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川普是民粹主義者,中國是未來超級大國

2020-11-17 北晚新視覺網

德國外長馬斯最近的發言似乎表明外交政策在轉向。他先是改口批評「港獨」分子黃之鋒有分離主義傾向,不符德國對華政策,如今又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是民粹主義者,稱德美關係複雜。此外,他還宣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對北京方面,歐洲國家需要制定統一戰略。」

視頻截圖

德外長公開批評川普

德國媒體《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當地時間6月7日刊發了對馬斯的專訪,題為《種族主義不僅在美國造成殺戮》。

採訪之前,馬斯曾指責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他在給美國國內抗議「火上澆油」。記者就此發問。

對此,馬斯回答說,他認為在非常緊張的局勢中進一步用暴力威脅是錯誤的。民主國家應該始終堅持和解而非分裂。

隨後,馬斯強調了批評美國的權利,「無論當前在白宮主政的人是誰,我都可以肯定,我們與美國的夥伴關係非常緊密、堅不可摧,以至於它可以承受批評。

這位德國外長進而指出,不應假裝種族主義只是美國的問題。在他看來,德國也存在這種情況。「3萬名極端右翼分子居住在德國,我們也遭受種族主義襲擊……首先我們需要『自掃門前雪』。」

之後,馬斯激烈批評川普,認為他是企圖通過兩極分化來動員者,這是民粹主義手段。

「在美國的抗議活動期間,許多新聞記者遭到了攻擊。川普稱新聞記者是人民公敵和低級生命。」他說道,「這些舉動是我們從全世界的民粹主義者那兒所熟知的……而這非常危險。」

既然談到了美國總統,馬斯也不會繞開「美國大選」的話題,「我們擔心,競選活動會將使美國變得更為兩極化。而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誰贏得大選是次要的,總統應該逐漸結束分裂狀態。」

在他看來,一個社會要運轉,需要最低程度的凝聚力。「然而民粹主義者會為自己的目的劃分社會。這不僅製造了國內問題,還將加劇國際上的衝突。」「目前,外交政策危機和衝突已經太多了。」

馬斯甚至公開表示了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讚賞,認為他和美國前共和黨總統小布希一樣,都是聰明人。「這令我相信,兩個黨派陣營中都有負責任的聲音,我非常希望明智的人能佔上風。」

說到這裡,馬斯對目前的美德關係做出總結:「我們是跨大西洋聯盟的緊密合作夥伴,但是這很複雜。」

美國孤立主義把歐洲推向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6月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白宮消息人士的發言,川普已下令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國軍人。屆時,在德美軍人數將從目前的最高52000人限制到25000人以下。

一天後,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6日報導稱,川普沒有通知德方有關撤出近三分之一駐德美軍的決定,讓德國政府感到措手不及。

在7日的專訪中,馬斯表示:「如果要撤出部分美軍,我們會注意到這一點。我們重視與美武裝力量數十年的合作。這符合兩國利益。」

7月1日,德國將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馬斯表示,團結是指導我們度過這六個月的指導思想。「新冠疫情使得成員國之間必須更加緊密。在擔任輪值主席國之處,就建設資金和歐盟多年預算達成協議。」

他還說,「並且,我們必須幫助遭受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如果我們今天的合作夥伴表現不佳(經濟衰退,進口減少),那麼作為出口國,(德國)也將遭受苦難。」

馬斯稱,在德國作為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今年7月1日起為期半年),歐盟與中國之間應該和睦相處。

他認為,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我們不應該將與北京的對話僅限於經貿問題。對於中國,我們需要一個歐洲共同戰略來體現我們的自由價值觀。」

馬斯說,希望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可以於今年底前舉行。該峰會原計劃於9月舉行,因新冠疫情被推遲。「只有面對面會談,這一峰會的工作才有效,但由於大流行這不可能實現。我希望,會晤可以在今年底前舉行。」

延伸閱讀:

曾不顧中方反對允許其入境,這回,德國外長對黃之鋒有點不一樣!

去年9月初香港深陷「修例風波」之際,德國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允許處於保釋狀態的「港獨」分子黃之鋒入境。外交部長海科·馬斯更在柏林與他見面合影,宣稱「今後還會這樣做」。9個月過去,馬斯對黃之鋒的態度卻出現了微妙的改變。

當地時間6月3日,他接受「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採訪。主持人Maischberger將中方維護國家安全、得到香港各界支持的全國人大「港區國安法」決議歪曲為「日益嚴重的壓制人權舉動」。

馬斯稱將會在被延期的歐中峰會上與中方討論人權議題。Maischberger則認為此舉是「象徵性的姿態」。她還搬出馬斯去年與黃之鋒的合影,質問德國政府「是否有更強硬的對華措施」,比如像黃之鋒呼籲的那樣對華進行制裁。

