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考娛學家,我是考娛學家的小娛!
娛樂傳聞看小娛這裡!
前幾天一大早就看見,上了熱搜。小娛對此表示這算什麼!
貴圈可不只明星撕逼,精彩紛呈。
作為「你什麼貨色,我什麼臉色」,導演可來的更直接、更暴躁!可能不用爆粗口,但絕對更精彩!
今天,小娛就來盤點一下娛樂圈裡,導演的對戰情況。
兩個人的互懟,是娛樂圈的常聞。不是今天你開炮,就是明天我還擊,充分滿足了普羅大眾的吃瓜心理,各自可能還賺一波話題度。
人稱「馮大炮」的馮小剛。
大炮所到之處,必有炮灰,從記者到觀眾,從制度到事件,他總要出來說上幾句,然後自然熱度就帶上了自己新導的電影,免費賺一波流量。
看看馮小剛,點評李晨導演的《空天獵》:「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導演,趕緊滾出娛樂圈吧」,「大爺,別撿垃圾了,來當導演吧!」。
這諷刺力度多精準,不愧是「馮大炮」!
可能因為當時女友範冰冰幫忙回懟馮小剛有了底氣,李晨也直接回擊:「早出生幾十年才導致你先一步的成功,每個人都有新人的時候,難道還能就著幾部老電影看一輩子?」
直接開口馮小剛老了,也別倚老賣老了。
這可比娛樂圈裡,明星的通稿營銷、豔壓拉踩來的快準狠。
王晶與周星馳,在小娛的影響裡就是「愛而不得」,周星馳拍《賭聖》他拍《我的老婆是賭聖》,周星馳拍《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他拍《大內密探零零狗》。
跟媒體調侃和周星馳的關係像是前妻:「感覺就像你出去喝酒聊天,人家老問你前妻還在幹什麼?人家孩子都生了,那你還有興趣嗎?」
一說合作演員,誰演技最好,一準又是周星馳。
「目前看過的內地、港臺演員中周星馳是實力派的第一人,他是我見過的最棒的男演員,演技完美全面,悲劇正劇都能掌控。他絕對不是你們心目中的搞笑派,他完全可以演藝術片,可以演悲劇,就是沒有人來找他演罷了。」
當然前任關係一般都不太好,常常當人面吵架也是常事,也有可能是為了讓周星馳的目光多聚焦。
王晶受訪談周星馳稱:「很多人以為我愛錢,其實我喜歡電影比錢多,他肯定喜歡錢比電影多!」
周星馳電影馬上上映,自然聽不得這種話:「錢是喜歡,但是要拍好電影才有錢,不是隨便拍幾部就有」,隨後馬上講:「和他(王晶)不熟。」想與王晶劃清界限。
小娛原本以為雙方一吵架,也就是為了「新電影」上映才舊事重提。
可沒想王晶受了刺激(被周星馳「不熟」)直接在罵戰後續時,像是被辜負的小姑娘痛擊渣男說:
「我一直都這麼想(拍好電影才能掙到錢)。但如果我可以用盡紅顏知己的人際關係大賺一筆後就視如陌路,利用盡生意拍檔資金後就獨佔利益與獎項,榨乾主創人員的創作意念後就據為己有、踢人出局,功勞盡歸自己。會不會就能賺到更多更多的錢呢?唉!這只能是我的一個夢,做不到呀做不到……」
而這就提及了這些天鬧的轟轟烈烈,周星馳前女友——於文鳳的追債事件。
明顯紅顏知己是暗諷星爺前女友、香港建設「前熊谷組」家族於鏡波的小女兒於文鳳,拿周星馳和於文鳳的官司做文章。
這可是直擊周星馳痛點,嘲諷周星馳「眾叛親離」,為人不厚道!
