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於海:師承"螳螂拳傳人"林景山,步入演藝圈卻無人認識

2020-08-20 墨跡小賢

關於武術,相信我們國家是最有發言權的,武術文化在我們國內的發展,不僅歷史悠久還源遠流長,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國內也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武術人員。

比如《戰狼》導演兼主演吳京,就是我國著名的武術家。

但是要說到吳京這代之前的武術家,那麼於海一定能排上名號。

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於海。

熱愛武術,並拜師學藝

於1942年出生於中國山東省的於海,生在一個動蕩的時代,受環境的影響於海從小就有一腔報國熱血。

恰好在那個時候,中國的武術行業正值發展,所以年紀輕輕的於海,便深深痴迷著武術。

於海的父親看到兒子這樣痴迷,就把他送到了七星螳螂拳傳人林景山那裡學習,這時候的於海只有12歲。

或者對於武術的熱愛,於海便十分努力的在林景山那裡學習武功,作為螳螂拳傳人的林景山,自然也將這個傳授給了於海。

但大家也都知道,作為一代宗師,那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收人為徒的,在於海去拜訪林景山時,林景山也是因為看到於海年紀輕輕,但眼神堅毅,才答應收他為徒弟。

學有所成之後,於海在16歲便離開了林景山。

而就在這個時候,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武術比賽,於海肯定也是首當其衝跑去報名參賽了。

擁有真才實學的於海,過五關斬六將,通過 了全國、省、市三級武術比賽並連闖三關,最後以優異的德技成績,被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錄取,成為國家正式的武術運動員。

一進入武術學院,隨團訪問

能夠進入這個學院,可以說於海的夢想成功了一半,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像民間大師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少,只有獲得專業比賽的成功,才能夠讓大家信服。

於海在之後就代表山東省武術隊,參加了各種比較重大比賽,並在比賽中,多次榮獲劍術、棍術、螳螂冠軍及全能冠軍。

當於海到了18歲,也就是他的成人禮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跟隨著咱們中國武術的代表團,出訪了捷克斯洛伐克、蘇聯這兩個國家;

又在當年年底的時候,隨同周恩來總理,陳毅外長訪問了緬甸。

這行人此去的目的,可不是&34;,而是想向大家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並讓別的國家,更加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

小小年紀的於海,就這樣擔任起了如此重任。

武藝高強,步入演藝圈

於海的運氣也是相當不錯,在那時候國內的娛樂行業漸漸興起,影視行業也隨之發展。

而當時電視節目類型,有一個主流便是武打片,所以就在機緣巧合之下,於海就進入到了娛樂圈發展。

武藝高強的他在1982年,出演了由張鑫炎導演執導的電影《少林寺》,他不僅在劇中以演員身份出現,並且還是這部劇的武術指導人員。

之後,於海又出演了由張鑫炎導演執導的武打電視劇《新少林寺》,在片中飾演&34;曇宗,在這部劇中與海搭檔吳京的人,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武打視覺盛宴。

並且在那個時候電影行業才剛剛發展,這部電影就獲得了非常高的票房,從這也能夠看出來大眾對於這部電影的喜愛。

因為是武術人員出身,於海的戲路其實一直都很窄,對比起現在一些明星的百變角色,於海能夠出演的角色,也僅僅只是武術相關的。

所以這個原因也造成了,於海能夠參演的影視作品少之又少,並且在影視作品當中,於海一般不會以主角身份出演電視劇,這也使得沒有多少人認識於海。

在2006年時,於海參演的軍事題材電影《虎踞龍盤》,在這部劇中也僅僅只是飾演一個配角。

但是在電影中,於海為我們呈現出來的武打場面,那是相當精彩的,即使這時候他的年紀已經六十多,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得出來,他的身體還是十分強健的,可能這也是由於幾十年的武術經驗吧。

之後,找到於海參演作品的人,就比從前多一些了。

在6年之後,導演範小天邀請於海,搭檔鄭嘉穎等人,共同拍攝了電視劇《葉問》。

這部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但是相信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大家一定聽過,畢竟這個系列的影視作品,在我們國內的名氣那是相當高的,所以這時候認識於海的人就多不少。

一代宗師,傳播武術文化

為了能夠更好的讓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傳播開來,於海還在2001年的時候,在中國山東威海成立了一所武術教育學院。

而這所學校創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武術,並且學習武術。

作為我們國家的精粹,武術文化博大精深,且富含奧妙 ,是非常難得的文化內涵,正需要像於海這樣的人去發揚。

近幾年,於海在電視熒幕上的曝光率也是越來越高,雖說有很多朋友可能叫不出於海這個名字,但是相信許多人對他的面孔都是非常熟悉的。

而一看到他我們便能夠想到:

這位演員的武打戲非常厲害,或許這時候的大家還不知道,這位演員的武打戲可不是演出來的,畢竟於海可是一代宗師。

而要說到於海最著名的武打影視作品,那就當屬《少林寺》、《太極俠》、《地雷戰》等等。

在這些作品當中,於海和別人有非常多的武打場面,不僅看得觀眾熱血沸騰,還讓我們深深震撼: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柔的動作,能夠發揮出這樣剛強的力量?

