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于都縣人民政府、北京盛世嘉年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在江西於都FDC時尚產業綜合體舉辦。
聚焦數字經濟時代服裝產業高質量躍遷法則,本次峰會以「數造雙循環」為主題,圍繞新一輪科技變革帶來的時尚機遇與挑戰,邀請行業領導、知名專家、企業翹楚等齊聚一堂,縱論高端數字製造升級在新一輪全球時尚格局調整中的時代意義與核心價值,從深度與廣度探討服裝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的「雙循環」發展模式。
?當前,實體經濟發展正被國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是「十四五」期間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在與會者看來,此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其時,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思想盛會,為行業統一發展思路,培育新形勢下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中國服裝產業再出發,向世界時尚制高點攀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愛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榮明,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漢帛國際集團總裁高敏,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李昕;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紡織工業處處長張斌華、江西省贛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彭小柱、江西省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江西省于都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黃法、江西省于都縣委副書記李贛興 、江西省于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小龍、江西省于都縣政協主席肖惜才 ,以及縣四套班子其他領導和相關單位主要領導、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服裝協會、企業代表等400餘人參加活動。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特別是數位技術的發展推進人類社會由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演進,加速全球經濟和社會秩序的重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致辭中指出,在這一重大歷史轉折期,儘管中國服裝產業正承受著變局帶來的陣痛與挑戰,面臨諸多困難、壓力和不確定性,但整個行業正以巨大的韌性和創新的理念,持續調整轉變生產方式,不斷加快數位技術和產業的融合,積極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向著產業更新、能級提升和高質量發展邁進。
育先機開新局,陳大鵬認為要從產業科技創新、協同創新與文化創新三方面促進產業提升,一是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推進產業的高端化發展;二是以協同創新為導向,塑造產業發展新生態;三是以文化創新為引領,提升產業的價值創造力。
陳大鵬表示,變局是挑戰亦是機遇,憑藉改革開放以來構建的完備產業體系和優勢競爭力,以及國內消費變革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中國服裝產業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勢必將在數字經濟時代承擔引領全球服裝產業變革的使命。而會議在於都舉辦,更顯意義深遠,將會為於都在新發展格局下整合更多的優質產業資源,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和區域間合作,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的服裝高端製造基地匯聚更多力量。
作為東道主,江西省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在致辭時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正在成為推動于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今年全行業產值預計將突破500億元,目標打造國際國內紡織服裝優質彈性供應鏈基地,建設集通關、檢驗檢疫、質量檢測、標準驗證等功能齊全的紡織服裝產業服務體系和集成衣、主輔料交易「買全球、賣全球」的紡織服裝交易市場。
尤為一提的是,在重塑全球時尚產業生態鏈的當下,於都從製造升級、建設彈性供應鏈入手,傾力打造紡織服裝十大平臺構建產業生態體系,並創新提出「核心工廠+衛星工廠」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集群發展的特色之路。於都計劃將縣內近3000家小微企業培育成為專業化、精細化的衛星工廠,使核心工廠和衛星工廠形成互補生態鏈,形成國內單品類加工規模優勢。目前有2家核心工廠和60家衛星工廠即將落地,未來3年將打造至少20家核心工廠、600家衛星工廠,以此在未來建成至少10個單品類國內一流的服裝智造冠軍,讓最好的服裝設計作品能在於都實現,打造成具有強大彈性智造能力和國內外品牌訂單承接能力的供應鏈基地。
據江西省于都縣委常委黃學森介紹,於都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人力資源富足,紡織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現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近3000家,諸如深圳贏家服飾集團、廣州匯美集團、浙江華鼎集團、深圳華絲服裝、廈門寶姿國際、上海日播時尚集團等龍頭企業紛紛紮根發展,初步形成服裝品牌集聚之勢。
近年來,一系列「國字號」政策出臺,於都紡織服裝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縣政府更推出真金白銀的《服裝十條》優惠政策,使企業在用工、用水、用電、運輸等方面的投資成本相對沿海地區有較大的比較優勢,並針對彈性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進行精準施策優化,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當好「店小二」,將良好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於都最具吸引力的品牌。
在我國已成為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服裝製造大國背景下,如何以「智高點」搶佔「制高點」,以「大格局」融入「大灣區」,驅動新時期中國時尚創新引擎?在「對話 2025」、「前沿洞見」、「圓桌對話」、「論道數字轉型」、「專題論道」、「2021 技術先鋒趨勢發布」、「於都之夜」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對接會等環節,行業智慧與思想交鋒碰撞,透過供應鏈運營、價值創新、數智增長、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多重視角,給出企業數位化演進的轉型路線圖,引導以於都為代表的製造基地聚合先進管理技術、文化理念、製造資源、品牌資源等,加速提升產業服務能力和創新協同效應。