果然是個一直關注周星馳的前任關係,王晶導演的怨婦形象,躍然紙上。
參加選秀綜藝,主持人說選手有點「內地女周星馳」的味道,王晶立刻反駁:「還達不到,要知道我當初第一次見周星馳的時候,那真是驚才絕豔,已經有明日的巨星的風採了!」
一問是否可以再續前緣,就是傲嬌小姑娘:
「這個你要問周先生啦,他現在自己在當老闆,光我一個巴掌拍不響嘛。」
「如果有一個合適方案的話,我是不抗拒啦,但是要看周先生有沒有這個需要。」
可惜星爺是個「直男」,所以一直沒在合作。
為什麼高曉松會特地提起「賈樟柯」呢?
當然是因為兩人有恩怨了!
在賈樟柯的《三峽好人》要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同一天上映時。
賈樟柯:「發現一個拍過《秋菊打官司》的導演,在《英雄》裡反過來卻會為權力辯護。」
賈樟柯說: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明顯諷刺張藝謀隨大流,被「黃金」、「權力」腐蝕了,不是原來的張藝謀了。
兩天後,《三峽好人》在長沙影院票房950元,王府井影院500多,最終票房30萬。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總票房接近3個億。
賈樟柯說:「我們希望讓觀眾多看到反映現實生活的電影,而不是那些穿金戴銀、飛來飛去的人。中國這種高投入、高產出的大片運作模式,已經逐漸喪失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這種流失思考的做法非常可悲。當下中國電影充斥著娛樂氣味,金錢崇拜。投資非常大的影片,其思想水準非常落後,還停留在權力崇拜的層面。」
賈樟柯就是認為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人,就是沒有思考能力,被張藝謀大導名氣裹挾的。
張藝謀的製片張偉平回應:「我都懶得理他(賈樟柯),他那個片子不就是拿一金獅嗎,我們又不是沒拿過,都是我們拿剩的。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有本事,就讓觀眾都來看他的電影。」
然後張偉平說:「我們懶得裝斯文去搭理一個已裝不下去斯文的人。再重複一遍藝謀的話:他的失敗不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張偉平典型就是打了票房的勝仗,不想搭理賈樟柯這種賺不了錢的導演。
最後,張藝謀出面,也只說了一句藝術方面的見解。
後來,張藝謀與張偉平因利益之爭分道揚鑣。
然後,賈樟柯和張藝謀就和解了。
娛樂圈罵戰總是風風火火的,今天你方唱罷,明天我方登場。
過不了幾個月,雙方就握手言和,大家又是好朋友了。
但是總有些例外,最近因為《演員請就位2》人氣挺高的爾冬陞就與王晶的罵戰持續了20年,雙方不僅在明面上吵,在電影裡也各自互相諷刺。
同樣身為邵氏影業巔峰時期出生的孩子,一個是邵氏名導王天林的兒子和另一個也是邵氏極有名的導演製片人爾光的兒子,前後年齡就差兩歲。
應該都是從小一起在片場長大,出道時的電影作品也都是邵氏出品,按照爾冬陞的說法就是:「王晶導演的父親稱我母親-紅薇姐,我稱王晶導演的父親-天林叔」,兩人算是青梅竹馬。
為什麼會不和呢?
大概,開始是因為「嫉妒」,為了爭奪一個男人!(為了證明自己才是「頭號cp粉」)
罪孽深重的姜大衛
1982年王晶拍的第三部電影《獵魔者》,就是找狄龍拍的。
1988年,王晶拍《至尊計狀元才》,裡面的主角譚詠麟就說過從小愛看姜大衛的電影了。
就連自己捧明星說的都是:「現在的戚跡和鄭曉東就像當年香港的狄龍、姜大衛。」
可是一直沒合作過姜大衛,姜大衛自己說不喜歡王晶的電影。
而好不容易能和偶像姜大衛合作,王晶在《澳門風雲3》中安排姜大衛參加好朋友的生日派對,而這個好朋友叫「龍叔」。
但是這種不為人知的CP粉,怎麼可能比得上弟弟/摯友的弟弟呢?
