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不止一家,美食人生不止一種

2021-02-17 VOGUEfilm

好故事比美酒更佐餐。江湖奇談就酒肉,人情世故佐家常,炎涼市井配夜宵。可美食故事哪裡經得起生搬硬套,眼下《深夜食堂》的復刻就遭遇了史上最低分的尷尬。實際上,有部電影就在講述復刻美食的前車之鑑——

《朱莉與茱莉婭》

Julie & Julia, 2009

朱莉婭·柴爾德是美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法餐廚師,她的食譜和電視節目《法國廚師》將法國美食介紹給了美國女人。半個世紀後,紐約女青年朱莉·鮑威爾一心復刻實踐她的食譜而走紅網絡,一段真實的美食關係就此展開。

導演/編劇諾拉·埃夫隆,梅麗爾·斯特裡普與艾米·亞當斯

美食電影何其多,但這是最具女性氣質的一部。擔綱導演和編劇的諾拉·埃夫隆,曾執導《西雅圖夜未眠》與《電子情書》;女性觸覺敏銳的她聯手影壇長青的梅姨,以及大器晚成的艾米·亞當斯,一菜一式,講述兩個女人命運交錯的美食人生。

· 第一章丨吃法式煎魚的美國女人

1949年,公務員茱莉婭(梅麗爾·斯特裡普飾)跟隨在美國新聞署任職的丈夫保羅·柴爾德,搬到法國開始新生活。初來乍到,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法國菜讓她重新發現了對吃的興趣。

來到法國魯昂(Rouen)的第一餐,便是當地的名菜黃油香煎鰨魚(Sole à la meunière),低溫黃油將魚肉滑到金黃,滴少許檸檬汁,法餐裡司空見怪的清淡味。

但法國菜的緩慢持重,足以驚豔柴爾德夫婦:他們不得不慢下來,聞那鮮鹹香氣,細細撥開魚骨,回應侍者的溫文照拂,慢慢切割,咀嚼,用由衷而散漫的讚嘆,「噢,黃油(的香氣)」,來開啟了她持續一生的美食之旅。

第二章 丨 拯救生活的派和烤麵包片

2002年,從紐約布魯克林搬到皇后區的朱莉,也是一名政府文員。住在披薩店樓上的舊房子裡,沒有異旅的浪漫驚奇。問詢員的工作,讓她負能量爆棚,成就感菲薄,911之後每一通電話都是牢騷滿腹,讓她無從紓解壓力。

好在回到家中,她可以下廚,放空,拯救喪完整個工作日的自己。她不似朱莉婭那樣心寬體胖,但做美食的成就感,讓她找回腳踏實地的感覺。

當一天過去,對發生的一切都無能為力時,至少你還是會清楚地知道,只要把蛋黃加到巧克力裡混上糖和奶,就一定會凝固起來。這也算是安慰了。

然而,朱莉的壓力不僅來自平凡的工作,更來自於她的朋友們。要麼是地產大亨經理,要麼是升職當副總,一群人生贏家,在只有科布沙拉的桌上大談過億的項目,還將她臨近30歲的平凡困窘寫進了博客裡,有多添堵,不言而喻。

朱莉回家後,解氣般地大煎法棍切片,用番茄青椒和大蒜配了一整鍋渾厚的義大利烤麵包片(Bruschetta),飄些碎羅勒葉,邊吃邊和丈夫抱怨糟糕的朋友。哪知道丈夫吃得讚不絕口,吮指間隙,無心地說,要不你也寫博客做美食博主得了。

沒有誰,生來就是美食家。於是,在美食博主的概念還沒誕生的當時,朱莉決定給自己一年時間,來實踐朱莉婭·柴爾德著作《掌握法式烹飪法國菜的藝術》中的524道菜,並在博客中記錄她美食復刻之路。

