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品評《少年天子》:怎樣做一個好母親?

2021-02-23 玲瓏品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會煥發獨一無二的光彩。父母不是孩子的前篇,孩子也不是父母的續章。

今天這一章,佟臘月(康熙她媽)和她的母親佟夫人也出場了。

正好借著這個由頭,說說《少年天子》裡三對母子(母女)的親子關係。

在我看來,《少年天子》裡的三個媽媽:孝莊、太妃、佟夫人都是不太合格的。

在她們常年累月的打擊逼迫下,她們的孩子福臨、博果爾、佟臘月終於不同程度地走上了絕路。

今天就來詳細分析一下,哪些行為是親子教育的誤區,是父母應該規避,卻往往以「我是為你好」的理由,常常會踏入的歧途。

博果爾打獵拔得頭籌,得了皇上的御馬,興高採烈地向太妃報喜。

誰知太妃不僅不喜,反而在言語上處處潑博果爾冷水:弓箭使的再好有什麼用?如果不讓你建功立業,天天在獵場消磨,你也知足?你又不是小孩子了,給你一截甘蔗頭你就嚷嚷著甜?

太妃的問題在於: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博果爾之上。只要一點不如她意,就處處潑博果爾的冷水。

博果爾其實是個特別單純的孩子,他不喜歡文人唧唧歪歪那一套,就喜歡舞刀弄棒。

太妃作為母親,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順應孩子的喜好。

難道孩子高興了,你作為母親,不應該感同身受地也感到高興嗎?

但是太妃偏不,她自己虛榮心旺盛,就讓她的孩子也不得安寧。

她自己爭不過孝莊,就逼著她的兒子博果爾處處與福臨爭鋒。

她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自己孩子頭上,想通過孩子的手去奪取憑她的個人能力根本無法奪取的東西,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

然後博果爾為了阻止太妃的嘮叨,就把這次打獵的重大新聞:「皇后的貼身宮女花束子,懷了皇上的孩子,就要封妃了。」告訴太妃。

這對於太妃來說,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

憂的是,花束子若是生下皇上的孩子,那博果爾離皇位又遠了一步。

喜的是,皇上皇后感情不和,宮女先皇后有孕,這樣的渾水,讓太妃有空子可以鑽。

但是我覺得,太妃這次與皇后結盟,是她做的第二愚蠢的事情,僅次於後來她讓自己的兒媳婦烏雲珠到皇上第二次大婚上去出風頭。

從私德上說,唆使皇后,殘害龍裔,有違天理。

從利弊上說,她與皇后結盟,逃不過太后的眼睛,只會讓她內心深處的野心暴露的更明顯而已。

只不過,以太妃的短視,她現在還看不到這一點。

太后到了皇后的宮裡,虛情假意地噓寒問暖。

句句話戳中皇后的軟肋。

她明明知道皇后失寵,又不得太后的支持,貼身宮女又背叛她懷了皇上的孩子。

卻問皇后:好好的,怎麼就生病了?一聽你生病,我心裡直打哆嗦,比聽見博果爾生病還要難受。

這話一聽就假的不行,沒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何況,哪有自己的兒子不心疼,倒心疼起外人起來?

太妃這是瞅準了皇后在宮裡孤立無援,急需溫暖的心理,在皇后內心最脆弱的時候,來降服皇后的。

果然,單蠢的皇后中了太妃的計謀,還說不到兩句話就提到花束子懷孕的事情。

太妃還嫌事情鬧的不夠大,繼續刺激皇后,說半個京師都嚷嚷遍了,皇上看不上皇后,要把皇后的使喚丫頭扶正。

再一次引起皇后對於花束子的敵意。

皇后這個人,就是需要人哄的。

她一直以為自己是草原小公主,所有人都要圍著她轉,考慮她的喜好。

嫁過來之後,她先是指望福臨哄她,福臨讓她失望之後,她又指望太后哄她,太后也讓她失望之後,她就開始自憐自艾,等太妃假意獻殷勤之後,她就像快要溺死的人看見一塊浮木一般,飢不擇食地撲上去。

