實,無論是產品的質量,還是營收和銷量,真誠真實才是留住人的關鍵。
第二,管理方面,需要對清理庫存等問題做管制,很多傳奇今生的代理表示自己的貨賣不出去,在社交平臺上求助。
這不僅是對個體代理的損害、品牌和行業也同樣遭受利益損失。每一個微商從業者都知道,這個行業樹立口碑難,但是詆毀卻很簡單,這種事如果頻繁發生,常年樹立的形象就會功虧一簣
想要發展行業,行業內的每個品牌都該儘量改善代理壓貨囤貨的問題,本來是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把他們變成韭菜。
第三,堅決不能觸碰傳銷底線。著名的微商平臺雲集微店的雲集服務號和雲集微店官方帳號被永久封號,不僅如此,還收到了958萬元的罰單。
不僅是雲集,摩能國際、環球捕手、花生日記等微商巨頭頻頻遭受封號或者涉傳打擊,微商作為一個行業,代理作為一份職業,就必須要進行正規登記,取得相關經營許可。
更需要各個微商平臺腳踏實地,與傳銷劃清界限,保障產品質量,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很多在違法邊緣試探的品牌,規範自身,切記以身犯險。
02
合規合法,才能迎來真正的微商時代
本來是個具備與時代掛鈎的特色模式,優勢頗多,但卻頻繁遭受質疑和打擊,在如今這個環境,2020年,微商時代是個真命題嗎?
微商具備其他傳統商業很難獲取的優勢——滾雪球一樣的裂變速度,通過整套完備的激勵模式與制度,在微信市場普及度越來越高的如今,獲取源源不斷的流量和財富。
微信的普及,不僅成為傳統大眾的即時通訊工具,更是成為每個人管理客戶關係的工具。善用微信者,微信的標籤、備註、分組等功能,都為他們精細化管理客戶提供了便利,而微信群和朋友圈、公眾號等,更是成為了流量的載體和傳播方式。
微商開始初期,早期的微商發現,利用微信自身的體系再加上一些背書,可以創造一個龐大的紅利期,此模式一經普及,最早一批覆蓋朋友圈的微商出現了,多以賣美妝產品為主。
這個時期,基本只要幹微商就會賺錢,只要站在微商行業,稍微有點腦子,都能飛起來吃一波紅利。
在後來的兩年裡,微商的生意進入到了一個歷史的拐點,為了行業規範化,越來越多的微商團隊開始採用精細化管理,及時細緻的機制層級進階以及給代理們及時反饋業績數據。
而此時出現的微信支付,讓微商的日活越來越高,想把貨物賣出去的心情越來越明確,就開始對人脈和素材有了明確的需求。
這些都不影響微商的發展,在一次次的教訓和經驗中,很多老牌微商企業依然堅挺,在後來的三年裡,微商群體不斷被各種新詞彙清洗。社群團購、社交電商等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傳統微商。
2019年,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其中有條例對微商有了明確的規則和規範。大體來看,國家要促進和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基調,使電子商務行業與實體經濟的關係進一步在法律層面得到了明確,促進線上線下雙發展。
在這一年裡,微商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優勝劣汰現象較為嚴重,很多品牌出現的同時,也有很多品牌死去。但這一年絕對是對行業發展最好的一年。
2020年,遇到了黑天鵝新冠疫情,所有人都憋在家裡不能出門,線上經濟迎來全面發展時期,很多線上從業群體,多多少少都嘗到了網際網路經濟的甜頭。
這裡自然也包括微商。今年年初,很多老牌微商也開始起盤新項目,線上經濟的蓬勃發展,對老牌微商來說絕對是行業復甦的一年。
微商品牌暴雷是一個行業在發展路上必須要經歷的難題,但對比其蓬勃發展的開始,百草叢生群魔亂舞的過去,出現這樣的事,更像是撥亂反正。
在法律的加持下,在疫情帶來的改變下,微商的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直。理性看待行業發展,積極解決問題,合規合法,才是微商。
我們在正視微商缺點的同時,也不該否認它的優點,商業模式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消除過去「天上掉錢」的浮躁心態,儘量規範,對運營和體系嚴格約束,回歸微商發展本質,才能奠定更長遠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