面對這張照片,現場的馬斯臉色有些尷尬。他一改之前對黃之鋒的支持,辯解稱:與別人合影不代表贊成對方的觀點,黃之鋒的政治立場「包含了分離主義傾向」,這與德國聯邦政府的對華方針不符。

馬斯還再次強調,維護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對話平臺十分重要,強硬措施會導致對話受阻,「長期而言這是不明智的。」

德國政府去年9月9日允許處於保釋狀態的黃之鋒入境,馬斯更與他見面合影,引發中方強烈不滿及外交抗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時表示,中方已向德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個別政客企圖借反華分裂分子蹭熱度、博眼球、作政治秀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馬斯去年9月曾與黃之鋒見面,引發中方強烈不滿與抗議

5月29日,全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決議後,德國聯邦議院曾就該議題進行了一個小時的辯論,但對於如何回應存在黨派分歧。

馬斯28日則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份輕描淡寫的聲明,稱歐盟「支持香港的高度自治不應被空心化」,「一國兩制」原則與《基本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期待「港人的自由與權利未來能得到充分尊重」。

德國自民黨籍的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延森(Gyde Jensen)抱怨,除了馬斯的推文外,總理默克爾至今未對該問題作出評論,要求聯邦政府「立刻向中國劃出紅線」。

5月27日,默克爾曾在歐盟理事會外交安全政策會議直播中多次提到中國的重要性,強調對華關係必須成為德國外交重點,不僅在貿易範圍內,要有決心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當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以及衛生安全領域可以且必須與中國進一步合作。

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尼爾斯·安恩(Niels Annen)也強調,儘管有各種分歧,德中之間還是有「強烈而緊密的關係」,這段關係不應該破裂。「新的全球對抗無益於任何人。」