當然太妃的「暖」是與皇上與太后的「冷」做對比的。

皇上冷落皇后許久,太后一開始也是幫扶皇后,但是幫扶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個侄女實在是朽木不可雕,也就任憑她自生自滅了。

但是,皇上與太后的態度,對於皇后來說,是格外扎心的。

因為皇后不僅是太后的兒媳,還是太后的侄女(有血緣關係的那種),連血緣的紐帶都無法抵制住宮裡勢利的冰冷,導致皇后轉戈導向太妃有毒的「溫暖」。

太妃最讓皇后受用的一點就是,她會抬高皇后的身份,俗稱「捧殺」。

這一招對於虛榮心高,又很難估量自己真實價值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太妃先是肯定了皇后中宮尊貴的身份,「勸慰」皇后,中宮永遠是中宮,你要是懷了孩子,那可比花束子之流貴重千百倍(這是真的)。

然後她再旁敲側擊,提醒皇后她這樣尊貴的人卻沒人好好珍惜,是皇上與太后無情無義。

最後又「惺惺惜惺惺」地說:我眼高,宮裡其他人我都看不上,我就看上你了。

把個愚蠢又缺愛的皇后哄的屁顛屁顛的。

最後太妃才露出陰險的獠牙,提醒皇后「千萬不能用麝香」,女人這一用麝香,孩子就保不住了。

這招厲害就厲害在綿裡藏針,千百句好話中藏著一句最要緊的壞話,但這句壞話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連皇后最後都不知道她是受了太妃的利用,去害了花束子的孩子。

佟臘月終於上線啦。

《少年天子》的四位女主角(皇后、花束子、烏雲珠、佟臘月),看到最後,我反而最喜歡佟臘月。

皇后雖然最美,但失之神經質。

花束子溫柔又善良,但結局太慘烈。

烏雲珠看似完美,但若深究她的有些特質,不是踩在雲端上的虛幻,就是不顧世情的涼薄。

反倒是佟臘月,更像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是在家族的「望女成鳳」下,不得不負重前行,最後等兒子康熙繼位,只當了兩年的太后,就一命嗚呼了。

佟夫人對於佟臘月的教育,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親子教育」。

最突出的一點是,根本不顧孩子的天性如何,一切以功名利祿為目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美的牽線木偶,然後高價出售,來換取家族的最大利益。

在這樣的價值觀下,佟臘月是不是會幸福,是佟夫人根本不會考慮的微末小事。

佟臘月是佟家飛黃騰達的墊腳石,至於這個墊腳石本身會不會開心,沒有人會真正關心。

其實縱觀全劇,佟臘月這個女孩子,有些小虛榮有些小勢力那是真的,但是功名利祿之心,並不太重,真正心比天高的,反倒是烏雲珠。

以性格而論,如果皇后嫁給濟度,佟臘月嫁給博果爾,烏雲珠嫁給福臨,我想他們都會幸福的。

可惜陰差陽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佟臘月性格比較軟弱,一出場看起來就怯生生的像個小兔子似的,任由她的母親佟夫人把她推銷給內務府的總管索尼,希望索尼在選秀的時候為佟臘月美言幾句。

佟臘月的母親佟夫人,你說她功利心強,那是真的。

你說她厚臉皮沒羞沒臊,那也是真的。

但是如果她的女兒有一顆非要飛黃騰達,不顧一切往上爬的心的話,那她會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豁的出去的母親。

在佟夫人看來,臉面是什麼,姿態是什麼,涵養又是什麼?

能吃嗎?能用嗎?值幾個錢?