第三章丨在巴黎菜場吃生蠔的女人

在巴黎住了些時日的朱莉婭,耳濡目染,她愛上了慢條斯理的法餐,熟知如何跟語言不通的小商販打交道,甚至像個地道法國人,在菜場買了新鮮生蠔,就著殘留的海水,將那一尾肥美直接喝下去。

在吃之外的時間,朱莉婭找不到想做的事情,百無聊賴的她從「愛吃」變成「愛做」,苦於找不到用英語寫的法餐書籍,丈夫便給了她一本法國權威的《拉魯斯美食大全》。學習做法國菜,也是她系統學習法語,進入法餐學院,成為「法國女人」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無條件支持朱莉婭的丈夫,飾演者斯坦利·圖奇早在《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就與梅麗爾·斯特裡普擦出過火花,得知要扮演朱莉婭的「女魔頭」,極力舉薦這位昔日下屬,成為了劇中的丈夫保羅·柴爾德。

第四章丨奶油蘑菇雞肉&水波蛋

對於朱莉而言,又是個糟糕的工作日,無端被老太太咒罵的她,卻在復刻朱莉婭菜譜的挑戰中發現了新的竅門和樂趣:朱莉婭的菜譜說,蘑菇別在鍋裡堆到一起,不然色澤無法變深。

朱莉婭平易又細緻入微的引導,讓做菜變成了她絕贊的消遣。想像一下,用黃油和波爾多紅酒熬出蘑菇香味,放入淡奶油烹製雞肉,培在溫火上的濃湯嘟嘟冒泡。全情投入地料理美食,不報目的,妙手偶得,是天堂般的享受。

實踐朱莉婭的菜單,讓她開始了有了廚藝之外的變化。不吃煮雞蛋的任性毛病從童年持續至今,但她決心要實踐朱莉婭的法式煮蛋。水波蛋(Oeuf poché)的關鍵,是不慌不忙不怕失敗的恬淡心情,一次次嘗試後,她終於吃到了芝士醬汁般美味的水波蛋。

第五章丨大切洋蔥的幸福人妻

朱莉婭報名去了法國最著名的藍帶學院(Le Cordon Bleu),切洋蔥不夠利索的她,第一堂課就感覺到了差距,和職業大廚對女人的偏見。保羅回家時發現場面一度十分辣眼,因為朱莉婭賭氣剁了整整一袋洋蔥,誓要和男人們一拼高下。

此後,她每天早早起床,在藍帶教室中削土豆熬高湯做蛋糕,不出一段時日,她的基本功已經相當純熟,總是第一個切完洋蔥,第一個抖出完美的蛋餅再翻面,甚至比一群男人更快手動打發奶油。


「我在班裡超過所有男人,他們一開始對我很不友好,直到他們發現我是無所畏懼的」。她身高接近一米九,喜氣,坦蕩寬厚,好勝卻沒有職業女人的硬派武裝。梅姨讓歷史上真實的朱莉婭還魂了,說話頓挫幽默,帶著高亢的共鳴。

尤其是切割龍蝦的那一幕,她沉穩地將刀刃豎直刺入龍蝦頭部,雙手握著刀柄,往後敦實一壓,蝦殼應聲而破,破殼造型一氣呵成,舉手投足間,這個高大女人的自信被完美地再現了。

朱莉婭的進展,離不開她的好丈夫保羅。藍帶學院天價的學費,和妻子追夢的生活他都無條件支持;甚至看年過半百的妻子做菜,烤箱開合,湯匙敲擊,如同欣賞廚具的交響樂。難怪張抗抗要說,兩個人走到一起的力量,都是吃出來的。

在情人節晚宴上,保羅還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肉麻告白,「你是我麵包上的黃油,生命中的呼吸」,小鹿亂撞的朱莉婭撥動胸口的心形紙牌,臉上滿是少女的紅暈。

