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新年第一戰,一場美國夢的破滅

2021-03-02 星海情報局

2021年2月8日,超級碗星期天。一則廣告在電視直播裡閃現了5秒鐘。

這是多年來全美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並逐漸成為美國一個非官方的全國性節日。也是美國單日食品消耗量第二高的日子,僅次於感恩節。(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美國春晚)

這個廣告是「散戶大戰華爾街」的散戶大本營,論壇Reddit買給自己的。

▲ Reddit超級碗廣告,翻譯及圖源來自微博:谷大白話

他們給自己做了一個絕佳的廣告。但事實,其實並不像他們描述得那樣美好。站在今天這個節點回看,這其實是個對於散戶群體有點悲情的故事。散戶們的帶頭大哥DFV在2月3日單日虧損1300萬美元,之後停止了堅持已經超過1年的持倉情況更新;28歲的Jake McGuirrey在佛羅裡達的家中開槍自殺,遺書裡寫著他買入GME,最終虧損18.7萬美元的人生結局。散戶裡真正落袋為安的知名案例,只剩下了用60美元賺到了3200美元的10歲小男孩。天平的另一端,紐約一家名為Senvest Management的對衝基金獲利超過7億美元離場;另一家對衝基金Mudrick Capital在散戶推高GME和AMC的過程中2億美金落袋為安,直接將自身基金規模擴大了接近10%(9.8%),成為又一家資本新貴。
但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和這場美國夢一起破滅的,還有全世界資本市場從業者對於美國模式的迷信。散戶固然沒有獲得勝利,但全球金融界,乃至全球的政治界,都在重新反思自己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當然其中也包括A股。美國國會已經迅速組織起人員對事件過程進行調查,監管政策勢必將會因此發生改變,甚至是轉向。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們一直為了資本市場的成熟在學習歐美資本市場的監管制度,這是一場破滅,或許也將是一場重建。很多人以為故事是從2021年1月開始的,但不是的。故事真正的開始,要追溯到17個月前的2019年8月。那個時間點,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麥可貝瑞打響了這場「多空戰役」中的第一槍,公開推薦了一隻在美股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著名垃圾股Gamestop,股票代碼:GME。麥可·貝瑞,這是今天的第一個重點人物,把這個名字標紅,加粗,牢牢地記住他。他將是你們讀懂這場資本遊戲的第一個關鍵節點。Gamestop是全球最大的電視遊戲和娛樂軟體零售商,它的主營業務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三個字:賣盤的。當然了,它也不光賣遊戲光碟,還賣遊戲機,賣雜誌,攻略,以及一切跟遊戲有關的周邊。只不過跟天橋下頭的散兵遊勇們不大一樣,人家有店,而且是很多店,2020年線下就有5000家連鎖,覆蓋程度之廣,你可以理解為遊戲界的沙縣小吃。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普及後,所有消費品都面臨著從線下到線上的渠道變革,淘汰了大批線下實體店,國內的大量專賣店和消費品牌就是這樣死掉的。