其實這也正是武術的奧妙所在。

結語:

其實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非常驕傲我們的國家,能夠擁有如此神奇的武術。

但是這兩年學習武術,或者說了解武術的人越來越少了,可能是因為如今大家的興趣都各不相同。

但是我們一定要記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摒棄。

我們一定要讓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深深發揚到全世界。

相關焦點

  • 他是武學泰鬥,李連杰、吳京的師父,出演20多部電影卻無人認識
    尤其是他在影片當中所運用的螳螂拳,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曇宗和尚」的扮演者,正是傳奇的武術大師,正宗的螳螂拳傳人——於海。那時候的體育課都是以武術為主,這讓從小就喜歡打拳踢腿的於海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因此他非常喜歡體育課。也是在這裡,他認識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恩師——林景山。
  • 《少林寺》於海也老了!12歲學螳螂拳,40歲演李連杰"師父"
    傳人林景山那裡學習,而林景山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收徒弟,要不是看到於海堅定的眼神,他才不會收這個毛頭小子。本著不學成才就不見人的信念,於海跟著師父認真學習每一個招數,除了一些基本的武術功夫,最重要的還是螳螂拳,因為本身林景山就是螳螂拳傳人。於海作為他的得意弟子,自然會把這門功夫傳給他,而螳螂拳顧名思義,就是模仿螳螂的招式,最早其實起源於清朝的乾隆年間。
  • 武術家於海向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捐贈螳螂刀劍
    中國山東網5月12日訊(記者 杜典)12日上午,著名武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於海將自己使用了幾十年的螳螂劍、螳螂刀捐贈給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山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雲龍代表學校接受了捐贈並為於海頒發了捐贈證書。山東體育學院黨委宣傳部統戰部部長、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籌建辦主任任傑,七星螳螂拳第七代傳人于波等參加了捐贈儀式。
  • 一代宗師徐悲鴻直系傳人〈飛鴻武天慶〉鴻馬藝術之路
    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徐悲鴻先生一代宗師鴻馬創始人徐悲鴻先生一代宗師徐悲鴻入室大弟子〈恩師馮法祀先生〉馮法祀與弟子李成軍合影留念師承於一代宗師徐悲鴻鴻馬掌門李成軍大師門下,在北京學習期間又受到徐悲鴻之子「恩師徐慶平」大師親傳指導,現主攻徐悲鴻先生聞名世界奔馬作品。我學習徐悲鴻鴻馬藝術,將近二十年,始而仰慕他的繪畫技巧,繼而崇敬他的處事態度和治學精神,進而在瀏覽了一些他的有關藝術論述之後,則感到對一位才能出眾、品德高尚的大師的認識,頗有學疏識淺之慨!隨著自己藝術實踐和年歲的增添,使我對鴻馬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地雷戰》:再現抗戰時期的「螳螂拳」!
    一代宗師於海本色出演  在片中出演趙化龍師父的演員於海老師就是螳螂拳的傳承人。年逾古稀的於海現在已經很少參與影視創作,但遇到合適的角色,於海還是應允接受。於海說:「小時候練習螳螂拳是崇拜功夫大師飛簷走壁的本事,誤打誤撞當起了演員。但也通過影視這個途徑,向觀眾傳遞武術精神裡的俠肝義膽。」這也正是於海參演《地雷戰》的原因之一。
  • 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張大千直系傳人〈仁千武天慶〉藝術之路
    2019-02-10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張大千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大風堂創始人張大千先生人民藝術家恩師張三水先生與張大千孫女恩師張子嘉合影留念與張大千之女恩師張心慶合影留念張大千直系傳人仁千武天慶武天慶藝術簡歷武天慶,196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字仁千,齋號大千大風堂,現定居北京,師承於張大千之子〈恩師張三水〉和張大千孫女〈恩師張子嘉〉大師門下,並得到張大千之女〈恩師張心慶〉的欣賞和熱心指導
  • 《太極宗師》主演現狀:吳京轉型,女主退圈,還有兩位演員已去世
    分享到: 20多年前有一部專門講述太極傳承的電視劇,也是讓吳京大紅大紫的一部劇——《太極宗師》。
  • 《太極宗師》主演現狀:吳京轉型,女主退圈,還有兩位演員已去世