第六章丨龍蝦殺手

朱莉作為全職煮婦,處理起豪華大菜的功力和耐性,比起朱莉婭還是遜色地多。面對自己生日宴上的龍蝦,不敢利索動刀,神神叨叨地說著「龍蝦殺手」,一隻只放進籠屜中蒸,還被垂死反抗的龍蝦瞎了一跳,十足喜感。

好在,朱莉也有一個好丈夫。他為朱莉買食材,收博客粉絲寄來的食物,朱莉精神緊張大吼大叫,他總是第一時間衝進廚房穩住戰況,默默承擔吃太多的幸福,和相處太少的煩惱。在生日宴上,他還送了朱莉和朱莉婭同款的珍珠項鍊。

隨著實踐的進行,後面的豪華法式大菜都變得越來越難,肉凍,諾曼地烤雞,是極富挑戰性的菜式,需要相當的平和和專注。功利心很強的朱莉自然做不好,一次次失手,她因此歇斯底裡,即便是完美丈夫,忍耐力也快到了底線。

朱莉婭的出色,不僅在於技術。從藍帶畢業的她,教學員的第一件事就是,每次起鍋時,你都要對自己說,完美,即便不完美,也絕不道歉。這隨遇而安,用美食給生活做減法的恬淡心情,便是法國菜的精髓。

此時此刻的茱莉婭,也在迎來美食人生的關鍵轉折。她與另外兩位開設廚藝班的女美食家,開始合著一本向美國人介紹法國美食的宏大食譜,這本書即是後來聞名美國的《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

第七章丨勃艮第紅酒燉牛肉

在朱莉違背初衷趕進度,私生活搖搖欲墜時,她接到了一位編輯的電話,她正是當年讓朱莉婭的菜譜得以出版的編輯,她想來親自品嘗。朱莉喜出望外,準備做心目中那道朱莉婭化身般的菜式,勃艮第紅酒燉牛肉(Bœuf Bourguignon)。

她先是小睡過頭,牛肉給燉柴了,連夜趕製出第二份,年邁的女編輯卻因為瓢潑大雨無法前往。一場與當事人邂逅的美夢落空,朱莉又歇斯底裡地將滿身怨氣撒在了丈夫身上,他終於忍無可忍,離家出走。

關於朱莉婭,那法國美食著作的出版,到目前為止的順利也只是虛晃一槍。隨著保羅的工作不斷調動,她不得不跟隨丈夫離開巴黎,不停地搬往法國馬賽,德國,甚至搬回美國,食譜的編整因而一再延期。

近十年的編寫中,朱莉婭從未放棄,跟著丈夫在歐美國家來來往往,出版商認為著作太長,她便從頭開始簡化,整編出適合美國人家庭的法國菜譜,一直以來夫妻齊心,共度磨難。

這樣的朱莉婭,再次拯救了遙遠時空中的朱莉。同樣是政府文員,婚姻幸福,被美食從迷失中解脫出來。但朱莉婭不會在失手後大發雷霆,更不會遷怒於丈夫。明白了這一點,重拾挑戰,找回恬淡心情的朱莉,就在樓下披薩店,邂逅了歸家的丈夫。

終章丨去骨填餡烤鴨

最後的一道坎,對於朱莉與朱莉婭都是終極的挑戰。經過朱莉婭精心編纂的成書,由於成本過高被出版社拒絕了。是她的丈夫,溫言軟語,悉心呵護,讓瀕臨絕望的她,燃起最後的鬥志。

而另一邊的朱莉,作為美食博主走紅,經過《紐約時報》的採訪晚餐後,在全美轟動一時出書邀約不斷。但她追隨整整一年的朱莉婭,卻表示討厭她的行為。因為生搬硬套的復刻,看起來功利又倉促。對朱莉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這一次,朱莉不再亦步亦趨模仿,而是像朱莉婭一樣,從溫柔的丈夫那裡得到了答案:對美食的狂熱,對伴侶的愛。她們在過程中找到樂趣,由煮婦成長為睿智的妻子。朱莉鼓起勇氣,跟隨朱莉婭的電視節目,完成了最後一個挑戰:給鴨子去骨。

