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考理綜有三寶,生物、化學和物理,在邀請了生物組、化學組名師為鵝粉們傾情開講後,高考物理自然也被提上了日程。
本期為大家進行高考物理精講的是騰訊企鵝輔導物理名師——李燁!
作為顏值與專業實力同樣能打的老師,他的課堂充滿魅力,成功幫助許多學員逐夢理想高校!
接下來李燁老師將通過解析2020高考物理卷,為大家提供新高考改革下2021高考物理備考的新思路!
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李燁老師,同時也是高考物理滿分的傳奇人物,對於高中物理學習、教學均有著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從教6年來,有著4年畢業班經驗的他,目前學員人數累計已超過30萬,其中提分者眾多,圓夢理想高校的學員也不在少數。
收集李燁老師的課堂反饋時,最常看到的一句就是「課堂輕鬆幽默」!李老師總能將複雜的物理知識點融入段子中進行講解。
「跟著燁哥學,物理越學越輕鬆」則是歷屆學員對他最多的評價。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李燁老師,從高考物理這個嚴肅話題中一起感受他獨特的教學魅力!
2020高考命題總結
2020年高考物理更注重的是學生對信息獲取與整理、批判性思維、實驗探究、運用物理學術語言表達等能力的考查。
試題相較2019年高考難度有小幅下降,但整體難度變化不大。
知識點也都全面涉及,不論是運動學、牛頓定律、平拋運動、圓周運動、機械能、動量,還是電場、磁場、電磁感應、電學實驗、原子物理、熱學、光學、振動和波。
儘管每個知識點都有所體現,但還是有所側重。力學和電磁學的分值要高於其他模塊,且依然是綜合題與難題相對集中的板塊。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真題分析,根據題目來了解命題人的命題邏輯才是我做這件事的主要目的。
2020高考真題解析
今天的試卷解析,老師將以一個新的方式,即從考點出發,結合真題進行解析,幫助同學們理清物理高考備考幾大重點方向。
01.
對動量的考查
全國卷自2017年開始,越來越注重動量的考查,今年的高考更是選擇題、實驗題、解答題都有動量的身影。
老師選取了幾道代表性題目,和大家一起分析。
篇幅有限,有關動量的題目就點評到這裡,在之後的系統班課會有更進一步的習題訓練和分析。
02.
對圖象法的考查
不論是以往高考還是今年高考,可以發現對讀取圖象信息,利用圖象法解決問題的題目考查越來越多,圖象法在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讓我們通過以下幾道真題來進行體會。
03.
對矢量思維的考查
上面說過的【全國1卷第25題】就是矢量思維的極致運用。
大家可能感覺矢量思維無非就是平行四邊形定則和三角形定則,詳細一點就是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共點力的平衡、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其實,矢量思維貫穿在整個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分布在不同的章節中,以不同的物理量形式出現。
作為高考物理考查的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平時的物理學習中需有意識地進行訓練,但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裡就不展開講解了。
2021高考物理備考攻略
從前文對高考考題特點的分析,不難看出所謂的「大招」和「口訣」在高考中的應用逐漸變少,這意味著有解題規律的題目在高考中的佔比減少了,高考命題的考查更加靈活了。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能明白,你直接翻看下今年全國1卷、2卷、3卷、江蘇卷和山東卷,就會發現:
力學動態平衡的題目,特別是應用「平大豎小」「動態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動態圓法」的題目少之又少;
常見的牛頓第二定律的模型,比如連接體問題、傳送帶問題、板塊問題、瞬時性問題、超重和失重這類考題同樣沒有太多涉及;
幾個口訣就可以秒殺的類型題,比如天體中的「高軌低速長周期」、動態電路分析中的「串反並同」、動量問題中動碰靜的「等質量換速度」也都很少出現了。
以上現象提示我們,高考命題人在有意識地規避這些有固定解題套路的題型,因此老師預計2021年的高考將會更注重理論基礎和邏輯思維的考查。
儘管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好的方法和口訣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痛點和難點,在練習和考試中瞬間秒殺一些題目。
但是今年的高考暗示大家更重要的是掌握基礎而非單純地依賴技巧,只有熟悉所有的理論知識和推導,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物理思維才能在考場中應對自如。
大家一定要明白,學習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經營,功夫到家!
面對未來的高考,制勝秘訣就是培養好物理思維,並且通過對真題、好題以及每一年的考情做總結,構建完整的高中物理知識體系。
讓我們一起和考神老師學習考試技巧吧,大家有什麼疑難問題或者其他問題都可以在評論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