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2》結束後一直在期待上官喜愛的正式作品。無他,因為好奇。
我很好奇在女團類節目裡盡顯反常規標籤的她,究竟能在個人作品裡達成怎樣的不一樣。某種意義上來講,她在節目中的吸睛表現是對自己設置了高門檻,即,如果無法通過高質量作品兌現此前的鮮明特質,那麼她這般個性的形象就會顯得懸浮空洞。
如此,首張個人EP《A》就必須有所作為。當我在感受這張作品時,我主要基於兩點進行判斷,其一,是否貼合她的個性。其二,是否發揮出她的實力。
上官喜愛所彰顯出的個性,此前在節目是有具體語境的,即是以女團為標準來丈量,她確實極其不同。現在,她以Solo歌手發布作品,個性就需要有更泛化的體現。這一點有著直觀的視覺強化,EP封面上她的造型充滿了解構精神,解構偶像的定義,解構流行的內涵,甚至是解構女性美的呈現形式。視覺層面,她的個性足夠充足。
當然,重要的是與之配合的音樂作品需要做到同步呼應。
音樂上做出個性並非易事,畢竟在這個花樣繁複的時代,想要出新出奇,難度頗大。我曾預想過在《A》裡,上官喜愛的歌曲會是極致酷勁的且時尚的,也就是以加碼的方式突顯辨識度,比你我所接觸過的酷勁跟時尚還要更進一步。但當聽到EP開場第一首歌曲《學舌》時,我有些明白了她的思路。
這當然是酷跟潮的結合,曲風緊跟今時風尚,但歌曲並沒有刻意突出這些關鍵詞,尤其是編曲的選擇。依靠編曲鋪陳陣仗,是流行歌曲最通常的做法。但在這裡,我聽到的反而是一種克制,沒有製造舞動或者躁烈聽覺衝擊的急迫,而是格外重視氛圍的營造,《學舌》有著極度遲滯感的律動,《無腳鳥》乾脆即是以類Ambient Music的手法在打造空間強烈的聲場,《異》著實很異類,在復古的情調裡試圖達成鬆弛與緊繃的動態平衡。
更重要的是,歌曲集中側重的是人聲表現力,直接將她的聲音置於最核心的位置,有些段落更是採用了Acappella式的純人聲演繹。如此,上官喜愛的個性也就自然浮現。她最大的特色就是Vocal能力,這點此前在節目裡其實就已經得到印證。而今番在正式的個人作品裡,她是堅定地要專注於挖掘演唱的潛能。在講求唱跳結合的大潮流裡,她則是依靠紮實的演唱詮釋歌曲。唱跳的核心觀賞性,演唱的重心則是可聽性。要我說,她的最強個性就是歌曲裡有著充沛的可聽性。
《學舌》、《無腳鳥》、《異》,EP中三首歌曲都具備難得的入耳度。《學舌》,R&B的基底,張力十足,泛靈感滿溢。《無腳鳥》同樣的Soul系風味,同時還有著Gospel的療愈感。《異》,或許是EP裡最接近唱跳模式的作品,但卻絲毫沒有在可聽性上怠慢,歌曲給予她的人聲以極大發揮空間。由此判斷,上官喜愛塑造個性的方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基於歌曲打磨演唱能力。這是很睿智的做法,避免了為了個性而個性的空乏,進而也就讓歌曲從文本層面傳達出的信息有了牢靠的根基。
上官喜愛親自參與三首歌曲的作詞,每一首都清晰表達出她的想法:《學舌》,「跟風的嘴/借題發揮/想要支配/管你是誰」,這是對於「我」的篤定,不受外界評判的影響。《無腳鳥》,「就算這花看不出色彩/也沒人說得清好壞/不接受安排的山脈/都一樣盛開」,這是堅信「我」作為個體的價值。《異》,「別以為軀殼完美就來置換我的魂/我甘作異類」,這又是將「我」的概念放大,大到無可替代。三首歌曲都匯聚在「我」的主體,這些銳利鋒芒的文字,若不是有她強有力的演唱保障,也就不會如此擲地有聲的堅毅、自信。
個性的表層形式有了,接下來就要看內裡的實力。在我看來,《A》成功地挖掘出了上官喜愛的實力,足量的演唱實力。
並不是要強調多麼拔萃的聲樂機能,是為指明,在能力範圍內,她做到了出彩。三首歌曲,均有亮點。《學舌》,我是從她第一句唱就被吸引出,充足的氣聲輸出,磁感與氣感包裹著咬字,高度對應歌曲頗為戲劇色彩的開場。爾後她融合了R&B跟Rap唱腔的方式,設定出了明暗、高低、強弱對比的同時又有自如的Flow意味。緊接著,Pre-chorus部分,可謂「華彩」般的表現,每一句唱詞都有從低位置直抵高位置的潤順展現,旋律唱得大氣又不失細膩。副歌部分,更有講究的手法,各位可以注意「Sayonara」這處記憶點尾音的處理,充分調動口腔共鳴且足夠壓縮,飽滿且充滿穿透力。
我是挺意外的,一首歌曲居然可以讓我聽得如此津津有味,細節處都是用心設計。設計感可能就是上官喜愛在演唱方面最突出的亮點。《無腳鳥》,為配合整體音樂的氛圍化,她採用的是弱混聲的唱法,尤其精細控制頭聲比例來提升紗般的縹緲感覺。這首歌曲也是我個人最偏好的一首,當你認為她的個性就是反傳統、反標籤式的剛硬時,她卻以一首稱得上是聽感「美妙」的歌曲描畫出綿長與悠遠。
完全可以不去理會「女團」的衡量標準了,她就是一位注重開發個人表現力的Solo歌手。
《異》裡,她再次轉換演唱模式,為適配律動,有意識加強了演唱的彈性,同時在快速咬字過程中保持著適量的氣息輸出。所以,它雖然有著「跳舞音樂」的帶動感,但卻不單薄浮躁,全程都有立體化的飽滿聽感。
在我看來,作為EP,《A》成功的關鍵就是以不同風格的歌曲體現出上官喜愛的歌手素養,以此為支撐,她的個性與特色都變得有說服力。確切說是,她的個性與實力之間形成了相互增益,實力促使她的個性立得住,並且保證了個性的豐富層次,而豐滿的個性又反過來反映出她基準之上的實力。
硬要說出有什麼「遺憾」,或許就是三首歌曲的體量顯得有些偏小,且每首歌曲也由於時長所限,無法讓人聽得盡興。
當然,這不是問題。畢竟,EP之後上官喜愛勢必還有更多作品出現,正如字母「A」所留下無限解讀空間,她也完全有能力實現更多的可能性。