這道對普通人而言堪比天方夜譚的菜式,去骨填餡烤鴨,就是朱莉為期一年524道美食挑戰的最後答卷。慶祝之後,生活將回歸原點,但她學會了法式烹飪,慢工出細活,耐久而恬淡,從容,歡慶,而不僅是模仿。

完成挑戰的朱莉和丈夫,前往博物館的朱莉婭展覽廳,來了一次朝聖之行。她悄悄在朱莉婭的肖像下方,放了一塊兩個人都最愛的黃油,兩個時代的美食女人,第一次因為一件食材而同框了。

展覽廳中朱莉婭的廚房一角,物什依舊,陽光掠過,仿佛又看見朱莉婭在灶臺前,聞著琺瑯鍋中的燉肉香,爽朗坦蕩地笑著。丈夫保羅帶回來一個包裹,裡面正是她編纂十餘年的心血——《掌握烹飪法國菜的藝術》。

照貓畫虎的復刻,最後只能換來貌合神離。朱莉與朱莉婭,都是深入庖廚才成為理想中的模樣。她們的故事互為始末,和原本的《深夜食堂》一樣未經斧鑿,沒有澎湃的勵志感,但有日復一日的脈脈溫情。

千家萬戶,煎炒炸煮,深夜食堂何止一家,美食人生何止一種。願你總能做自己,左手繆斯,右手美食,世故人情和盤中饕餮,不分上下。Bon appétit!