在「對話2025」環節,埃森哲技術創新事業部工業X高級總監劉伯欣,唯品會副總裁孫格非,阿里巴巴阿里雲智能服飾行業首席架構師陳杰,漢帛國際集團總裁、哈勃智慧雲創始人高敏,深圳市贏領智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靈梅五位嘉賓帶來前沿觀點,幫助企業更好地洞見未來高端製造的樣子。
劉伯欣表示,正是憑藉完備的價值鏈運營積累,領軍企業在疫情中應對有方,化危機為轉機。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鏈可以創造卓越的客戶體驗,通過良好的客戶忠誠度帶動業務增長,形成企業市場競爭的差異化優勢。
孫格非認為失望之冬也可以是希望之春,利用大數據賦能,平臺方與服裝品牌間可以深入合作,分析把脈消費者需求,利用高端供應鏈與設計的協同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商品在全渠道銷售。
以阿里巴巴與海寧等產業集群合作打造線上產業協同平臺為例,陳杰分析表示,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延續過去做事的邏輯。儘管當前大家都遇到許多挑戰,但諸如犀牛智造的應運而生已說明通過數字科技的持續創新,一定能找到產業增長的新勢能。
正是意識到產業發展痛點,高敏在6年前開始漢帛的智能化改造,經過不斷的嘗試探索推出哈勃智慧雲,通過產能數位化、訂單在線化,整合碎片化的服裝產業資源,賦能行業企業,同時利用供應鏈整合創意設計力量,精準對接用戶需求,帶來更多爆款銷售的可能性。
今年已經74歲的陳靈梅在企業上市並發展為行業龍頭之時仍在一線奮戰,她表示面對市場的白熱化競爭與消費需求的變化多端,建設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才是出路,目前贏領智尚已完成為智能設計到生產交付的數據傳遞自動化,最終將實現為女性提供個性化的美麗解決方案。
在「圓桌對話」環節,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丁武傑,海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梁銘,朗姿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國祥,所羅定製總經理張希勤,萌動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愛民五位嘉賓結合企業實踐,暢談如何挖掘新技術、新價值、新優勢,大家一致認為要從供給側發力、把需求端激活,推動設計與製造深度融合,通過技術和數據來增強產業創造力。
在「論道數字轉型」環節,迪尚集團副總經理、藝術總監鞠孝新解讀如何推進數字設計與智能製造,打造全球服裝供應鏈領先企業。
瑪絲菲爾集團供應鏈管理負責人李令雲分享企業如何推進創新生產,用數位化升級供應鏈武裝自己。
東莞市影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萬向述探討的是企業如何緊跟時代步伐,聚焦核心價值。
夢餉集團副總裁蔣代君則分享了打造社群新電商驅動智能供應鏈建設經驗,通過解碼分析數位化背後隱藏的用戶需求,讓商品直抵用戶內心。
在「2021技術先鋒趨勢發布」環節,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衛星帶來服裝數位化製造成套解決方案;
程式設計師出身的秒優科技CEO羅建軍分享了從軍工跨界服裝的數位化發展感悟。
同樣是程式設計師的極睿科技創始人&CEO武彬則從AI視角解讀時尚數位化與智能化發展。
面對數據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生產要素,杭州覽眾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校志強分享了後疫情時代時尚行業的數位化運營之路。
凌迪科技、Style3D創始人兼CEO劉郴暢談當下紡織服裝供應鏈智造新生態的構建,深入剖析全要素、全場景、全鏈路的數位化協同已是勢在必行。
在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時代思想盛宴後,峰會主辦方還搭建多元、開放、務實的交流、對接和合作平臺,於當晚舉行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於都之夜」 活動,走進於都產業集群,邀請贛州興雪萊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歐陽德勇、贛州華絲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國平、江西脈動智能製造時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豪、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深圳納帕佳服飾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陳君鵬與鄂爾多斯控股集團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宋風華作為於都當地及其他服裝企業代表進行分享,交流溝通他們在當地的發展情況,了解於都品牌服裝製造實力與發展資源。
本環節由《中國服飾》常務副總編劉曉青主持。
隨後還特別安排的新長徵 、新時尚、新於都「長徵組歌合唱音樂會」,在於都河畔再次唱響《長徵組歌》。與會代表們深受感動,紛紛表示長徵精神將激勵著企業勇往直前。
12月19日,與會代表們先後參觀了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碑、紀念館,長徵第一渡口,重溫長徵之路,「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代表們認為眼前的困難跟紅軍長徵相比不算什麼,要一直勇於發揚長徵精神。
代表們還參觀了譚頭村,這裡探索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如今擁有富硒水稻、富硒蔬菜等多個特色產業基地,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道路。
同時,與會代表參觀了贏家時裝(贛州)有限公司智慧工廠,工廠內實現了高效的人機互動,通過工位上的PAD可以清晰顯示工人需要進行的工序、工作內容及標準,實現了高檔女裝的個性化定製高質量、高效率智能製造,將製衣的單件流生產線向智能製造升級,目前已完成6條智能產線的投產運行。據介紹,一條生產線相當於傳統3條,效率提升50%,同時解決當地3000多人就業。
「數位化的演進正在快速消弭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界限,讓服裝行業的未來發展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傳統製造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也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塑造全球格局新優勢的重要支撐。如今的服裝業已經以日新月異的變化向世人呈現科技、時尚、綠色新形象,更吸引了越來越多其他高端科技領域人才跨界進入服裝行業,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為我們描述出了一幅中國服裝產業高端製造未來的畫卷。新長徵,再出發!中國服裝產業數位化製造,從於都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