相比於炙手可熱的Steam和亞馬遜,做線下遊戲周邊專賣的GME更像是上一個時代的遺老,業務十分缺乏想像力,業績也每況愈下。於是在近年成為了美股市場上著名的做空標的,是大量機構長期關注的做空對象。我們大致整理了麥可貝瑞在2019年8月份推薦這隻股票時列舉的理由:在局長看來,上面這些理由,大多介於一種「好像有點道理,但又好像哪裡不太對」的曖昧狀態裡,以至於我總覺得貝瑞這套做多邏輯,透露著一絲微妙的,忽悠人的氣息。頗有早年電視直播裡滿嘴跑火車的A股評論員之風,不像是曾經靠做空賺過7億美元的傳奇基金經理的手筆。其中只有一條,最為值得注意,我們已經在圖中標紅處理:股票回購。中國人說「物以稀為貴」,股票也是一樣的。市場上發行的股票總數多,價值均攤下來,每股的價格自然就低。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然後把這些股票註銷掉,那麼股票總數就少了,每股單價自然就會提高。所以如果公司認為自己的股價已經偏低,啟動回購是常見做法。彼時的貝瑞已經買入了 GME 3%的股權,他聲稱入股後會敦促GME進行股票回購,來對衝市場對GME股價的低估。2019年8月初,GME有1.019億股流通股;到了2019年12月,GME的流通股已經下降到了6592.23萬股,4個月內流通盤規模整體下降了35.3%。記住這個35.3%,作為多頭中第一個開槍的人,麥可貝瑞給後來的逼空大戰留下了兩個影響深遠的「遺產」:第一個,是日後散戶們的精神圖騰:保險業巨頭萬通互惠(MassMutual)的前特許金融分析師Keith Patrick Gill。2019年8月29日,Gill在後來的散戶主戰場Wallstreetbet(意為「華爾街賭場」,後文簡稱WSB)註冊了自己的帳號。他就是後來WSB散戶們的帶頭大哥:DeepFxxkingValue。他在WSB的第一個帖子,內容只有一句話:感謝貝瑞的推薦,讓我實現了資產翻倍。而第二個,就是這個35.3%。在逼空戰役中,流通盤的大小具有決定性意義,是核心關鍵詞。麥可貝瑞正是用這個數字,給這場逼空大戰打造了一個你所能想像的,最為夢幻的開局。市面上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媒體,甚至是專業機構解釋過所謂的「做空機制」,但大多沒有足夠清晰的重點。局長這裡將做空的過程總結為四個字:借——賣——買——還。首先,想像你的朋友收集了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稀有硬幣,這些硬幣的市價現在是1000美元/枚。於是,你叫來你的朋友,把她手裡的硬幣借了過來,並和她約定了一個歸還的期限。然而,你的朋友不太放心,所以你支付了一筆押金,這才讓她同意把硬幣借給你。硬幣到手之後,你先按照1000美元/枚的市價,把硬幣賣掉了。接著硬幣開始如你所願的一路貶值,最終在約定期限之前,貶值到了600美元/枚。此時你又按照這個市價,將硬幣買回來,還給你的朋友。最後,約定到期,她拿回她的硬幣;而你賺到了每個硬幣400美元的差價,同時還可以慷慨地付給你的朋友一筆利息,於是大家皆大歡喜。而對於逼空方來說,門道則主要集中於三個關鍵詞:期限;流通盤;保證金制度。中國有句古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所謂「期限」,就是借條上那個還款時間,而你上述所有舉動,賣出硬幣,買回硬幣,交還硬幣,都必須在這個期限之內完成。在實物交易中,「總量固定」和「買賣對應」都屬於常識。你想買,首先要有人賣,你才能買得到;你想賣,必須有人買,你才能賣得出去。但放在股票這樣的「虛擬」交易裡,往往就有很多人忽略這個問題。不管借的是硬幣還是股票,如果有人直接把市面上所有的貨都買完了,到了歸還期限,你著急買回來還人,他給你坐地起價,最後就是你不買也得買,多貴都得買。