再來看看,被狄姜寵愛的「爾冬陞」
雖然嘴上說不再和好,但是身為「弟控」的姜大衛還是為了爾冬陞,和狄龍一起客串了《三少爺的劍》為自己弟弟爾冬陞加油助威。
爾冬陞編劇的電影《貓頭鷹》,二哥姜大衛為支持弟弟當了導演,大哥秦沛做出品人和主角。
而狄龍呢?楚原大導拍武俠電影《多情劍客無情劍》,但是狄龍和姜大衛「分手」,人家不肯來演戲。狄龍向楚源推薦的誰來演「阿飛」呢?——剛出道沒滿一年的「爾冬陞」,這偏心程度!!!
1987年,爾冬陞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狄龍是主角,和他演對手戲的是有「小姜大衛」之稱的梁朝偉。看看這cp粉的心,爾冬陞擺明了要當「狄姜」的頭號粉絲。
這cp粉頭之爭,王晶怎麼看都不可能勝利。
於是,王晶的小嫉妒心開始向別處蔓延:
1988年,王晶拍部電影《最佳損友闖情關》,其中借陳百祥燒張曼玉照片,吐槽張曼玉跟了爾冬陞。(1、爾冬陞和張曼玉傳出戀情 2、小寶是爾冬陞的出用的化名)
最佳損友闖情關
1996年,爾冬陞拍《色情男女》(三級片)張國榮扮演的落魄導演追求藝術效果。
別人說他:「你做王晶行不行?」張國榮反問:「那你有邱淑貞嗎?」
因為王胖認為那片暗諷了他和邱淑貞。
於是王晶在1998年拍攝《愛在娛樂圈的日子》的時候,繼續影射了爾冬陞和張曼玉的那段戀情(爾冬陞、張曼玉已經分手)。提起爾冬陞和張曼玉的舊情,諷刺爾冬陞是「過氣武打明星、三流導演,每部戲都不賣座。」
電影上映後,港媒跑去問爾冬陞的看法。爾冬陞毫不隱瞞:「王晶為了氣我拍的,我偏不看,氣死他!他認為我拍的《色情男女》中有一段是在影射他和邱小姐(邱淑貞)的事,不過他那部戲我沒看過。」
後來爾冬陞說,最近在香港亞視正在播放的王晶電視劇《美麗傳說2星願》也是在影射他和張曼玉的感情,不過對此他毫不介意:「因為亞視都沒人看的,哈哈。」(邵氏弟子,生來對亞視,敵視。)
2000年的香港金像獎,王晶公開質疑金像獎的評審提名制度,對金像獎主席吳思遠進行攻擊。
當事人吳思遠剛剛說了句:「王晶含血噴人」,爾冬陞就直言「叫他去死啦」。
爾冬陞:「王晶拍的戲多就代表他厲害?看看他都拍了些什麼?《赤裸凌遲》、《制服誘惑》……叫他去死啦!我不會拍王晶投資的電影,拍他的戲對我是一種侮辱。」
王晶也不客氣:「只怕要令他失望了,他叫我去的地方,我是堅決不會去的!」
接下來,王晶就更好笑些,一邊聲稱「對爾冬陞的戲從來不留意」,一邊又數落:「《早熟》內地一百萬票房都不到,《烈火戰車》香港票房倒是三千萬,但你知道嗎,成本是四千萬,拍了兩年哪!」
小娛看的是一臉懵,說好的兩方不留意、不關心呢?王晶,你這票房數的怎麼比爾冬陞這個導演還清楚!爾冬陞,說說《赤裸凌遲》、《制服誘惑》這些電影你是不是去看過了![機智]
罵戰常常是兩個及以上,形成的。這也是娛樂圈最常見的行為。
郭敬明VS韓寒
郭敬明出版《小時代1》,被韓寒諷刺:「我覺得他就是寫給那些地級市啊、縣級市啊或者城鄉接合部的人看的,作為大上海的繁華和奢侈品的一個教程吧!」
郭敬明用「韓寒新書銷量不如自己手下的籤約作者」,進行回擊,嘲的不溫不火的沒有力度。
所以後來,郭敬明索性就都不回應了。
有一次雜誌還採訪,問他為什麼不迎戰。郭敬明表示:自己已經習慣被韓寒罵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人的自說自話,小娛稱它為起不來的罵戰開端。
比如助力黃曉明拿下「金雞獎」影帝的《烈火英雄》。
《烈火英雄》導演陳國輝,就曾發布微博。譴責《哪吒之魔童降世》水軍惡意給他們打一星。他一邊表示並不相信對方會出此下策,相信這個社會是善良的,一邊貼圖為證。