    20多年前有一部專門講述太極傳承的電視劇,也是讓吳京大紅大紫的一部劇——《太極宗師》。2、於海他是拜七星螳螂拳傳人林景山先生為師,學習正宗的螳螂拳。曾經代表國家武術團出國訪問,真正的武術大師。在《太極宗師》中飾演主角楊昱乾的師父,是楊昱乾成為一代宗師不可或缺的依靠。2001年,於海在山東成立了武術教育為主的「于氏武術文化交流中心」,成為中國唯一的「於海螳螂拳培訓基地」,活躍在中國武術教育第一線,是一位以&39;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學長者。現在還是會在武術動作電影中擔任武術指導。
  • 于洋、於海和于承惠,三位于姓的老演員都同樣來自山東省煙臺市
    >作為一名全能的武術家,于承惠尤以劍術為最精,他揮劍時候的瀟灑自如在演員當中無人能及3,於海於海,1942年7月18日出生於山東省煙臺市。於海12歲的時候拜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先生為師,學習正宗的螳螂拳。曾經多次榮獲劍術、棍術、螳螂拳冠軍及全能冠軍。1982年,於海同樣是因為《少林寺》而被全國觀眾熟知,在片中他飾演李連杰的師父曇宗大師。被譽為"武學字典"的他事實上,於海並非專業演員,從事著武術教學、發揚中華武術才是他的「正職」。在影視作品中,一身正氣,頗具武林宗師風範是他是飾演正派中宗師級高手的不二人選。
  • 淺談李秉霄的實戰能力,拳法如梅花瓣瓣相連,螳螂拳門一代宗師!
    再後來李秉霄又從螳螂身上得到靈感,並以其象形取意創出了螳螂拳。而李秉霄在苦心鑽研數年之後,最終也成為了一代了不起的螳螂拳宗師。另外,他還因使得一手好雙鉤在江湖上得了一個「李二鉤」(亦喚作「二鉤爺」)的名號。 其次,從李秉霄的實戰案例來看。 一提到李秉霄的螳螂拳功夫,那確實是在膠東民間武術界中流傳著許多傳奇軼事。
  • 射鵰五絕為何沒有師承?武學大宗師都這樣,看連載版設定就明白了
    五絕劇照五絕在金庸武俠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按照小說中的設定,他們都是一代武學大宗師,個個都是驚才絕豔自卑,影響深遠。類似五絕這種,江湖上同時期出現五大宗師,在金庸小說中,獨此一份。而武學大宗師,都有一大特點,那就是沒有師承,或者說曾經有師承,但後來自成一家了,武功基本都是自創。可能有朋友會好奇,既然說沒有師承,為何洪七公和一燈大師卻有師承呢?這個問題,咱們接下來再慢慢說。大家不妨想想,五絕中,洪七公和一燈大師的情況,是否有點突兀?
  • 1997年的《太極宗師》裡居然隱藏了這麼多「練家子」
    提起《太極宗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對於無數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走過來的朋友來說,這部劇絕對算是自己年少時的美好回憶了。這是一部以清末著名內家拳宗師「楊露禪」為原型的古裝動作電視劇。四、於海 劇中飾演角色:陳正英只要是看過電影《少林寺》的朋友,就一定會知道於海,他就是片中的曇宗大師,同時也是該片的動作武術指導。
  • 螳螂拳世家陳志忠先生訪記
    而螳螂拳便是當年趙匡義召集一起參加比試的拳種之一,當時演練者曾以此拳與趙匡義比武,因尊趙是皇帝,故未取勝,但亦未落敗。此後因兵災戰亂不斷,再加上趙皇帝不齒此次交流,對史實進行了篡改打壓,螳螂拳便淡出了武壇,其歷史亦出現了斷層,直到明朝王朗的出現才又使螳螂拳重見天日。事實上,或許螳螂拳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早,從漢墓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包括18幅螳螂的演練圖,此有待後人作進一步的研究認證。
  • 揭《太極宗師》眾演員現狀:吳京《戰狼2》勢不可擋,惠英紅成三金影后
    不過,我們也想起20年前,吳京在《太極宗師》裡一派正氣的少年之主的形象。1997年,《太極宗師》問世,該劇以清末著名的內家拳宗師「楊露禪」為原型,講述了自幼喜愛習武的年青人楊昱乾,被太極高手村長陳正英破例正式收乾為徒的故事。影片一經播出,立馬萬人空巷。不僅捧紅了吳京,還掀起了全民太極熱。現在,距離首次播出已經過去了20年,裡面的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 《太極宗師》九大高手已去兩位,吳京成就最大,周比利最厲害
    袁和平作為天下第一武指,除了電影方面有多項成就之外,還執導過兩部合拍電視劇,分別是《小李飛刀》和《太極宗師》,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其中《太極宗師》集結了吳京、於海、徐向東、周比利等高手,實力強勁!(排名無先後)1、楊昱乾:吳京《太極宗師》講述了楊昱乾如何從一個功夫小子成長為一代宗師的故事,為了學到武功跋山涉水、裝稻草人、做苦工、日夜練習,若是都有楊昱乾這樣的決心還用擔心不會成功嗎?吳京電視劇成名作,為他量身打造的,當年的吳京真的好水嫩,如今已經成長為一線動作影星。他今天的成就和劇中的楊昱乾一樣,都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
  • 還記得那部《太極宗師》,飾演吳京的師父,李連杰對他敬佩三分!
    當年吳京出道時,演得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時,雖然他那硬橋扎馬的真功夫,讓人們眼神一亮的感覺,但是並沒有因此大紅,直到出演了袁和平執導的那部《太極宗師》,再加靚麗的港姐搭戲,這部作品也算讓吳京在演藝圈裡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