壟斷糧食等短缺,叫囤積居奇;壟斷流通股,就叫逼空。19世紀60年代,著名的範德比爾特逼空哈勒姆鐵路案例,採用的就是期限+流通盤的思路。這種思路的核心,是要對股票的流通盤實現「壟斷」,控制市面上所有的該公司股票,然後等待空頭到期,再坐地起價。但在已經日漸成熟的美國資本市場,壟斷流通股本身的平均成本已經遠高於170年前,且現代監管體系,嚴控壟斷流通盤坐地起價,操縱市場的行為,這麼幹有太大的監管風險,因此這種逼空思路,已經逐漸退出了主流。2021年這一次世紀大戰,採取的是流通盤+保證金制度的版本思路,這個思路的核心是儘可能在短時間內集中大量資金做多,推高股價,使得股價高至保證金上限,觸發強制平倉線,讓空頭瞬間爆倉。在這種思路下,流通盤越小,推高股價所需要的資金量就越低,逼空就越容易;所以我們才說,麥可貝瑞留下的那個35.3%,給了這場大戰一個夢幻般的開局。而反過來,當流通盤基本穩定,你能影響越多人一起入局,那你短時間內吸引的資金量就越多,就越能把股價推得越高。於是在這個階段,決定性的因素,就變成了一個聽上去頗有點兒戲的東西:輿論影響力。2020年7月,GME迎來了第二個關鍵的著名投資人:Ryan Cohen。和麥可貝瑞只在華爾街享有盛名不同,Ryan在成為投資人之前,首先是一個著名的創業者,25歲就創辦了全美最大的線上寵物用品商店Chewy。6年後,Chewy賣出33.5億美元天價,Ryan一夜財務自由,然後帶著這些錢一頭扎進了投資圈,成為了蘋果最大的個人股東,還創辦了自己的風險基金RC Ventures。Ryan Cohen不只是資本圈的紅人,他的影響力可以覆蓋整個網際網路圈,乃至泛商業圈,是整個戰役中第一個跳出了投資專業領域,在大眾領域具有超強號召力的IP。
這事類比到中國,大概就相當於黃崢賣了拼多多之後,成了騰訊最大的個人股東,幾年後偷摸地投資了一個著名垃圾股,想不招人注意都很難。Ryan入局之後,散戶的帶頭大哥DFV也迅速大幅加倉,GME股價從徘徊在4-5美元,逐漸升至10-20美元。GME的熱度開始持續攀升,從散戶到機構,研究這家公司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有人公開發布了GME空頭頭寸高達136%-140%的問題。2021年1月11日,Ryan宣布旗下基金拿到了GME的三席董事會席位,正式帶著他的兄弟夥,入駐了GME董事會。1月13日,GME股價暴漲57.39%,故事正式進入了高潮。而進一步擴大事件影響力的接力棒,隨後交到了兩個人的手裡:華爾街超級新星,Social Capital創始人查馬特·帕裡哈皮蒂亞;以及世界首富,馬斯克。全世界媒體們都很喜歡講逆襲的故事,這一次也不例外地一個個打著「燃」,「炸」,「熱血」的旗幟,將事件包裝成一場散戶暴打華爾街的大戲。然而回頭捋一捋,你會發現,整場戰役從2019年8月,到2021年1月27日,起承轉合,開端,鋪墊,直到1月27日正式吹響「總攻」號角的高潮……麥可貝瑞,DFV,Ryan Cohen,查馬特,馬斯克……左右戰局的,其實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散戶。散戶在這場戰役中依然只是最普通的士兵,他們和以往的每一次戰役一樣,都只是大浪潮中的小浪花而已,可以摧城拔寨,但卻只是朝著既定的方向前行,無法左右自己奔赴的未來。局長剛剛開始做二級市場分析的時候,被前輩們告誡:A股是散戶市,美股是機構市,你做任何政策和個股分析,千萬不要脫離這個大前提。那時候我們誰也沒想到,A股還沒學會美股的先進經驗,美股倒先活成了A股的樣子。2021年1月27日,查馬特和馬斯克幾乎同時入局。馬斯克推特上搖旗吶喊,查馬特上電視大戰CNBC,GME股價隨之徹底陷入瘋狂。

