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手足口病高發期到了,家長懂這些,孩子少受苦!

2020-12-23 是梅林啊

懷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家裡會有一個新的生命到來,爸媽看著這個小可愛慢慢的長大,內心的喜悅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描述。

寶寶的出生是一件令全家人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新手的父母來說,寶寶總會出現一些「小意外」讓他們措手不及。

很多媽媽都在問:寶寶手足口病怎麼辦?造成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很多,家長想要治療寶寶手足口病,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手足口病的原因。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手足口病?

輕症的寶寶通常表現為皮疹或者發熱,嚴重的情況下寶寶表現為持續高熱、嗜睡、頭痛、嘔吐、出冷汗等情況。

別拿寶寶的健康開玩笑:這些事千萬別做!

切忌給孩子「增加營養」。患了手足口的孩子本身這個時候腸道功能就很弱,加上一吞咽就痛,就更不想吃東西了。這個時候,切忌給孩子「增加營養」。

有些家長看孩子餓了四五天,就煲了各種肉湯想給孩子補充營養,有體力好得快,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

如果這個時候再給孩子增加腸胃的負擔,孩子不僅好不了,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這個時候最好就是素食,讓腸道休息,孩子吃不下也不用勉強。

手足口病的正確處理方法

一、餵水是必須的 孩子患手足口,吞咽時會比較痛,但是餵水是必須的。雖然孩子哭鬧得厲害,但是家長還是要發揮才智,讓孩子喝水。可以兩個家長配合,或者輔助一些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這裡的關鍵是水溫不可太燙,否則孩子吞咽的時候更痛。比涼白開稍微溫一點點,或者直接喝涼白開都可以。特別是給孩子餵了退熱藥的話,家長更要注意給孩子餵水。

二、噴喉和局部外洗幫助痊癒 口腔皰疹可以適當外用噴霧劑,如開喉健等。手足部皮疹可以用外洗劑,如中藥苦參,地膚子,野菊花,蒲公英等熬水外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合併了細菌感染,則需要針對性抗感染治療。

三、小兒推拿幫助退熱和縮短病程 可以用小兒推拿法來幫助退燒,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推拿的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有皮疹,孩子很難受,就不能操作。

背部一般沒有皮疹,可以拿捏膀胱經5-10遍。手部沒有皮疹的話,可以清天河水50-100下。

乳鐵蛋白是由科學家MONTREUIJ和JOHANSONB於1960年在母乳中發現的。隨後BAGGIN等科學家在一些生物體的體液和各種細胞中發現了這種蛋白質並開始了大量研究。

