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奶奶幫子女帶娃,姥爺爺爺寧孤守空巢也不去,你知道原因嗎?

2020-12-24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我們生活中不光有留守兒童,也有很多留守老人。

本來子女都長大成人了,老兩口相互作伴、也該安享晚年了,但老人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在兒女有了孩子後,老人義無反顧地離開老家幫兒女帶孩子。

老人覺得畢竟年輕人生完孩子、休完產假,都要回到職場上班,孩子得有專人照看,找個保姆又不放心,而且經濟上也達不到,只能自己替兒女分擔了。

但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中,姥姥、奶奶佔大多數。姥爺、爺爺一般都不願意和老伴一起去幫兒女帶孩子,而是選擇獨自在老家生活。

為什麼大多都是姥姥、奶奶一個人去看孩子,姥爺、爺爺留守在家呢?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姥爺、爺爺們大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

老人們在老家生活了一輩子,農村院子大,街坊鄰居關係好,吃完飯出門轉,都是熟悉的街坊鄰裡,拉拉家常,也算是解悶了。

可一旦為了照顧孫子,到了城市,小區裡的人誰不認識誰,平時除了帶在家裡看娃,一出門連個拉家常的人都沒有,勢必會感到孤獨。

二、不能接受城市生活的種種約束

姥爺、爺爺們在農村自由自在慣了,一旦到了城裡兒女家,總感覺約束。

在老家自己呆著,想在哪抽菸就在哪抽,想吐痰就隨地吐,想吃啥就做啥,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總之,自由自在,可一旦住在兒女家,抽菸要到樓道去抽,因為家裡的小孩不能吸二手菸;早上要早起給兒女和孫子做早飯,因為兒女要上班;看電視聲音不能開太大,因為孫子要寫作業……

種種的約束,讓姥爺、爺爺,一個人寧願守在老家,也不願去兒女家幫忙帶孩子。

三、傳統觀念裡帶孩子都是女人的事

我們的傳統觀念普遍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男人在這方面天生不佔優勢,畢竟女人做飯、做家務、帶孩子更有經驗。所以,一旦兒女有了孩子需要老人幫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姥姥、奶奶。

既要幫兒女帶孩子,老伴又不習慣和兒女住在一起,沒辦法,只能姥姥、奶奶獨自去了。生活中總有一些讓我們兩難的事,老人們為了幫子女帶孩子和老伴分開,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然而,把上了年紀的老伴獨自一人留在老家、很多姥姥、奶奶是不放心的,畢竟年齡大了,身邊沒個人照應,萬一出個意外怎麼辦?

就像我家,我媽把我爸一個人放在家裡去幫我弟看孩子,我婆婆把我公公一個人放家裡,來到城裡幫我帶孩子。

作為兒女,我非常希望兩位老人能一起來,都在我跟前我也能照看兩位老人,畢竟老人年齡大了,獨自一人在家我們也不放心。可是,爸爸、公公都不願意離開老家,作為晚輩,我們也只能尊重他們的選擇。

父母晚年被孫子、孫女牽絆,不能有自己的晚年生活,這也是社會現實的產物,如果不能完全改變,那就努力去改善。

首先,老人們犧牲自己的晚年生活,來到我們身邊幫我們帶孩子、分擔家務,作為兒女,我們要懂得感恩。

其次,平時多關心一下老人的身體健康、下班回家,自己的帶帶孩子,讓老人休息一下,周末帶老人去公園轉轉,吃些好吃的。

第三、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有意見分歧的,多和老人溝通,多體諒老人,不給老人發脾氣。

第四、對老人多些理解,多些溝通和表達。尤其是留在家裡的姥爺、爺爺,作為兒女最好每天能在固定時間打個電話、發個視頻,關心一下老人的身體狀況。如果有假期了,可以回去看望一下老人,陪陪老人。