相關焦點

  • 【看電影】深夜食堂不止一家,美食人生不止一種
    江湖奇談就酒肉,人情世故佐家常,炎涼市井配夜宵。可美食故事哪裡經得起生搬硬套,眼下《深夜食堂》的復刻就遭遇了史上最低分的尷尬。擔綱導演和編劇的諾拉·埃夫隆,曾執導《西雅圖夜未眠》與《電子情書》;女性觸覺敏銳的她聯手影壇長青的梅姨,以及大器晚成的艾米·亞當斯,一菜一式,講述兩個女人命運交錯的美食人生。· 第一章丨吃法式煎魚的美國女人
  • 碾壓《舌尖3》《深夜食堂》的《人生一串》才是真正的深夜食堂
    還記得黃磊的《深夜食堂》播出的時候,因為全搬照抄日版而被網友們嫌棄,多大八萬的人給了1星的評價,這部本來備受關注的電視劇就這樣撲街了。記得當時無論是豆瓣還是熱搜上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中國的深夜食堂,就是大排檔、夜宵攤、燒烤攤。
  • 《深夜食堂》——美食背後的別樣人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一家在深夜12點到清晨7點營業的餐館,人稱深夜食堂,雖然只有豬肉醬湯一種套餐,但菜單上沒有的,客人也可以點,只要老闆會做。時間長了,有些客人基本沒有換過口味,舞娘瑪麗琳的煎魚卵、黑社會小龍的煎紅香腸、娘娘腔子凌的雞蛋燒……他們仿佛怎麼吃都不膩,或許是愛慘了那個味道,又或許是懷念與之相關的那段經歷,無人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熱愛的那個味道,已經和他們的人生密不可分,無論是開心、難過、痛苦、悲傷,他們都會深夜來到這家餐館,品嘗那熟悉的味道。
  • 這些美食電影,有的可不止是「舌尖上的誘惑」!
    與其他電影略有不同,美食電影在給人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情節的同時,還以「舌尖上的誘惑」讓你邊看電影,邊舔屏。今天,給大家安利的是五部美食電影,它們以故事讓我們感動以外,還以美食溫暖我們!《朱莉與朱莉婭》電影講述了曾在法國生活過的美國人朱莉·查爾德寫了一本美食書,而隔代的美國女孩朱莉婭·鮑威爾根據她的書來逐一實踐,並發表在博客上,結果開始擁有大批粉絲,也因此懂得人生意義的故事。
  • 日劇《深夜食堂》,真是溫暖治癒的雞湯嗎?
    深夜食堂原來是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的一部漫畫作品。最初是在2006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描述了日本各個階層人士的人生故事,該劇播出以後不僅在日本國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也深受亞洲各國觀眾的喜愛。2015年韓國把當年的首爾國際電影節年度人氣最高的外國電視劇獎頒給了深夜食堂,隨後韓國自己也拍攝了一部韓國版的深夜食堂。
  • 武進的「深夜食堂」,用粗糲的美食碰撞柔軟的靈魂
    劇情中的方便麵、凍品、炸物……這些都能稱為深夜食堂了嗎?   深 夜 的 武 進 除了閃爍的路燈還有路邊攤、小小的燒烤店不起眼的麵館、通宵達旦的火鍋店等深夜食堂等待著每一個飢腸轆轆的靈魂走~小編今天就帶大家逛逛咱武進的「深夜食堂」 深夜12點以後的毛筍夜宵,熱鬧不已。
  • 美食之都的「深夜食堂」
    這便是成都食客們引以為傲的「深夜食堂」,無論多晚,你都能享受到美食。「鬼飲食」一詞,最早出於川籍作家李劼人著於1935年的小說《死水微瀾》。那些原本三更半夜才在街頭出沒的夜宵攤儼然已修成正道,成為每個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這樣在成都老饕中口耳相傳的「深夜食堂」如同毛細血管一般分散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時刻溫暖著食客們的心和胃。
  • 南京版《深夜食堂》,這裡只販賣美食.
    在夜宵美食那麼豐富的南京,容許我開個腦洞:假如《深夜食堂》在南京拍,那會是什麼樣子呢?大藍鯨版的《深夜食堂》,我更希望像《孤獨的美食家》那樣,不販賣套路,不販賣情懷,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美食。心和胃都空虛的時候,正好和ta遇到了。這種感覺,最美好。
  • 黃磊版《深夜食堂》評分跌至2.3,丟掉的不止演技,還有對中華美食的敬意
    費勁巴拉宣傳的《深夜食堂》這周剛播三天,豆瓣評分居然已經低到2.3了。。。。4萬7千多人評論,90%以上打一星。。。豆瓣最低分才2.0誒旁友們!!!!!!!現在短評區已成段子手集結現場,熱評最高的小夥伴嗦他寧可看深夜靈堂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美食足以慰藉人生
    深夜食堂前三季是夏天的時候剛看完的,記得當時是邊吃飯邊看的。看的很快,每一集也不長,而且故事真的很吸引人。還記得當時被人安利的時候,有看到別人說,在這部劇裡,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曾經經歷了什麼,或者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在這裡,你都能找到些許安慰。人生是漫長而寂寞的,尤其是深夜。有了美食的陪伴總能多些溫暖。