▲ CNBC主持人連線查馬特,卻被查馬特連續暴擊半個小時

同日,兩大著名空頭機構,梅爾文資本和香櫞資本分別宣布平倉,放棄做空GME。

▲ 香櫞資本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眼含熱淚表示:香櫞以後再也不做空了

是真的,香櫞資本目前已經轉為做多機構

而另一邊,戰局開始從GME擴大到了其他常年被空頭做空的公司,比如王健林旗下的美國院線巨頭AMC,還有股價持續多年低迷的高斯電子,二者分別在這一天上漲了300%和480%。我第一次和某老股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講到這裡,他立馬發揮了一個A股人從經驗中磨礪而出的智慧,十分肯定地點評道:這個我熟,什麼時候散戶跑步進場,機構就該卷錢跑路了。你看,這就是被生活暴打過之後的散戶朋友們的覺悟,透露著一種血淋淋的精準。華爾街巨頭們的賠錢之旅,就終結在1月27日-1月28日這兩天之內。1月27日,GME股價暴漲134.84%,收於347.51美元。1月28日,GME股價摸到了這場世紀大戰中的最高點:483美元。隨後就是耳熟能詳,匪夷所思的一段故事。繼李國慶上門撬鎖搶公章,許垚疑似投毒爭版權之後,2021年大洋彼岸搞出了又一番迷惑操作。以美國在線券商Robinhood為首,多家券商關閉了GME、AMC,和諾基亞的股票買賣,史稱「華爾街拔網線運動」。接著,Reddit論壇和Twitter的一些用戶反映,已經無法在Robinhood上找到AMC、GME和諾基亞的股票代碼,這就是傳說中的「刪代碼」。同時,散戶大本營「r/WallStreetBets」的伺服器,被其服務商Discord關閉,官方稱原因是這個論壇多次違反了該平臺的反仇恨言論政策,被暫時封禁整改。我一追星的朋友看完表示:華爾街這路數,怎麼和我們飯圈一模一樣?這番操作出來,真正點爆了全球輿論。大量媒體蜂擁而至,許多大佬評論拔網線、刪代碼、關伺服器的操作,戳破了美國自由市場的神話,但這中間多少有點誤區。因為自由市場從來就不是什麼神話,它只是一個擂臺。自由的意思是誰都可以上臺打擂,規則不多,勝者為王。偷的搶的拔網線的刪代碼的關伺服器的,只要能贏,自由市場嘛,誰在乎你怎麼贏的。所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才亂成了這個鬼樣子。實話講,這要不是個自由市場,指不定還亂不出這個遍地開花的效果。我們在上面已經解讀過「期限+流通盤」的範德比爾特式逼空思路,現在我們來解讀此次大戰的「流通盤+保證金制度」的逼空關鍵。在「借」這個環節,你的朋友為了控制風險,需要你支付一筆押金,才會把硬幣借給你。這個押金,就是證券市場上的保證金。硬幣的出借方,在股票市場通常是「券商」,而借硬幣的人,就是空頭機構,留下多少押金是二者協商的結果。還拿那個一開始市價1000美元/枚的硬幣舉例,你借了10個硬幣,留下了2萬美元押金。可惜硬幣的價格一路上漲,直到漲到了2000美元/枚。此時,10枚硬幣總價值=2萬美元=你留下的保證金。誰也不知道未來價格會上升還是下降,所以為了保證能夠拿回所有硬幣,你的朋友就會在這個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你留下的保證金,先把硬幣買回來再說。這就是所謂的「強平機制」,一旦價格在瞬間觸碰到保證金上限,就會被預先設置好的系統強行自動平倉;而空頭倉位被強平,就是所謂的「空頭爆倉」。這種機制固然保護了向你出借股票的人,但也意味著:股價不必維持在高點,只要有瞬間摸到過高點,就可以直接讓空頭爆倉。爆倉後股價無論漲跌,都跟你不再有關係。期限並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因為這種策略下的多頭資金來歷五花八門,根本不可能進行一致行動,只能在瞬間形成合力,把股價儘可能地推向高點,但很難將股價長時間地維持在高位。因此持有不再是關鍵,股價能摸到多高的高點,然後在高點跑路才是關鍵。1月27日,此次事件中最大的兩個空頭機構,梅爾文資本和香櫞資本分別宣布平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倉位,都來自於保證金制度之下的強制平倉。他們是這次大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空頭機構,也是早期低位入局的空頭機構的一個縮影。但是1月27日之後,這部分空頭機構已經基本都離場了,還在場上的,也在1月28日一通騷操作,把股價打到低位之後,紛紛跑路。到了1月29日,空頭頭寸已經從之前的140%左右,降到了50%左右。也就是說,該跑的已經都跑掉了。那時有一種聲音非常流行,說只要持有,別的什麼也不用做,就能傷害華爾街。然而這是兩百年前的思路,放今天不行。因為你不賣,自然有人賣,這個時候的持有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你以為你們是一夥的,其實資本市場上哪裡有真兄弟。還記得麼?有人買,才能賣得掉。多一個人持有,就少一個人跟機構資金競爭買家。散戶在高位持有,真正受益者,就是這些同樣在做多的機構資金。我們很難說輿論究竟是被資本刻意引導了,還是確實大部分媒體就是傻兮兮的搞不清楚狀況瞎跟風;但我可以說,那些在WSB論壇上在高位鼓動散戶們堅決持有的ID,百分之百都將是美國證監會SEC的調查對象。自由從來就不意味著機會均等,有的人家境不好,上臺前甚至沒吃過一頓飽飯;有的人錢多得花不完,自帶團隊,營養、訓練、大數據分析一條龍。你以為自由意味著有機會贏,可事實上自由只讓你有機會享受一遍強者對弱者的剝削。美國市場不是不自由了,而是這個恃強凌弱、群魔亂舞的鬼樣子,就是自由市場真正的樣子。2021年1月29日,區塊鏈創業項目閃電網絡實驗室的創始人伊莉莎白·斯塔克發了條推特:

