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歌手成千上萬,為何只有他成為歌神接班人?

2021-02-06 搖滾客

前不久,滾君聽說了陳奕迅即將舉辦2019巡迴演唱會的消息。


時隔三年,他終於再次啟程,來到你們的城市與你們相見。


到今年,陳奕迅已經出道24年。


身材發福、髮際線後退,他的聲音卻依然是夜裡失眠時最好的陪伴。

陳奕迅曾被認為是歌神張學友的接班人,在風起雲湧的華語樂壇以一首《K歌之王》濃墨重彩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在87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各類音樂獎項後,張國榮也在兩年後選擇直接退出了樂壇。

在彼此歌迷瘋狂的嘈雜聲中,身處音樂事業巔峰的兩位殿堂級歌手都不堪重負。

至此,八十年代香港樂壇曠日持久卻又極為白熱化的譚張爭霸落下帷幕。

在近四年的時間中,兩人幾乎包攬了所有的音樂獎項,難分伯仲。

而大多同時期的優秀歌手也在兩人的重壓下度過了自己才情卓越的時期,看似遺憾,這種競爭卻讓港樂甚至香港娛樂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兩人相繼暫時告別歌壇,短暫平息的香港樂壇在輕微喘息後,又迎來了另一次席捲全國音樂世界的風暴。

四大天王終於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譚張爭霸的推波助瀾,終於讓香港音樂完成了加速推進。

93年,《吻別》專輯的發行為張學友奠定了後來者難以超越的樂壇地位,同時也承接了之前20年港樂的積累。


由此,從七十年代中期,歌神許冠傑為港樂揭開序幕。


八十年代末期的譚張絕代雙驕,到九十年代的歌神張學友,港樂在30年間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盛世頂峰。

但在風光無限盛世強音之中,後繼乏力的港樂卻是否能夠逃脫月滿則虧,盛極必衰的命運?


而接替張學友可以延續盛世的歌手又是誰?

鄭中基,謝霆鋒,無數歌手影星被冠以四小天王,天王接班人的稱號。

但回首接近20年時間之中,關於張學友之後接班歌神的,被歌迷討論最多的人,無疑是陳奕迅。

1995年,Eason在新秀歌唱比賽中奪冠出道。

 


邁進千禧年,兩岸三地華語樂壇呈現風起雲湧,波瀾壯闊之勢。


2000年華語樂壇佳作頻出,內地與臺灣爭相趕上,港樂遙遙領先的優勢逐漸被磨平。

剛剛被夕陽紅粉絲團打榜超話過一億的老Jay Chou小公舉,那時還剛剛在10天內寫出50首歌,推出第一張專輯《Jay》,第二年《範特西》繼而大賣。

同一年,孫燕姿在臺灣出道,《天黑黑》豪奪金曲新人獎。

內地樂壇,樸樹青澀的唱著如今被盤尼西林翻唱,令亞東掩面的《New boy》,被眾多90後家長「誇獎」這個髮型並不「樸素」。

而此時的香港樂壇,張學友剛剛拿下代表無上榮譽的香港金針獎,四大天王的氣勢稍有間歇,謝霆鋒用其不服輸的個性和曲風,吸引走年輕人的目光。

而現在回想,此時更無法讓人忽視的應當是26歲的陳奕迅。

他在千禧年發行《K歌之王》,在一片喧囂之中,安靜的唱出英皇公司在市場和音樂之間尋求平衡的作品,在港樂中終於掀起不小波瀾。

但在內地樂壇,卻依然風頭不盛。

次年,發行林夕用60餘首歌名再填的國語版本《K歌之王》。

直到03年,紅遍內地的《十年》發行,同時期粵語「病態三部曲」也相繼問世。


黃偉文的詞與Eason的情緒處理,演唱風格,聲線音色配合的相得益彰,極度契合的作品直擊人心。

大多內地樂迷卻還是僅僅知道他是唱《十年》的歌手,而其他歌曲卻所知寥寥。

03年4月哥哥去世,情深不壽,人生無常。當驚才豔絕的人過世,歌迷也同時驚醒。

95年到03年,浮沉幾近十年。


直至05年一首唱法爆炸的《浮誇》面世,歌迷們才終於正視一直在堅持的陳奕迅。


05年之後的港樂,進入了陳奕迅的時代。從千禧年之後,在英皇時期的積累逐漸轉變成了碾壓性的硬實力。

連續9界叱吒樂壇最受歡迎男歌手,幾乎每年的專輯都有傳唱度特別高的作品。

06年11月發行的專輯《What’s going on..?》,後來被大多數歌迷在歌荒時翻出來反覆聽的封神專輯。


其中《裙下之臣》、《富士山下》、《白玫瑰》都被反覆翻唱。

第二主打歌《富士山下》更是一舉拿下多項大獎。

林夕在與陳奕迅幾次合作後,為其深情款款又低眉婉轉的演唱風格量身填詞,將愛情的細膩幽怨與詩意的溫柔纏綿相融合。

富士山不能擁有,愛情的悲喜是否可以如化學反應般被當做虛無?

