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0元,追完了《三十而已》最後幾集提前點播。
隨著熱度越來越高,這部劇的豆瓣分數也從8分驟降至7分。
雖然我個人認為,這劇壓根談不上滑坡或是爛尾,
然而但凡是個虛構的故事,不管一部分人感覺有多寫實,也總會有另一部分人覺得不寫實。
對於外國劇,覺得不好看最多就是不看了事,
國產的嘛,就仿佛有了發言權,必須得先打個差評才走。
這都是尋常套路了。
本篇不談整部劇,只說說片中這位榮升近五年國產劇最遭人恨的「小三」林有有。
某十萬加大號,稱其顯示出了國產劇小三角色的「惹人煩的程度遞增、人物的合理性遞減」。
我倒是認為,林有有這個角色很是合理。
她與我了解過的現實生活中的此類女性,其實頗有重合。
是的,我說的是公序良俗,而不是法律。
法學老師羅翔說過:法無禁止即可為。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行為準則,而出軌或者是追求已婚男人恰好不在此列。
法律管不了的事情,只剩下道德束縛。
然而道德束縛就要軟弱無力多了,哪怕是網暴,充其量也只是用口水掩死你,造成不了什麼實質性的損失。
過幾個月大家一忘,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說白了,公序良俗起不了什麼監督作用,
只要不違法,一個人想怎麼生活,全憑自己要臉不要。
雖然也被網友罵得很慘,但王漫妮明顯就是要臉的。
被說貪梁正賢的錢,氣得公共場合把他送的衣服一件件扒掉。
被人說拜金這件事,本沒有什麼威力,因為當事人要臉,就有了威力。
而林有有這一類人,就屬於根本不怕人說的。
許幻山轟她走,顧佳扇她耳光,都沒什麼用。
反倒是顧爸爸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她的角度出發,讓她認清,這樣賴下去也不會有前途,她才幡然醒悟。
這「幡然醒悟」其實並不是明白自己這麼做傷害了他人,而是深刻意識到,這對自己根本沒好處。
在這一類人眼中,只有自我和利益是永恆的。
碰到這樣的人,對ta進行道德說教沒有任何意義。
想要勸退ta,只有以利益相脅才有用,
但最直接的,還是能躲多遠躲多遠吧。
許幻山被罵得要死,但其實他在中年危機男裡,已經算是極其難啃的那種骨頭了。
排除惡人濾鏡公平地說,林有有這種,北京戶口,大學畢業,樣貌可人,還超懂男人心的姑娘,
在戀愛市場上,真的是指哪打哪無往不利的。
就像被罵到退網的半藏森林,還不是有一眾男性看著圖幻想自己也能被她「三」一下。
這一類姑娘,在廣大單身男性這裡,的確是得不到太多施展「才能」的機會。
眨眨眼睛,勾勾手指,家門口就排一溜兒,太無聊了。
反倒是許幻山這樣,正派、要臉、需要拼命維繫好男人人設的「大叔」,才能讓她們倍感「無聊」的靈魂產生些許久違的「痛覺」。
林有有也好,半藏森林也好,
可能還真不是看上了這些男人的什麼條件,
而是這份關係裡,這種被禁止的、違背道德的、不可控制的成分,
需要搶,需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才是她們快感的來源。
那搶到之後呢?
搶到之後的這些男人,自然就回歸了他們的本相。
不過就跟外面那些單身的「傻直男」一樣,變得沒什麼意思了。
如果許幻山不堅持要回歸家庭,而是選擇跟林有有在一起。
也許不出幾個月,許幻山就被林有有給撇了。
關於「知三做三」這件事,還真不是因為什麼「真愛」。
本質上,是一些個體把樂趣建立在捕獲情感獵物上,而隨著捕獲能力的提升,捕獲難度的遞減,獲得成就感的閾值就越來越高。
而單身的情感獵物,捕獲難度自然遠遠低於有伴侶的。
加之我上文說到的第一點,林有有的行為便不難解釋了。
對於許幻山這個角色,編劇依然算是手下留情,沒有把他寫成一個無可救藥的人。
在出軌男中,他甚至是少有的良心尚存的。
當然顧佳也是少有的,幾乎沒有任何可指摘之處的妻子。
因而,觀眾的怒火也紛紛傾瀉在了林有有身上。
不過,對林有有之流草木皆兵也實屬沒有必要。
因為這種既不要臉面,也不為求財,自己條件挺不錯,卻一心只想破壞別人婚姻的人,其實並不那麼尋常。
而許幻山之流的中年危機男,通過尋腥來自證魅力的卻不在少數。
中年危機男的出軌,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沒管住身體。
畢竟也不是二十郎當歲,欲望勃發難以自持。
反倒常常是希望從生活中逃離:
遠離妻子要麼愛答不理、要麼一臉嫌棄的眼神,忘記在家滿地亂跑、不肯好好寫作業的小孩,以及遁出理想被碾為齏粉、努力後依然不上不下的工作。
通過降維打擊,藏身於一個年輕姑娘無知的崇拜裡,以為這樣就可以掩蓋自己的平庸和瑣碎。
他們能撿到的,多半也不是林有有,
而是一個要麼足夠蠢,
蠢到意識不到自己只是這個中年人解壓的工具人,反而以為是愛情,
要麼足夠貪,
貪到以為自己的青春能換到很多物質,甚至多到夠用一生,
前者可憐,後者可笑。
但她們都不是林有有,而是這位中年人或騙或買,主動邀請進生活裡的。
而她們多半也知道自己所行不端,哪敢大搖大擺肆意妄為。
不必擔心自己的身邊人,頂不住林有有之流高超的手段和恐怖的執念,
倒要擔心他會不會也得個許幻山的中年恐慌症。
畢竟,林有有不常有,而許幻山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