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CEO陳磊近日在出席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的會後接受新華社等央媒記者採訪時披露,目前拼多多有不到7000名員工,每天發送的日均包裹數已超7000萬個,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十一長假前後,受益於整體社會消費提速,拼多多日訂單量峰值成功過億單。增量需求中很大一部分與農產品相關,在此帶動下,拼多多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這也意味著,規模化地嘗試將樂趣和實惠融合在一起,開創「拼購」模式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快速度突破日交易1億單的平臺,也是全世界範圍內人均支撐交易額最高的公司,同時也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快到達10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10月15日,拼多多CEO陳磊(前排發言者)作為惟一的特邀企業代表,受邀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提出培養數字農業電商人才、制訂農產品分級分類標準等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建議。(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聯播》)
陳磊表示,未來將加大冷庫冷鏈建設等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並且希望能與物流快遞行業一同探討適合農產品上行的包裹設計和標準制定,打通農業產業的「最初一公裡」。
此前,全國政協在10月15日召開以「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為主題的第4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多位政協委員、專家、企業代表和國家部委相關負責人從發展農產品電商、推動以需定產、農產品市場監管、冷鏈物流建設、支持農產品深加工、擴大農產品消費、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協商,建言獻策。
拼多多CEO陳磊作為惟一特邀企業代表受邀參會。據《人民政協報》報導,陳磊表示,「農業的數位化水平滯後,農產品質量不穩定、難以標準化、產銷信息不對稱等是導致農產品銷售難的主因。」陳磊分析表示,我國的數字經濟滲透率已達到36%,但農業只有8.2%。農業的數位化改造需要諸多設備和軟體,但首先是需要既懂農業、也懂電商的數字農業「新農人」。
尤其今年疫情以來,線下轉線上、外貿轉內需的情況大大增加,農產品上行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在拼多多培育十萬返鄉新農人和剛剛宣布新一輪十萬新農人培育計劃的基礎上,陳磊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建議,「相關部門加大資源傾斜,各頭部電商平臺專人專崗,構建政府、高校和電商平臺等通力合作的新培養模式,破解『銷售難』的人才瓶頸。」
針對「大國小農」國情下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難題,陳磊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推動建立有公信力的分類分級農產品統一標準,在此基礎上做好標準實施的落地工作,確保消費者購買到符合自己預期的農產品,更好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