這是這兩個世界變革的節點上,對資本市場最真實貼切的總結。在Reddit的WSB社區內,有一封「致梅爾文資本、CNBC、嬰兒潮一代,以及WSB用戶的公開信」。信中痛陳2008年金融危機給他的家庭帶來的災難。並呼籲散戶把握住這一生難得一次的機會,繼續持有GME,懲罰這些作惡多端的華爾街機構。他說,這次事件對他個人,及其他數百萬人,都是一場私仇:「我要的,就是讓你們痛不欲生。」但他大概不知道,打響這場戰役第一槍,給後來的逼空留下一個夢幻開局的麥可貝瑞,就是電影《大空頭》的原型之一。他管理的對衝基金Scion Capital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靠做空賺了超過7億美元,貝瑞個人就從中獲利超過1億美元。這封公開信的作者,以及他背後的散戶們,其實不僅站在自己仇人的對面,也站在自己仇人的身邊。不僅讓仇人賠了錢,也讓仇人們賺得盆滿缽滿。美國夢的核心,是在美國,似乎什麼都可能發生。貧民窟可以走出百萬富翁,小鎮青年可以成為美國總統,你想要的一切都有可能實現。這背後暗示我們:在美國,人人機會均等。但這場2021年開年的資本大戰,比起媒體渲染的所謂散戶逆襲,更像是一場華爾街的左右互搏,一場資本家內部的財富再分配。它戳破的不是自由市場的神話,而是自由背後,虛假的「機會均等」,和機會均等背後的美國夢。原本用來控制風險的保證金制度,成為了空頭機構們的最大風險;原本是美國夢一部分的自由市場,反身戳破了美國夢的假象。人們發現,原來散戶在美國的證券開戶要提供遠比機構要高的手續費,而造富散戶,不要手續費的Robinhood,在關鍵時候又背刺了所有散戶。隨著美國夢破滅的,還有全世界對「美國模式」的盲目追隨。這個故事在過去一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已經上演過一次。散戶們固然沒有獲得直接的勝利,但人民的力量依舊偉大。全球金融界,乃至全球的政治界,都在重新反思自己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當然其中也包括一直在學習先進經驗的A股。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很多人才發現:其實我們可以更自信一點。這是一場神話的破滅,或許也將是一場對自我的重新定位,對全新世界觀的重建。

