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朵兒咖啡館→不能說的秘密,攝影師眼中的臺灣細節

2021-02-07 網易LOFTER

【圖文來自 烈影志攝影事務所 的LOFTER】


「臺灣不大,也不張揚,但卻有無數吸引我們的細節之美。當你越走近臺灣,你會發現更多魅力之處。這次6月臺灣之行,我們定下了主題:海洋,懷舊,一點點悠閒的自由。」


注意:這篇遊記並不是攝影師的作品展,而是一群攝影師的臺灣旅行線路,攝影師愛去什麼地方?看完你就知道了。


Day1 | 杭州→臺北

我們住在臺北的力麗哲園,在鬧市區,近京華商城。所以一到飯店,簡單的整理下行李,整理好攝影包,就風一般的出去了。剛到臺北,先適應下臺灣的模式,逛逛街道,掃個街是作旅行熱身最好的選擇。


其實在臺灣,如果有摩託車的國際駕照,租輛帥氣的機車,環島遊,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臺灣有很多這樣的經典車型。在哲園門口就停了一輛很帥的老BMW。


走出不遠,又是一輛,配上這樣的街景,開始慢慢熟悉臺北的氛圍。


很不巧,到臺北,下雨了,但至少不熱。


半天的時間,把時間消磨在101附近是不錯的選擇。看看101,天氣好可以登個頂,下雨天就躲進信義誠品。


晚上找到朵兒咖啡館,《第36個故事》的外景地。


店內簡單精緻。


她好像就是電影裡的女配角。


Day 2 | 臺北

永康街。來臺北,就是來找這樣永遠不失時光味道的老街。


永康街有很多這樣原味的臺灣的手工作坊,專作一些臺灣特色的手工。剪刀,手帕,日常雜物,價格稍貴,但衝手工二字還是可以接受的。永康街吃的又很多。午飯就在永康街解決了。


電影《艋胛》的拍攝地,龍山寺附近。遇上下雨了。


下雨天,沒太多好拍的,隨手拍張機車。


剝皮寮,這個名字怪嚇人的。龍山寺的附近,現在是臺北的創意區。


這裡現在成為了熱門景點,雖然下雨,好幾個新人來這拍照。


晚飯就在饒河街夜市解決了。一進夜市就光顧吃了,也沒拍什麼照片,只能簡單的說,巨好吃,很便宜。千萬別錯過


Day 3 | 臺北→花蓮

西門町,類似於杭州的龍翔橋,不過格調要稍高些。西門町在我們這代人的年輕時代,曾經是時尚的代名詞。西門町離臺北車站很近,所以我們把行李寄存在臺北車站後,就開始西門町之旅。


西門町的街道。


走累了來杯現打果汁,享受的很吶。

下午15:00,回到臺北車站。坐台鐵前往花蓮。路程大約兩個半小時。到花蓮已經是晚上,沒注意被花蓮的的士司機小宰了一刀。


Day4 | 花蓮

一起來,晴空萬裡,我選擇的名宿緊貼大海,雖然交通略不方便,但是海美爆了。這張照片是我從名宿的窗口直接拍出去的,美麗的太平洋。


叫醒隊友,衝出房間!拍照去!


教訓就是千萬別小看花蓮的大海,別以為眼前的浪小,隨時可能來個大的,而且是巨大的。


七星潭,所有隊員開始哇~~~~~~~~~!


嚯~~~~~~~!美爆了有沒有。


租自行車遊七星潭是個不錯的選擇。100元新臺幣。


七星潭旁邊緊貼著的就是一個空軍機場,天氣好的時候就會不停有f16起飛訓練。愛拍照的注意了,這裡監控很嚴格,千萬別對著軍事基地拍照,會被扣押。


在七星潭的原野牧場吃了午飯和刨冰,爽到爆,略休息之後開始下午的行程。


下午的行程就是,賞鯨去!賞鯨的費用為800元新臺幣,出海肯定看的到海豚,但看到鯨魚的機率很小。然後就好好賞鯨吧,船上搖來搖去也不好拍照。晚飯在碼頭的魚市吃了新鮮的海鮮。生魚片吃到吐。


從花蓮到知本,我們選擇了包車。這樣才能看到最美的臺灣的海岸,費用為6000新臺幣。一路上想停就停還有職業的導遊。這6000絕對值得。大陳介紹了很靠譜的楊大哥為我們保價護航。而前一天晚上的坑爹出租司機要價10000元新臺幣。