看似雲淡風輕的低訴難掩滿腔的深情,Eason看似輕易卻又極其穩定的氣息運用完美地詮釋了歌曲的主旨。

而這個主旨正是每個人都在或多或少掩藏的曲折心事,你知道曾在心底的悲喜,苦無表述,或者難以言喻。


Eason和林夕用《富士山下》緩緩的,極輕的告訴你。

與林夕相同,為Eason填詞成就多個經典的還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詞人,黃偉文。

古人在詞曲創作中,也有以韻位疏密和句讀長短來表達情感的做法。一般諧婉的曲調,韻位均勻,多選平聲。

而同一曲調中,句句押韻的一段,多為聲情相較更為迫促。

「下半生竟再開學,入迷的終於醒覺,移走最後的死角。」

在一起經歷了太多起起落落之後,兩人的默契已無需贅述。

2011年的一首《苦瓜》,黃偉文在副歌部分運用平聲入韻,少有的將快意人生放下,轉為先苦後甜的大徹大悟。

正如後來12年張學友唱《定風波》,「滿堂盛宴,不如一碗細面」的灑脫,於平淡中重新理解「半生瓜」。

正如歌詞所寫一樣,下半生再開學,在多個經典之後Eason並沒有裹足不前,而後而嘗試多種曲風相融合。


13年的專輯嘗試了電子樂、弦樂、民謠吉他等多種音樂元素相融合。


在工作中,十年如一日的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Eason曾在節目中說,對待自己的麥克風,就如和它戀愛一般。


而在歌曲演繹中,對每字每句的深挖細節更是讓他的歌無可挑剔。

「無條件唱陳奕迅」的現場,只有鋼琴伴奏,沒有任何和聲,沒有樂隊的配合,沒有效果器。


僅僅靠嗓子,對氣息的把握,對情緒抒發的控制,極其工整的完成了作品。


而這個現場作品的演繹也同樣有不低於CD的藝術性。

 

如今謝霆鋒在鑽研十二道鋒味,林俊傑給周杰倫超話打榜,歌迷大嚷,「除了不出專輯,哪都有你倆。」


學友歌神已近花甲,仍然很忙。


許冠傑70歲時仍在紅磡開演唱會。

而Eason能否成為普世意義,毋庸置疑的歌神?


