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播出的《大好時光》接近尾聲。該鬧的已經鬧過,該哭的已經哭過,該走的已經走遠,該來的已經到位。情路坎坷的袁浩即將迎娶他的真命夫人。
這部劇由王麗萍編劇,夏曉昀導演,胡歌、王曉晨、許亞軍、周楚楚、徐百卉、韓東君、魯伊莎主演。目前在東方衛視的收視率已穩站1點以上,安徽衛視也接近1個點,兩臺的平均收視率在今年播出的劇目中均名列前茅。網絡播放量以每天1億多的速度推進,總播放量已破20億。可以說,這又是一部網臺兩線告捷的熱播劇。
傳統海派劇的細膩溫潤仍在,新海派劇的時尚明麗初見端倪,這是《大好時光》的顯著特點。
1「反瑪麗蘇」敘事
都市情感劇發展到今天,常態的生活和極致的情感都有過大量的書寫,大類型下的小類型也是一陣又一陣風。狗血家鬥劇不流行了,造人育兒劇翻篇了,奇葩兒子男閨蜜來過了...但不用擔心,生活的豐富性永遠不是文藝的筆墨能寫盡的,人性的多面性總會在新的時空內閃亮。《大好時光》選擇的切入點就是與眾不同的。
螢屏上流行什麼?顏值,CP,還有瑪麗蘇。顏值是戲劇表演一直以來的要求,只是看臉風於今為甚。站CP是腐女們的小圈子文化,經過媒體的鼓譟和她們自身的努力,已經成為網絡主流文化。瑪麗蘇是一種敘事模式,女主角身負人類的一切優點,偏偏命途坎坷,幸好有男主角和男配角們追求、拱衛,終能化險為夷,幸福美滿。這種寫法在古裝偶像劇和民國虐心劇中頗為流行,已經取代「傑克蘇」成為當下電視劇敘事中的顯學。
《大好時光》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走的是「去瑪麗蘇」路線。劇中袁浩的三個女朋友都無法裝進這個框框,支線上的張雪兒和簡卉同樣不能對號入座。
初戀女友姍姍和袁浩在校園中的那段戀情,本來可以作為瑪麗蘇的起點,可是編劇讓她一畢業就去了美國,一走十年。歸來的姍姍已經是一朵「中西合璧」的奇葩。世界觀和知識結構全盤西化,吃個飯還要規避一次性筷子和塑料湯勺。價值觀卻殘存著上海人的精明務實,逼婚的小花招層出不窮。然而,十年過去,物是人非,姍姍要以強勢的姿態規劃她和袁浩的未來,袁浩骨子裡卻不像外表一樣溫順和煦,任人擺布。幾個回合下來,結局只能是分手,理性的。
飛來的女友夏冰冰,和瑪麗蘇更不沾邊,根本就是「白蓮花」的反面,她的心機之深、手腕之多那是無愧於「智多星」稱號的。可是婚戀之路是馬拉松,駕馭男人的最高境界不是用詐術來哄騙他,而是用魅力和付出來感召他。伎倆終有窮時,精神向心力才顛撲不破。夏冰冰的戲法很快就千瘡百孔,這段感情也只能哭鬧而終。
正確答案其實一開始就出現,先對抗再相得是常見的進階之路。茅小春隱忍克己,深明事理,長得也美,按傳統標準來看已經是打著燈籠難找的好女孩兒(袁父就特別喜歡她),袁浩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把她摁住?按照劇情邏輯來說,袁浩是在破碎的家庭中長大,感情上從來就不是主動型。偏偏茅小春也是如此,兩個人不明不白地就成了「哥們」。
姍姍是「勁勁兒」的高冷,夏冰冰是膚淺的心機,不招人喜歡是正常的。茅小春的女漢子氣質於今很有普適性,可是她也有現實中女漢子們所不欣賞的特點:不爭取。在姍姍面前禮讓,還可以說是風度。在夏冰冰面前也不爭,就有人要抱不平了。觀眾如果把自己代入這個角色,會覺得憋屈,要吃下去多少不甘,才能苦盡甘來?
但電視劇終究不是只有瑪麗蘇一種文體,觀眾的需求也是多樣的。以中國13億人的人口基數,抓住小眾就是勝利。而且,任何大熱之作,歸根結底只是抓住了小眾。《夏洛特煩惱》14億票房,也就不到5000萬觀眾入場觀看。《大好時光》中三款女性和一個上海男人的糾葛,還是抓住了很多觀眾的眼球,引發了不看不休的共鳴,收視率和網播量雙紅便是明證。
2溫婉現實主義
當下的都市情感劇流行溫暖現實主義。劉江的《咱們結婚吧》《咱們相愛吧》系列,李路的《老大的幸福》《坐88路車回家》系列,莫不如此。王麗萍的創作大體也在這一範疇之內,只是由於她的女性視角和個人性格,她的作品呈現的面貌略有不同,可稱為「溫婉現實主義」。
與王麗萍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她的臉上常掛著微笑,不急不躁。寫劇本是艱苦的勞動,她從來不搞大會戰,總是謀定後動,每天寫出一定的字數,勻速抵達終點。經營公司的人都在謀劃上市,她雖然也有了「出品人」的頭銜,但目的是保障作品的完成度,對資本快車淡然以對。
一個人的人生態度總會反映在作品之中。電視劇不能沒有矛盾衝突,《大好時光》中有性格缺陷的比比皆是:姍姍的陽謀,夏冰冰的陰謀,龐阿姨的偏私,等等。戲劇衝突不能僅靠誤會巧合,有「壞人」才有好戲。但王麗萍沒有把她們寫成真正的壞人,在完成了戲劇任務後,又筆鋒一轉,寫她們的苦衷,寫她們的悔恨,以可以被人原諒的姿態離場...
姍姍和袁浩在哈雷摩託上告別的那場戲,她的理性和深情同時迸發,是很有些動人的。夏冰冰臨別聲淚俱下,足以見出虛榮功利的人也會動感情。龐阿姨就不用說了,恨起人來不惜陷害人家,懺悔起來也不吝於當眾道歉,自我審判。寫過這麼多戲以後,王麗萍似已看淡世間的紛擾,能原諒所有人性中的偏執和蒙昧,她的筆下沒有徹頭徹尾的混蛋,即使階段性地成為可恨的傢伙,最後也總有峰迴路轉的機會。
20,30,40,每個臺階上都有不同的風景。朱濤和簡卉的「三進圍城」,道出了「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真相。羅一洋和張雪兒閃婚後開始磨合三觀,道出了「人生沒有快進鍵」的真諦。袁浩的三款女友是提煉之後的典型人物,每個人物身上都帶著當代女性的性格符碼。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她們,文藝作品不僅是迎合、撫慰,鏡像功能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筆端常有人生真相,才叫現實主義。下筆每含慈悲,不肯趕盡殺絕,是為溫婉。溫婉是個人特點,也是電視劇創作環境所要求的一種執中。執中可以遠行,但對藝術家來說,在某些時刻偏激和兇狠一些,抵達人性幽暗的洞穴,發掘不毛之地的風光,會有更大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顏值,CP,瑪麗蘇,是青少年亞文化離不開的三大件。在「一切唯90後馬首是瞻」的口號聲中,中國電視劇正在發生全面傾斜。《虎媽貓爸》、《大好時光》的存在證明,傳統現實主義並不過時,聚焦火熱生活仍有出路。一窩蜂是資本愛幹的事情,而創作本質上是孤獨的事情。這一點不會改變。
【文/李星文】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