車才開出不遠,就有如此景致,一路上讚嘆聲不斷。


哇~~~~嚯~~~~~啊~~~~~~~哦也~~~~~~!等等~~


海邊的風車。


單面山,這是楊大哥推薦給我們的私家景點。


隊員個個流連忘返,就是要注意防曬哦。


臺東的小漁港,感覺呦西~~到達知本,溫泉之鄉。衝進飯店,直奔溫泉解乏。特別注意的是,在臺灣,泡公共溫泉必須要帶泳衣和泳帽,且浴帽不能代替泳帽。否則可能遭到重罰。


Day6 | 臺東→知本

很可惜,老天不作美。遇到下雨天,所以原本的熱氣球之旅之能取消,改成探索之旅。大陳為我們定的酒店樓下就是711便利店。很方便而且在711我們發現見見東西都好吃而且便宜。大陳還幫我們定了車票,在711取票就可以了。這就是大陳的靠譜之處,想的很周到。

熱氣球看不成,只好去森林公園餵蚊子了,這裡的蟲子可很厲害。


其實,臺東這陰霾的大海也很美。海濱公園不錯哦。


Day7 | 知本→墾丁

知本火車站出發。


有沒有崔健的搖滾《站臺》的趕腳?火車從知本到枋寮,然後包車致墾丁大街的名宿。包車費用為1600元。下午因為大雨,就窩在飯店沒有出去。

遊墾丁最好的辦法就是租電瓶車。1000元左右,24小時,電瓶任換。


Day 8 - Day 10 | 墾丁

墾丁是諸多電影的外景地,比較著名的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國境之南》、《海角七號》和《我在墾丁天氣晴等等》等等。

遊墾丁最好的方式就是沿著海岸線慢慢走。這是核電廠的冷卻出水口。


去龍盤的路上風很大。

龍盤公園,必須去,一定去!


墾丁的魅力,在每個小地方都有體現。


墾丁大街的夜市。不錯。


墾丁處處是風景。隨到隨停。


恆春鎮。《海角七號》的外景地,值得好好逛,但是我2月已經好好逛過了,而且對大海又比較感興趣,所以很馬虎的逛了下。


Day 11 九份→瑞芳→菁桐→貓村→臺北

坐觀光遊覽列車,可隨上隨下,買通票就行。


菁桐,有著150年歷史的火車站。


觀光火車到站。


這山洞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千與千尋》裡的那個山洞哦。


九份!


《千與千尋》哦~~懂的~


九份老街。


阿妹茶樓,《千與千尋》的原型。


Day 12 | 淡水

第二次來淡水老街,還是雨中的淡水老街來的有感覺。


淡水,漁人碼頭。鑽過鐵門,上碼頭。


休憩的漁船。


周董的學校,第一次來是大雨傾盆。這次總算陽光明媚。


湘倫牽著小雨從這走廊走過。


周董學校的體育館。


很帶感有沒有,雖然第二次來了。


《不能說的秘密》真實版。


----LOFTER----

如果你覺得這個行程不錯,點擊右上角【...】把本頁內容分享給想去臺灣、又愛好攝影的朋友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訪問 烈影志攝影事務所 的LOFTER 查看更多攝影作品。