作為歌神的接班人能否讓港樂再有佳作,最終是否能夠領獎金針,確實令人充滿期待。





 文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二流的演員,一流的歌手,鄭中基為何沒能成為「歌神接班人」?
    1992年,歌曲《分手總要在雨天》榮獲「十大勁歌金曲金獎」,也是在這個頒獎典禮上,張學友首次獲封「歌神」稱號,並最終在華語樂壇「封神」。流行音樂領域可以同時湧現多個「歌王」或者「歌后」,只有「歌神」的稱號在某一時期內只專屬於一個歌手,且長時間內不會被取代。
  • 林夕為他寫下三首歌詞,造就歌神接班人的稱呼,奈何心血付諸東流
    相信大家對於華語樂壇最具才氣的作詞人之一林夕應該都不陌生,這位來自香港歌壇的填詞人堪稱有著曠世奇才,下筆有如神助,但凡是出自林夕之手的歌詞通常都能夠成為經典,例如我們熟知的張國榮、陳奕迅、張敬軒、楊千嬅、華晨宇等等頂級歌手,就均有過林夕填詞的代表作,可以說在整個華語樂壇林夕都是享有盛譽的填詞人
  • 他成功入圍「2018HITO流行音樂獎」陳奕迅有望成為新一代歌神嗎?
    香港:劉德華說歌神是許冠傑、張學友、陳奕迅。臺灣:李宗盛談到他的弟子楊宗緯,表示楊宗緯是他心目中繼張學友、陳奕迅之後的歌神。內地:2008年胡彥斌唱《男人KTV》對陳奕迅和張學友致敬。因為只有陳奕迅能在粵語式微的情況下完全打入臺灣和內地,並通過國語歌為港樂向現在的大陸打開市場,讓內地年輕一代又重新認識到錯過的港樂,也讓港樂在21世紀的華語樂壇擁有一席之地,這對已經掉到谷底的香港樂壇帶來太多好處,所以不能說是香港沒人了才捧陳奕迅為歌神的,而是擁有陳奕迅是香港樂壇的幸運。陳奕迅2003年的金曲獎一舉奪下了「最佳國語專輯」和「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 張學友憑什麼當歌神?別人也有機會,但架不住他持續「放大招」!
    眾所周知,整個華語流行歌壇,歌神是一頂非常榮耀尊崇的「帽子」,如今享有歌神殊榮的歌手,僅有兩人,分別是「香港歌神」許冠傑和「華語歌神」張學友。許冠傑作為第一個被「封神」的歌手,因為特定的時代性和歷史功績,決定了他的不可替代性。
  • 陳奕迅樂壇最後一位歌神,誰會是他的接班人?網友,幾乎沒有
    在樂壇,港臺和內地有很多出色的歌手,但能稱為歌神的就三位,許冠傑,張學友和陳奕迅。陳奕迅作為港臺第三代歌神,他的接班人會是誰呢?幾乎沒有。陳奕迅,1974年7月24日出生於香港,1995年參加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並獲得冠軍,同年正式出道。
  • 她是容祖兒的接班人,歌神張學友都誇她是數一數二唱的好的歌手!
    拿過的獎項數不勝數,英皇的一姐唱將,而英皇還有一位歌手,和容祖兒為同門師姐妹,她就是泳兒,被稱為容祖兒的接班人,蓉兒的唱功獲得很多人 的好評歌神張學友都說她唱功好,說泳兒是數一、數二唱得好的歌手,對她演繹我的歌很有信心,相信泳兒以她的特質能表達出另一種感覺。香港媒體也這麼評價說「泳兒聲音「清新悅耳、酷似王菲」」。對泳兒的評價之高可見一斑。泳兒,原名陳家欣,香港女歌手。
  • 華語影壇有兩個怪人:一個拒做歌神接班人,一個拒做周星馳接班人
    鄭中基篇:本可以成為歌神接班人卻一心想成為第二個周星馳其實鄭中基的出道一開始完全就是自己喜歡而已,加上他的老爸是唱片公司老總的身份,他順利出道,順利發片,一切都很順利。1996年鄭中基發行了第一張國語專輯《左右為難》,同名主打歌一經推出就深受歌迷喜歡,
  • 華語樂壇開演唱會人氣最爆棚的六位歌手,鹿晗上榜,歌神屈居第二
    【第六位:鹿晗】鹿晗作為如今娛樂圈中最炙手可熱的小鮮肉男星,他在年輕女生中特別受歡迎,演唱會人氣也非常高。【第五位:王菲】王菲是華語樂壇天后級別的歌手,因歌唱成就突出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她在演唱會上幾乎不互動,但是人氣依舊爆棚。
  • 陳奕迅鄭中基暗中較勁多年,歌神接班人還真是個「香餑餑」!
    當同是香港藝人的鄭中基面對記者提問,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時,他表示陳奕迅的做法太過於偏激,誰家裡都會有個急事的時候,不相信他開會從未看過手機。如果是自己處理的話,會以一種更加幽默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鄭中基和陳奕迅是香港兩代歌神接班人,兩人自出道之後暗中較勁多年,再加上與女歌手楊千嬅的牽連,更是被大家津津樂道。
  • 網絡上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張學友,歌神難道真的是吹出來的?
    ,毫不誇張的說縱觀現如今整個華語樂壇,能夠被歌迷們這麼稱呼的只有張學友一人,即便強如陳奕迅也只能退居其次被稱為「歌神接班人」,可見張學友的地位不僅崇高更是具有唯一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張學友,最常見的說法就是早年四大天王成名全靠包裝,類似於現如今的流量歌手名氣大於實力,更有甚者直言張學友歌神的稱呼都是粉絲們吹出來的實際上並沒有這麼頂尖的水平,對此不知道你是怎麼看。
  • 從歌神接班人,淪為過氣歌手,「太子基」這麼多年經歷了什麼?
