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由小杏
文章來源:富書少年(ID:fssnfrc)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陪伴便是一切力量的來源。而每一個被父親用心陪伴的孩子,內心一定是豐盈又自信的。
這兩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這個暑假,一名14歲的少年在父親的陪伴下,24天騎行318國道川藏線2200公裡。
父子二人一天最多的時候,曾翻過4座4000米的高山,每天的路程相當於一個全程馬拉松。
沿途的艱辛與坎坷,在父親的陪同下全部化作前進的力量
途中,父子倆不僅要強忍著高原反應帶給身體的痛楚、還要面對一天時間裡變化無窮的惡劣天氣。
兒子因為高原反應經常流鼻血,吃的也很簡單,多數時候他們就依靠方便麵來作為身體的補給。
父親說,兒子中途也曾想過放棄,但最後卻還是堅持下來了。
兒子之所以能夠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下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爸爸跟我在一起,爸爸能夠做到,我也要做到。」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中說:父親在身體、氣質和思維上的特點,很容易被孩子當作心中的偶像。孩子也總從父親身上獲得面對外部世界的信心。
父親的用心陪伴,真的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他教會孩子勇敢面對艱難與困苦,教會孩子堅持與自信,也教會孩子在磨難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相對於媽媽,爸爸更願意對孩子放手,也會鼓勵孩子多做嘗試和冒險。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更容易成為一個自信、堅強、勇敢、獨立的人。
1
父親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力量來源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今年高考,哥哥趙稞和弟弟趙棣分別以687分、685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
雙胞胎學霸兄弟,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一度成為熱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兄弟倆談及父親時說,爸爸是我們的動力,學習上爸爸雖然給不了我們任何的指導,但是遇到困難和迷茫的時候,只要父親在,便有前進的力量。
趙父之所以會有如此優秀的兩個兒子,真是離不開他多年的用心陪伴。
高中三年裡,無論颳風下雨,趙父每個周末都會從農村趕到縣城。去到兒子們的學校與兩個孩子面對面的溝通、談心,為孩子們加油鼓勁!
趙父用他自己的方式給予孩子們最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用最驕人的成績回饋老父親的用心。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陪伴便是一切力量的來源。而每一個被父親用心陪伴的孩子,內心一定是豐盈又自信的。
今年4月份,單親爸爸帶著四歲女兒騎行到西藏的視頻刷爆朋友圈。
視頻裡,小兜兜快樂、自信的笑容深深打動了我。
超級奶爸陪著女兒兜兜71天,騎行了4139公裡。
在這71天裡,爸爸伴著孩子從家鄉東莞出發、途經深圳、廣西、雲南等多個省份和城市,最終到達西藏。
小兜兜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願意帶她看世界的好爸爸。
小小年紀,她就看到了世界的繁華和艱辛,同時,爸爸也教會了她勇敢和堅持。
爸爸的陪伴,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也能給予孩子源源不斷的力量,讓孩子在生活中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2
健全的孩子,少不了爸爸的陪伴
據調查,目前中國的家庭中,僅有10%的家庭是由父親負責教育與陪伴孩子。
很多爸爸認為,自己負責賺錢養家就好,帶孩看娃的小事則是媽媽的工作。
但,在育兒理念不斷進步的今天,很多實踐證明,帶孩子不僅僅需要媽媽的參與,爸爸參與帶出的孩子各方面都會更優秀。
1、爸爸陪伴的孩子,更加積極樂觀
黃磊主演的《小歡喜》中,方一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雖然,方一凡有時候調皮,不好好學習。
但是,他的性格幽默、樂觀、積極向上,是個十足的樂天派,也深得同學們的喜愛。
面對中年危機的時候,方圓也沒有把焦慮釋放在方一凡身上,在方一凡學業最重要的時候,他選擇了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雖然待業在家,但他每天都給孩子們做營養美味的飯菜,給孩子們做心靈疏導,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
在高考這條路行不通的時候,方圓鼓勵並支持方一凡走藝考這條路,並且一路陪伴他找老師、練習舞蹈。
最後,方一凡不負眾望考上了理想的藝術學校。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2、爸爸陪伴的孩子,認知能力廣泛
對於同一件事情,男性和女性關心的地方是不一樣的,爸爸會更關心世界、科技類新聞,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認知能力,會讓孩子比較有大局觀。
記得《少年說》有一期裡,一位來自內蒙古的四年級小男生王亦瀟,站在勇氣臺上對爸爸說的話讓我很有感觸。
5月份,是小亦瀟從內蒙古轉學來到上海讀書的第三個月。
因為在內蒙接受的教育相對上海較為落後,所以剛來到上海的小亦瀟在學習上比較吃力,特別是英語。
面對這樣的情況,他的爸爸陪著他一起讀書,和他肩並肩坐在一起,指導他做題的思路,還會耐心的為他講解難題。
在爸爸日復一日的陪伴下,小亦瀟的成績慢慢有了明顯的進步。
並且,在爸爸的影響下,小亦瀟還愛上了「搞科研」,會自己在家創造飛機模型、火箭等,並為此取名「殲35」。
他對航空的熱愛一度惹怒了媽媽,媽媽覺得他是在搞破壞,只有爸爸選擇陪伴並支持他。
爸爸陪伴教育出來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會得到更好的鍛鍊和開發,讓孩子有更廣闊的認知能力。
3、爸爸陪伴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研究發現,女孩如果經常沒有爸爸陪伴的話,會變得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男孩如果沒有爸爸陪伴容易變得懦弱、膽怯,甚至女性化。
美國經典電影《完美的世界》中,一個8歲的小主人公菲利普,因為從小沒有父親,他一直與母親和兩個姐姐生活在一起。
所以,小菲利普經常被同齡人欺負,他從來不敢還擊。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父親,沒有後盾,也就沒有了安全感。
直到他被逃犯劫持後,在和逃犯的相處過程中,「逃犯爸爸」教會了他敢於說不,敢於和外界做鬥爭,讓他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
「逃犯爸爸」不但教會了小菲利普堅韌和勇敢,同時還給了他那份缺失的安全感。
爸爸多陪伴孩子會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更有自信。
香港著名作家梁鳳儀說,恐懼時父親是一塊墊腳的石,黑暗時父親是一盞照明的燈。
3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父親形成安全依戀的兒童,表現出較好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較強的同伴交往能力,問題行為較少,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違法行為也較少。
相信每個爸爸都不希望孩子的人生有所遺憾,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空來陪陪你的孩子。
看到過一個報導,歐巴馬在第一次當選總統時,他說有一件事讓他很自豪,在長達21個月的備選戰鬥中,他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
他的夫人米歇爾在一次演講中也提到,當上總統後的歐巴馬仍然堅持每晚陪伴女兒們一起共進晚餐,並且耐心的聽她們講在學校裡的事情。
《窮爸爸富爸爸》中說: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
陪伴孩子是一件不能等待的事情,因為孩子會長大,終有一天TA會離開你的懷抱,會去擁抱更廣闊的藍天。
所以,在還能陪伴孩子漫長而又短暫的時光裡,願所有的父親不會缺席!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