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馬斯最近的發言似乎表明外交政策在轉向。他先是改口批評「港獨」分子黃之鋒有分離主義傾向,不符德國對華政策,如今又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是民粹主義者,稱德美關係複雜。此外,他還宣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對北京方面,歐洲國家需要制定統一戰略。」
視頻截圖
德外長公開批評川普
德國媒體《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當地時間6月7日刊發了對馬斯的專訪,題為《種族主義不僅在美國造成殺戮》。
採訪之前,馬斯曾指責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他在給美國國內抗議「火上澆油」。記者就此發問。
對此,馬斯回答說,他認為在非常緊張的局勢中進一步用暴力威脅是錯誤的。民主國家應該始終堅持和解而非分裂。
隨後,馬斯強調了批評美國的權利,「無論當前在白宮主政的人是誰,我都可以肯定,我們與美國的夥伴關係非常緊密、堅不可摧,以至於它可以承受批評。
這位德國外長進而指出,不應假裝種族主義只是美國的問題。在他看來,德國也存在這種情況。「3萬名極端右翼分子居住在德國,我們也遭受種族主義襲擊……首先我們需要『自掃門前雪』。」
之後,馬斯激烈批評川普,認為他是企圖通過兩極分化來動員者,這是民粹主義手段。
「在美國的抗議活動期間,許多新聞記者遭到了攻擊。川普稱新聞記者是人民公敵和低級生命。」他說道,「這些舉動是我們從全世界的民粹主義者那兒所熟知的……而這非常危險。」
既然談到了美國總統,馬斯也不會繞開「美國大選」的話題,「我們擔心,競選活動會將使美國變得更為兩極化。而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誰贏得大選是次要的,總統應該逐漸結束分裂狀態。」
在他看來,一個社會要運轉,需要最低程度的凝聚力。「然而民粹主義者會為自己的目的劃分社會。這不僅製造了國內問題,還將加劇國際上的衝突。」「目前,外交政策危機和衝突已經太多了。」
馬斯甚至公開表示了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讚賞,認為他和美國前共和黨總統小布希一樣,都是聰明人。「這令我相信,兩個黨派陣營中都有負責任的聲音,我非常希望明智的人能佔上風。」
說到這裡,馬斯對目前的美德關係做出總結:「我們是跨大西洋聯盟的緊密合作夥伴,但是這很複雜。」
美國孤立主義把歐洲推向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6月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白宮消息人士的發言,川普已下令9月前從德國撤出9500名美國軍人。屆時,在德美軍人數將從目前的最高52000人限制到25000人以下。
一天後,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6日報導稱,川普沒有通知德方有關撤出近三分之一駐德美軍的決定,讓德國政府感到措手不及。
在7日的專訪中,馬斯表示:「如果要撤出部分美軍,我們會注意到這一點。我們重視與美武裝力量數十年的合作。這符合兩國利益。」
7月1日,德國將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馬斯表示,團結是指導我們度過這六個月的指導思想。「新冠疫情使得成員國之間必須更加緊密。在擔任輪值主席國之處,就建設資金和歐盟多年預算達成協議。」
他還說,「並且,我們必須幫助遭受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如果我們今天的合作夥伴表現不佳(經濟衰退,進口減少),那麼作為出口國,(德國)也將遭受苦難。」
馬斯稱,在德國作為歐洲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今年7月1日起為期半年),歐盟與中國之間應該和睦相處。
他認為,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我們不應該將與北京的對話僅限於經貿問題。對於中國,我們需要一個歐洲共同戰略來體現我們的自由價值觀。」
馬斯說,希望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可以於今年底前舉行。該峰會原計劃於9月舉行,因新冠疫情被推遲。「只有面對面會談,這一峰會的工作才有效,但由於大流行這不可能實現。我希望,會晤可以在今年底前舉行。」
延伸閱讀:
曾不顧中方反對允許其入境,這回,德國外長對黃之鋒有點不一樣!
去年9月初香港深陷「修例風波」之際,德國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允許處於保釋狀態的「港獨」分子黃之鋒入境。外交部長海科·馬斯更在柏林與他見面合影,宣稱「今後還會這樣做」。9個月過去,馬斯對黃之鋒的態度卻出現了微妙的改變。
當地時間6月3日,他接受「德國公共廣播聯盟」採訪。主持人Maischberger將中方維護國家安全、得到香港各界支持的全國人大「港區國安法」決議歪曲為「日益嚴重的壓制人權舉動」。
馬斯稱將會在被延期的歐中峰會上與中方討論人權議題。Maischberger則認為此舉是「象徵性的姿態」。她還搬出馬斯去年與黃之鋒的合影,質問德國政府「是否有更強硬的對華措施」,比如像黃之鋒呼籲的那樣對華進行制裁。
面對這張照片,現場的馬斯臉色有些尷尬。他一改之前對黃之鋒的支持,辯解稱:與別人合影不代表贊成對方的觀點,黃之鋒的政治立場「包含了分離主義傾向」,這與德國聯邦政府的對華方針不符。
馬斯還再次強調,維護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對話平臺十分重要,強硬措施會導致對話受阻,「長期而言這是不明智的。」
德國政府去年9月9日允許處於保釋狀態的黃之鋒入境,馬斯更與他見面合影,引發中方強烈不滿及外交抗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時表示,中方已向德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個別政客企圖借反華分裂分子蹭熱度、博眼球、作政治秀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馬斯去年9月曾與黃之鋒見面,引發中方強烈不滿與抗議
5月29日,全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決議後,德國聯邦議院曾就該議題進行了一個小時的辯論,但對於如何回應存在黨派分歧。
馬斯28日則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份輕描淡寫的聲明,稱歐盟「支持香港的高度自治不應被空心化」,「一國兩制」原則與《基本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期待「港人的自由與權利未來能得到充分尊重」。
德國自民黨籍的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延森(Gyde Jensen)抱怨,除了馬斯的推文外,總理默克爾至今未對該問題作出評論,要求聯邦政府「立刻向中國劃出紅線」。
5月27日,默克爾曾在歐盟理事會外交安全政策會議直播中多次提到中國的重要性,強調對華關係必須成為德國外交重點,不僅在貿易範圍內,要有決心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當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以及衛生安全領域可以且必須與中國進一步合作。
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尼爾斯·安恩(Niels Annen)也強調,儘管有各種分歧,德中之間還是有「強烈而緊密的關係」,這段關係不應該破裂。「新的全球對抗無益於任何人。」
對於馬斯採訪中的表態,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6日在社交媒體上評論:「這是德國外長十分清晰的立場,也是十分有針對性的講話。黃之鋒可以休矣。」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