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據了解,該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口腔及手足出現水皰為特徵,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遠離手足口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為您總結整理。
接種疫苗
手足口病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CV—A6型、CV—A16型、CV—A10型較為常見。其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多由腸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疫苗」只針對EV71病毒,並不能預防其他種類的腸道病毒。
勤洗手
外出遊玩、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孩子洗手,用流動水衝洗乾淨。定期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消毒,奶具、餐具要煮沸消毒。
吃熟食
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換衣,餵奶前要清洗奶頭。
勤通風
家中時刻保持空氣的暢通,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減少病菌的滋生。手足口病的病毒對紫外線、乾燥、高錳酸鉀、漂白粉等比較敏感,但是對我們常用的75%酒精、5%來蘇水都不敏感,所以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多消毒
在使用酒精消毒的同時,重點使用消毒液、漂白粉等對日常用品、玩具進行消毒,奶具、餐具等可煮沸消毒,將衣物、被褥放在太陽高溫下暴曬或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