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2020-12-23 萌孩控

為人父母,最難忍受的就是看著寶寶生病,那種無力挫敗感生生揪扯著父母的心。就像小陳最近就因為寶寶患手足口病足足操心害怕,瘦了整整13斤,讓人看了就心疼!

小陳帶著2歲半的女兒去遊樂園玩了半天,結果第二天就發現寶寶手上有針尖大小的紅點。當時小陳只以為是蚊蟲叮咬並沒放心上,但過了兩天擦藥也沒見好,反倒是寶寶咽部有皰疹、肛周也有紅疹,而且持續發熱38.5℃,整天難受哼哼唧唧除了奶粉啥也不吃,有時還伴有嘔吐症狀。

小陳和婆婆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醫生當即發脾氣稱:「孩子這麼嚴重才送來,前兩天幹啥去了?明明是簡單的手足口病現在都快發展為重症了,你再晚兩天就完了!」

在小陳概念裡,別的小朋友患手足口病也沒見有生命危險啊,疹子一退就好了。殊不知手足口病若只根據皮疹判斷嚴重程度,那只會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畢竟,有的孩子可能因幾個皮疹而喪命,有的滿身皮疹卻啥事沒有。

所以說,比起觀察皮疹數量,不如直接觀察孩子的身體症狀,必須在手足口病出現心衰前表現就醫。

一、什麼是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在我國以柯薩奇病毒A16 型和腸道病毒71型居多。

2、好發年齡

手足口病在潮溼悶熱的春夏季節比較流行,6個月以上至5歲孩子都有較高的患病風險,其中3歲以下寶寶最容易得手足口病,也是最容易發展成重症病例。

3、臨床表現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來說為3至7天,主要表現為有低燒、咳嗽、流口水等症狀,期間手腳、口腔、肛周還會出現皰疹、瘙癢和疼痛。但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普通型手足口病,不需治療就能自愈,但也有0.03-0.05%的致死概率。

4、如何區分重症和輕症

1)重症手足口病:①持續高燒39℃以上;②孩子有手腳抖動、發涼行為;③出現嘔吐、脫水嚴重。

2)輕症手足口病:①體溫低於高燒38.3℃;②能吃能喝精神狀態好。

二、手足口病如何引起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患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腸道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唾液、汙染物等方式傳播,而發病原因無外乎以下3種。

1、被傳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傳染性較強,如果孩子和這類患病孩子親密接觸,可能通過口水飛沫達到病毒傳染。

2、病種高發期:當下正屬夏季高發期,悶熱潮溼的環境導致手足口病傳染性很強,像一般人口密集的幼兒園、遊樂園、公園廣場等場所,只要稍稍說幾句話或者觸摸同種玩具,就容易患病。

3、孩子衛生習慣差:孩子天生就喜歡熱鬧總想跟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可其中若是孩子們玩玩具或者吃零食前不洗手,就很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三、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

講衛生是所有父母都應該教會孩子的習慣,特別是飯前便後或外出回家,都要用香皂將雙手洗乾淨才能觸摸其他物品,以免將病毒帶回家。另外,孩子的貼身物件比如說水杯、餐具、被子衣物等也要及時清洗消毒。

2、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當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時,哪怕症狀消失後還將有1周左右的傳染期,所以說這階段父母需要少帶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公眾場合,以免發生二次感染。不僅如此,父母的身體免疫力好,有時感染病毒卻不自知,這樣很容易傳染孩子,所以說父母本身注意衛生習慣也很重要。

3、接種手足口疫苗

雖然說接種疫苗不能百分百保證孩子不被感染,但卻能降低患病的風險概率,所以說帶孩子接種疫苗是預防的不二方式。

尤其大部分手足口病重症都是EV71引起,因此接種手足口EV71疫苗對孩子感染的保護率能達到90%以上,一般6個月到5歲以內兒童接種兩針即可。

四、如何區分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有些家長反饋說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非常相似,80%的情況下都難以正確區分。確實如此,本身引起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相似重疊較多,因此可以用「表兄弟」形容。不過,要想區分這兩種病症也有簡單方法。

1、從病症危險度判斷:皰疹咽峽炎出現重症病例微乎其微,但手足口病卻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肌炎、肺水腫等併發症,嚴重的話還會危及生命。

2、從皰疹分布位置判斷:雖然說感染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後,口腔咽部都會長皰疹,但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除咽部外,口腔周圍、手腳,肛周等地方都會長斑疹。

3、從症狀表現判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會出現發熱症狀,不同之處在於皰疹性咽峽炎是先發熱再發現皰疹,體溫多在 39 ℃ 左右,而大多數手足口病則是先出疹再發熱,且多為低燒狀態。

