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版的《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是對 1937 年同名原作的第三次翻拍,每次都有成名歌手飾演女主角:1954 年是Judy Garland,1976 年是Barbra Streisand,如今是 Lady Gaga。不過,這並不是成功音樂人跨界進入電影圈的孤例。隨著 Lady Gaga 因其出演的角色而獲奧斯卡獎提名,Vogue藉機回顧了一些成功跨界演電影的音樂人。選擇的唯一條件?這些明星最初都是著名的音樂人(抱歉,J.Lo)。
Lady Gaga:《一個明星的誕生》
Bradley Cooper 執導的處女作,重新演繹了這個經典的好萊塢電影情節:努力奮鬥的創作型歌手遇到尋找新人的鄉村搖滾歌星。出演 2018 版的Lady Gaga 是首次觸電大屏幕,並且已經斬獲了影評人選擇獎最佳女主角(與 Glenn Close 共同獲獎),並憑歌曲《淺》(Shallow) 獲得影評人選擇獎和金球獎的最佳歌曲獎。
Harry Styles:《敦刻爾克》
在 Christopher Nolan 的《敦刻爾克》(Dunkirk) 中出演一位配角是 Harry Styles 電影生涯的重要開端。受人尊重的導演和全明星陣容(與 Styles 共同出演的還有 Tom Hardy、Cillian Murphy、JamesD'Arcy 和 Kenneth Branagh)給這位原 One Direction 樂隊成員的銀幕初次亮相打了包票。
Eminem:《8 英裡》
2002 年的《8 英裡》(8 Mile) 部分取材於 Eminem 自己的經歷,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涉足電影(在影片中偶而露面不算)。影片原聲帶中的《迷失自我》(Lose Yourself) 讓Eminem 獲得了 2003 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這是奧斯卡獎首次頒獎給嘻哈音樂藝術家。
Cher:《月色撩人》
Cher 以前的一位同學曾評論,Cher 在小時候「曾說她將來會成為電影明星,我們對此深信不疑」。她確實做到了。從 1983 年的《絲克伍事件》(Silkwood) 到1999 年的《與墨索裡尼喝茶》(Tea with Mussolini),Cher 迄今已出演 14 部電影,而她的音樂職業生涯則已延續半個世紀。她在 1987 年的《月色撩人》(Moonstruck) 中塑造的 Loretta Castorini 讓她獲得了奧斯卡獎和金球獎雙料最佳女主角獎項。
Beyoncé:《追夢女孩》
Beyoncé在 Destiny’sChild 組合中及之後單飛的職業生涯已經讓她譽滿全球。在 Bill Condon 的《追夢女孩》(Dreamgirls) 中首次出演嚴肅角色 Deena Jones 之前,她曾經在一些喜劇中出鏡,如《王牌大賤諜 3》(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 和《粉紅豹》(The Pink Panther) 等。她曾獲 2007 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其參演作品獲得最佳影片獎,這是迄今為止 Beyoncé涉足電影圈最成功的一次。2019 年將看到她為《獅子王》重拍片中的 Nala 一角配音(為 Simba 配音的是 Donald Glover)。
Rihanna:《瞞天過海:美人計》
自首次參演《魅力四射》(Bring It On: All or Nothing)開始,Rihanna 目前已涉足多部電影,其中包括 2012 年的《超級戰艦》(Battleship),2015年的《瘋狂外星人》(Home) 以及2017 年的《千星之城》(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2018年的《瞞天過海:美人計》(Ocean’s 8) 的全明星陣容匯聚了 Sandra Bullock、Cate Blanchett、AnneHathaway、Mindy Kaling、SarahPaulson 和 Helena Bonham Carter 等明星,進一步提升了這位歌手的表演資歷。
Awkwafina:《摘金奇緣》
2018 年夏季上映的兩部高票房電影《瞞天過海:美人計》和《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 讓參演的 Awkwafina 在美國家喻戶曉,但據 2019 年 1 月宣布的消息,她其實早在 2017 年就加入了續集電影《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Jumanji: Welcome to the Jungle) 的拍攝,首次作為說唱歌手攜其熱門歌曲 My Vag(此歌是為了回擊 Mickey Avalon 的歌曲My Dick)跨入影視圈。
Dolly Parton:《朝九晚五》
Dolly Parton 首次參演的電影是 1980 年的喜劇片《朝九晚五》(9 to 5),飾演片中的 Doralee Rhodes,同時參演的還有 Jane Fonda 和Lily Tomlin;而在此之前,她已經是一位鄉村歌曲超級巨星。Parton 還寫了該影片的主題歌,並因此獲得奧斯卡獎和葛萊美獎提名;該歌曾是美國流行音樂、鄉村音樂和成人時代音樂排行榜的三冠王。
Jennifer Hudson:《追夢女孩》
Jennifer Hudson 可能曾在《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 第三季獲得第七名,但現在我們知道,真正產生影響的並非總是那些真人秀上的贏家。Hudson 在數百位女演員中脫穎而出,爭取到 2006 年《追夢女孩》(Dreamgirls)中的Effie White 一角,並一路順風摘取了 2007 年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Whitney Houston:《保鏢》
儘管影評人的反響不佳,Whitney Houston 的銀幕初作仍在票房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為電影原聲帶錄製了 Dolly Parton 1973 年的熱門歌曲《我將永遠愛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用靈魂民謠演繹了這首名曲。這首歌成了 Houston 佔據榜首時間最長的單曲,曾連續雄踞美國 Billboard Hot 100 排行榜榜首 14 周。