相關焦點

  • 「我的美國夢破滅了」!美國人發出可憐哀嚎,希望白宮認真聽聽
    據環球時報11月3日報導,「如果說美國夢曾經是真實的,那麼現在已經不是了。」當地時間1日,美國《紐約時報》以《美國夢的訃告》為題,通過一些在美國民眾的親身體驗,展現了他們的美國夢因種族不平等、性別歧視、維持生計、社會安全等諸多問題而宣告破滅。
  • 又一場泡沫破滅!一代神犬淪落餐館!天價茶葉市場,還能炒多久
    然而,資本總會逃離,泡沫總會破滅,長達十年的炒作大戲,轟轟烈烈開場,一地雞毛收場。 2004年,剛退休的馬教練掀起了藏獒熱,一場風風火火的炒作大戲就此開始。
  • 全球資本市場將進入極度泡沫化的「人造牛市」
    很多市場機構同樣預期美聯儲在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時也可能採用控制收益率曲線的方式來繼續擴張,以提高通脹水平並推動美國經濟的恢復。這意味著在今年貨幣超級寬鬆推動下的資本市場,在新的一年將繼續膨脹,進入極度泡沫化的狀態。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在3月份出現因疫情導致的大幅下跌之後,全球貨幣寬鬆已經使得全球股市也幾近瘋狂。
  • 美國夢的破滅:先結婚後戀愛
    憑著理想主義而創立一個共同體,這為美國的種族歧視埋下了禍根。 英國殖民者是17世紀初來到北美大陸的,他們是提倡宗教革命的清教徒,無一不散發著自由民主的氣質,那麼這群銳意進取的人和種族歧視有啥關係?
  • 法媒刊文:「美國神話」破滅,一場新的南北戰爭已打響
    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網站6月21日刊登《美國的南北戰爭並未結束》一文,作者菲利普·布萊-熱爾古在文章中指出,在美國,分裂之戰並未結束。兩個強大的神話「天選之國」和「美國夢」,讓美國掩蓋了奴隸制的原罪並將內戰中的南部邦聯者奉為「英雄」,不過到一個月前黑人弗洛伊德被美國警察壓喉致死後,神話破滅了,美國重新走向了分裂。
  • 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接盤手被帶走調查 盧建之「實業夢」破滅?
    原標題: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接盤手被帶走調查,盧建之「實業夢」破滅?   與此同時,華民股份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盧建之、盧德之掌舵的「湘暉系」因數年前成功「倒賣」萬福生科(SZ:300268,現名「佳沃股份」),在資本
  • 「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如何介入文化資本市場
    第1883期文化產業評論文化資本市場總體向好的這一勢頭,既表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仍處於弱質階段和成長時期
  • 年度可悲悽美的溫情大片,給你一個破滅的美國夢
    《第一頭牛》影片,設定在19世紀初蠻荒的美國西部,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淘金者,懷著一夜暴富的夢想,來到皮毛交易盛行的俄勒岡州,展開了激烈的資源爭奪及商業競爭。King展現了中國人的企業家性質,觀察甚微,膽大冒險,他清晰地談論著自己的宏偉大業:投資需要資本,但我們缺少的就是資本。Cookie在一次外出摘果子時,發現使管家的奶牛在森林中,心想如果有牛奶做配料,蛋糕將更加美味。在聽取Cookie的意見後,King立即心生賺錢大計:偷牛奶賣蛋糕。
  • 董事長37億質押爆倉,股價又崩了,一場遊戲一場夢
    來源:一波說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了,已是往後餘生。瑞幸咖啡不是咖啡店,是會煮咖啡的資本玩家。資本市場的遊戲,一場夢,沒有盈利的企業,最後總是要攤牌的。剛在朋友圈說完「元氣滿滿」的瑞幸董事長陸正耀,37億質押爆倉了!更讓他心涼的是,中國投資者也可以起訴瑞幸咖啡了。
  • 靠爛片圈錢 被投資方控制 電影市場被資本玩壞了?
    電影市場遇冷,除了觀眾觀影習慣的改變,大量資本熱錢的湧入也有很大關係,電影市場被賺快錢的風氣籠罩,大量爛片出現,觀眾開始不買帳。正在舉行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絲路電影節」)上,電影與資本成為業內大咖熱議的話題,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深入採訪,面對不專業的投資方,大腕導演紛紛吐槽:靠爛片圈錢,被投資方控制,電影市場被資本玩壞了。
  • 「末日博士」魯比尼預測:比特幣泡沫接近破滅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末日博士」預測比特幣泡沫接近破滅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努裡爾·魯比尼24日說,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不應出現在散戶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魯比尼因準確預測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被美國媒體稱為「末日博士」。他曾多次唱空比特幣。魯比尼接受雅虎財經視頻連線採訪時說:「首先,比特幣不是貨幣。它不是記帳單位、不是支付手段、不是穩定的價值儲存。其次,它甚至不是資產。」
  • 禹國剛:相信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可以更向前一點
    原標題: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任副總經理禹國剛:相信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可以更向前一點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姜楠禹國剛,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任副總經理,籌備者、創建者之一,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在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 美國走向封閉!監管大年,全球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中國怎麼...