對於馬斯採訪中的表態,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6日在社交媒體上評論:「這是德國外長十分清晰的立場,也是十分有針對性的講話。黃之鋒可以休矣。」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中國和美國誰才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德國外長:我選中國
    據衛星網近日消息稱,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馬斯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另外,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此次疫情,中國通過對外援助擴大了世界影響力和朋友圈,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 德國外長: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接受《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採訪時表示,對北京方面,歐洲國家需要制定統一戰略。德外長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我們不應該將與北京的對話僅限於經貿問題。
  • 國際熱點丨美德關係轉冷,德國外長坦言:未來中國是超級大國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軍駐留德國,導致北約防務開支上漲,但是在軍費開支問題,兩國一直沒有達成一致。過多美軍留在德國增加了美國負擔,川普才有了這樣的決定,但是美媒卻對這件事表達不同看法,認為川普自作主張從德國撤軍的做法削弱美歐聯盟,無形之中增強對手的力量。德國與美國關係轉冷,最大的受益者顯然是俄羅斯。
  • 德國外長力挺中國 稱是未來的超級大國
    最近,德國外長馬斯的發言代表著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日前,馬斯在接受德國媒體《星期日圖片報》的採訪中力挺中國,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希望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可以儘快舉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 拒絕美國G7邀請後,德外交部長發言引人深思:中國是未來超級大國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之前宣布在六月G7國家領導人應該共同到美國參加此次峰會,而美國也向各國領導人發出了邀請。不過,由於目前美國的局勢,川普又宣布會議將在九月份在舉行。面對美國的撤軍,德國外長表態發人深思,中國將是下一個超級大國面對美國的撤軍,德國外長在接受採訪是表示,德國對這項決議是感到遺憾的,而德國也對美國軍隊在德國的國家安全中的付出表示了感謝。同時,在被問及德國近期與美國的關係問題是,德國外長表示。目前,德國應該著眼於未來。
  • 俄羅斯總統:中國與德國才是未來的超級大國!此言頗有深意
    "超級大國"的寶座大踏步地前進,未來是屬於他們的。普京親口說道,"就經濟體量與政治影響力而言,中國正朝超級大國的地位積極邁進。德國也在朝同樣的方向前進。" 一石激起千層浪,霸主尚未退位,普京就指出誰將是繼承者,毫無疑問會嚴重刺激超級大國敏感的神經,那麼該怎麼理解普京的這段講話呢?別看普京這句話不到50個字,但卻擁有豐富的內涵,起碼有三層意思。
  • 德國媒體:你的脫鉤,我的融合,解讀新超級大國
    《世界報》發表題為「新的超級大國問題的長篇分析文章」,指在川普時代即將結束, 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繼續擴大的背景下,歐洲將面臨更複雜的挑戰。迄今有三大領頭羊--美國,中國,歐盟。隨著RCEP誕生,首次出現了一個泛亞力量中心,實力之大已接近布魯塞爾。歐盟以4.5億的人口創造了全球33%的經濟總值。  觀察員預計,這一力量對比在未來數年還會繼續向亞洲傾斜,RCEP國家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歐盟。對布魯塞爾來說,情總會變得更加複雜。歐盟愈髮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一邊是中國,一邊是中國主導下的亞洲。
  • 「德美關係很難回到過去」:德國外長為何再對美國說重話
    近日,德國率先站了出來,決定對德美關係重新定義。6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就美國計劃縮減駐德美軍一事接受群訪時表示,美國如果不願意承擔全球性大國責任,德國將從根本上思考與美國的關係。28日,德國外長海科·馬斯表示,德美關係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昔日良好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已經成為過去,即使美國再回到民主黨重新掌權的日子,兩國關係也再難回到過去。二戰以後,以西德為主體的德美關係,基本穩定運行了7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默克爾和馬斯對美國說重話?
  • FBI警告:中國要做唯一超級大國
    7月7日,在哈德遜研究所的研討會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發表了題為《中國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威脅》的演講。演講中,克里斯多福發表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結論:中國企圖用舉國之力,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 德國外長稱,兩國關係已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德國外長馬斯上周末在談到與美國的關係時說:德國和美國的關係不可能回到從前了,德國也正在考慮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經不符合德國和美國的要求了。因此可見,德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確實出現了問題。
  • ...決定國際秩序的時代已過去,德國和中國正成為新的世界超級大國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普京以視頻方式參與智庫瓦爾代俱樂部的討論 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瓦爾代辯論俱樂部進行視頻交流時稱,2020年的新冠疫情可能會成為世界進程的轉折點,美國已經不再具備排他性,中國和德國正在成為新的超級大國
  • 普京提出4個超級大國多極化理論!為何他要拉攏沒有核武的德國?
    就經濟份量和政治影響力而言,中方正積極邁向超級大國地位。德國也在朝同樣的方向前進。「他還補充說,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也發生了重大轉變。 儘管很多國家不喜歡俄羅斯和普京,但普京這4個超級大國共存的理論,有其現實的合理性。
  • 中美正在進行一場「超級大國馬拉松賽」
    美國外交界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可能持續一個世紀的「超級大國馬拉松賽」。文章認為,世界霸權地位的喪失讓美國越來越神經質了。全文摘編如下:2020年年底發生了一件大事,如果不是因為忙於應對新冠病毒和新年活動,這足以成為西方媒體的頭條新聞。在視頻會議上,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 ...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
    「就其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而言,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普京說,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也發生了顯著改變。「就其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而言,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普京說,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也發生了顯著改變。「在某個時期享有絕對統治地位的美國,現在也幾乎不能再提(美國)例外論。」普京還補充說。
  • 德國外長表態劍指白宮,美國或將成「孤家寡人」?
    超過13萬的死亡人數,對川普而言無關輕重,畢竟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東西比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更重要。同樣對於白宮政客而言,大選爭鬥才是現在首要的工作。因此,從一開始,是否佩戴口罩已經不受科學影響,而是由美國政客說了算,他們成功將此問題政治化,美國也因此疫情失控,損失慘重。
  • 這才是大國!關鍵時刻德國做出暖心舉動,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要說世界上目前在控制疫情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除了中國外,還有德國。德國這個歐洲大國,在這個疫情期間給全世界上了生動的一課,不少人表示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因為在疫情爆發這樣的關鍵時刻德國做出了非常暖心的舉動,也因此感動了不少人。
  • 德國外長呼籲美國雙方保持克制:「一個體面的失敗者比光芒四射的...
    德國外長海科  據路透社6日報導,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當天呼籲美國雙方在選舉結果出來前保持克制,並指出加劇(對立)形勢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美國大選不是一場獨角戲。在當前的情形下,任何對局勢火上澆油的人都是不負責任的。」在接受德國芬克媒體集團採訪時,馬斯直白地指出,「現在是保持冷靜的時候,直到獨立、確定的結果出現。」
  • 【駁斥川普指控,伊朗外長也發兩條推文】
    2020-12-24 23:11:46來源:FX168 【駁斥川普指控,伊朗外長也發兩條推文】美國總統川普23日連發兩推,指責伊朗是最近襲擊美國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使館的幕後黑手。
  • 川普還沒認輸,英法德已經準備拉拜登加入《伊核協議》
    作者:影覓 編輯:枯木 現在拜登已經證實將進行"組閣",歐洲國家外長開始考慮 歐洲重要三國外長會議 據英國媒體報導,三個重要的歐洲大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外長已經就拜登"上臺"後,美國恢復《伊核協議》需要採取的辦法進行了討論
  • 德國前副總理兼外長刊發署名文章:中國贏得了2020年
    歐聯網12月10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德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菲舍爾(Joschka Fischer)在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刊發署名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中國快速遏制住了疫情,迅速地讓經濟恢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