點擊標題下方「網易LOFTER」,關注我們,為你傳播最優質的文藝訊息。

文藝連萌 |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相關焦點

  • 【旅遊資訊站】隨《等一個人咖啡》尋味臺北特色咖啡館
    朵兒咖啡館:第三十六個故事臺灣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講述了一對姐妹朵兒和薔兒的故事。姐妹倆一起經營者一家咖啡館,來來往往的人為這件咖啡館帶來了很多故事。客人可以拿東西去交換這裡的東西,可以用吉他換木馬,可用變形金剛換老照片等等,這就是電影裡桂綸鎂喜歡的調調。
  • 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關店了這個曾經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一度令其衝破實體書店的經營範圍,成為臺灣文化地標。雖然這次關店的客觀原因是「房東不續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1989年,吳清友在臺灣創立了誠品書店。初期專賣藝術與建築類書籍。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結合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等,成功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
  • 文創 誠品書店品牌一覽
    Part  2   誠品書店自營品牌臺灣誠品書店成立至今26年,在金錢帳簿上虧本15年,卻在理想帳簿上一路盈利,成為正宗臺灣文藝氣味的代表。某種程度上,也是那句臺灣俗語「天公疼酣人」的體現吧。誠品書店不但重視場所氣質和空間美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
  • 誠品書店與設計
    —— 吳清友雖然吳清友說:「經營誠品書店也不過是做一個心靈生活的逃兵。」但他一生堅守 「誠」字,誠以待人,「誠品」也是如此。誠品一開始不是要為了賣書,而是要推廣閱讀,所以會從人、空間、活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 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7月18日晚因病逝世,享年67歲
    誠品書店原本是我生命裡的偶然,現在它卻成了我生命裡的必修,或者說是我的最愛。                                           ——誠品書店創始人 吳清友臺灣流傳一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
  • 親身體驗:臺灣誠品書店到底好在哪?
    這次臺灣之行,我去了3家分店,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臺灣文化品牌的話,我想是「立體」兩個字。如果你在網路上搜索「誠品書店」,會看到大大小小的幾十家分店,由於時間有限,我只去了敦南店(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站前店(臺北車站K區地下街)以及最高大上的信義旗艦店(信義區松高路11號)。
  • 臺灣誠品書店推出全新電商平臺
    臺灣知名書店誠品1日啟動全新的電商平臺「誠品線上」,不僅上架200萬種書籍,也囊括文創商品、化妝品、服裝飾品和食品等生活類商品,致力於線上線下「虛實整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誠品線上」(eslite.com)的推出是誠品書店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從今天開始,誠品將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企業。
  • 臺灣書店不只有誠品!特色書店攻略在此
    之前小編就曾經介紹過臺灣的書店,但是說到臺灣的書店,大多數遊客想到的無非就是誠品書店了,造成了一種臺灣只有「誠品書店」的錯覺
  • 誠品書店進駐上海中心欲6月開業 盤點八家書店別樣風情
    想必很多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上海誠品的別樣空間,6月還太遙遠,不如先來看看其他幾家誠品吧。   誠品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只是一家書店,而是臺灣的一個文化象徵。除了誠品提供的輕鬆、善意、寬容的閱讀氛圍,誠品每家店鋪的設計特色,也是一大吸引人之處。
  • 斯人離去 誠品永在: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因病猝逝
    他留下的誠品書店,誠可為中國文化業的一段佳話。自從1989年創辦誠品以來,他結合書店與商場,開闢的由品牌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 模式,形成了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更成為中國書店業的學習模範。其活動行銷上的創意,多元的、動態的文化影響力,早已成為中國文化零售業的標杆。
  • 13 件有關誠品書店你不知道的事
    誠品書店的英文名叫 Eslite,不過在英文字典裡查不到,因為它是個古法語詞,精英(Elite)的意思。2. 去年 CNN 評出的 17 家全球最酷書店裡就有誠品(敦南店),另外兩家國內的書店是南京先鋒書店和廣州的 1200 Bookshop。
  •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05-31 18:40 來源
  • 【趣臺灣】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如果說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不僅臺北,遍布全臺的誠品書店已成為寶島響噹噹的文化招牌。
  • 【產經】臺灣誠品書店是否可以破解大陸民營書店的「關門」結局?
    今年7月初,帶著追逐新奇和渴望留下美好回憶的心態,我和新婚的妻子開始了為期5天的臺灣蜜月之旅。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不外乎高額租金、微利行業、電商等因素的制約。這幾年,國家有關部委也陸陸續續對一些民營書店進行了頗為實際的扶持(資金補助)等。可以明確,這些舉措,將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一些民營書店的「衰老」或「死亡」。至於說振興,那顯然還是需要靠「內因」,靠民營書店自己了。這方面,誠品書店應該算是個很好的範例。
  • 【眾望悅讀】臺灣誠品書店蘇州分店開業了!
    >很多人2015年的最後一個願望就是逛一遍蘇州誠品書店,11月29日正式開幕了(怎麼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小編為大家奉上15000平內部實景大曝光!書店橫跨整個二、三樓,要進入首先得踏過72級雄偉的臺階。
  • 誠品書店會一直活下去
    這是一篇老文,發在我之前的公眾號裡,再次推送是因為昨晚聽聞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老先生病逝1989年3月,吳清友在臺灣創辦誠品書店
  • 誠品書店用20%的賣書空間,把其它業態也做火了!
    凡有文化情結,追求時尚生活的人士來到臺灣,逛「誠品書店」是絕對不能割捨的選擇,因為「誠品書店」已成為臺灣的一張「文化名片」。
  • 2016 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臺灣*香港
    2016 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臺灣原來「設計」果然會中「計」!
  • 病逝的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留下了一個怎樣的誠品?
    「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可是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