只要自己的女兒可以順利攀龍附鳳,入宮為妃,就算讓她親手把索尼家裡的座椅都擦一遍,她都樂意。

你還別說,社會上往往這種人混的都不差。

因為這種人目的明確,臉酸心硬,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往往最後就是這種人摘得勝利果實,讓那些心裡想要,卻扭扭捏捏豁不出去的人狂吐酸水。

其實第一次見面,索尼就看上了佟臘月。

後來他向太后承認,佟臘月就是這屆秀女的翹楚。

但是索尼這個人鐵面無私,特別這件事,還牽涉到鄭親王。

如果答應為佟臘月美言幾句,那就等於讓索尼自己承認是迫於鄭親王的「淫威」,私下作弊,所以索尼雖然在心裡讚嘆佟臘月的美貌與儀態,但還是拒絕了為佟臘月美言幾句的請求。

但是索尼的拒絕讓佟臘月受了很大的打擊,她哭著鬧著要回家,還跟她母親說:我不選了,我不讓別人選了。

這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經常有的心態,受到一點挫折,就想打退堂鼓。

但你要知道,有時候你被拒絕,並非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時機沒有成熟。

這個時候,佟夫人的厚臉皮就起了定海神針一樣的作用。

在佟夫人看來,以臘月這種出身的貴族八旗女兒,在皇上選秀之前,根本就不能自由婚配的。

自然註定要被人挑來揀去,那為什麼不自己努力,去攀上那最高的那根高枝?

但是佟夫人的問題在於,她並不尊重臘月活潑的天性,自以為是地以為,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完美的木偶,更能吸引皇上的心。

在重重束縛之下,佟臘月就像是被人修剪過度的盆栽,美則美矣,但是失去了自然的本真。

而烏雲珠卻像空谷幽蘭,雖然看似不怎麼耀眼,卻香飄十裡,餘韻悠長。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希望成為孩子人生道路的領路人。

但是據我觀察,有很多父母連自己的人生道路都不知道怎麼走呢,又怎麼有能力來教導孩子?

父母產生這種想法,源於我國傳統文化中個人與個人界限的模糊。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很少把個體當做獨立的個人來尊重,而是強調個人與社會關聯的價值,比如身為子女的價值,身為臣子的價值……

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把子女看做自己私有的產物,抹煞子女獨立的個性,讓子女成為自己完成夢想的工具,來達到自己從未達到也不可能達到的高度。

但是擁有抱著這樣願景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幸運的嗎?

我以前看過一個很有趣的綜藝節目,家長共分為兩組,一組是臺灣的家長,一組是國外的家長。

主持人問了家長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立志要當一名清道夫(掃地工),你會怎麼做?

非常有趣的是,臺灣的家長一致表示激烈的反對,而國外的家長紛紛表示這件事情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

我想,如果這個問題由我們現在大陸的家長來做,其反對的激烈程度,肯定比臺灣的家長還更嚴重。

什麼?你竟然要去當清潔工?

你還有沒有出息?你知不知道,你要這麼想,你這一輩子就完了!

但是細聽外國家長的理由,其實非常合理。

他們也並不是百分百都贊成孩子去當清道夫,他們之所以不反對,是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力。

還有些國外的家長表示,他們在內心深處也反對孩子去當清潔工,又辛苦又沒錢,但是他們不想人為幹涉孩子的決定,因為這樣會打擊孩子探索生命之路的積極性,他們希望孩子通過親身實踐,真的去做一段時間環衛工人,如果做了一段時間孩子自己覺得不合適,他們再站出來幫助孩子換跑道。

看見沒有,這就是中外家長教育孩子思維方式的不同。

國內家長傾向於當領路人,國外家長傾向於當託底者。

但是我覺得,當託底者比當領路人更需要勇氣和智慧,這裡面包含著對孩子真正的愛與自信。

我相信你所選擇的路一定是對的。

就算你真的走了彎路,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夠闖過去。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家長,像我們中國的家長一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帝都魔都的學區房被炒到高價,社會上遍地開花的學前教育班和補課班可為此作證。

我以前有個同事,他的孩子才五歲,就已經報了畫畫班、圍棋班和小提琴班。

不僅把假期時間排的滿滿的,而且媽媽還特地抽出時間陪讀,後來他兒子的小提琴沒學會,她媽媽倒會拉小提琴了。

我有一次和我的同事那麼說:孩子還太小,是不是需要把所有的空餘時間都安排上興趣班?

