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注意了!手足口病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2020-12-23 瀟湘名醫

在眾多的傳染性疾病當中,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兒傳染病,近期,湖南省兒童醫院傳染科就接診了多例,因為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

「開始是發燒,嘴巴這裡長了幾個泡泡,一天的時間就發特別快,全身都是的了。現在是已經好了很多,之前是燙傷的那樣,全部是水泡。他是跟已經得了手足口的人,共用了餐具、水杯,因為我嫂子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兩個人玩了一天,隔了一天他就發了,傳染速度太快了。」患兒家長告訴記者。

與患病兒童接觸後

疾病迅速進行傳播

一歲八個月大的萌萌(化名)家住在寧鄉,家長介紹,兩天前發現孩子的嘴角長了幾粒皰疹,隨後迅速發展到手部和腳部,小腿處甚至像被燙傷一樣,經過對症治療,目前,萌萌的症狀已經明顯好轉。

「入院的時候就是發燒,入院前有一次抽搐,單純從手足口病的併發症跡象來講,他是屬於相對的高風險。」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於四景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主要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

儘量減少去人群密集處

「每年夏季本來也是高發季節,跟病毒規律有關係,這個病毒適合在夏季環境生存。首先不管是什麼傳染病,如果有疫苗接種的時候了,疫苗接種是最有效、最穩妥的,第二個減少到人多的地方去,減少跟其他不太熟悉小朋友接觸的情況,不要在公共區域接觸公共玩具這些,單純的口腔裡面有皰疹、伴隨發燒,都要來醫院就診才是最好的。」於四景表示。

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於四景

醫生提醒,除了減少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時還應當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良好衛生習慣,家居環境保持衛生通風,託幼以及幼兒園等機構,也應當按時消毒,避免病毒傳播。

【來源:長沙政法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有可能中招了!
    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病菌再次傷害我們的寶寶,我們要先來開始認識它,並且了解如何解決它。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多發性傳染病,其致病病菌一般是多種腸道細菌,可以通過飛沫,體液(好比說是唾液,皰疹液等液體)甚至是糞—口進行傳播,常感染3歲以下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小寶寶身上,每年的5-7月是最高發的季節。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3、臨床表現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來說為3至7天,主要表現為有低燒、咳嗽、流口水等症狀,期間手腳、口腔、肛周還會出現皰疹、瘙癢和疼痛。但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普通型手足口病,不需治療就能自愈,但也有0.03-0.05%的致死概率。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 寶寶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個地方少去的好
    文丨悠悠每年5到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有些地方不適合帶寶寶去。寶媽範女士講,寶寶三歲了,昨天發燒住進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為手足口病。寶媽又心疼又害怕。在給寶寶治療期間,寶媽範女士在想寶寶患病原因。
  • 手足口病的特徵及症狀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由於夏秋交替之際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9月入園的那批寶寶來說,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家長需要格外的注意。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手足口病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體溫一般低於38.5℃。 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 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手足口病往往從4月起進入高發期,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陽江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幼兒園陸續開學,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彈甚至爆發的風險。李文杰表示,如果孩子出現這兩種情況時要小心,一種是手、足、口、臀部出現皰疹,另一種是皰疹性咽峽炎。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後,其手、腳、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皰疹。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 注意!手足口病高發期到了,家長懂這些,孩子少受苦!
    寶寶的出生是一件令全家人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新手的父母來說,寶寶總會出現一些「小意外」讓他們措手不及。很多媽媽都在問:寶寶手足口病怎麼辦?造成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很多,家長想要治療寶寶手足口病,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怎樣判斷寶寶是否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幾天能好?這樣做可避免感染此病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對於家有小朋友的家長來說,真的是聽到手足口病都會覺得害怕。如果不幸感染手足口的話,寶寶的口腔和四肢會長出很好的皰疹,嚴重的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對於家長來說真的很想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感染手足口病,如果不小心感染手足口病的話需要多少天才能痊癒。
  • 手足口病傳染係數是新冠病毒3倍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現在夏季的氣溫逐漸升高,隨著夏季來臨的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到了高發期。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的首席科學家曾經表示,夏秋季節是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關鍵時期,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話,那麼重症手足口病的數量將會明顯高於目前的水平。而有關專家也表示,對於手足口病保護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措施。
  • 手足口病高發期,學齡前兒童易感!做好預防措施請注意這5點
    據統計,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其傳播係數達4.2至6.5,是新冠病毒的3倍,而且它好發於學齡前兒童,尤其孩子在3歲前易感。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接下去的一段時間會成為手足口病的主高峰期。
  • 寶寶出現這1種表現很可能有手足口病,家長們要警惕!
    娃的成長過程中,爸媽們操心的事情真的不少,但最關注的,還是生長發育方面。特別是嬰幼兒期、兒童期,更是成長中的關鍵階段,我們總是希望自家娃少生病、胃口好又聰明伶俐,身體棒棒的才是王道!寶寶的出生是一件令全家人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新手的父母來說,寶寶總會出現一些「小意外」讓他們措手不及。
  • 手足口病、水痘等傳染病進入高發期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31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已進入手足口病、水痘高發期,全國多地出現聚集性病例。近日氣溫持續大幅度下降,雨雪天氣頻發,襄陽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做好預防措施,謹防冬春季高發疾病傳染。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5歲以內兒童出現皮疹、發燒等症狀,家長就要繃緊心中的弦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袁友芬、李婷芳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全身不適,並伴有咽痛等症狀,易與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後期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 報名貼丨微課:寶寶手足口病的症狀和防治
    夏秋季節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各地也總是頻頻爆出手足口病的新聞。作為傳染性極強的手足口病,很多家長都是談虎色變,避之不及,然而手足口病真的有像傳說中那麼可怕嗎?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它呢?那麼手足口病由什麼引起?會有那些症狀?如何避免孩子中招?
  • 家長們注意啦!炎炎夏日,當心手足口病來襲
    告別了柔和的春天,迎來了火熱的夏天在享受夏日陽光的同時家長也應警惕手足口病的「趁機肆虐」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及以下兒童。一般全年均有發生,4~7月為高發期。手足口病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為3~5天。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典型皮疹表現為斑丘疹、丘疹、皰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時可見瘀點、瘀斑。部分患者可僅出現皮疹而無發熱。
  • 手足口病進入爆發期!提前預防,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4、5月份,手足口病已進入高發期,家長如發現孩子手部、腳部、口腔部位有紅色皮疹、斑丘疹家長要引起重視。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病發的原因是什麼?輕度手足口怎麼護理?怎麼預防手足口?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發疹性傳染病,傳播途徑通常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