相關焦點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
    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健康科普堂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天氣逐漸轉冷了,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讓寶爸寶媽們既害怕又頭疼的手足口病也到了高發季節,所以這個期間寶媽寶爸們一定要高度注意。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病毒性傳染病。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5歲以內兒童出現皮疹、發燒等症狀,家長就要繃緊心中的弦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袁友芬、李婷芳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全身不適,並伴有咽痛等症狀,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後期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 家長們注意了!手足口病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在眾多的傳染性疾病當中,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兒傳染病,近期,湖南省兒童醫院傳染科就接診了多例,因為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開始是發燒,嘴巴這裡長了幾個泡泡,一天的時間就發特別快,全身都是的了。
  •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有可能中招了!
    廣東衛生紀委最近發表了手足口病預警信息:截止到5月31日,全省共確定手足口病病例57654例,其中死亡2例。在我們開心的躲入空調間,消消停停過小日子的時候,外界的手足口病病菌卻蠢蠢欲動起來,對我們嬌嫩的小寶寶伸出了魔掌。
  • 手足口病高發期,早期症狀有哪些,新手爸媽不妨了解
    由於5歲以下的兒童更喜歡與其他孩子親密接觸,其本身的傳播效率更高,因此需要家長更加警惕手足口病的發病情況,並且積極地進行預防和病後治療。而由於手足口病作為一種高效的傳染病,對於嬌嫩的孩子而言,病症進程也更加快速,甚至在1~5天之內,會使孩子出現腦膜炎和肺水腫等一系列威脅生命的問題,因此家長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積極進行預防。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今天和教育君一起學起來吧這個病專門襲擊6個月-6歲之間的孩子。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它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
  • 手足口病今年將是高峰年!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儘快就醫
    手足口病今年將是高峰年!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儘快就醫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23日 11:15 A-A+        每年4到7月是我國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部分省份9到11月還會出現一個次高峰。今年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約2.8萬例,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貴陽醫院裡家長孩子排滿隊,醫生:疫苗非萬能...
    進入秋冬季,又到了手足口病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近期,不少寶媽告訴天眼新聞記者,自己或親戚家的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針對手足口病,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了解最新情況。患者有序排隊掛號醫院:家長孩子排滿隊,接診量較去年同期上升約25%10月20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門診大樓。在門診大廳和急診室前的候診區,帶著孩子來看手足口病的家長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戴著口罩,等待著醫生接診。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 大人也會得手足口病!為了孩子,這些情況得格外警惕!
    粉絲心疼這件事我們暫且不論,得了手足口病,疼是真疼!最重要的是,這條新聞還給了很多家長「當頭一棒」:可不是只有孩子才會得手足口病! 事實上,手足口病不是孩子的專屬病,成人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只是由於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感染。 為了幫助更多的家長,今天的這篇文章將解決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到底是什麼引發了手足口病?
  • 面對手足口病高發季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預防嗎
    隨著天氣溫度漸漸升高,手足口病也開始在孩子中間流行,手足口病是一種讓每個家長都後怕的傳染性疾病,每年五到七月這段時間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對於手足口病,各位家長朋友們準備好預防工作了嗎?別把手足口病誤以為是感冒!
  • 什麼是手足口病?提醒:孩子出現了這6個症狀,或許它就是禍根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並且年齡較小,10歲的小孩子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因此大部分家長會知道手足口病的存在,因為很多家長要防止孩子感染到手足口病,以免帶來身體上的疾病。手足口病還是一種傳染病,容易在小孩子之間相互傳染,所以當有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時,應該及時就醫,不應該去學校,以免傳染他人或者被他人傳染。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 手足口病的特徵及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由於夏秋交替之際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9月入園的那批寶寶來說,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家長需要格外的注意。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手足口病往往從4月起進入高發期,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陽江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幼兒園陸續開學,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彈甚至爆發的風險。李文杰表示,如果孩子出現這兩種情況時要小心,一種是手、足、口、臀部出現皰疹,另一種是皰疹性咽峽炎。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後,其手、腳、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皰疹。
  • 手足口病進入流行季 這些知識點家長需知道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隨著夏季來臨和幼兒園復學,兒童手足口病進入流行季。據了解,兒童對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丁俊麗提醒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學會分辨手足口病,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就醫。1,什麼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手足口病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體溫一般低於38.5℃。 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 什麼是手足口病?孩子出現了這6個症狀,或許它就是禍根
    手足口病是近年來兒童高發的傳染疾病,主要出現的因素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的腸道病毒症狀,這給患兒造成了極大傷害。同時也有少數的患兒因此發展成心肌炎、腦膜炎等疾病,所以對該疾病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以下幾種症狀需要提高警惕。
  • 手足口病、水痘等傳染病進入高發期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31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已進入手足口病、水痘高發期,全國多地出現聚集性病例。近日氣溫持續大幅度下降,雨雪天氣頻發,襄陽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做好預防措施,謹防冬春季高發疾病傳染。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