Janelle Monáe:《月光男孩》
Janelle Monáe 於 2016 年初涉院線電影,在《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 中飾演NASA 航空工程師 Mary Jackson,參演了廣受好評的《月光男孩》(Moonlight),後者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最佳影片大獎,是第一部全體演員都是黑人的獲獎電影,也是第一部獲獎的 LGBTQ 題材電影。
Will Smith:《拳王阿里》
《拳王阿里》(Ali) 可能並不是 Will Smith 首次涉獵電影圈:這位說唱歌手轉型而來的演員已經因為參演動作喜劇《絕地戰警》(Bad Boys)、《黑衣人》(Men in Black) 和《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 而在本世紀初達到人氣高峰(更不必提後來的《機械公敵》(I,Robot)、《我是傳奇》(I Am Legend)、《焦點》(Focus) 和《自殺小隊》(Suicide Squad))。但是,這部 2001 年推出的有關拳王阿里拳擊生涯的傳紀影片為 Smith 的演藝生涯翻開了新的篇章,讓他獲得了奧斯卡獎和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Madonna:《紅粉聯盟》/《埃維塔》
除了成就斐然的 40 年音樂生涯以外,Madonna 還參演了 21 部劇情電影,其中包括《神秘約會》(Desperately SeekingSusan) 和《紅粉聯盟》(A League of Their Own)。她因為在 1996 年根據Andrew Lloyd Webber 的音樂劇《埃維塔》改編的同名電影中飾演貝隆夫人埃維塔而獲得 1997 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項。
Bette Midler:《歌聲淚痕》
Bette Midler 初涉影壇時,在 1997 年的搖滾悲劇《歌聲淚痕》(The Rose) 中,飾演以美國歌手 Janis Joplin 為原型的一位吸毒成癮的搖滾歌星。她的表演使之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項,她演唱的主題曲成為其職業生涯中最熱門的歌曲之一。她參演了許多熱門電影,其中包括 1993 年跟Kathy Najimy 和 Sarah Jessica Parker 共同出演的的《女巫也瘋狂》(Hocus Pocus),2004年跟 Nicole Kidman 和 Glenn Close 共同出演的《複製嬌妻》(Stepford Wives).
Michael Jackson:《新綠野仙蹤》
在 The Jacksons 組合初獲成功之後,在讓他獲得「流行之王」稱號的單飛音樂生涯之前,Michael Jackson 曾在1978 年的音樂劇《新綠野仙蹤》(The Wiz)飾演稻草人一角。這部電影由 The Jacksons 組合所屬唱片公司 Motown Records 旗下的電影公司 Motown Productions 製作,包括 Diana Ross 在內的演員陣容全是黑人。
Mariah Carey:《珍愛人生》
自上世紀 90 年代初開始,Mariah 就因為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五個八度音域而知名,一度獨霸樂壇。成名十年後,她曾嘗試涉足影壇,在 2001 年出演大體上不成功的《星夢淚痕》(Glitter) 之後,2009年在廣受好評的電影《珍愛人生》(Precious)中飾演了指導女主角的社工 Weiss 女士一角。
Justin Timberlake:《社交網絡》
Justin Timberlake 在 2007 年的《怪物史萊克 3》(Shrek the Third) 和 2008 年的《愛情導師》(The Love Guru) 出演了小角色,後來在 2010 年首次擔任主演角色,在《社交網絡》 (The Social Network) 中飾演Napster 共同創辦人、Facebook 首任總裁 Sean Parker,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臺詞「drop the The」,體現了一位有成就的演員的演技。
Barbra Streisand:《往日情懷》/《妙女郎》
Barbra Streisand 的電影初作是 1968 年根據百老匯名劇《妙女郎》改編的同名電影,其飾演的角色讓她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獎項,是奧斯卡獎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兩位演員獲得此獎:Katharine Hepburn 也因為在《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中飾演的角色而獲得此獎。Streisand 在上世紀 70 年代曾出演多部喜劇片,飾演的最著名角色出現在 1976 年與 Robert Redford 共同主演的《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以及同年第二次重拍的《一個演員的誕生》。
David Bowie:《魔幻迷宮》/《天降財神》
David Bowie 因為在1976 年初次參演的電影《天降財神》(The Man WhoFell to Earth) 中扮演一位來自垂死星球的外星人 Thomas Jerome Newton 而獲得讚譽。成功的電影職業生涯與 Bowie 的音樂事業齊頭並進,其參演的電影包括 1986 年的《魔幻迷宮》(Labyrinth) 和1983 年的《飢餓》(The Hunger)(與Catherine Deneuve 和 Susan Sarandon 演對手戲),並曾在 2001 年的《超級名模》(Zoolander) 中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