總之,父母為了我們,願意付出一切,他們辛苦操勞了一生,現在年齡大了,我們做兒女的不能把老人當作免費的保姆,要對老人心懷感恩,要多一分關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網友:精闢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些,有的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會馬上回到職場,因此就會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來帶,現在對於讓老人帶孩子,網友也有不同的意見,甚至有網友開始分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136.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雅的花田,ID:gh_dd5ebaacc21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年我都要去鄉下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家的房子是老房子。爺爺有慢性病,奶奶給他買了藥,有時候奶奶問他,藥吃了嗎?爺爺趕緊說吃了吃了,其實爺爺都扔到大立櫃下面了,還不敢讓奶奶知道。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現在社會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幫年輕人帶娃的往往是姥姥和姥爺,而爺爺奶奶反倒出現的比較少。並且,這一現象在孩子3歲前更加明顯。一、案例莉莉和老公在家大吵了一架,兩人鬧得整晚沒說話。而談及兩人爭執的緣故,莉莉覺得非常委屈。
  • 姥姥帶娃每月一千,奶奶帶娃卻倒貼,憑啥?女人的回懟讓老公閉嘴
    如今的時代,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已經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但是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由婆家還是娘家帶,老人受到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這時,孩子奶奶便主動請纓來家裡幫忙了,堂姐和婆婆相處一直不溫不火,雖然她不太樂意婆婆帶孩子,但是媽媽照顧爸爸去了,自己也不能辭職,無奈之下只好答應。奶奶帶娃一個多月後,姐夫便和堂姐提出:「是不是應該把帶孩子的錢給我媽一下?」可是堂姐卻不是很樂意,認為這錢沒必要給婆婆。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是奶奶們撒手不管,而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以前孩子出生後都是奶奶幫忙帶,偶爾姥姥姥爺來看孩子才能幫忙照顧一下,但不知從何時起,帶娃的都是姥姥了。 這不免就讓人有疑問,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們都去哪了?其實並非是奶奶們不負責撒手不管,而是這些扎心原因。
  • 千萬別讓奶奶幫你帶娃!哈哈哈哈哈
    本篇文章的標題應該是「千萬別讓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帶娃」! 因為這幾位全世界最可愛的老人,擁有全宇宙最神奇的魔法:他們能瞬間讓你「不認識」自己的孩子!一位媽媽發帖稱,自己有事要回娘家幾天,就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結果回來之後,孩子頭髮沒了、衣服沒了……媽媽帶🔽我相信,從這以後,這位媽媽不僅相信了「換頭術」,還相信了「換人術」!@讀者Somuns看著不一樣,但是又說不出哪裡不一樣,或許這就是奶奶帶的娃,擁有的獨特氣質!
  • 現在的孩子都跟姥姥親,不跟奶奶親了,看看帶娃的主力你就明白了
    「隔代撫養」,一直以來是年輕父母們的帶娃優選。以前大多是奶奶搬來和兒子兒媳一起住,幫忙照看孩子,可如今,帶娃的姥姥們漸漸成了主力軍。在廣場和公園,如果你去採訪「溜娃」的老人們,得到的答案多半是「我是孩子的姥姥」。中國新聞網前不久發起了一項投票:你家裡誰帶孩子?
  • 品讀·原創|那些幫子女帶娃的「隨遷老人」
    從兩個孩子身上我體會特別深刻,自己帶娃和老人幫襯著,簡直是一天一個地。只是辛苦了老人家。姥姥是從千裡外的老家來幫我帶娃的。剛開始,她連坐便器都用不慣;出去買菜也會迷失方向,好些天才摸清我們周邊的環境……她背井離鄉,忍受著、適應著城市和她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村那些完全不同的習慣。有一次姥姥太累了,趴在嬰兒床沿睡著了。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其實,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奶奶覺得帶娃是給兒媳帶,索性不喜歡兒媳也不帶娃了。還有的是,兒媳不放心婆婆帶娃,更信任自己的親媽帶娃。當然,還有的是奶奶不喜歡帶娃,也帶不好,最後只能交給姥姥帶。
  •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看完文章,莫名心酸
    前幾天帶著孩子在小區裡轉悠,看到很多的老人在帶孩子,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們都是孩子的姥姥,而且現在似乎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最近幾年來,姥姥帶娃的人數在逐年攀升,而且他們坦言年輕人工作實在是太過忙碌了,又要上班,又要顧家,帶娃確實不容易,為了給小兩口減輕壓力,於是有很多的姥姥們就自行過來幫女兒帶娃
  •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姥姥和奶奶帶娃有哪些不同?
    有人說,中國式帶娃的新焦慮,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更有網友編了個順口溜,生個孩子姥姥帶,姥爺天天去買菜,爺爺奶奶光欣賞,爸爸下班就上網。
  • 怎麼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去哪兒了?
    對此,有機構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讓網友來投票在參與的人員中,有近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人的選擇了孩子由姥姥帶,之後是佔到了百分之二十七點七的人選擇了自己帶孩子,由奶奶來帶孩子的排到了第三名,佔到百分之十四點六。看來由姥姥帶孩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呢?
  • 章子怡把女兒送姥姥家,畫風突變認不出,網友:奶奶帶娃就是霸氣
    章子怡把女兒送姥姥家,畫風突變認不出,網友:奶奶帶娃就是霸氣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吃飽穿暖,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姥姥呀!為了凸顯媽媽帶娃和姥姥帶娃的差異,很多網友紛紛曬照,看得大家樂不可支。畫面中的寶寶,從媽媽手裡潮流時尚的小公主,演變成村裡最靚的翠花,哈哈哈,真是太萌了!簡直就是百變寶貝!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因此,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我們還是聽聽孩子的回答吧,真是現實又扎心。「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姥姥),在孩子的記憶中,總是那麼溫暖又親切。每一個跟著媽媽去姥姥家的孩子,都會覺得姥姥很親。
  • 「打卡式帶孫子」你了解嗎?公婆不和子女一起住,還樂意幫帶孩子
    早上上班的時候,年輕夫妻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那去,等到晚上下班的時候,再將孩子帶回去。 周末的時候呢,老人們就可以休息一會了,年輕夫妻不上班,可以自己在家帶孩子,老人這兩天,也可以休息一會。
  • 「千萬別讓姥姥帶孩子!」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一邊調侃「千萬別讓姥姥帶孩子!」因為,「她會把孫子當豬養。」另一邊,又無比懷念那個「把自己當豬養」的老人。老人們對孫子的愛,總是格外地「滿」。有時候姥姥想要多休息一會兒,還要小心翼翼地去「求」孫子。姥姥就包攬下所有的家務:買菜、做飯、帶孩子,唯一的休閒時間就是帶孩子去樓下遛彎。這些帶孫子的老人們,姓名大多被人忽略,人們更愛稱呼她們為:xxx姥姥。「誰也不認識,多半時間就只能傻呆呆地抱著孩子坐在那裡。有了外孫之後,生意也不做了,從農村趕來城市,幫女兒帶孩子。
  • 「我幫你帶娃,你去工作!」父母說的一句話,那是給子女最大安慰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長輩在抱怨自己的媳婦或是女兒,「她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就照顧一個孩子」、「我女兒懶得老死,別人家的女兒賺大錢,她就在家裡待一個孩子。」這些長輩明明也是當年的女兒或是兒媳,作為過來人她們竟然忘記了自己當年受過的苦,或許當年她們有婆婆媽媽的幫助,她們從來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女人何苦為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