    同名專輯在當年由寶麗金唱片公司傾力打造,歌神合唱主打歌,人稱「太子基」的鄭中基強勢出道,一時間風頭無兩。更何況,鄭中基也繼承了老爸一定的才華,唱功著實不俗,甚至被譽為「歌神接班人」。如果他照此發展下去,「歌神接班人」應該是實至名歸了。可命運就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是「事與願違」。
  • 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張學友大家都知道是香港樂壇乃至全國公認的歌神。他所出的每一首作品都非常優質,而且人品和口碑一樣好,當時流傳的一句話就是人人都想做大哥的接班人,想接過來歌神的寶座。而歌神的接班人一定要有到位的演唱水準,鄭中基就是其中之一,他憑藉優秀的演唱水準以及雄厚的家世背景,被稱作當時最有實力的歌神接班人。
  • 當年打敗陳奕迅的歌神接班人,如今連綜藝都「不敢」上?
    其實鄭中基的唱功也十分出色,甚至多次打敗了當今歌神陳奕迅。就像網友所說:放著張學友接班人不做,偏偏要做周星馳。2大家都知道張學友是華語樂壇公認的歌神,幾十年過去了,湧出了一批又一批歌壇新秀,但始終無人能夠撼動張學友歌神地位。
  • 2003年的一次醉酒事件,讓他錯失歌神接班人,陳奕迅才能上位
    曾幾何時,在香港娛樂事業鼎盛的90年代,各類的影帝歌神,那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且那些號稱某某某的接班未來人才,也是井噴。而這些接班人,可不是像現在這些流量明星們,一天一個炒作,他們都是真正有實力的。張學友,之所以稱呼他為歌神,這個完全不是什麼炒作,張學友確實有這個實力。
  • 他身世顯赫譽為歌神,卻淪為三線演員,退出歌壇
    他身世顯赫譽為歌神,卻淪為三線演員,退出歌壇娛樂圈中魚龍混雜,不僅有很多有資源和背景的富二代,還有遺傳了父母基因的星二代,他們從出生就擁有了非常好的機會,他們走進娛樂圈是非常容易,也是非常順利的。但是因為富二代和星二代從一開始就非常的一帆風順,而且因為家庭的原因導致他們在娛樂圈中並不是有太多耀眼的成績,而是讓大家記住的是他們的身份和背景,所以他們很多人在娛樂圈中都是曇花一現的狀態,其中有一位香港的豪門,他的父親就在華語音樂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當年他踏入歌壇的時候非常被看好,而且他又是遺傳了父親的音樂基因,大家都認為他是歌神張學友的接班人,但是他的人社很快就被自己搞沒了。
  • 哥哥張國榮稱他為亞洲歌神,譚詠麟說他是整個樂壇的支柱
    足可見這首歌對歌神的意義。《太陽星辰》的所屬專輯《jacky》值得一提,《Jacky》是學友發行第四張粵語專輯,雖然銷量不及之前三張粵語專輯的驚人數字,但仍有二十萬張銷量,穩坐當年樂壇前四位置,僅次於譚詠麟、張國榮和林子祥,而專輯中的一些歌曲如:《沉默的眼睛》以及《太陽星辰》已成為經典粵語歌曲之一,其中《沉默的眼睛》和陳百強遺作《細想》改編自玉置浩二的《Friend》,《迷情》及其國語版《思念》是羅大佑為其創作的歌曲
  • 喝酒誤事,他親手放棄了「歌神接班人」, 陳奕迅替補上場稱霸歌壇
    喝酒誤事,他親手放棄了「歌神接班人」, 陳奕迅替補上場稱霸歌壇我們都不喜歡酒鬼。你喝醉了就躺在那兒好了。那要是遇上酒品不行的人,那還真的避之不及。」2002年,一架飛往臺北的航班起飛後不久,飛機上一名醉酒乘客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騷擾乘客,甚至打翻了幾張機票。
  • 張學友拒《我是歌手》,直言:質疑評委水平!就是喜歡這樣霸氣自信的歌神
    香港也有很多歌手參加了《我是歌手》的比賽,如鄧紫棋、李克勤、容祖兒、古巨基,為什麼只有愛飆高音的鄧紫棋火了,還有陳潔儀,前兩個回合均墊底遭淘汰,當時還引起了香港和內地網民的罵戰,這些除了折射出香港和內地文化的差異外,也從側面反映出,內地的一些選秀比賽,已經慢慢有點走偏了,不走情感共鳴路線,我們比誰的喉嚨更響,像靈魂歌手李健,還有搖滾青年梁博這樣堅持自己的真的是少數。
  • 香港兩個被演戲耽誤的歌手,一個是歌神接班人鄭中基,另一個是他
    香港的演藝界歷來「神人」輩出,歌神張學友因為鋒芒畢露的演技,成為大家心中被唱歌耽誤的「影帝之材」。原本被視為「張學友接班人」的鄭中基,放著垂手可得的「歌神」不當,偏偏要跑去爭影帝。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像鄭中基一樣,是又一個被影視圈耽誤的歌手——張衛健!光頭型男張衛健,算得上是演藝圈裡扮起酷來,少數幾個不讓人討厭的明星之一。
  • 華語樂壇曾經有多畸形?量產「歌神」群魔亂舞,翻唱成風據為經典
    然而無限繁榮之下也孕育著各種亂象,繁榮的流行文化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在利益的推動下整個樂壇開始急功近利,紅成了唯一的目標所謂「笑貧不笑娼」,華語樂壇開始群魔亂舞了。群魔亂舞的一大代表就是各種封號,有人笑侃是「封建迷信」,典型的就是「四大天王」。一個四大天王把其他歌手統統抹殺了,香港每年的頒獎禮都成了4個人的主戰場,粉絲也被這4人包圓,別人湯都喝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