乳鐵蛋白LF是動物初乳中的天然蛋白質,是一種多功能蛋白質,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感染作用,能調節體內鐵的平衡;調節骨髓細胞的生成,促進細胞的生長;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抑制人體腫瘤細胞的作用;能同多種抗生素及抗真菌製劑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乳鐵蛋白是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能幫助嬰幼兒抵抗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預防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等嬰兒常見疾病;同時還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發育和增強造血功能,為嬰兒構築起健康成長的第一道防線,「吃母乳的寶寶少生病」正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今天和教育君一起學起來吧這個病專門襲擊6個月-6歲之間的孩子。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它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
    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健康科普堂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天氣逐漸轉冷了,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讓寶爸寶媽們既害怕又頭疼的手足口病也到了高發季節,所以這個期間寶媽寶爸們一定要高度注意。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病毒性傳染病。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小陳和婆婆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醫生當即發脾氣稱:「孩子這麼嚴重才送來,前兩天幹啥去了?明明是簡單的手足口病現在都快發展為重症了,你再晚兩天就完了!」在小陳概念裡,別的小朋友患手足口病也沒見有生命危險啊,疹子一退就好了。殊不知手足口病若只根據皮疹判斷嚴重程度,那只會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
  • 手足口病、水痘等傳染病進入高發期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31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已進入手足口病、水痘高發期,全國多地出現聚集性病例。近日氣溫持續大幅度下降,雨雪天氣頻發,襄陽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做好預防措施,謹防冬春季高發疾病傳染。
  • 寶寶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個地方少去的好
    文丨悠悠每年5到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有些地方不適合帶寶寶去。寶媽範女士講,寶寶三歲了,昨天發燒住進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為手足口病。寶媽又心疼又害怕。在給寶寶治療期間,寶媽範女士在想寶寶患病原因。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貴陽醫院裡家長孩子排滿隊,醫生:疫苗非萬能...
    進入秋冬季,又到了手足口病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近期,不少寶媽告訴天眼新聞記者,自己或親戚家的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針對手足口病,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了解最新情況。患者有序排隊掛號醫院:家長孩子排滿隊,接診量較去年同期上升約25%10月20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門診大樓。在門診大廳和急診室前的候診區,帶著孩子來看手足口病的家長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戴著口罩,等待著醫生接診。
  • 注意!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貴陽市一醫兒科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王子茜)手足口病是夏秋季節易高發的一種常見傳染病,隨著氣溫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針對目前高發的手足口病,怎麼預防才是科學有效的?多彩貴州網記者採訪了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瑩瑩。
  • 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手足口病往往從4月起進入高發期,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陽江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幼兒園陸續開學,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彈甚至爆發的風險。成人亦可感染手足口病,一般只是手足出現皰疹,不會發燒,有的甚至沒有症狀,但是成人會成為手足口病致病病毒的攜帶者,有可能傳染給孩子。因此,家長外出回家照顧孩子前,一定要清潔好雙手,家有二孩的家長,除了要隔離患兒和健康寶寶之外,在照顧完患兒之後也應該徹底清潔雙手,再照顧健康寶寶。
  • 家長們注意了!手足口病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他是跟已經得了手足口的人,共用了餐具、水杯,因為我嫂子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兩個人玩了一天,隔了一天他就發了,傳染速度太快了。」患兒家長告訴記者。與患病兒童接觸後疾病迅速進行傳播一歲八個月大的萌萌(化名)家住在寧鄉,家長介紹,兩天前發現孩子的嘴角長了幾粒皰疹,隨後迅速發展到手部和腳部,小腿處甚至像被燙傷一樣,經過對症治療,目前,萌萌的症狀已經明顯好轉。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日功課」,手足口病發病率有所下降,很多家長開始大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兒就會急劇增加。今年門診接診病例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家長們注意啦!炎炎夏日,當心手足口病來襲
    告別了柔和的春天,迎來了火熱的夏天在享受夏日陽光的同時家長也應警惕手足口病的「趁機肆虐」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歲及以下兒童。一般全年均有發生,4~7月為高發期。手足口病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為3~5天。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典型皮疹表現為斑丘疹、丘疹、皰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時可見瘀點、瘀斑。部分患者可僅出現皮疹而無發熱。
  • 春季兒童手足口病高發 家長如何有效預防
    每年的4-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據了解,該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口腔及手足出現水皰為特徵,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有可能中招了!
    廣東衛生紀委最近發表了手足口病預警信息:截止到5月31日,全省共確定手足口病病例57654例,其中死亡2例。在我們開心的躲入空調間,消消停停過小日子的時候,外界的手足口病病菌卻蠢蠢欲動起來,對我們嬌嫩的小寶寶伸出了魔掌。
  • 家長注意,少兒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哪些保險能賠,再買保險難嗎?
    日前,已有多地政府提前發布提醒通知,讓各地嚴格防控手足口病。每年4-7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這也是讓眾多家長們提心弔膽的一段特殊時期。那麼,手足口病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預防?得了手足口病還能買保險嗎?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講一講關於手足口病的那些事兒。1、什麼是手足口病?
  • 大人也會得手足口病!為了孩子,這些情況得格外警惕!
    現在這個時間段,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軟體上,隨處可見身陷這種憂慮的家長:粉絲心疼這件事我們暫且不論,得了手足口病,疼是真疼!最重要的是,這條新聞還給了很多家長「當頭一棒」:可不是只有孩子才會得手足口病! 事實上,手足口病不是孩子的專屬病,成人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只是由於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感染。 為了幫助更多的家長,今天的這篇文章將解決大家關心的這些問題:到底是什麼引發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手足口病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體溫一般低於38.5℃。 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廣泛 家長需注意4大重症表現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孫慧)「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由腸道病毒引起,高發人群在5歲以下,病原以EV-A71和CV-A16為主,第一次高發期會出現在4—6月,第二次會出現在9—11月。」
  • 手足口病傳染係數是新冠病毒3倍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現在夏季的氣溫逐漸升高,隨著夏季來臨的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到了高發期。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的首席科學家曾經表示,夏秋季節是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關鍵時期,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話,那麼重症手足口病的數量將會明顯高於目前的水平。而有關專家也表示,對於手足口病保護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