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點丨美德關係轉冷,德國外長坦言:未來中國是超級大國

2020-11-17 看見港澳臺

編輯:常樂

校對:百味

美國一向是世界上的老大,所以老大身後總跟著一幫小弟,其中就有德國,但是近些年來,德國似乎跟美國離心離德,兩國因為在某些利益上出現嚴重分歧,關係大不如從前,但仍保持著貌合神離的關係。

美軍從德國撤離,導致兩國關係轉冷,最大的受益國是俄羅斯

最近有消息稱川普下令從德國撤軍,讓原本已經非常脆弱的兩國關係,瞬間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德國對美國的撤軍似乎並沒有挽留的意思,只是輕描淡寫地表達了遺憾,並感謝多年來美國對德國的幫助。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軍駐留德國,導致北約防務開支上漲,但是在軍費開支問題,兩國一直沒有達成一致。過多美軍留在德國增加了美國負擔,川普才有了這樣的決定,但是美媒卻對這件事表達不同看法,認為川普自作主張從德國撤軍的做法削弱美歐聯盟,無形之中增強對手的力量。

德國與美國關係轉冷,最大的受益者顯然是俄羅斯。德國跟美國關係轉冷時就已經為自己尋找出路,近幾年跟俄羅斯的合作日益增多,儘管從表面看來,歐盟對俄羅斯依舊持反對態度,但德國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儘管遭到美國反對甚至制裁,但是德國依然我行我素。

德國外長指出真相,公開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

近些年德國也一直不停的釋放與中國交好的信號。前一段時間,默克爾表示自己會利用擔任歐盟主席國期間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她認為歐盟需要中國這樣一個合作夥伴。

而德國外長馬斯接受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更是引人深思,他坦言未來中國將會是超級大國,同時也將是德國最願意合作的貿易夥伴,他再次強調德國跟中國的合作不應該僅限於經濟貿易方面,更需要一個共同的戰略來體現雙方的價值觀。這番言論實際上指出了德國與中國、美國與俄羅斯關係轉變的真相。

德國之所以轉變對中國的態度,想跟中國建立良好關係,無非是因為中國近幾年日益強大,在抗疫過程中的出色表現受到全世界矚目,同時中國又表現出大國情懷,向多個國家伸出援手,當然也包括德國。

然而德國的老大哥美國,現在的表現越來越差了,川普政府的種種做法,讓美歐之間的盟友關係開始破裂,德國從來都不是目光短淺的國家,而中國的成長有目共睹。未來只要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日久見人心之下,相信世界上願意合作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鳳凰網視頻)