結果《哪吒》那邊還沒回應,被網友罵個狗血淋頭。
杜琪峯:「當然,周星馳先生有他自己出色的地方,但我會覺得周星馳先生對香港電影圈是沒有貢獻的,他只是在電影圈裡撈好處。雖然他很有才華,但不會因為他的才華,令香港人和香港電影工業有進步。因為他自私!沒品!我欣賞他的才華,但我不欣賞他這個人。」
結果周星馳,可能是常年和王晶打嘴仗,學會了:「……他有什麼矛盾我不知道哦。」
看,人家不回應就自然消停。
1、他與陸川、寧浩、魏德聖參加「中國製造——中國電影市場需要怎樣的電影」論壇。
王小帥,在論壇上直指億元導演「是失敗者」。
王小帥:「他們仨票房都過億了,但是作為導演,他們仨都失敗了。」
然後還講「我扛著,人有一口氣,就要有尊嚴。」
看上去就是不樂意和其他三位導演歸為一類,明顯的就是王小帥瞧不上陸川、寧浩、魏德聖他們。
因為,人家怎麼說也是電影界的大前輩,寧浩、陸川他們也就只能不回應。
最後還是充當主持人的張國立打圓場:「你不能因為你賺得沒人家多,就攻擊人家吧。
2、上鳳凰衛視,王小帥和主持人何東聊大導演電影商業化。
王小帥說:「我對物質要求不高,別人拍電影拍出十幾個宅子我不羨慕,我就想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對於商業片,王小帥說:「我真幹不了那事兒,我沒這本事。」
然後還來了句:「小剛藝謀真辛苦他們了。」
小娛記得,張藝謀和馮小剛,都要大王小帥不少吧,這種嘲諷[暈]。
最後,為了藝術的王小帥,身為製片人讓《大象席地而坐》的導演胡波一根麻繩,自縊而亡。
「這一年,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新寫了一本書,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螞蟻微貸都還不上。」——胡波
王晶一看就是「商業片」導演,王家衛則是「文藝片」名導。
別人一提「王家衛」、「文藝片」,王晶就有種是被人罵的感覺。
常年嘲諷王家衛是王晶日常。
王晶稱王家衛「他每年都在算計評委的口味,所以他的電影老是在改來改去。他押寶總是能押中,我很佩服他。」說王家衛為了拿獎拍電影。
還特地拍了一部《精裝難兄難弟》嘲諷王家衛。
讓王家衛穿越回六十年代,拍電影只要有一個人欣賞就放你回去。但是拍的電影,院線內觀眾少的可憐,還有人說:「我上廁所那麼久,這幾個人怎麼還沒完沒了,讓我知道誰是那個導演,我就砍死那個王八蛋」。
只有一個小孩欣賞,就是王晶。
故事的結尾,王晶說他想拍王家衛那樣的電影,王家衛想了想說,「你還是去拍你那些屎尿屁吧」。
回去的王家衛果然謙虛很多,成功在電影裡教會王家衛做人,不要覺得港片不咋地,換你你也不行。
但是吧,王晶矛盾在他還欣賞王家衛,人家一拿文藝片導演比較,王家衛果然又是第一好!
還有王晶吐槽許鞍華的文藝電影,說胖胖老女人的故事「愛看誰看」。
還是默默為許鞍華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出資了。這部電影純文藝片,絕對不賺錢,號稱「商人」的王晶還投資了。
本期就到這裡。
導演之間的攻擊,往往比明星來的更豐富些,常常會站在較高的點進行攻擊。
利益之爭、意氣之爭是罵戰的開端,但往往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和解或者被利益重新聚集在一起。
大家怎麼看待這些大導的爭吵?
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