我的同事回答我說:但是現在不學,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有沒有天分成為畫家、圍棋大師或是小提琴家。而且別人都學,自己的孩子不學,總感覺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話語之間,焦慮之情溢於言表。

我覺得我這位同事的心態,非常典型。

他們覺得人生是個競技比賽,只有「輸」和「贏」兩個結果,自己這一生也就這樣了,但是孩子還有希望,需要在還有機會的時候,儘可能勝過別人一籌。

我卻認為人生是一個過程,世上精通幾國外語,會樂器或是會點其他才藝的人數不勝數,倒是心態健康、平和而樂觀的人,屈指可數。

中國人的價值觀太過於單一,因為我們傳統文化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現實」。

中國文明綿延上下五千年,璀璨悠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是個最現實的民族。

實際利益為先,活下去為先。

這種功利性的價值觀深藏在我們的血液中,所以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成為社會競爭的勝利者。

但是,精英畢竟屬於少數人(大概佔總人口的5%左右)

那剩下的95%怎麼辦呢?

就要接受自己是loser的事實,鬱郁不得志?

我倒覺得,中國的孩子是最不缺精英教育的,只要他顯示出某一方面的天賦,父母一定會傾家蕩產供其成才。缺少的倒是身為一個普通人,能享受到普通的快樂和幸福的心態。

能夠成為一個精英固然是好,平平安安做一個普通人也未嘗不可。

平凡不等於平庸。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可以散發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光輝。

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

不是通過你的言傳,而是通過你的身教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你的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

並不在於你教他什麼,而是在於你本身就是什麼樣的人。

說的明白一點就是,請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做你本身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為這樣做絕大多數的可能就是失敗。

所以,如果自己是學渣,那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會成為學霸。

自己是平民,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會成為權貴。

自己是工薪族,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會成為巨富。

因為你對他的所有指導都是隔靴搔癢,甚至可以說是看人挑擔不吃力的,你也沒有相應的資源和人脈為其鋪路,這些路你自己走的時候都知道艱難異常,憑什麼你的孩子走的時候會容易呢?

我以前看過一個很有趣的科學評測,裡面列舉了幾樣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和影響最小的幾個條件。

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小的是:學區房、補習班、博物館、旅遊……都是現在家長執意追求的。

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職業,父母的知識面,父母平時談話的內容和家裡是不是有專屬的書房,父母本身是不是喜愛看書等等。

看見沒有?

這就是商賈之家容易出巨富,書香門第容易出學霸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為學區房,不是因為補習班,也不是因為國內國外幾次旅遊,而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本身是什麼樣的人,本身喜歡什麼樣的事,耳濡目染之下,對孩子的影響力最大。

言傳身教,言傳身教,但是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傳。

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蘋果手機讀者請長按下方二維碼讚賞!

