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燒、嘴裡長滿皰疹、拒食、煩躁不安……當心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2020-12-20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熊卓甜

如果要問當媽後最不願意經歷的事情是什麼,那一定是孩子生病!這不,鄭州有位寶媽剛經歷過一場皰疹性咽峽炎「大戰」,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她瘦了5斤……

孩子高燒、哭鬧、拒食,讓家長操碎了心

然然今年2歲,上周突然發起了高燒,皰疹從喉嚨深處蔓延到嘴唇,一吃東西就哭鬧,最後直接拒食。去醫院就診,醫生說是皰疹性咽峽炎,目前沒有特效藥,開了一些清熱解毒和霧化的藥之後就讓孩子回家了,並交代家長好好護理,扛過去。

然然媽說:「每天聽著孩子的哭鬧聲真是心疼,他沒辦法吃飯,我也跟著吃不進去。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我瘦了5斤。」不過然然媽也挺慶幸,起初她看症狀以為兒子得了手足口病,嚇得不輕。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為什麼會被誤以為是手足口病?河南商報記者採訪到兩位兒科醫生,帶大家了解一下皰疹性咽峽炎這個「磨人的兒科病」。

皰疹性咽峽炎是什麼病?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徵是孩子急發燒,同時在咽喉等部位有暈斑或者皰疹,極具傳染性,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

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痛、咽喉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嬰幼兒則表現為流涎、拒食、煩躁不安。有時伴頭痛、腹痛、肌肉痛,5歲以下小孩有四分之一可伴發嘔吐。

河南省省立醫院兒內科副主任晁佔湖說,如果發現孩子發燒,還伴有流口水、不愛吃飯的表現,家長就要警惕。要趕緊拿個手電筒看看孩子喉嚨有沒有皰疹或者暈斑,如果有,那孩子可能「中招」了。

不過晁佔湖表示,此病病程通常是1~2周,預後都很好,與往年相比,今年這個病稱不上高發,且患兒症狀比較輕,家長可以淡定一些,就是孩子會高燒,喉嚨非常痛,比較痛苦。

孩子一旦「中招」該怎麼辦?

醫生提醒應該做好這三點:

1.不能去早教班、幼兒園等,要居家隔離,如果家裡有別的孩子,更要做好防護措施。

2.退燒。高燒是皰疹性咽峽炎的一個突出症狀,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明顯,家長可以配合西藥幫孩子退燒。

3.補水。因為喉嚨有潰瘍面,孩子吃東西時喉嚨很痛,加上這個時候腸胃功能肯定是薄弱的,孩子本來就沒胃口,家長其實不需要強求,可以少量多次哄喂。關鍵是要注意孩子水分的補充,否則燒也是很難退的。

值得注意的是,皰疹性咽峽炎目前沒有特效藥,因為是病毒感染,所以抗生素沒有用,做好護理尤其重要。鄭州市中醫院兒科主任王曉燕說,可以適當給孩子吃點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果喉嚨實在疼痛難忍,可以採用霧化治療。

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對於此病如何預防,兩位醫生都提到了接種疫苗。寶寶們可以接種EV71疫苗(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用於預防EV71感染所致的皰疹性咽峽炎。晁佔湖稱,接種EV71疫苗的適宜年齡為6月齡~5歲,低齡兒童儘量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程序(兩次接種,間隔一個月),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最後提醒:孩子出現發熱、感冒或呼吸道症狀,或喉嚨起了皰疹,應速去醫院就診,以便區分病種,對症下藥。