    美國資本市場走向封閉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為了抵禦經濟下滑,多個經濟體一度放鬆金融監管。歐洲央行四度放鬆金融監管要求之外,包括美國、瑞士在內的多國金融監管者也紛紛採取舉措為銀行「解縛」。資本市場在金融市場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國資本市場吸引世界各國的企業在美國掛牌上市,體量巨大,不過美國的資本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從開放走向封閉的趨勢。
  • 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劍指操縱市場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中就行為人的多項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罰,體現了監管將延續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違法機構和人員的責任。預計今年,證監會仍將落實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的「零容忍」政策,打擊欺詐發行、信披造假等各類重大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切實提高違法成本,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全力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美國夢,一個真實的謊言:為何美國頻繁爆發經濟危機?
    很多人即便是在今年美國疫情瘋狂蔓延的時候,仍然在鼓吹美國的社會體系,實話實說,美國的社會體系確實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但這絕對不是說美國的體系到底有多優越,說到底美國夢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好而已。但是在這一次的經濟危機當中,由於政府大量的發放補貼導致即便是大家失去了工作,也沒有造成消費市場的極度疲軟,也因此美國的大型企業盈利反而出現了好轉,再從3月份以來的資產表現當中,排名美股前10的公司股票表現的最為強勢,甚至超過了黃金和其他大類資產。而在過去的經濟危機當中,消費市場萎縮的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
  • WCBA:奪冠熱門爭冠第一戰,懸念首節破滅,李月汝無解
    北京時間12月26日,WCBA1/4淘汰賽正式打響,第一場比賽在奪冠熱門和浙江女籃之間展開;第一節比賽結束之後,比分鎖定為27:8;半場比賽,內蒙古女籃58:28領先對手30分,懸念徹底破滅,兩支球隊存在明顯差距,浙江女籃表現令人失望,李月汝在第一節比賽中,全面開花,獨得11分,成為無解的存在
  • 刺激措施加劇資本外逃 新興市場面臨第22條軍規
    來源:新浪財經資本大量流出新興經濟體讓許多國家落入了「第22條軍規」(Catch-22)的境地:富裕國家正在部署的各種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可能還會使情況惡化。「我們應該擔心新興市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說。他表示,除了會不成比例地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供應鏈、貿易和支出暴跌的影響外,他們明顯還面臨資本流動「最大規模的突然停止」。
  • 讓國家戰略新藍籌在中國資本市場撐起一片天
    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如沐春風,表現出了久違的活力。特別是中央定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要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興,經濟興;金融強,經濟強。讓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新時代。  新時代就該有新特徵,如果中國資本市場還是沉溺於追爛股、賺快錢將是極大的而悲哀。
  • 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絕對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到底怎樣結束我得想想,可能有很多種路徑,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除了創造真實的價值以外,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而如果資本市場真的有永動機,錢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人們還搞實體經濟做什麼呢?」我回答道。其實,正如物理世界沒有永動機一樣,資本市場上的盈利模式,除了通過創造真正實體經濟的價值實現,也不會永遠保持利潤的增長。
  • 東京的冬天也撩人,新年第一場旅行就獻給這裡!
    到六本木看一場絢爛的燈光秀↑趕在築地市場被拆遷前,品嘗一次最新鮮又實惠的刺身盛宴↑到東京周邊的富士山,探尋一場日式古風的雪景溫泉↑坐落於山腰上的高尾山藥王院有喜寺擁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初詣(日本新年傳統習俗)聖地之一。《米其林旅遊指南 日本經典遊》中將高尾山的景色評為了「三星」,從東京市區到此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新年參拜的同時,可一飽眼福。||東京迪士尼冬日特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