相關焦點

  • 玲瓏品評《少年天子》49:大結局
    福臨在臨死之前,和他的母親孝莊太后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談話,基本上昭示了福臨為何皇帝做不下去的原因。一個合格的帝王,可以使傷亡減少到最低,但是完全沒有傷亡,完全沒有犧牲,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有帝王要這麼想,那很大概率是他這個皇帝會做不下去。在《十二國記》的設定裡,麒麟至善至仁,絲毫不能看見血光,但是至善至仁的麒麟沒法治理國家,它必須選擇一個「王」來代替它治理。
  • 玲瓏品評《金枝欲孽》7:普通人的嫉妒心
    如妃這一招叫做「捧殺」,是宮鬥中非常陰損的一招,給予某人和他現存的實力並不匹配的讚譽與獎賞,以此引來眾人的妒忌與反感,好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而如妃捧殺沅淇,最先影響到的既不是一眾吃瓜秀女,也不是和沅淇有些小過節的玉瑩,而是和沅淇一同長大,感情基礎深厚,背有相同使命的「好姐姐」淑寧,這個情節的安排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 玲瓏品評《金枝欲孽》12:情感操控術
    除了他與安茜身份地位相仿(一個守軍一個宮女),三觀比較相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以為一直給他帶來好運的那方絲帕是安茜的,換句話說,孔武覺得安茜這個人比較「旺夫」。孔武一直覺得那枚絲帕是他的幸運物,那絲帕的主人其實就是他的「貴人」。他獲取這塊絲帕之後就馬上進了紫禁城,在故意縱火之前,也是抱著這塊絲帕不肯放(希望這塊絲帕給他帶來好運吧)。
  • 於正《當家主母》劇照疑copy《少年天子》,蔣勤勤風評被害
    不過看過《少年天子》的劇迷們很快就發現了不妥之處,蔣勤勤和楊蓉演惺惺相惜的畫面怎麼看都和郝蕾與崔波在《少年天子》裡的一場重頭戲如出一轍,難道於正又抄襲了?據於正旗下的王一哲、白鹿等藝人「爆料」,他們都曾被於正推薦過《少年天子》這部劇,還通過觀看《少年天子》來提升演技,甚至寫過觀後感。
  • 玲瓏品評《琅琊榜》34:靜妃設套盤小新
    如果你喜歡玲瓏的文章,請設「置頂」或「星標」哦~點擊上方「玲瓏品評」→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或
  •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縱觀華夏5000年,幾乎能夠順利過完一生的少年皇帝幾乎是少之又少。少年天子出現頻率最高的時代莫過於西漢與東漢。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少年天子是我們最熟悉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嬴政。嬴政在13歲登基,他從小見證著自己的母親與朝內大臣相互勾結,他厭惡自己不幸福的家庭。在他登基之後,他繼續著自己的力量,首先就解決掉了宮廷的一系列難纏的矛盾,後來又把自己的政治才能用到統一六國之上,然後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任皇帝。一般少年天子登基時,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
  • 玲瓏品評《如懿傳》1:竹馬青梅自難忘
    一個正值妙齡,聰穎活潑的少女,正在拿望遠鏡看她從小青梅竹馬的玩伴弘曆。這段情節是電視劇新加的,《如懿傳》的原著沒有。有很多第一次看《如懿傳》的觀眾吐槽第一集情節拖沓,可能就是因為這段新加的情節。但是我覺得,這段情節絕對有它特殊的作用。《如懿傳》說的是一個「蘭因絮果」的故事,所謂花開花落自有時,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
  • 《少年天子》原作者去世,成就一部好劇的支撐力越來越少了
    昨天看到一個非常意外的消息,第三屆茅盾獎獲得者、《少年天子》原著作者,歷史小說家凌力去世,享年76歲。
  • 孰可瘋的《少年天子》,講了亙古不變的代際衝突|電視劇60講(49)
    下為文稿: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電視劇60講》,我是主講人李星文,這期咱們要聊的是《少年天子》。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皇帝以豐功偉績青史留名,但提起順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跟董鄂妃的愛情故事。這也是很多人對《少年天子》的第一印象,以為這是一部清宮言情劇。
  • 《少年天子》和《孝莊秘史》中同一個角色的對比照!你更喜歡誰?
    最近連著把《孝莊秘史》和《少年天子》看完之後的我,突然就想整理一下這兩部劇中不同的演員扮演的同一個角色,快來看看對比照吧。而《少年天子》中,蘇麻喇姑似乎除了被靜妃戳穿的跟太后「吃對食」之外,並沒有什麼能讓人記住的點。
  • 《少年天子》福臨:他所反抗的,亦是他所依賴的,於是註定是悲劇