相關焦點

  • 皰疹性咽峽炎爆發季到了,據說比手足口病還厲害!家長要注意
    4、潰瘍期,低燒或退燒,但也到了患兒最痛苦的時期,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現象。提 示患病期間,家長要隨時監測孩子體溫,可使用物理降溫或服用退燒藥,防止高熱驚厥。皰疹性咽峽炎是手足口病嗎?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有明顯區別:1、皰疹位置不一樣:2、發病風險不一樣:皰疹性咽峽炎常見誤區皰疹性咽峽炎不是感冒!
  •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呼和浩特市發病率較低
    家住賽罕區永光小區3歲多的佳佳從周二開始發燒,喉嚨有紅點,隨後來到內蒙古婦幼保健院,經醫生檢查是患了皰疹性咽峽炎。佳佳的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佳佳在幼兒園上小班,最近幾天陸續有小朋友因發燒、喉嚨長皰疹而請假,沒想疾病的傳染性這麼強,女兒也感染上了同樣的症狀。那麼我市的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是否進入了高發期呢?
  • 手足口的姐妹病——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家長要學會「見招拆招」
    春暖花開之際,不僅有惱人的花粉、飛絮,還有寶媽們頭疼的「皰疹性咽峽炎」。這個手足口的姐妹病,會讓孩子反覆高燒,流口水不吃東西,哭個不停。引發皰疹性咽峽炎的腸道病毒(主要是柯薩奇A組)會在咽部、上顎出現大量紅點,繼而形成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暈,貌似口腔潰瘍,和手足口病嘴巴裡的皰疹長相基本一樣,但很少波及到唇內側。皰疹性咽峽炎的潛伏期2-4天,傳播途徑也和手足口病一樣,飛沫(近距離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接觸、飲食傳播(也可以說糞口傳播)。
  • 夏季如何防治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乾貨分享速來學習
    夏季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病的高發期。一、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也被稱為「夏季感冒」,多見於1~4歲寶寶。症狀表現為寶寶突然發高燒,食慾差,咽喉痛,厭食,偶有咳嗽、流涕等表現。到醫院檢查會發現寶寶咽部周圍出現小水皰,水皰破了之後就變成潰瘍。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最近寶媽們都被朋友圈關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寶寶也中招!手足口病(HFMD)和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都是7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典型輕度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確實令人害怕!這兩種疾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皰疹性咽峽炎比手足口病還厲害,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應對?
    鄰居家的小妹妹一周前得了皰疹性咽峽炎,渾身發熱,吃東西都吃不了,難受的一直哭,經過治療好不容易輕一些了,小妹妹的哥哥又開始發燒、嘔吐了,端午節高燒了一整天,兩個孩子的媽媽都快心疼死了。那么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好受一點呢?
  • 突然高熱、咽部皰疹,要考慮是皰疹性咽頰炎,治療手段需了解
    這時候除了會和普通感冒有關之外,也可能是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引起的,這時一般都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那麼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因是什麼呢?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01皰疹性咽頰炎是如何引起的?臨床研究發現,皰疹性咽頰炎的發生,與以下因素有關1、呼吸道黏膜柔嫩對於很多反覆出現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由於呼吸道黏膜比較脆弱,在受到各種刺激的時候很可能會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或者是出現腫脹的情況,如果時間比較長的話,就會出現有炎症反應而引起皰疹性咽峽炎。尤其是長時間處在刺激性比較強的氣體環境當中,或者是長時間受到寒冷的刺激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 又到手足口病流行季,5歲以下兒童要小心 |皰疹|呼吸道|手足|咽峽炎...
    張又祥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在新冠疫情期間,當孩子出現發熱、咽痛、嘔吐等症狀,不要緊張誤判,還要重點看一看手心、腳心是否有明顯的紅疹。如果有的話,很可能就是手足口病了。此外,他也強調一點,有的患兒四肢或身上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紅疹,只是口腔裡有皰疹,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皰疹性咽峽炎。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1、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一般的病例需和丘疹性蕁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兒急疹、帶狀皰疹、風疹等鑑別。可以結合流行病學皮疹特徵、形態、部位、時間、有沒有淋巴結腫大和伴隨症狀等進行區分,最重要的是出疹的部位和皮疹的形態。最後可參考病原學和血清學進行檢測和鑑別。
  • 牙齦皰疹 牙齦皰疹怎麼治療
    牙齦皰疹皰疹廣義上是指皰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這科中有八種病毒可造成人類疾病,這類病毒被統稱為人類皰疹病毒。其中常見的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可侵犯人體多個器官。(1)皰疹性口炎患兒高熱,常持續5~7天,口腔黏膜充血,口腔前部黏膜(包括舌面、唇內側)、頰黏膜出現數個或數十個米粒大小、甚至像綠豆大小的皰疹,皰疹周圍皮膚發紅,不久破裂成為外形不規則的潰瘍,上面覆蓋白膜。患兒煩躁,局部疼痛、流涎,不想進食。若合併細菌感染,可見頜下淋巴結腫大。
  • 孩子發燒咽喉出現皰疹,吃藥沒好轉,可能是這種疾病惹的禍
    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是有著區別的,皰疹性咽頰炎的皰疹出現部位只在咽喉或者口腔裡面。而手足口病的發病初期在口腔,然後會逐步蔓延到手、足等部位。皰疹性咽頰炎也會出現高燒,但是一般不會有比較嚴重的情況產生;手足口病較輕的病情需要7-10天就會痊癒,但是較重的症狀會引發心肌炎和腦炎,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看到這裡,不少家長也許疑惑了,怎麼手足口病看起來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很像呢? 02 — 與皰疹性咽頰炎的區別 手足口還有一個近親,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皰疹性咽峽炎。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4、如何區分重症和輕症1)重症手足口病:①持續高燒39℃以上;②孩子有手腳抖動、發涼行為;③出現嘔吐、脫水嚴重。2)輕症手足口病:①體溫低於高燒38.3℃;②能吃能喝精神狀態好。四、如何區分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有些家長反饋說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非常相似,80%的情況下都難以正確區分。確實如此,本身引起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相似重疊較多,因此可以用「表兄弟」形容。不過,要想區分這兩種病症也有簡單方法。
  • 燒40度急住院,可怕的親吻病皰疹,竟然飛沫也能傳染?!
    『醫生,我女兒說嘴巴痛,加上高燒不退,這是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嗎?』雖然現在還是防疫期,但女兒所屬的小學內,對於戴口罩沒有嚴格規定,只要進大門時有戴就好,很多孩子進了教室就將口罩放飛,更別說遊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