  • 深夜美食,瑣碎人生,《深夜食堂》漫畫比電視劇更加暖心!
    早在《深夜食堂》這部劇出來之前,小編就已經看過了《深夜食堂》的原著漫畫,在電視劇播出之前,小編一度很忐忑,因為改編的作品實在是很少見出色的(我說的出色僅指日版,韓國版沒啥內涵差強人意,黃磊版請不要再提)。但這部《深夜食堂》做到了,這部電視劇風格和漫畫是一脈相承的。
  • 地攤美食——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要說擺地攤,我最期待的還屬地攤美食。童年時夏夜的廣場,用人聲鼎沸來形容也不為過,扭秧歌廣場舞是基本標配。然而最熱鬧最有人氣的還是廣場上的美食,人們在來的路上就遠遠地聞到燒烤的香味兒。在美食區走上一圈,噴香的飯菜包,清爽的涼皮,一碗熱氣騰騰酸湯水餃,冒著滋啦聲的鐵板上焦香的魷魚,煎煮烹炸,活色生香,這絕對是我童年時最喜歡的地攤樣子了。
  • 港美食|明星們的深夜食堂,你深夜在哪?
    直到午夜時分,人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一家亮著燈的飯店,借著美食和夜色,心底的情懷得以吐舒。過氣的歌手、喪失創意的漫畫家、對人性絕望的偵探、性格尖利的女孩、久別重逢的同窗……——《深夜食堂》作為宅女,我卻很少追劇,但是一套日本電視劇叫《深夜食堂》的,到現在想起來我還在回味,可能就在於它具有的「溫情」和「治癒」功能。
  • 從《深夜食堂》到《孤獨的美食家》,日本美食漫畫為何大受歡迎?
    午夜12點,報時鐘響起,城市的一隅,屬於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菜譜只有豬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點。這就是老闆的經營方針。特殊的風格和懷念的味道,招來了不少的客人。大家喝著小酒,吃著自己鍾情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憊,談論著遇到的趣事,或是獨自品味憂愁。在食物的香氣裡,在深夜特有的幽靜和食堂內的嫋嫋暖意間,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 一種人生能有多少種體驗?《深夜食堂2》觀後感
    我認為電影不是速食的文化,就像這部陪朋友去看的《深夜食堂2》。營業時間從午夜十二點到早上七點,人們稱這兒叫『深夜食堂。』你問有客人來嗎?客人還挺多的呢。」隨著片頭曲戛然而止,我知道要有故事娓娓道來了,而它就像有種魔力吸引我繼續看下去。《深夜食堂2》依然以人這一生繞不開的話題開始劇情,依然是三個小故事,涉及就業壓力、婚禮嫁娶和生離死別。
  • 你知道這部比《深夜食堂》好看十倍的美食日劇嗎?
    近期熱播的《深夜食堂》勾起了大家的美食回憶,口碑的兩極化,並不能影響大家在社交平臺分享屬於國人自己的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食物之所以治癒,因為那是人生的味道
    小象好久沒有和大家聊與美食有關的影片啦,今天想分享一部美食治癒片---《深夜食堂》,還是熟悉的霓虹配方,熟悉的心靈雞湯。雖然片子中出現的菜餚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只是簡簡單單的家常菜,但是每一道菜品都代表不同人們的故事與人生,整部影片就是通過這些菜品來把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來,雖平實卻耐人尋味。深夜食堂不僅僅是一個食堂,還是無數個彷徨徘徊在夜裡的人們的心靈港灣。
  • 《深夜食堂》就是一部黑幫片
    美食圈和黑社會勾結也不是一兩天,否則為什麼黑社會這麼喜歡在餐館火拼?《深夜食堂》第一集,面對上門收保護費的黑道墨鏡男,一般人怎麼可能這麼淡定?讓梁家輝把日本黑道換成香港黑社會,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中國版的《深夜食堂》。而且梁家輝這麼帥。他拍《深夜食堂》,誰會反對?
  • 深夜食堂 1-4季
    ,屬於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在食物的香氣裡,在深夜特有的幽靜和食堂內的嫋嫋暖意間,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來。有悲有喜,暗合著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盡在這四方食堂間。 深夜食堂2             (2011)                劇情簡介   午夜12點,在繁華都市的一個小角落,一家食堂才剛剛開始營業。
  • 吃貨必看經典電影之日本美食電影,切忌在深夜觀看
    噹噹當~而這次推薦的就是暖心的日本美食治癒電影。溫馨提示:看電影的時候請準備好零食+紙巾,切忌在深夜觀看,否則後果自負哦~第一站:《深夜食堂·電影版》夜幕籠罩下的東京霓虹閃爍,在城市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充滿溫情的深夜食堂悄然開張。平凡人的小故事,在深夜食堂內交替上演…… 談日本美食電影,就不得不介紹《深夜食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