相關焦點

  • 德國外長:川普是民粹主義者,中國是未來超級大國
    德國外長馬斯最近的發言似乎表明外交政策在轉向。他先是改口批評「港獨」分子黃之鋒有分離主義傾向,不符德國對華政策,如今又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是民粹主義者,稱德美關係複雜。此外,他還宣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對北京方面,歐洲國家需要制定統一戰略。」
  • 中國和美國誰才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德國外長:我選中國
    據衛星網近日消息稱,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馬斯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另外,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此次疫情,中國通過對外援助擴大了世界影響力和朋友圈,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 德國外長: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接受《星期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採訪時表示,對北京方面,歐洲國家需要制定統一戰略。德外長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我們不應該將與北京的對話僅限於經貿問題。
  • 德國外長力挺中國 稱是未來的超級大國
    最近,德國外長馬斯的發言代表著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日前,馬斯在接受德國媒體《星期日圖片報》的採訪中力挺中國,稱中國是未來的超級大國,希望歐盟中國領導人會晤可以儘快舉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 拒絕美國G7邀請後,德外交部長發言引人深思:中國是未來超級大國
    雖然也有評論認為,撤軍是對德國國家安全的一次「挑戰」實際也是對德國的一種施壓。不過就目前的大背景下,德國依舊是北約成員國,美國的撤軍並不會影響德國的防務問題。而美國總統也在日前表示,美國不會再做「世界警察」而美國也不會再為北約的高昂開支買單。
  • 俄羅斯總統:中國與德國才是未來的超級大國!此言頗有深意
    (蘇)主宰世界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就政治和經濟實力而言",中國與德國正朝著"超級大國"的寶座大踏步地前進,未來是屬於他們的。普京親口說道,"就經濟體量與政治影響力而言,中國正朝超級大國的地位積極邁進。德國也在朝同樣的方向前進。" 一石激起千層浪,霸主尚未退位,普京就指出誰將是繼承者,毫無疑問會嚴重刺激超級大國敏感的神經,那麼該怎麼理解普京的這段講話呢?別看普京這句話不到50個字,但卻擁有豐富的內涵,起碼有三層意思。
  • ...決定國際秩序的時代已過去,德國和中國正成為新的世界超級大國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普京以視頻方式參與智庫瓦爾代俱樂部的討論 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瓦爾代辯論俱樂部進行視頻交流時稱,2020年的新冠疫情可能會成為世界進程的轉折點,美國已經不再具備排他性,中國和德國正在成為新的超級大國
  • 美德關係何去何從?德國外長稱,兩國關係已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德國外長馬斯上周末在談到與美國的關係時說:德國和美國的關係不可能回到從前了,德國也正在考慮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經不符合德國和美國的要求了。因此可見,德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確實出現了問題。
  • 德國外長表態劍指白宮,美國或將成「孤家寡人」?
    德外長強硬表態不但國內亂成一團,在國際上美國也連連吃癟,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國際影響力正在逐步消耗,比如美德關係僵化。據海外網消息稱,德外長明確表態,美德友好關係一去不返。德國外長的強勢表態,劍指白宮。馬斯指出,由於利益訴求的衝突,兩國關係從結構上發生了變化。
  • 德國媒體:你的脫鉤,我的融合,解讀新超級大國
    《世界報》發表題為「新的超級大國問題的長篇分析文章」,指在川普時代即將結束, 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繼續擴大的背景下,歐洲將面臨更複雜的挑戰。    這一協定籤署後,國際貿易政策領域重新洗牌,從而也使全球政治重量發生轉移。迄今有三大領頭羊--美國,中國,歐盟。
  • ...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
    報導稱,普京當天表示,莫斯科和華盛頓決定國際事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德等國也正崛起為超級大國。「就其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而言,中國正積極地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德國也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普京說,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也發生了顯著改變。
  • 「德美關係很難回到過去」:德國外長為何再對美國說重話
    近日,德國率先站了出來,決定對德美關係重新定義。6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就美國計劃縮減駐德美軍一事接受群訪時表示,美國如果不願意承擔全球性大國責任,德國將從根本上思考與美國的關係。28日,德國外長海科·馬斯表示,德美關係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昔日良好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已經成為過去,即使美國再回到民主黨重新掌權的日子,兩國關係也再難回到過去。二戰以後,以西德為主體的德美關係,基本穩定運行了75年。是什麼原因導致默克爾和馬斯對美國說重話?
  • 普京提出4個超級大國多極化理論!為何他要拉攏沒有核武的德國?
    就經濟份量和政治影響力而言,中方正積極邁向超級大國地位。德國也在朝同樣的方向前進。「他還補充說,英國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因此從這個影響力來說,俄羅斯超級大國的位置很難被扳倒。因此核武器的數量和作用,這個硬指標我們絕不能小視。普京的說法非常值得我們回味。
  • 王毅同俄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
    王毅同俄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 12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王毅表示,中俄關係保持著高水平和特殊性。
  • FBI警告:中國要做唯一超級大國
    7月7日,在哈德遜研究所的研討會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發表了題為《中國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威脅》的演講。演講中,克里斯多福發表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結論:中國企圖用舉國之力,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 王建朗:抗日戰爭與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
    中國認為國際社會的「精神援助」日後定會起作用。應該說兩個決議給予中國以道義支持,也達到了中國的部分目的。 中國積極展開雙邊外交,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首先,爭取德國中立。德國在戰略上與日本是潛在的盟友關係,但在中日戰爭初期,德國並不贊成日本擴大侵華戰爭。德國希望日本在德國進攻蘇聯時起戰略配合作用。
  •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中俄在行動——中俄續籤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
    兩國國防部長此次順利續籤這一重要《協定》,充分體現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國家間建立相互通報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發射機制,必須以良好的雙邊關係和高度的政治互信為基礎。世界上大國之間建立這樣的雙邊機制並不多見。中國目前只與俄羅斯一國建立了這樣的互信機制。這一機製得以延續,既肯定了雙方過去10年履行《協定》的積極成效,也印證了中俄雙邊關係的成熟穩定和歷久彌堅。
  • 普京正式表態:德國正朝著超級大國地位邁進
    普京:美國決定國際事務的時代逐步過去 當今全球正在面臨新冠疫情危機,而此刻也是全球最需要攜手合作的時刻同時普京正式表態:德國等國家正朝著「超級大國」的地位邁進,英法兩國也在國際事務中的發揮作用出現顯著改變,俄羅斯和美國決定國際事務的時代逐步過去,現在的美國不再享有某個時期的絕對統治。
  • 紀錄片《超級中國》在韓熱播 收視率超10%
    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13億人口創造出強大力量;軍事、外交向世界展現中國影響力;土地蘊含潛力與力量;邁向文化大國;共產黨:中國式領導的強力指導……」這是韓國紀錄片《超級中國》開篇的話。  1月15日至24日,韓國KBS電視臺推出新年特別紀錄片《超級中國》,全面介紹中國發展現狀,觀察中國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在韓國掀起了一陣「中國熱」。
  • 德國警告:德美關係再難回到過去了
    來源:環球外匯網近年來,華盛頓和柏林之間的外交關係明顯下降,德國外長警告稱,兩國的關係可能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了。德國外長海科·馬斯周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承認,德美關係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昔日良好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已經成為過去,即使美國再回到民主黨重新掌權的日子,兩國關係也再難回到過去。據德意志新聞社報導,馬斯表示,「大西洋兩岸的關係非常重要,它們仍然很重要。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它們擁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