    一直以為,福臨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為了一個女人而削髮為僧,置整個大清江山於不顧。一直以為,福臨不是一個好兒子,他一直無法體會母親的苦心,甚至選擇死亡,棄母親於不顧。一直以為,福臨不是一個好父親,曾經在《康熙王朝》裡看到,他對自己染上了天花的兒子——玄燁的漠不關心。在清朝幾百年的歷史裡,統治的君王從努爾哈赤到溥儀,每個皇帝身上都有說不盡的事跡。
  • 清宮「浮世繪」《少年天子》:一個太監的悉世之言
    以前的歷史劇,不是致力於還原歷史故事,就是想借個「歷史殼子」寫言情小說,《少年天子》講的卻是講人性!01 人生的主角就該是王子、公主嗎?《少年天子》最可貴的地方,是它寫了宮闈之中各個角落的「艱難人生」。不止有王孫將相,還有太監、丫頭、貧民這些人。事實上,有幾人生下來,就天賦異稟?或家產萬貫、至尊之位呢?
  • 評茶師是怎樣煉成的?
    編者按:在評茶師的眼中,每一款茶都是各種不同特質的集合體。考官由浙江大學農業學院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祖生和童啟慶,國家茶葉質量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沈紅等專家所擔任。考試用茶範圍廣、難度高,其中有來自國內的160多種茶樣和取自日本、韓國、印度和斯裡蘭卡等國家的50多個茶樣。首批高級評茶師的出現,揭開了茶業大發展的序幕。此後,更多的高級評茶師步入茶葉審評工作當中,使得茶葉品種和品位有了長足的發展,茶行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漸趨同步,踏進明媚的今天。
  • 《琉璃美人煞》玲瓏是好是壞,玲瓏身份揭秘!
    玲瓏一直對璇璣很好,生活上處處照顧妹妹,不讓人欺負她。玲瓏心地十分善良,她不像璇璣前世有那麼多身份和故事,她只是一個普通人,但玲瓏此後的經歷卻不普通。玲瓏和鍾敏言是青梅竹馬,兩人相互喜歡。隨著烏童的出現,玲瓏受到了威脅,還步入黑化,差點成為一名反派,玲瓏最後究竟會怎樣呢?玲瓏是好是壞玲瓏是好人。
  • 怎樣通過品評來選擇一款優質的醬香酒呢?
    今天我以我的個人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些通過品評去選擇一款合適的醬香酒的方法!一:品酒杯品評的時候一定要先選擇合適的品酒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醬香酒適配的品酒杯是無色透明,無花紋,杯體光潔,厚薄均勻的鬱金香形狀酒杯,容量在40~50ml 之間。
  • 《少年天子》之後,劉恆為何不再寫電視劇
    年輕時對技術充滿敬畏,各方面的資源也不支持,所以劉恆做導演晚了20年。他做《少年天子》總導演,是一個虛實結合的過程。現場拍攝的工作,他是不需要親力親為的,但他會看毛片提意見。後期製作階段,他主導了剪輯,配樂,混錄,定稿。 《少年天子》的形態讓它很難歸於某個既有的類型。
  • 《少年天子》中聰慧靈秀的佟臘月,到底做錯了什麼
    圖:網絡看過《少年天子青檸雖然被霍思燕飾演的烏雲珠吸引,但也不得不承認,《少年天子》的確是楊蓉的顏值巔峰期。那個時候的她,嬌俏美麗,一舉一動都透著嫵媚和靈氣。而臘月,在見到傳說中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時,也忍不住羞答答地看了福臨一眼。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他們大概都以為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可惜,偽裝出來的乖巧可愛,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 少年評論員 品評天下事
    編者按:去年底,為引導幫助青少年在「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學子家國情懷、提高思辨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廣州市教育局、廣州日報社聯合主辦「少年評論員·城事國事天下事」徵文活動。本版特推出「少年評論員,品評天下事」專欄,將獲專家評審的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及網絡人氣獎作品予以摘登,以饗讀者。評獎前已見報部分作品不再重複刊登。
  • 少年天子福臨,痴情董鄂妃
    少年福臨的命運,如同他的名字一樣: "福"從天上降"臨"。 多爾袞攝政王做了七年,在順治七年死於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順治親政。二月,就宣布多爾袞十大罪狀,籍其家產,罷其封爵,撤其黨羽,誅其黨羽。 同愛妃的關係: 順治帝有2後、15妃。順治真正視為國色天香、紅粉知己的是董鄂妃。
  • 天台又有一大波明星來了,開拍電視劇《夜天子》
    7月19日,龍穿峽迎來了電視劇《夜天子》劇組入駐開拍。  徐海喬飾演的主角葉小天,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聰慧、勇敢、狡黠,詭計多端卻又重情曉義,謊話連篇卻又謹守底線,知有所為有所不為,退時玲瓏坦蕩,進時一往無前,有著令朋伴信服、美人心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